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殇(我在伪满洲国读书的日子)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首部关于伪满洲的长篇纪实性作品;作者青少年时期亲身经历。

揭开伪满洲的神秘面纱,向你讲述一段尘封在历史深处的真实故事。

过客所著的《心殇(我在伪满洲国读书的日子)》生动地记录了作者青少年时期在伪满洲所经历、所见闻的真实往事,或震撼人心,或令人扼腕,或触目惊心,或引人深思,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启发性。

内容推荐

过客所著的《心殇(我在伪满洲国读书的日子)》讲述了一个穷孩子赴伪满洲国读书时,历受日本奴化教育寒窗十载期间的亲身经历和见闻。

《心殇(我在伪满洲国读书的日子)》中所叙都是真实历史,所有人物、背景,均为作者亲闻亲见和亲身经历。书中时间、空间和人物有连有断,由五部分组成:(一)小镇风情,苦涩童年;(二)童年的梦,伪满洲国内的罪恶;(三)日本正统教育,强行自幼奴化;(四)大和精神已潜移默化;(五)伪满洲末年乱世。

目录

一 盐路小镇 /1

 盐路小镇 /3

 受雇五叔家 /5

 买鱼的差使 /9

 园中捕鸟 /12

 二安去上学了 /17

二 梦下关东 /19

 七叔来了 /21

 与母亲告别 /22

 牛虻 /25

 山海芙的旅店 /27

 听北大荒的故事 /30

 去北大荒的三种人 /32

 山海关的黑帮 /34

 火车上/31

 齐齐哈尔的姥姥家 /39

 最后一站 /41

 我的新家 /44

三 无形奴化 /45

 日语比赛 /47

 于老师之死 /51

 张妈的故事 /56

 考上国民优级学校 /70

 差一点去日本 /76

 “假日本人”——大川的来历 /80

 考题风波 /88

 国民高等学校的开学典礼 /90

 单国成被打 /94

 方圆华被训 /96

 日语学习的重要性 /101

 国高学生在小城的地位 /105

 野外军训 /112

 义务劳动 /116

 马场纪事(一) /122

 马场纪事《二) /129

 马场纪事(三) /134

 国民道德课 /138

 田中学监 /142

四 心往东洋 /153

 春予的来信 /155

 思想犯 /160

 对日本大学的憧憬 /176

 国高军训 /178

 看瓜老汉的惊人消息 /184

 林焕如归来 /187

 学校解散 /195

五 满洲末年 /199

 来了苏联红军 /201

 日本弃婴 /207

 被遗弃的日本妇女 /214

 丁盛与妙子成亲 /218

 混乱的满洲 /224

 等待未来 /229

后记 /233

试读章节

盐路小镇

在冀东平原东部,离渤海湾捞鱼尖码头十八里,有一座古老而朴实的小镇,毗邻大清河盐滩。它在海边这片半盐的土地上,满面风尘,已默默地站了几百年,从清朝开始就成为官盐督监和流通的要塞。

这块地盘继清朝之后,英国占领过,日本占领过,盐衙门高墙围铸,戒备森严,门前日夜荷枪加刺,使路人见而生畏,不敢正视。盐衙门的名字,清朝称大清盐监,英国称盐务局,而日本叫盐管所,但其职能却相同,都是对大清河盐港进行强制掠夺和统治。

随着大清河盐港的开发和通商,沿盐途靠盐业为生的生意人也逐年逐代增多,从而就形成了这条长达百里的盐路。自然,小镇也伴着岁月而倍加繁华兴旺。至于说小镇何时为鼎盛,今日已无法考究,但据我童年的记忆,时值20世纪30年代初,小镇仍是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为周围几百里以盐货为主的贸易集散地。

小镇中心有一段井字形街道向四面延伸,沿街挤满了各行各业商户,有杂货店、烧锅、油坊、饭馆、客栈、木匠铺、裁缝店、酱菜园,还有当铺和鸦片馆。烧锅和当铺的资本很大,都是围墙高筑、门市装潢,院墙四角炮台林立,抬头望去,足给人以威慑感。

小镇南面是一片与农田相接的开阔地,有一座规模不小的药王庙,庙对面有一幢戏楼,是供庙会祭典演出用。

例年按旧习都有一场庙会,日期是农历四月二十八,历时半个月,赶庙会的人来自四面八方,上万人将小镇包围得水泄不通,镇中街道,人头攒动,如沸腾的油锅,从日升到日落,人群擦肩接踵,络绎不绝。

