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的话
总论
Part Ⅰ 语言与阐释
引言
第一章 意义
第二章 符号
第三章 修辞
第四章 表征
第五章 阅读
第六章 本文性
Part Ⅱ 社会身份
引言
第一章 意识形态
第二章 主体性
第三章 身体
第四章 社会性别和性征
第五章 他者
第六章 凝视
Part Ⅲ 知识
引言
第一章 心灵
第二章 审美
第三章 空间
第四章 时间
第五章 机械
第六章 仿像
参考文献
补充阅读
问题
人名、术语对照表
图书 | 文化理论关键词/当代思想前沿系列/凤凰文库 |
内容 | 目录 译者的话 总论 Part Ⅰ 语言与阐释 引言 第一章 意义 第二章 符号 第三章 修辞 第四章 表征 第五章 阅读 第六章 本文性 Part Ⅱ 社会身份 引言 第一章 意识形态 第二章 主体性 第三章 身体 第四章 社会性别和性征 第五章 他者 第六章 凝视 Part Ⅲ 知识 引言 第一章 心灵 第二章 审美 第三章 空间 第四章 时间 第五章 机械 第六章 仿像 参考文献 补充阅读 问题 人名、术语对照表 内容推荐 丹尼·卡瓦拉罗所著的这本《文化理论关键词》在当今批判与文化理论中的一些关键性概念的基础上,考察了其所涉及的各种哲学理论观点和方法论。《文化理论关键词》分为三个部分共十八章,每一章都将一个主题处理为一个概念。作为主题性的介绍,各主题环节贯穿各章,把相关材料连接起来,使读者能够按照自己的学科研究兴趣和目标自行选择文本阅读方式。 第一部分“语言与阐释”介绍了对于世界和象征体系之间关系的各种批判性立场,指出只有当特定文化赋予其象征意味时,即人类及其处身环境只有通过他们与符号性建构的联系,才能获得意义。第二部分“社会身份”探讨了身体、心理、政治、意识形态、性和种族等因素在建构社会身份时所起的重要作用,指出人类及其环境都有赖于建构。第三部分“知识”集中考察知识问题。社会构造生产出了知识体系,又是知识体系的产物,知识的意义与特定知识得以形成的文化环境密不可分。 编辑推荐 丹尼·卡瓦拉罗所著的这本《文化理论关键词》将当今批判与文化理论中的关键性概念、问题和争论集中在了一起。每一章对于每一个概念都进行了独立的分析,同时提供了一系列可供讨论的问题,以及补充阅读的材料。各主题链环穿越各章贯穿始终地把相关材料衔接起来,使得读者能够追索到他们自己对于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路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化理论关键词/当代思想前沿系列/凤凰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丹尼·卡瓦拉罗 |
译者 | 张卫东//张生//赵顺宏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09799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4 |
版次 | 3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2 |
CIP核字 | 2013147677 |
中图分类号 | G0 |
丛书名 | 当代思想前沿系列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0 |
宽 | 154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0-2003-046 |
版权提供者 | Th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Incorporated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