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忠魂永驻海天间--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
内容
试读章节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所有认识罗阳的人,得知噩耗后均发出了同一个声音。

在众人眼里,罗阳的身体是那样健壮,平常连感冒发烧都很少,怎么能一下就“没了”?

在众人的心里,罗阳是上万人大企业的主要领导,是大家的主心骨,是千钧重担也压不弯腰的响当当的汉子,是那样刚毅、坚强,怎么能一下子就离大家而去?

没有人能想明白。

没有人能够相信和接受。

可是,这是真的。

罗阳真的走了,匆匆地走了,来不及与大家道别,来不及安排身后那么多重要的工作,来不及和亲人再见,突然地走了,甚至是在举国欢庆的时刻,是在功臣最荣耀的时刻,将星陨落,那颗疲惫的心停止了跳动。

2012年11月25日上午,圆满完成了首批舰载机起降任务的“辽宁舰”凯旋,徐徐向大连造船厂3号泊位驶来。大连港码头彩旗招展,锣鼓齐鸣,掌声、欢呼声已响成一片。参研参试人员纷纷走上甲板,与欢迎的人群招手致意。

“罗总呢?”岸边,迎接罗阳的战友们凝视着对面的甲板,苦苦找寻,却始终不见他的身影。

罗阳此刻仍在舰上的房间里。

住在罗阳隔壁的中航工业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总经理孟军,看到码头上的热闹场景,激动地对罗阳说:“老罗快过来看,沈飞的弟兄们在向你招手呢!”

罗阳好像并未受到这种盛况的感染,他倚靠着床,手捂着胸口,轻声地说:“算了,我有点不太舒服。”

孟军看他的脸色不太好,赶紧问罗阳怎么了,要不要让医生看看?

罗阳摇摇手说:“没事,船马上靠岸了,等下了船再说吧。”

舰艇上的功臣们陆续下船了,掌声、鲜花、拥抱、击掌……码头上已成了欢乐的海洋,胜利的喜悦像潮水般,漫过了、笼罩了这片天地。  上岸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始终未见罗阳的身影。

“罗总为什么还不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心中也越来越焦急……

终于,罗阳的身影出现了,但身体不那么挺拔了,脸上挂满了疲惫,步伐也显得沉重。

罗阳微笑着,慢慢地走下船,轻轻地和前排的几个人握了握手,然后就要转身离开。

“不是相拥而庆吗?”最了解罗阳的人莫过于和他并肩战斗的战友——中航工业沈飞党委书记谢根华。看着罗阳拖着沉重的步伐,面色苍白憔悴,嘴角还有一大片口疮,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了他的心头。

“不舒服吗?”谢根华问道。

“有点累。”罗阳只是淡淡一笑。

罗阳随后上了车,向宾馆驶去。

地面迎接的人群刚刚接完舰上返回的领导和人员,有人就匆忙赶过来向谢根华报告:“谢书记,罗总说有些不舒服,他委托您安排一下后续接待工作。”

“不对劲!”谢根华心里顿时一愣,以他的了解,罗阳是不会轻易说出“不舒服”的,再者,这么大场合的事情,作为沈飞公司主要负责人,作为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怎么会主动缺席呢?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严重状况。

谢根华急匆匆向罗阳住处赶去。

推开门,看到罗阳横躺在床上,表情十分痛苦,谢根华急忙问,“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胸口有些闷。”罗阳艰难地说。

“必须马上去医院!”谢根华急忙招呼身边工作人员安排车辆,联系距此最近的、只有几公里的大连友谊医院……

车辆飞驰,众人的心已经揪到了嗓子眼,罗阳望着车窗外说:“今天大连的路真好,不堵车。”可车上的其他人还是觉得车速太慢了……500米……200米……在离医院不到100米的地方,罗阳再也坚持不住,歪倒在座椅上,已经喘不过气来。

情况万分紧急,罗阳被推进医院,医护人员当即在走廊上组织抢救,边抢救边送往急诊室……

一道大门,隔开了两个世界。  门外,人们在焦急地等待,在默默地祈祷和祝福,祝愿他们的好领导、好战友、好兄长罗阳,能够挺过这一关,能够化险为夷,能够再向他们露出会心的微笑,能够让他们再次握紧他的双手,或者来个热烈的拥抱。

半个小时很快过去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P9-12

后记

本书的出版,得到中共中央相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中航工业集团的领导和员工,以及人民出版社领导的高度重视。

感谢人民出版社的黄书元、任超、陈亚明等领导,感谢人民出版社编辑的忘我工作。

同时,还要感谢沈飞公司为本书提供写作素材及接受我们采访的同志们及有关部门(排名不分前后):李长强、郁致原、于波、都书明、张保库、刘一夫、潘新、任仲凯、吴丽丽、李亚民、王乃明、陈勇、李力、王长宇、姜明、周磊、腾歌、杨敏洁、王忠德、汪月清、张丽新、李金柏、孔铮、邢一新、顾新、蒲永伟、张丽、佟林璘、纪瑞东、王恩富、焦玉坤、王守坤、陈永满、白殿林、林波、刘宁、梁波、于训方、魏巍、解世英、曾祥春、梁维新、金文良、李继风、杨勇英、吴建设、白茹、庞昕、林波、张龙、齐君、胡亚洲、朱云雷、杨春龙、欧阳润根、杜建宁、贾宏革、万妮娜、孙伟、姬智、王冬雷、李辉……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新京报》、《辽宁日报》、《扬子晚报》、《湖北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新华网、沈阳网等媒体的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感谢。

因时间和水平所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引子

第一篇 才见虹霓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

第二篇 少年始立报国志卅载英魂照乾坤

第三篇 躬身治企谋发展开疆拓土谱华章

第四篇 谁持彩练当空舞男儿立业当修身

第五篇 碧海青天酬壮志 留待清风照月明

尾声

附录

附件

后记

序言

罗阳同志不幸因公殉职,我谨致以沉痛的哀悼,并向他的家人表示深切的慰问。罗阳同志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英年早逝是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要很好地总结和宣传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

内容推荐

罗阳同志将自己三十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用行动践行了航空报国的伟大宗旨,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忠魂永驻海天间--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将罗阳同志航空报国的一生,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形象逼真的照片进行了全景式展示。书稿重点介绍了罗阳同志以敬业诚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拼搏奋斗精神,组织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来龙去脉,阐述了在他带领下中国航空事业取得的杰出成果,肯定了他的团队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所作的突出贡献;《忠魂永驻海天间--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还介绍了他以追求卓越的治企理念,实现了管理创新的升华,使沈飞不断迈入科学发展新阶段的光辉历程,肯定了他带领下中航工业集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本书由卢锐峰等编著。

编辑推荐

罗阳同志用有限的生命,诠释了航空报国、强国富民的真谛,为既往开来的航空人树立了永恒的丰碑,为全中国人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为深切缅怀罗阳同志的丰功伟绩,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们在中宣部宣教局、中组部、中航集团、中国作协的大力支持下,编写了《忠魂永驻海天间--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图文并茂的展示了罗阳同志光辉的一生。本书由卢锐峰等编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忠魂永驻海天间--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锐峰//郁致原//焦万金//胡志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118024
开本 16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2013042392
中图分类号 K826.16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2: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