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韬奋(韬奋画传经历患难余生记)(精)
内容
试读章节

在上海地方法院的看守所里只关了一天一夜,廿七日下午六点钟左右,又像老鼠被猫衔在嘴里奔窜着,由地方法院转解到公安局里去。我们先由看守所里被提出来,重新光顾待审室一次,不过这时我和章先生两个人同被押进一间待审室里去等候着。这时的法警对我们比初来的那天客气得多,大概他们都知道了我们是为着参加救国运动才到这里来的。等一会儿,我们先后被传审,检察官虽换了一个,但是问答内容还是上次那同样的一套。不过这次那位审问我们的检察官却充满着同情和歉意,拿出公安局的公文给我们看,里面说要移提我们去和沈先生等四位“对质”。检察官宣布之后,我们也没有什么话说,走出法庭后,就有公安局派来的人员迎上来押着出去。法院里有几个职员赶出来和我们握手送别,我们又觉到爱国的同胞们随处给予我们的同情和厚意的可感。我无意中和章先生说出了这一句话,在旁边同走的那位公安局的科员插着说:“这是各位先生人格的感动。”我说:“这倒不是我们几个个人的人格问题,却是有许多同胞不愿做亡国奴的心理的流露!”

我们随着一群公安局的侦探、警察和科员,拥出了法院的门口,分乘汽车直驶公安局而去。

这时沈先生等四位已押在公安局三四天了,我们一进公安局,就被引到他们的房间里去。我们在患难中相见畅谈,当然是格外快慰的,彼此诉说了一番经过的情形,又说了不少互相安慰的话语。我看看他们所住的房间还算清洁,是在二层楼上,前面有个露台,露台的前面是大天井,立在露台上可以看着公安局的大门;房的后面靠壁处并列排着四个小铁床,便是他们四位的床铺;这一列铁床的前面有个屏风遮着,屏风的外面放着一张圆桌、几张椅子,便是我们吃饭和相聚谈话的地方。我踏进房里一会儿之后,觉得奇特的是总有一个不相识的人立着或坐在一个角落里,我已直觉地知道这一定是用来监视我们的;后来知道他确是侦察队的侦探,奉命来监视的。房前的露台上还有四五个“武装同志”(警察)在那里监视着。房的右边有个客厅,来访问的人可以在那里坐坐,由客厅通到外面的那个门是常常锁好的。我们要大小便的时候,便有一个“武装同志”跟着我们经过这个门,在厕所门前守着,直等到陪着我们回到原处。

我和章先生两人的卧室是在这个大房间的左边一个小房间里。他们已在几天前就替我们备好了两架小铁床。自从我们两人来了之后,又加派了一个侦探来监视。纵然是做侦探,也还是中国人。我们所干的是救国运动,我们所谈的也只是关于抗日救国的事情;我们不但用不着避他们,而且当着他们大谈我们对于救国的主张,大讨论我们对于救国的意见;侦探们听了不但不觉得我们是什么大逆不道,而且深切地表着同情!他们和我们相聚了几天,竟变成我们的同情者,甚至觉得每日来监视我们是一种不得已的痛苦和职务。不但侦探们如此,就是那些“武装同志”也成了我们的朋友!

但是他们对于职务还是不得不奉行故事的。他们不但整日里要陪着我们,而且整夜都要陪着我们,虽然他们是三四小时轮班一次的。在白天,只。有侦探在我们的房里,到了夜里,大概因为露台上寒冷,所以连“武装同志”都跑到房里来坐到天亮。这倒也是我生平第一次的经验:躺在床上睡的{时候,也有一个“文装同志”(侦探)和几个“武装同志”整夜睁着眼睛,一直“侍卫”到天亮!

我们到了三四天之后,有一个夜里,局里的第三科科长请我们在客厅里个别谈了一次话,留下了笔录。他很客气地问了我们一番话。问和答的内容都和在法院里那一套差不多,不过特别问起我们和“火花读书会”有没有关系。这个名称我事前根本就没有听见过,关系更说不上了。公安局局长几于每天都来很客气地招呼一下。头几天准许接见,访问者非常的多,那个客厅常告客满,天天好像举行什么盛会似的。后来当局有些怕了,除家属外,禁止接见其他的亲友。看报也不自由,每天由他们送来一种他们认为无关重要的报,有的时候一种也没有。我们每天的时间却过得很快。上午七点半起身后,同在客厅里早操。有的打太极拳,有的柔软体操,各干各的。早餐后最重要的事是催报看,有时看得到,有时看不到。可以接见的时候,差不多一天到晚忙着见客。后来只许接见家属,除开六人“讨论会”或“谈话会”外,有的下围棋,有的下象棋,有的看书,便很快地过了一天:我们每天所最关心的消息是绥远抗战的情形怎么样了,其次便是关于我们自已何时释放出来的消息,有时听说他们要把我们送往莫干山去,有时听说他们要把我们送往杭州去,最后几天听到的消息是要把我们送往苏州高等法院去。

