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决定名人一生的一件家教小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江风编写的这本《决定名人一生的一件家教小事》讲述了50个名人小时候的家教故事。通过这些家教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教育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未来的孔子、诸葛亮、傅雷……未来的牛顿、华盛顿、达·芬奇……

内容推荐

很多家长都在好奇,名人的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很多家长都在努力,希望将自己的孩子也培养成名人。其实,每天只用5分钟,每周只需用5天,就能找到实现的办法。从孔子到李宁,从达·芬奇到乔丹,《决定名人一生的一件家教小事》一书中的50篇名人小时候的家教故事,将解开80后新父母的家教谜团——孩子原来得这么教!

《决定名人一生的一件家教小事》由江风编写。

目录

上 中国篇

孔子:母亲教给他文明举止/2

孟子:母亲的剪刀让他顿悟人生/6

司马迁:父亲的点拨开启了他的漫游生活/10

张衡:祖母的故事燃起他探密太空的欲望/14

诸葛亮:叔辈们的勉励让他深受鼓舞/18

祖冲之:祖父的一句话让他得到解脱/22

司马光:父亲的点拨让他受益一生/25

文天祥:父亲的一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28

戚继光:父亲的话让他受益一生/32

李自成:明智的父亲让他弃文习武/35

林则徐:母亲的话让他记忆犹新/39

张振勋:姐夫的一句话激发了他的上进心/42

康有为:祖父的藏书为他打开了一扇窗/46

詹天佑:父亲的支持使他的路走得更从容/50

冯如:舅舅改变了他的命运/53

竺可桢:父亲的启发成了他生命中的转折点/58

阿炳:父亲教击鼓使他走上了音乐之路/61

徐悲鸿:父亲带他观察自然给了他艺术熏陶/65

茅以升:祖父的鼓励让他暗下决心/69

朱光潜:父亲的“禁书”给了他一次脱胎换骨的冲击/73

傅雷:母亲的眼睛让他终生难忘/77

吴健雄:父亲送的“百科小丛书”激起她的兴趣/81

李政道:父母给了他一个安宁的读书环境/84

李宁:爸爸送他到学校体操队/88

邓亚萍:父亲带她看打球/91

下 外国篇

达·芬奇:父亲发现了他的绘画天赋/96

哥白尼:舅父的话让他爱上了天文事业/100

塞万提斯:父亲给了他一个书本世界/103

培根:父母送他去剑桥/107

牛顿:姥姥坚信他是个聪明的孩子/110

富兰克林:父亲的藏书开启了他的知识大门/115

华盛顿:哥哥的经历激发了他的军事潜能/119

雨果:母亲的一句话让他刻骨铭心/122

肖邦:母亲的歌声让他陶醉/126

南丁格尔:父母给了她无私奉献的品德/129

小仲马:对父亲的崇拜萌发了他写作剧本的念头/133

贝尔:爷爷的表扬激励了他的一生/136

莫泊桑:母亲教他学写诗/140

凡·高:儿时的记忆影响着他的创作/143

莱特兄弟:妈妈的风筝给了他们想像的翅膀/147

居里夫人:父亲的一席话点亮了她的人生路/152

罗素:祖母的达观智慧影响了他的一生/157

邓肯:母亲的伴奏给了她舞蹈信心/160

夏奈尔:母亲教会她裁剪第一件衣服/163

希尔顿:父亲给了他一块地/167

戴高乐:父亲的一句话激发了他的上进心/171

希区柯克:父亲的“妙计”给了他恐怖和悬念/174

萨特:外祖父的藏书成了他最好的朋友/177

撒切尔夫人:父亲的话让她牢记一生/180

乔丹:父亲的因势利导成就了一名空中飞人/183

试读章节

孔子:母亲教给他文明举止

有一次,孔丘与另一个孩子相互间拉拉扯扯,母亲看见了,当即制止了儿子。她要求儿子举止要文明、不说粗话,不做粗鲁的游戏,做一个规规矩矩的孩子。从此,当别的孩子在大街上追鸡逐狗,在树林草丛捉虫捕蝉时,孔丘玩的是祭拜的游戏。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才使孔丘从小就知书达理,具备了成为圣人贤士的最基本素质。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山东曲阜人。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立者,中国传统伦理的奠基人。

孔丘的父亲是一个力大无比的武官。3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父亲的前两个妻子和子女把他们母子赶出家门。母亲带着他回到曲阜阙里的娘家。

