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孔子学堂
内容
试读章节

【解意】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从前,有一个人跑去向上帝苦,因为他觉得这个地球住起来让他感到非常的不舒服,他说他想要住在一个有珍珠门的天国。

上帝刚开始的时候指着天上的月亮给他看,问他说:“那不就是一个很美的景物吗?”他看了之后摇了摇头。他说他不喜欢看见月亮。接着,上帝指着那些遥远的青山,问他道:“这些轮廓不是很美丽吗?”他说这些东西太平凡了,没有什么感觉。后来,上帝指着兰花和三色花的花瓣给他看,叫他用手指去抚摸那些柔润的花瓣,问他说:“你没有发现它们的色泽很鲜艳吗?”

“不。”这个人说道。

这时,具有无限耐性的上帝把他带到了一个水族馆里面,指着那些鱼的颜色和形状给他看。可是,那个人对此也不感兴趣。

后来,上帝把他带到了一棵枝繁叶茂的树木下面,这时一阵阵凉风向他吹来,上帝祖问他道:“你还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吗?”那个人却说道:“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意思。”

紧接着,上帝又把他带到了山上的一个湖边,指给他看水里的光辉、石头的宁静和湖泊中的美丽倒影,还让他听大风吹过松林的声音。可是这个人却说,他还是不能够感受到兴奋。

上帝认为眼前这个人可能是他的性情不是很柔和,所以需要一些比较兴奋的景色,所以,上帝又把他带到了喜马拉雅山顶,到了长江三峡,到了那些有钟乳石和石笋的山洞里,到那些正在喷发的火山口,到那些有沙岗和仙人掌的沙漠里,到长白山的雪地,到黄山上的花岗石峰,问他:“你看看,上天难道没有尽力把这个地球弄得很漂亮吗?你看看这些景色是多么的壮观和漂亮啊。”可是这个人还是在吵着要求有一个珍珠门的天国,而且还说:“这个地球即使这样,给我住起来还是感到非常的不舒服。”

上帝这个时候说道:“你真是狂妄不逊、贪心不足啊!这么美丽的地球给你住起来你还感到不舒服。那么非得要我把你送到地狱里面去吗?在那里将看不到浮动的云和开花的树,更不可能听到潺潺的流水,你一辈子都会住在那里,直到你死去。”

这种人其实是很难满足的,即使得到了他想要的那个珍珠门天国,不久之后他也一定会感到厌倦的,到那个时候,他又会感到非常的不开心了。

【释用】

孔子说的人生修养,“奢则不孙”。而这个“奢侈”不仅仅是说穿得好,打扮得漂亮,家庭条件好,物质享受的奢侈。是一种广义的奢侈,比如喜欢吹牛,做事爱出风头等。如果一个人奢侈惯了、开放惯了,那么就最容易犯“不孙”的毛病,一点不懂得规矩,就是桀傲不驯。

当然“俭则固”这个“俭”也是广义的。不仅仅是用钱的俭省,而是做任何事情都比较保守、慎重、不马虎,脚步站得稳,根基比较稳定。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脚跟踏实一点。

孔子认为做人与其开放得过分了,还不如保守一点好。保守一点虽然成功的机会不多,但是绝不会出现大败;而开放的人虽然成功的机会多,但是失败的机会也同样多。

【小语】

不满足的人即使得到他想要的一切,他仍然是不会满足的,总会在自己心中生出更多贪念,自己折磨自己不愉快。一个人想要看到触目动心的美,感受到生命的乐趣,就要放下贪念。怀有一颗知足的心,那就会发现处处都是美景,人人都是佛祖。我们要懂得知足,懂得感恩,懂得去发现美丽和善良,这个才是快乐的真谛。P10-12

目录

第一课 修身养性:感悟做人的品格与心态

 德不孤,必有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奢则不孙,俭则固

 一日三省吾身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第二课 生活智慧:领略人生的意义与真谛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未知生,焉知死

 不怨天,不尤人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第三课 与人交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无友不如己者

 朋友切切偲偲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礼之用,和为贵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第四课 管理之道:以德服人治天下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第五课 经营之道: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过犹不及

 回也其庶乎,屡空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第六课 治学方法:快乐、严谨两不误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有教无类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第七课 情感智慧:抓紧人性的根本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父母唯其疾之忧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爱之,能勿劳乎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第八课 做事艺术:中正之道与灵活应变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中庸之道为德也,其至矣乎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无欲速,无见小利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第九课 成就人生:深谋远虑事自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放于利而行,多怨

 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过则勿惮改

 小不忍则乱大谋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敏于事而慎于言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第十课 驰骋人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既来之,则安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回也,非助我者也

 先之劳之

序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数十位历届诺贝尔奖得主聚会法国巴黎,共同探讨21世纪人类需要怎样的思想来维持和平共存的局面,最后他们达成共识,那就是——孔子思想。

孔子生于春秋乱世,他的成长背景平凡而贫穷,然而在一切不利因素的阻碍之下,孔子却激发出了伟大的生命潜能,最终为世人展现了“人”的完美典型。于是,孔子与释迦摩尼、苏格拉底、耶稣,被后人并尊为人类历史上的“四圣”,因为他们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不约而同地掀起了一场人类的道德革命。

对于孔子,后世曾有人这般评价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朱熹对他更是崇拜有加,他说“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

孔子“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生存智慧里,一以贯之的为“和”字:“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对于生存问题远未成为昨日话题的当代人类,有效地整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价值的激烈>中突,并最终促进世界的和谐与进步,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孔子的话,绝大多数是针对人性而发。虽然时隔千年之久,沧海已成桑田,但自古以来唯一鲜有变化的就是人性,所以说,即便是千年之后的现代人品昧起孔子的那些智慧,依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启益与帮助。

仔细品味孔子的智慧你会发现,在那个“礼崩乐坏”的乱世之秋,他已然建立起了一套完善合理的人生观,正因如此,他的一生才可以从容不迫一如行云流水,安定稳健一如东岳泰山。现代人追求物质而轻忽精神生活,重新解读孔子的思想,感悟那延续千年的智慧,足以让我们归根复命,走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孔子学堂》一书,深入体悟了中国人无可替代的精神根底和心魂所在,是在用孔子的智慧摆渡现代人生。

内容推荐

孔子的话,绝大多数是针对人性而发。虽然时隔千年之久,沧海已成桑田,但自古以来唯一鲜有变化的就是人性,所以说,即便是千年之后的现代人品味起孔子的那些智慧,依然可以获得很大的启益与帮助。东篱子编著的这本《孔子学堂》一书,深入体悟了中国人无可替代的精神根底和心魂所在,是在用孔子的智慧摆渡现代人生。

现代人追求物质而轻忽精神生活,《孔子学堂》重新解读孔子的思想,感悟那延续千年的智慧,足以让我们归根复命,走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编辑推荐

仔细品味孔子的智慧你会发现,在那个“礼崩乐坏”的乱世之秋,他已然建立起了一套完善合理的人生观,正因如此,他的一生才可以从容不迫一如行云流水,安定稳健一如东岳泰山。现代人追求物质而轻忽精神生活,重新解读孔子的思想,感悟那延续千年的智慧,足以让我们归根复命,走出一个美好的未来。东篱子编著的这本《孔子学堂》一书,深入体悟了中国人无可替代的精神根底和心魂所在,是在用孔子的智慧摆渡现代人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孔子学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东篱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44861
开本 16开
页数 27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6
CIP核字 2014042140
中图分类号 B222.25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0: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