P25-P27

目录

韬奋画传

经历

开头的话

二十年来的经历

一 永不能忘的先生

二 工程师的幻想

三 大声疾呼的国文课

四 课外阅读

五 写作的尝试

六 新闻记者的作品

七 英文的学习

八 修身科的试卷

九 幻想的消失

一○ 青年“老学究”

一一 踏进了约翰   

一二 深挚的友谊   

一三 苦学时代的教书生涯 

一四 初出茅庐  

一五 三星期的练习  

一六 新饭碗问题  

一七 编译的教训  

一八 英文教员  

一九 外国文和外国教师  

二○ 一个基本原则  

二一 进一步的研究  

二二 写作中的“积蓄” 

二三 一种有趣味的工作 

二四 现实的教训   

二五 一幕悲喜剧  

二六 一年的练习  

二七 聚精会神的工作

二八 一个小小的过街楼  

二九 转变    

三○ 几个原则  

三一 社会的信用  

三二 立场和主张

三三 深夜被捕  

三四 到捕房   

三五 铁格子后面  

三六 高三分院  

三七 再被羁押   

三八 同情和厚意   

三九 地方法院  

四○ 押在公安局    

四一 高等法院 

四二 看守所  

四三 临时的组织

四四 我们的“家长”

四五 “难兄难弟”的一个

四六 “难兄难弟”的又一个

四七 “难兄难弟”的又一个

四八 “难兄难弟”的又一个

四九 一个“难妹”

五○ “六个人是一个人”

五一

前途 在香港的经历

五二 波动

五三 贫民窟里的报馆

五四 惨淡经营之后

五五 一个难关

五六 新闻检查

五七 一个有利的特点

五八 种种尴尬

五九 一只大笨牛

六○ 一封诚恳慰问的信

附录

六一 我的母亲

患难余生记

第一章 流亡

第二章 离渝前的政治形势

第三章 进步文化的遭难

内容推荐

《韬奋(韬奋画传经历患难余生记)(精)》编著者生活书店。

《韬奋(韬奋画传经历患难余生记)(精)》由《韬奋画传》、在狱中写的自传性质《经历》和《患难余生记》三部分组成。1936年11月,邹韬奋先生因参与领导救国会而被捕入狱。在243天的牢狱生活中,他在坚持斗争之余,埋头著译,自传性质的《经历》便是其中成果之一。该书计61篇追述自己二十年来的生活经历和生命断片,其中从事文化事业的经验和思想变化的历程,堪称现代爱国、民主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除各篇单独发表外,并于1937年4月由生活书店结集出版。

1944年春,缠绵病榻、为病魔折磨的韬奋先生,又援笔坚持写作《患难余生记》。这既是作者回顾数次流亡的颠沛生涯的自传,也是抗议当局文化统治举措的历史文献。惜乎只写了五万多字,即因病逝而成未完成的最后遗作。  

《韬奋画传》收录上海韬奋纪念馆珍藏的264幅图片资料,由曹辛之先生编著并设计完成,三联书店于1982年刊印,此次纳入本集重印。

本书由《韬奋画传》、在狱中写的自传性质《经历》和《患难余生记》三部分组成。1936年11月,邹韬奋先生因参与领导救国会而被捕入狱。在243天的牢狱生活中,他在坚持斗争之余,埋头著译,自传性质的《经历》便是其中成果之一。该书计61篇追述自己二十年来的生活经历和生命断片,其中从事文化事业的经验和思想变化的历程,堪称现代爱国、民主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除各篇单独发表外,并于1937年4月由生活书店结集出版。1944年春,缠绵病榻、为病魔折磨的韬奋先生,又援笔坚持写作《患难余生记》。这既是作者回顾数次流亡的颠沛生涯的自传,也是抗议当局文化统治举措的历史文献。惜乎只写了五万多字,即因病逝而成未完成的最后遗作。《韬奋画传》收录上海韬奋纪念馆珍藏的264幅图片资料,由曹辛之先生编著并设计完成,三联书店于1982年刊印,此次纳入本集重印。

编辑推荐

《韬奋(韬奋画传经历患难余生记)(精)》编著者生活书店。

本书由《韬奋画传》、在狱中写的自传性质《经历》和《患难余生记》三部分组成。该书计61篇追述自己二十年来的生活经历和生命断片,其中从事文化事业的经验和思想变化的历程,堪称现代爱国、民主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韬奋(韬奋画传经历患难余生记)(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生活书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80000
开本 16开
页数 37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52
CIP核字 2013241994
中图分类号 K825.42=6
丛书名
印张 2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75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