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教室里的怪叫声
内容
编辑推荐

《教室里的怪叫声》是一部儿童文学集,作者晏苏精选了近年来创作并发表在各大儿童文学杂志中的作品21篇,适合6~12岁儿童阅读。“只有关注,才能将孩子的世界置于整个社会,才能发现这世界同样是繁纷复杂的,才能觉出这世界的是是非非哭哭笑笑亦撼人心魄。”这是本书前言中的一句话,也是本书每篇文章创作的精神主旨。21篇故事各有特色,或诙谐幽默,或古怪精灵,或悲情感动,但故事的背后都有令读者深省的道理。

内容推荐

《教室里的怪叫声》是一本儿童故事集,收录故事21个,包括《烛光闪亮的时候》、《一个奇怪的“谜”》、《盗贼闯入你家中》、《穿越时间隧道》、《“吃得香”面馆》等。

《教室里的怪叫声》由晏苏编著。

目录

烛光闪亮的时候

一个奇怪的“谜”

不,你错啦

教室里的怪叫声

盗贼闯入你家中

豆粒儿

穿越时间隧道

作家来信以后

假如这么做……

虚惊

巷战

秘密行动

哦,霹雳

鸣沙山的夕阳

清远寺

“吃得香”面馆

生命

山伢子

冲出鼓浪峡

女娲

五百壮士建王城

后记

试读章节

其实,没有月光的夜空是最好看的,密匝匝的星星,熙熙攘攘,明明灭灭,璀璨迷人。

清远寺因此而有了几分温馨。偏殿里师父的木鱼声,也像是添了些说不清的韵致。慧明和姜方良坐在正殿的门槛上,朝前望去,宛如神话中的情景。

但夜色并没有将烦恼滤尽。慧明心中装了许多疑惑。他望着星空,白天的情形却一件件来烦扰他,赶也赶不走。

“姜大哥,你说,这清远寺真是田有德修的吗?”他禁不住问道。

姜方良“嗯”了一声,说:“我了解过,是田有德的有德贸易公司出钱翻修的。就凭这清远寺,田有德的名声才传了出去。他神通广大,很有钱,在蟠龙镇特别有门路。”

慧明不做声了。不过,他的脑子一刻也没有闲着,又转到姜方良身上,他觉得这位姜方良有些神秘。“了解?”他是外地人,了解田有德做什么?好像还对蟠龙镇很熟悉。对啦,天还未黑的时候,慧明看见他拿着个笔记本写着什么,他到底是什么人呢?

慧明忍不住要盘问他,可是,话一开口就拐了个弯儿:“姜大哥……你来蟠龙镇赶集……买啥哩?”

姜方良明白慧明的意思,他笑一笑,说:“实话跟你说吧,我是北山人,家就在姜家堡子,走蟠龙镇,还打你们家咸沟洼子里过着呢!”

“咦,那你咋是外地人口音,跟电影儿上的一样。”慧明惊讶地问。

“那是我在省城上学时学的,”

“你回家来?”

“嗯!”姜方良迟疑了一下,又说,“不,也不全是。我蹲在蟠龙镇,是为了田有德。”

“田有德?”慧明更莫名其妙了。

姜方良点点头,好一会儿没有作声。但是,慧明分明听见姜方良出气的声儿粗粗的,似是很激动。

终于,姜方良又开腔了:“是的,我是特别为田有德来的。这话说来长了——

“我们堡子里有个女孩子,叫姜静爱,和我是同一班的。那时候,我俩都一心一意考大学。后来,我先考上了,她却没有考上,不过,她并不灰心,还和我约好,我从省城里给她寄资料,她准备复习,第二年还要考。

“但是第二年她却不考了。我暑假回到家才知道,她在蟠龙镇找了工作,就在有德贸易公司当秘书,其实,是田有德的秘书。那儿工资高,工作也轻闲,她考大学的心思早就淡了。我临返校时,在蟠龙镇的汽车站见过她一面,她穿着也挺讲究,鸟枪换炮了。相形之下,我这个穷学生显得就寒酸了。

“从那以后,我们的联系就很少了,我开始还写信给她,劝她别忘了考大学。她回过一两封信,后来,就再也没有给我写过信。

“过了半年多,我突然收到她的信。那信有些杂乱无章,字迹也潦草,信上说,田有德不是好人,还说她提心吊胆日子难过。我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但猜想她是遇到了一些麻烦,比如田有德对她居心不良什么的。于是,回信劝她自强自尊,有困难找政府做主。信发出后,再也没有她的音信了。