孔丘和母亲来到曲阜时,正是周围各诸侯国大兴周礼的年代,因为鲁国懂得周朝礼乐最多,各国纷纷派人到鲁国取经。贵宾来临,就会隆重接待,场面非常热闹。孔丘住在城里,见得多了,对礼乐产生了特别的爱好。

孔丘的母亲是位贤良的女人,她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儿子的身上。有一次,孔丘与另一个孩子相互间拉拉扯扯,母亲看见了,当即制止了儿子。她要求儿子举止要文明、不说粗话,不做粗鲁的游戏,做一个规规矩矩的孩子。从此,当别的孩子在大街上追鸡逐狗,在树林草丛捉虫捕蝉时,孔丘玩的是祭拜的游戏。他模仿贵族们祭祀时的大礼,把祭祀用的器物,按照礼数摆放得整整齐齐,还分出等级。摆好后,就练习磕头行礼……

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才使孔丘从小就知书达理,具备了成为圣人贤士的最基本素质。

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飕飕,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地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疼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

“好啊!”孔丘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孑L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

“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样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见儿子将自己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上,母亲别提有多欣慰了。

那时候,要进人上层社会,必须学会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就是周礼;乐,就是周朝的音乐和乐器;射,是指射箭技能;御,是指驾驭马车的技能;书,是会写字做文章;数,是会计算。孔丘天资聪颖、善于思考,他谨遵母亲的教诲,努力做一个正人君子。此时的孔丘,胸中有丘壑,他希望能一展自己的抱负。

为此,他曾向老聃学习周礼,向苌弘学习乐谱,他还向鲁国乐官师襄子学琴艺。一次,孔丘弹一支曲子,他一连弹奏了十多天也不调换。师襄子建议他换个曲子,孔丘说:“我已经熟悉这支曲子了,但还没有领悟它的技术。”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您已经掌握了弹奏这支乐曲的技术,可以弹别的了。”孔丘说:“我还没有领悟它的用意。”又过了一段日子,孔丘仍在弹那支曲子,师襄子不耐烦地说:“您已经了解它的用意,可以换换曲子了。”孔丘说:“我还没有领悟它描写的人物形象呢。”又过了一些时候,孔丘终于停下不弹了,他默然有所思,向远处眺望,说:“我可能领悟到了,这人又高又大、皮肤很黑,眼睛向上看,好像要统一四方,好像是周文王吧!”师襄子听了非常震惊,说:“这支曲子就叫做《文王操》啊!”

孔丘孜孜不倦地在求学道路上探索和进取,他向名人学,也向平民百姓学习。他没有辜负母亲对自己的殷切期望。

三十而立的孔丘办起了私学,招收了很多学生,据说前后大概有3000多人。孔子招学生不分贵贱,所以入学的学生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子弟,有鲁国境内的青年,还有鲁国以外的学子。孔子培养学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循循善诱。孔丘对待这些学生,就像当年母亲对待他一样,特别注重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事实证明,孔丘施教有方,他的学生中,精通六艺的得意门生就有72人。这些学生都成了远近闻名的贤德君子。

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可以说,孔子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他的学术以礼仪为规范,以仁爱为根本,培养出的是品学兼优的道德君子,这跟母亲当年教育他时的初衷是一致的。

孔子在教育上是成功的,但在仕途上却屡屡碰壁。他曾出任过鲁国的司寇,但终因得罪国君而丢了官,他伤心地带着学生离开了鲁国。

公元前498年,为能寻到一块实现自己抱负的乐土,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期望能遇到一个贤明的国君,以便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是他的满腔学问和治国主张,没有人感兴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犹如丧家之犬,受到驱逐。他游历了整整14年,历经磨难,仍无结果,只得返回鲁国,这时他已68岁了。

晚年,他整理《诗》、《书》,并编撰了一部名叫《春秋》的编年体史书。

公元前479年的初春,孔子病倒了。一天清晨,他拄着拐杖,站在门口低声唱道:“泰山要倒,梁柱要断,哲人也像草木一样,要枯,要烂啊!”

他的学生见后赶快扶他上了床。从这一天起孔子不发一言,不进水米,7天后他离开了人世。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编成了一部名叫《论语》的著作。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里,他的思想得到了广泛流传,并且牢牢地主宰了中国人的生活。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决定名人一生的一件家教小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和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704342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