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后滨主编的《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日常秩序中的汉唐政治与社会》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之一种,是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中心同仁的论文合集。抛开发展规律、社会进化等大概念,无论我们观察的是基层社会还是中枢行政,历史演进总还是有迹可寻的。尽管存世文献和出土文献都存在着偶然性与零碎性,根据史料无法复原出历史演进轨迹中的每一个环节,但是,将点状的信息铺设到日常秩序的常态之中,大致的轨迹还是可以勾勒出来的。历史研究的意义或者魅力,也许正在于此。
图书 | 日常秩序中的汉唐政治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后滨主编的《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日常秩序中的汉唐政治与社会》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之一种,是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中心同仁的论文合集。抛开发展规律、社会进化等大概念,无论我们观察的是基层社会还是中枢行政,历史演进总还是有迹可寻的。尽管存世文献和出土文献都存在着偶然性与零碎性,根据史料无法复原出历史演进轨迹中的每一个环节,但是,将点状的信息铺设到日常秩序的常态之中,大致的轨迹还是可以勾勒出来的。历史研究的意义或者魅力,也许正在于此。 内容推荐 存在于历史深处的日常秩序,是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包括王朝更替、制度兴革、权力纷争乃至人物命运等得以展开的基础。关注目常秩序,从B常秩序中探寻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的变迁轨迹,是政治制度史研究转型带来的重要研究取向,也体现了政治史与社会史的结合与接近。 《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日常秩序中的汉唐政治与社会》是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中心在这一研究趋势下进行努力取得的成果。全书共收文章1 7篇,分为 “空间与地域”、 “文书与政务”、 “礼仪与风俗”、 “宗教与信仰”、 “经济与生活”五部分。 刘后滨主编的《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日常秩序中的汉唐政治与社会》不仅论题新颖,而且涉及简牍、文书、文物以及文学作品等广泛的史料,文章属实证性研究,但体现出新的思路和对理论方法的思考。在历史叙事的同时,力图进行历史解释,探索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过程。 目录 空间与地域 秦汉区域地理学的“大关中”概念 “太原功臣”的“地域性”——唐代开国史的一个细节考察- 终南山与唐代长安社会 “五岭”考辨 文书与政务 秦汉律篇目辨析 任官文书的颁给与唐代地方政务运行机制 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里正的上直 礼仪与风俗 中古时期的“蛭”与“兄子”、“弟子” 匈奴人的发型与发殉考 虚幻与现实之间:汉唐女性“精变”论考 《清明》诗所述节俗解读——兼论其创作年代及作者 宗教与信仰 汉代齐地“尚巫”之风考实 中国古代的定光佛信仰——兼论唐宋时期的民间“造佛运动” 从八面体佛塔看犍陀罗艺术之东传 经济与生活 唐代市制再议 论敦煌的妇女结社 晚唐翰林医官家族的社会生活与知识传承——兼谈墓志对 翰林世医的书写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日常秩序中的汉唐政治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后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3581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6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91.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