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法推理与判例法推理》主要从法律逻辑的视角对法律思维的关键领域即法律体系的构建、事实的发现和法律的获取,判决的论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而前述问题的解决必须需要事实推理、法律推理、判决推理、法律论证。本书主要对法律思维领域中的这些推理和论证进行研究,并对制定法推理和判例法推理进行了分别阐述。本书除绪论外,分为四章,规则之治与良法之治,事实推理与事实发现,法律推理与法律获取,判决推理与裁判证成。本书将法律逻辑的理论与现实案例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对制定法推理和判例法推理进行了阐述。本书由王洪著。
图书 | 制定法推理与判例法推理/中青年法学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制定法推理与判例法推理》主要从法律逻辑的视角对法律思维的关键领域即法律体系的构建、事实的发现和法律的获取,判决的论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而前述问题的解决必须需要事实推理、法律推理、判决推理、法律论证。本书主要对法律思维领域中的这些推理和论证进行研究,并对制定法推理和判例法推理进行了分别阐述。本书除绪论外,分为四章,规则之治与良法之治,事实推理与事实发现,法律推理与法律获取,判决推理与裁判证成。本书将法律逻辑的理论与现实案例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对制定法推理和判例法推理进行了阐述。本书由王洪著。 目录 总序 前言 绪论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也在于逻辑 一、霍姆斯的名言与布鲁尔的愤怒 二、康德的三种法则 三、公平正义之艺术 第一章 规则之治与良法之治 第一节 法治的理想——规则之治与良法之治 第二节 实在法的妥当性与适当性 一、实在法的优劣问题 二、富勒的标准:法律的内在道德性 三、韦伯与伯尔曼的合理性要求:“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 四、三重理性标准与要求:逻辑理性、实践理性、价值理性 第二章 事实推理与事实发现 第一节 事实推理 一、事实发现:探寻事情真相 二、证据推理与案情推理 三、事实推测与推断、事实推证和推定 第二节 事实推断与推测 一、确定性推理工具:自然推理系统PN 二、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合情推理模式与方法 三、非对称性推导原则:“最佳解释”、“判决性检验”、“独立证实” 四、真相难寻:悬案、疑案与错案 第三节 事实推证与推定 一、推证与推定的原则: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规则 二、推证与推定的准则:程序理性、经验理性、逻辑理性 三、推证与推定的模式:默认推理与界限推理 四、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 五、论证与盘诘的艺术 第四节 合理的怀疑 一、主动进攻与积极抗辩 二、最好的辩护 三、理性的抗辩 四、智慧的对决 第三章 法律推理与法律获取 第一节 法律的不确定性与可推导性 一、孟德斯鸠的梦想与概念法学的神话 二、法律的疑难案件:“法律疑义”、“法律反差”、“法律漏洞”、“法律冲突”、“恶法” 三、法律的不确定性:开放性文本、非协调性结构、不完全性协议 四、法律的可推导性:“相对的开放性”与“有限的不确定性” 第二节 法律推理规则与方法 一、法律推理:法官释法与造法 二、法律推理规则:文义规则、弊端规则、黄金规则 三、法律推理方法:形式推导、目的推导、价值推导 四、法律推理:形式推理与实质推理 第三节 法律推理模式 一、解释推导:“情境思维”或“具体化思维” 二、还原推导:“整体思维” 三、演绎与类比推导:“关联性思维”与“融贯性思维” 四、辩证推导:“权衡思维”、“均衡思维”与“制衡思维” 五、衡平推导:“一般正义”与“个别公平” 第四章 判决推理与裁决证成 第一节 判决推理与法律论证模式 一、司法裁决:事实与法律的结合 二、制定法判决推理:涵摄与演绎法 三、判例法判决推理:区别与例推法 四、图尔敏论证模型:递归论证 五、缺省逻辑模型:一般论证与个别论证 六、裁决的可争议性 第二节 法律论证与裁决证成准则 一、自由裁量与秉公裁判义务 二、法官论证与说服义务:“公开判决理由” 三、裁决证成的标准与要求:“内部证成”与“外部证立” 四、裁决证成的逻辑理性与经验理性准则:“逻辑证立”与“经验证实” 五、裁决证成的价值理性准则:“实在法证成”和“衡平与正义” 六、司法的审慎 结语 法律的未来 一、“心与头脑的对话” 二、“部分是科学,部分是艺术” 三、法律的意志与法官的智慧 四、“司法的最高境界” 五、法律的未来 案例索引 关键词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制定法推理与判例法推理/中青年法学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498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9 |
出版时间 | 2013-08-01 |
首版时间 | 2013-08-01 |
印刷时间 | 2013-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8 |
CIP核字 | 2013203414 |
中图分类号 | D90-051 |
丛书名 | |
印张 | 2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