庙会上卖的东西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吃穿用可说样样俱全。做生意的来自各方,其中有来自北京的王麻子剪刀,有来自天津的雪花膏、绸缎花布,有来自唐山的瓷器,还有来自沧州的魔术和马戏。尤其是在戏楼周围,小贩们就地卖就地睡,小帐篷如蘑菇群,因地下水浅,很容易就地取水,给人的生存极大的方便。

在我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庙会上还有卖棺材的,大小规格的棺材紧相排列,酷似一片野荒坟,一看就使人毛骨悚然,不敢正视。还有从河南来的讨饭花子,成群结队,携家带口,他们多栖身于农家场院的篱笆旁,或蜷卧于商户的大墙角落,日出赴会乞食,日落负布袋而归。老辈在宿地埋灶取火,待年壮人乞来的各种花样食品下锅。

距我家不远处,有一家三代露宿在一家富人外宅的避风墙下,是我几乎每天日落后必去围观的一景,我很羡慕他们一家的和谐和自由自在。其实更诱惑我的还是锅中翻滚的那杂烩的香味,因为我家的薯干和糠饼实难下咽。

每当夕阳将下,从庙会乞食而归的儿孙们,身背布袋满载而还,全家围灶席地而坐,老奶奶满脸堆笑,眼盯着小孙儿从布袋向一只小条筐中掏掷着各种乞讨来的食物,其中有肉骨头、猪尾巴、牛杂碎、破饼碎馒头、粉头、断挂面,还有红萝卜、白菜叶。

老奶奶提筐到井台洗净切断,回头一并将什锦食物倒人翻滚的汤锅中,等不许久,锅又沸腾,时而猪尾巴上浮,时而大骨头沉下,时而红萝卜被翻上,时而绿菜叶被压下。老奶奶在滚腾的锅里撤入一把盐粒,再加上半大勺子辣椒面,满锅的什锦汤浑成一体,眼看着在汤面上形成一层油汪汪的油花,热气腾腾,香味扑鼻。

待饭后,日已落山,那种忙碌和热闹的场面,顿时宁静下来,小孙儿裹着一天的辛酸和疲倦,一头倒在老奶奶的怀里,但他不是欲睡,而是闪忽着一双大眼,相对无言地在沉默和向远方凝视,从神态透出几分无奈。凭童心相通的直觉,他肯定是为夜里露宿而踌躇和恐惧。

P3-4

后记

今日回首满洲往事,仍历历在目,而日本侵略之野心,尤昭然可见,世人皆知,昔日所谓之伪满洲国,实际就是日本人自演的一场历史闹剧。因伪满洲国实为日本亲手所监造,伪满洲国的皇帝溥仪也是日本所精选和扶植的。因此伪满洲国的国体、军政、经济和文化,无所不是原型照拓和仿效,甚至就连伪满洲国的市井和世俗,亦尽求一致,溥仪名为一国之君,实为殿上的稻草人,如果换句俗称,这伪满洲国就是日本东洋老店下的分店。

在此,且仅说伪满洲国的文化教育,无疑当尤是日本侵略之大计,因任何侵略者皆深知,欲征服一个民族,必首先征服这个民族的文化,否则永不能得到这个民族。可见,民族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灵魂。故伪满洲国的教育素质,完全沿循了日本的统一教育模式,而且从儿童启蒙,全盘东洋化,人们尽知,孩童的心灵就宛如素纸挥墨,丝丝点点,渗透淋漓,从小开始强迫学日本语言、日本文字,学日本行为和日本精神,待成年一代时,人已被日本文化全面洗礼,被洗礼的人,社会给予他们贵族的地位,树他们为时代的中坚,以此来浸染和教化整个社会。侵略文化为了图谋久远,甚至不惜通过血统联姻,日满通婚,以达其以裔治异的统治目的。

日本土地狭小,国无资源,欲得海外领地,久梦已求,今幸得伪满洲国,当奢想千秋万代,伪满洲国虽孤小,但可借满洲作火种,待尽燎亚洲之原。君仅从日本的宣言中,即可见其毫不掩饰,如日满亲善,日满提携,共存共荣,大东亚共荣圈等,这岂不就是自白天机。

实可叹!日本的机关算尽,但曾几何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曾迫使他国人民沦为亡国奴,强迫他国妇女充当慰安妇,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败北的日本人却又被他国沦为亡国奴,被他国强迫妇女当上了慰安妇,这岂不是历史的嘲弄和历史的鞭策,而到头来,这位日本东洋客,岂不同是黄粱一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殇(我在伪满洲国读书的日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过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44043
开本 16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325800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6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