“我当时正在应付期末考试,也就没有顾上想这事情。等放假回家我才知道,姜静爱死了,是自杀的。我简直惊呆了。我到她家去,她的爹妈告诉我,田有德给他们家发了好几千元的抚恤金,他们家还直夸田有德是个大好人呢。至于姜静爱为什么要自杀,有一种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她被一个外商骗了,所以才自杀的。据说,她当时的确与一个香港客商打得火热,后来那个香港客商一去不回,再无消息了。

“不过,姜静爱的那封信,使我对这一切不大相信,我总觉得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我便向蟠龙镇镇委反映了这个情况,镇委很重视,一直在查。但是,至今没有查出结果来。现在我工作了,也有条件查这件事了,我想把田有德的情况仔仔细细了解一下,或许会帮镇委查出些名堂来。”

说到这里,姜方良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软软地依靠在门框上,好像疲乏极了。

好久好久,两人默默无语,就这么静静坐着。

慧明想要说什么,可又不知到底该说些什么。原来姜大哥心里装着这么大的心事,世界上的事情真够复杂的!

不知什么时候,偏殿里的木鱼声消失了。

“天不早了,去歇息吧!”悠悠然传来师父的声音。

两人这才发觉,师父就站在檐下的阴影里,也不知站了多长时间。

P107-110

序言

关注我们的孩子

我很幸运,很长一个时期,我所从事的职业与我个人的志趣是和谐统一的。为孩子们编辑书刊或写作,我都兴味十足。虽然现在很少有机会为孩子编辑书刊了,但是对于儿童文学的学习和写作,我依然情有独钟。

我的童年正值十年动乱。我的父母冒着风险珍藏的一小箱文学书籍,使我苍白的童年有了些许七色花的温馨。虽然读那些书在那时只能是囫囵吞枣,但毕竟使我长了些见识,懂了些事理。我深深地感激我的父母。

自从成为一个成年人,理所当然的,我把为使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不遗余力地工作当做自己的责任。因此,我要求自己:关注我们的孩子。

我说关注,没有说到爱。因为若真的关注,爱便在其中了。也因为单纯说爱太空泛太捉摸不定有点假模假式。在文学界,对孩子毫不关注却甜腻腻发嗲的还少吗?试图把儿童文学当敲门砖而根本无视孩子存在的还少吗?以爱为幌子制造平庸文字的还少吗?

只有关注,才能将孩子的世界置于整个社会,才能发现这世界同样是繁纷复杂的,才能觉出这世界的是是非非哭哭笑笑亦撼人心魄。在这个世界里,你同样无法回避,你不敢轻易发嗲,你不敢游戏文字,你的笔便不得不正经起来。

是苏联作家阿列克辛给了我这些启示。读阿列克辛,你就会明白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确实是无高下之分的,因为他真正是在关注孩子。

即使不具体做少儿读物了,也要时时想着,你的读者中是有一群孩子的,他们渴望向上渴望长大的目光,时时关注着我们的作为,并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因此,我时时提醒自己,为孩子写作,不可假模假式。

2010年5月7日 英蓉里

后记

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大多写作和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在我的心目中,是将这些作品作为上世纪90年代的童年故事看待的。

回想我的儿童文学学习与写作,于今已有三十余年。我从被小读者称为“大哥哥”开始,逐渐被叫做“叔叔”“伯伯”,现在被叫成“爷爷”了。事实上,作为职业要求,我们从起步之初,就时时关注着儿童少年的成长,尽量贴近儿童少年的实际生活,这状态保持了二十余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儿童少年长大成人。现如今,不管自己再怎么努力,离当下的孩子还是越来越远了。我们的童年记忆和为职业工作积累的童年思考,与当下儿童少年的实际生活情状,总是有些距离。这是自然法则,谁也不能避免。

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家,对于这一点,是了然的。然而,儿童文学作家一般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还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着。比如我,步子很慢,却没有停下来。我这三十余年的学习创作,成果很少,却仍然在蜗牛爬行。这个过程里,我没有心浮气躁,也没有妄自菲薄或自怨自艾,这么一路行走反倒从容,也就明白,年岁渐长,会被小读者赋予不同的称呼,每一次称谓的变化,也昭示作家:说话的方式和语气,要做相应的调整了。这样,儿童文学作家在不同时期的学习与创作,也就有了不同的方向和特点。我曾经说过:“我们虽然遵从着生命法则,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渐入人生晚景,但是凭借着永远不老的童心,我们也在陪伴着一代一代孩子健康成长。”

所以,我还在继续努力着。

感谢对我的学习和创作一贯支持的各位领导、老师、同行!

谢谢光辉、寒峰、旭青同志!

晏苏  2013年2月3日 芙蓉里

时壬辰腊月二十三小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教室里的怪叫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晏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233479
开本 32开
页数 1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少年(9-14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2013212343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09
14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