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尔基短篇小说选(附光盘俄汉对照)/20世纪俄罗斯文学名家名篇
内容
编辑推荐

众所周知,在高尔基丰富的文学遗产中,短篇小说是一块瑰宝。高尔基正是从短篇小说开始其创作并以它的成就一举成名的。张建华主编的《高尔基短篇小说选(20世纪俄罗斯文学名家名篇)(俄汉对照)(附光盘1张)》选取了高尔基的八篇作品,绝大部分是其早期的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既有浪漫主义的也有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作品旨在赞美自由和光明,寄托作者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战斗的激情,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

内容推荐

《高尔基短篇小说选(20世纪俄罗斯文学名家名篇)(俄汉对照)(附光盘1张)》选取了高尔基的八篇作品,绝大部分是其早期的短篇小说。众所周知,在高尔基丰富的文学遗产中,短篇小说是一块瑰宝。高尔基正是从短篇小说开始其创作并以它的成就一举成名的。他的短篇小说既有浪漫主义的也有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作品旨在赞美自由和光明,寄托作者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战斗的激情,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

在高尔基的早期创作中,除浪漫主义小说外,还在数量更多的现实主义小说,而且题材广泛,内容深邃,所写多是底层人民的生活。这些现实主义作品的基本特点是:无情地揭露旧制度的一切罪恶,批判剥削者、私有者、小市民的卑劣灵魂,对劳苦大众寄予深切而真挚的同情。张建华主编的《高尔基短篇小说选(20世纪俄罗斯文学名家名篇)(俄汉对照)(附光盘1张)》所收作品,降上述两篇浪漫主义小说和一篇散文外,其它几乎都是现实主义小说。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尤其是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的最鲜明的风格特点,是色彩浓艳,感情洋溢,用作家自己的话说,是“用一种歌唱似的词句来写小说”。在语言运用方面,高尔基的要求是极其认真,非常严格的。他强调“言简意赅”,要求文字表达准确而富于形象性,即做到“语言能表现出一幅生动的图画,能简洁地描绘出人物的主要特点,让读者一下子就牢牢记住被描写人物地动作、步态和语气。因此他常用象征性和拟人化的语句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喜欢用衬托、对比的艺术手法。

高尔基的语言是美丽的,这种美不只在于辞藻的绚烂,还在于它内在思想的含蓄性和深刻性,在于语言的潜在力量能同作品的主题思想缜密地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让我们一起慢慢品读《高尔基短篇小说选(20世纪俄罗斯文学名家名篇)(俄汉对照)(附光盘1张)》吧!

目录

马卡尔·楚德拉

伊则吉尔老婆子

时钟

因为烦闷无聊

二十六个男人与一个少女

凶犯

一个人的诞生

不合群的人

试读章节

“你在什么地方听见过有人这样唱歌吗?”伊则吉尔问,她扬起头,牙齿已经完全脱落的嘴露出了笑容。

“没听过。从来没听到过……”

“你今后也永远听不到的。我们喜爱唱歌。只有那些热爱生活的美人才能把歌唱得如此动听。我们热爱生活。你瞧,那些现在还在那里唱歌的人已经劳动了一天了,难道还不累吗?从太阳升起到晚霞出现他们一直都在劳动,但只要月亮一升起——就会歌声处处了!那些不会生活的人,早就睡觉歇息了。而那些珍爱生活的人却要歌唱。”

“但健康……”我开了个头。

“健康对于生活来说永远是绰绰有余的。健康!难道说你有了钱就不花吗?健康就像金钱。你知道我年轻的时候做了些什么事情吗?我从早到晚都在织地毯,几乎从不起身。那时我就像太阳光一样鲜亮,但我必须像块石头那样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我常常坐得全身骨头都酸疼得要裂开。但到了夜里,我就跑去找我所爱的人,和他接吻。当还在爱着的时候,我就这样跑了三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我天天夜里都守候在他的身旁。瞧我一直活到了今天,——我的血不也足够了吗!我爱过多少男人哟!被男人吻过多少回,又给了他们多少个吻啊!……”

我看了看她的脸。她黑色的眼睛还是那么黯淡无光,回忆并没能把它们激活。月亮照着她那干枯、开裂的嘴唇,长着几根白色细毛的尖尖的下巴,布满了皱纹的,像猫头鹰那样的鹰钩鼻子。脸颊处有两个黑色的凹坑,其中的一个凹坑里有一簇银灰色的毛,那簇毛从她头上包着的红头巾下探了出来。她脸上,脖颈上还有手上的皮肤布满了皱纹,似乎只要衰老的伊则吉尔一动弹就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干燥的皮肤立刻就会开裂,会裂成好多块,在我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具带着两个黯淡无光的黑眼珠的骨头架子。

