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冠英主编的《常用熟语典故探源》以问答形式阐述常用语的渊源问题。把一些“随口能说,一听就懂,深问不知为什么”的问题,追根溯源,一一作答,把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典故所在介绍给读者。文字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能给读者打开智慧的大门,带来新的启示与帮助。
图书 |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安冠英主编的《常用熟语典故探源》以问答形式阐述常用语的渊源问题。把一些“随口能说,一听就懂,深问不知为什么”的问题,追根溯源,一一作答,把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典故所在介绍给读者。文字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能给读者打开智慧的大门,带来新的启示与帮助。 内容推荐 安冠英主编的《常用熟语典故探源》收集常用熟语典故170多条,在查询大量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条进行了解释,对其来龙去脉及典故作了详细介绍,对其中一些难懂的字词作了注音、解释或白话翻译。《常用熟语典故探源》文字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既可闲暇阅读,又可收藏备查。 目录 老少都要有“赤子之心” “社”、“稷”与“社稷” “中国”一词的出处 情系“桑梓” “以人为镜”的来历 史上“小学”和“大学” “青竹”与“青史” “黄历”或“皇历” 古代用年号纪年 古今相同的“一刻”钟 “黄道吉日”的说法 六十岁称“花甲之年” 春节“福”来了 “大鬼小鬼莫进来”的传说 红红火火闹元宵 立春打“春牛” 二月二,龙抬头 清明时节雨纷纷 端午节起源说法多 端午节“驱五毒” 热在“三伏天” “七夕”中国情人节 “七月流火”时节并不热 从“男不拜月”说中秋 “月下老人”从哪儿来 冬至大如年 “元旦”含义的演变 敬仰的人被称为“泰斗” 模范人物称为“楷模” 释“碧血” 争取最高荣誉地位为“问鼎” 事物的起源比喻为“滥觞” 称创始人为“鼻祖” “破天荒”的来历 “连中三元”步步高升 史上“座右铭” 尊称岳父为“泰山” 尊称对方为“足下” “下榻”是指尊贵的客人 古代文人自称“钓鳌客” “桃李”代称学生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安冠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金盾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28075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5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印刷时间 | 2014-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4 |
CIP核字 | 2012319075 |
中图分类号 | H136.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8 |
宽 | 14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