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医之脾
一、“脾土”之称源五行
二、脾胃之缘
脾需升,胃要降
脾属阴,胃属阳
脾喜燥,胃喜润
三、造血活气要靠脾
脾化生气血
脾统血
脾主四肢、肌肉
四、后天之本助高寿
五、看不见的足太阴脾经
脾经的循行
脾经联系的器官
脾经上的“维修点”
最佳按揉时间
六、脾的自我修复
认清脾的敌人
脾怎样实施自我修复
有些伤,让脾没法修复了
不同体质不同脾
饮食养脾,以溉四方
调神畅志助养脾
生活好习惯,养出好脾胃
动静互涵来养脾
男女老少,内养外调
预防脾(胃)病,中医有高招
药养脾胃
养脾名言
图书 | 养脾<胃>病自除/五脏养生除百病 |
内容 | 目录 认识中医之脾 一、“脾土”之称源五行 二、脾胃之缘 脾需升,胃要降 脾属阴,胃属阳 脾喜燥,胃喜润 三、造血活气要靠脾 脾化生气血 脾统血 脾主四肢、肌肉 四、后天之本助高寿 五、看不见的足太阴脾经 脾经的循行 脾经联系的器官 脾经上的“维修点” 最佳按揉时间 六、脾的自我修复 认清脾的敌人 脾怎样实施自我修复 有些伤,让脾没法修复了 不同体质不同脾 饮食养脾,以溉四方 调神畅志助养脾 生活好习惯,养出好脾胃 动静互涵来养脾 男女老少,内养外调 预防脾(胃)病,中医有高招 药养脾胃 养脾名言 内容推荐 肖芸主编的《养脾<胃>病自除》主要围绕人体脾胃的养护要点,以及脾胃疾病的注意事项、简易疗法这些核心问题,从中医之脾,不同人体不同脾(胃),饮食养脾(胃),调神养脾(胃),生活起居养脾(胃),运动养脾(胃),脾胃病预防,药养脾(胃),养脾(胃)名言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医“脾”的基本概念与生理功能、病理反应,中医脾系疾病的症状,日常生活中如何养脾(胃)护脾(胃),脾(胃)的病证如何进行简易的调理。 希冀读者阅读《养脾<胃>病自除》后,能够根据书中的方法遵循“治未病”的理念,很好地保护自己的脾(胃),延年益寿。 编辑推荐 中医基础理论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为基础,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将哲学思想与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结合起来,产生了中医的脏象、经络学说等。脏象学说将人体外在的五官、九窍、四肢与内在的脏腑、血管、筋骨等组织器官都分别归纳于五脏系统,如脾系统就包括脾脏、胃腑、肌肉、口、唇等。因为脾与胃关系密切,所以常常把脾胃合称,以代指脾系统,肖芸主编的《养脾<胃>病自除》着重讲的就是脾系统里的故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养脾<胃>病自除/五脏养生除百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肖芸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8204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2 |
CIP核字 | 2013253034 |
中图分类号 | R24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