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群书治要之管理智慧
内容
试读章节

人与人是相互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随时随地在发生着。就比如一个人打瞌睡,旁边的人可能也会提不起精神来;有人若是活力十足,其他人也会精神振奋。

有次,我与一位同事从北京到山东去讲课。他开车,我坐在旁边。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困,很快就睡着了。等我醒过来以后,他突然对我说:“我刚刚觉得好困,几乎都快撑不下去了,可是你一醒过来,我好像就不困了。”

所以,他的感觉就是刚刚的疲劳感是被我“传染”的。结果,我一醒过来,他自己的困意立马就消失了。

其实,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教书育人,抑或是管理企业,都需要正己化人,先端正自己,然后再感化他人。

某天,孩子进入家里的书房玩耍,因为不懂事,所以就把很多书拿下来放在桌上,在那乱翻,弄得很乱。他的母亲走进来,看到这个场面,火气立马就爆发出来了:“翻什么翻,又看不懂,出去出去……”

接着,她自己又把书一本一本地放回去,边放边在那里唠叨。隔天,姑姑刚好在书房看书,拿了两三本书正准备好好来阅读,就看到这个小男孩走进书房说道:“看什么看,翻什么翻,又看不懂。”这根本就不像是两三岁的小孩子讲出来的话,一听就知道是跟他母亲学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确实没有养成这个习惯——“置冠服,有定位” “读看毕,还原处”。他们将很多东西随意放置,某天突然要寻找哪一个重要的作业或是书籍,到处找不到,最后还大发脾气,结果弄得全家都不得安宁。

遇到上面这种情况,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母亲把孩子叫过来,说:“这些书是可以翻的,你慢慢地也会看懂,但是要有规矩,看完这些书一定要把它们放回去。”“读看毕,还原处”,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慢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跟家长教育孩子的道理相同,领导若要教育别人也不能发脾气,要发脾气就不要教育他们。只要发脾气了,然后再教育下属,一般不会达到好的结果。一发脾气,员工只记得领导的脾气很大,“哎呀,今天真倒霉,被领导看到了。”最后,领导讲了哪些重要的道理,员工一句也没有记进去。

其实,一个坏的习惯影响很大,不止会殃及全家,甚至有可能损害自身的事业。所以说,良好的德与行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同样的一个情景,会教和不会教差得非常多。假如领导能够在每天发生的事当中,正确引导下属,那么下属的智慧与做事的能力可能每一天都在增长,这个就是机会教育点。

其实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礼记·学记》当中就讲到了这个理论:“当其可之谓时”,这叫及时法;“禁于未发之谓预”,这个叫预防法。

关于这个预防法,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生。在孩子未出生的时候,就对其进行胎教,到三岁以前就把做人做事的德行给扎稳了,那么到七岁就能看到终身。

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拥有了5000年的智慧、经验和方法,所以才会代代出圣贤,代代出人才。

在清朝末年,国家派出去的第一批公费留学生有120多人。而这120多人学成归国后,几乎每个人都成为了行业的顶尖人物,这个现象非常值得研究。

例如,火车、水利等新式器物和工程,都是这100多人回来之后做成的。为什么他们会有那么大的成就?原因就是这些人出国以前,就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德行,拥有了对国家的无限使命与忠诚,所以他们学习或者做事业都有源源不绝的动力。

然而,现在很多到国外去留学的孩子,回国之后真正成为行业顶尖人物的却是少数。不少留学生到了国外,染上了很多坏习惯,把父母的钱和国家的钱都一分一分地挥霍掉了。原因在哪里?因为他们缺少德行,所以往往会在浪费了大量的金钱和宝贵的时间之后学无所得,最终泯然众人矣。

如今,许多在学校考试中成绩优秀的人,最后能够成为某个行业的顶尖人物的还是少之又少。那为什么他们的成绩最优秀,却无法成为顶尖人物?因为他们只是会考试,但不见得会做人。

以前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是什么情况?下课了,他们都不出去,拿着书一直看一直看,这是一种。另外一种学生是会做人,会生活,也很会读书。这样的人升人高年级,甚至进入社会,他们的表现就很突出,因为有德又有才。可是假如我们不重视德行的话,那么他们就只是一个考试的机器,最终连跟人沟通的能力都不见得具备。P3-6

书评(媒体评论)

我在韩国时就一直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孔子、老子、孟子、孙子……所有这些先贤的智慧对于滋养一个人的内在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无论是作为一个人,还是作为一个商者,道德始终是第一位的。我能有今天的成绩,都是一种个人道德乃至社会道德规范的结果。——最杰出的华人企业家李嘉诚

《群书治要》是世法里头最精华的东西,(它告诉你)怎样管理一个国家,怎样管理你的企业、你的公司、你的家庭。——国际著名佛学大师净空法师

我朝承和、贞观之间,致重雍袭熙之盛者,未必不因讲究此书(指《群书治要》)之力。则凡君民、君臣者非所可忽也。——日本江户幕府官学教头林信敬

目录

第一章 无德无行,人生谈何成功

第二章 经典智慧改变人生命运

第三章 格物修身,去掉身上的坏习气

第四章 贪和逸让人败、家败、业败

第五章 好领导从不发脾气

第六章 迁善改过:给领导加分的领导力

第七章 立志力行,领悟管理大道

第八章 家和才能业兴

第九章 每日三省,让事业更长远

第十章 知人善任,杜绝流言蜚语的干扰

第十一章 心怀“三宝”,让管理走上正道

第十二章 抓住为政的法门

第十三章 心有孝根,事业方能通达

第十四章 人心正了,问题也就正了

第十五章 十二字道德箴言破解人生困局

第十六章 解决21世纪的问题靠中华文化

附录《群书治要》(节选)

内容推荐

给你一个团队,你该如何管理?三流的管理靠权力,二流的管理靠制度,一流的管理靠道德!管理有力量,需以德为先。良好的德行既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兴家、治企、从政的根基。

《群书治要之管理智慧》是著名国学教育专家蔡礼旭老师通过深入浅出、通俗幽默、至诚感人的语言,以古代君臣治国必备的教科书《群书治要之管理智慧》为立足点,全面解析该书中所蕴含的伦理智慧和道德力量,希冀管理者在参悟“十二字道德箴言”的过程中,成长为一流的领导,带领一流的团队,吸引一流的人才,成就一流的事业。

编辑推荐

蔡礼旭编著的《群书治要之管理智慧》是首都全面解析1383年前用以治国资政的领导内参,MBA商学院永远不会交给你的领导力,本书是集公务员、企业高管、行业精英必须知道的官德大智慧,本书是世法里头最精华的东西,(它告诉你)怎样管理一个国家,怎样管理你的企业、你的公司、你的家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群书治要之管理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礼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95059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6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2014054789
中图分类号 F272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