她又开始用她的那种破碎刺耳的声音讲述她自己的故事。

“我与母亲一起曾住在法尔密附近的贝尔拉特河岸上。当他来到我们村子的时候我还只有十五岁。他高高的个子,灵巧的身段,长着一撇黑黑的小胡子,人显得十分快活。他坐在小船上,用清脆的嗓音对着我们家的窗户喊:‘嗳,你们家有葡萄酒吗……可以请我进来喝吗?’我望了望窗外,透过白腊树的叶子看见了一条在月光映照下的蓝色的小河,他穿着白衬衣,系着一根宽大的腰带,腰带的一头低垂着,一只脚站在小船里,另一只脚站在岸上。他晃动着身体,哼着歌。他一看见我就说:‘呵,这儿住着一个多么美丽的姑娘啊!……我怎么会不知道呢!’好像在我之前所有的美人他都认识似的!我给了他酒和煮好的猪肉……四天后我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他……每天夜晚我都要和他一起划船。他划着船来,像只黄鼠似地轻轻地吹起口哨,我便会像条鱼儿似地从窗户上跳进河里。我们俩一起划船……他是个来自普鲁特河的渔民,后来,母亲知道了这一切,狠狠地把我揍了一顿,他便让我跟着他一起去了多布罗加,还到了更远的地方,到了多瑙河的人海口。但那时我已经不喜欢他了——除了唱歌和接吻他什么都不会!而我对这一切已经乏味了。那个时候,有一大群古楚尔人来到那里,他们在这儿也有一些情人……那些女孩子过得很快活。有这么一个女人,她在盼,盼着她的喀尔巴阡山的心上人,她担心他被抓进了监狱或者在什么地方的一场打斗中死了。可突然他一个人,要不就是与两三个他的同伴,仿佛从天而降,来到她的面前。他给她带来了丰厚的礼物——对他们来说,任何东西要弄到手都是非常容易的!他在她那儿设宴庆祝,在自己的同伴面前夸奖她。她很开心。我的一个女朋友有了一个古楚尔男人,我请她也把我引荐给他们……她叫什么名字来着?我忘了她叫什么了……我现在什么都开始忘了。从那时起多少时光过去了,我已经把什么都忘啦!她把我介绍给了一个小伙子。他长得挺漂亮……头发火红色的,胡子、鬈曲的头发——全都是火红色的!那个脑袋简直像团火焰。他显得那样忧伤,时而十分温柔,时而却像头猛兽,又吼又叫,还喜欢打架。有一次他就打了我耳光……可我像只猫一样,跳到了他的胸膛上,用牙齿狠狠地咬了他的腮帮子……从此以后,他的脸颊上就添了个小酒窝,他喜欢让我吻他这个酒窝……”

“那个渔民到哪儿去啦?”我问。

“渔民?他……当时就……就找他们算账去了,找那些古楚尔人。起先他一直劝说我,还威胁说要把我扔进河里,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与他们混在了一起,又找了个别的姑娘……他们俩后来都一起被吊死了——渔民和这个古楚尔人。我去看了他们是怎么被吊死的。这件事情发生在……

P61-63

序言

高尔基与他的小说创作

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1936),俄罗斯作家,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奠基人,生于下诺夫哥罗德城,父亲是木工;3岁丧父后,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不久染坊主外祖父一家破产,年仅11岁的高尔基便开始走上“人间”。他先后当过学徒工、洗碗工、守夜人、搬运工等,并长期在俄罗斯各地浪游飘泊,1889年因与民意党人有牵连被捕。他只念过3年书,自学成才,1892年发表第一部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步入文坛。19世纪90年代进入知识出版社工作。1901年因印刷所事件再次被捕,1902年被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士,但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取消他的资格。在1905年莫斯科十二月起义中,他为工人提供武器和资金,同年结识列宁。1906年他秘密出国,先后旅居美、英、法、意等国,侨居意大利喀普里岛时受过马赫主义和造神派的影响。1913年适逢沙皇大赦,他才回到彼得堡。1917至1918年十月革命期间他与布尔什维克发生意见分歧,在《新生活报》上发表了一组题为《不合时宜的思想》的批评文章。此间他参加许多文化活动和刊物出版工作,首倡成立了世界文学出版社。1921年因肺病发作,在列宁的坚持下,他再次移居国外,直至1931年才完全回到苏联并积极投入苏联文化建设工作。

高尔基的文学遗产十分丰厚。早期主要写短篇小说,先后写有短篇、特写、散文诗、小品等二百余篇,最著名的有《马卡尔·楚德拉》、《切尔卡什》、《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海燕之歌》、《因为烦闷无聊》、《二十六个男人与一个少女》等;后来开始写中长篇小说和剧本。高尔基先后写有十余部剧本和十多部中长篇小说,最负盛名的剧作有《小市民》(1901)、《底层》、《仇敌》、《瓦萨·日列兹诺娃》等。重要的中长篇小说有《福马·高尔杰耶夫》(1898),《母亲》(1906),奥库罗夫三部曲(《奥库罗夫镇》、《马特维·科热米亚金》、《崇高的爱》1909—1911),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1912—1923),《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和四卷本长篇史诗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4—1936)等,此外还著有《俄罗斯童话》、《意大利童话》和《苏联游记》等多种不同体裁风格的作品。综观高尔基的创作,博大精深,他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具体而生动的形象,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乎半个世纪纷繁复杂的俄罗斯社会生活画面。他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即沙俄时代和苏维埃时代,亲眼目睹了俄罗斯劳苦大众水深火热的悲惨命运,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旧制度的一切卑鄙龌龊,不遗余力地为社会变革而呐喊、拼搏,后来又同觉醒了的俄罗斯人民一起踏上新的征途,为建设新的生活、新的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高尔基的一生,他的全部作品都是为俄罗斯人民而写作的,是属于俄罗斯人民的,也是属于整个进步人类的。

本书选取了高尔基的八篇作品,绝大部分是其早期的短篇小说。众所周知,在高尔基丰富的文学遗产中,短篇小说是一块瑰宝。高尔基正是从短篇小说开始其创作并以它的成就一举成名的。他的短篇小说既有浪漫主义的也有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作品旨在赞美自由和光明,寄托作者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战斗的激情,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高尔基步入文坛时,俄国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无产阶级革命前夜,来自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十分敏锐地触摸到了社会生活中新时代的脉搏,从而成了新时代艺术的代言人。高尔基虽然继承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优秀传统,但是作为文学的革新者,新人的崇拜者和礼赞者,从其创作一开始,就带有迥异于自己前辈作家的鲜明的特点。早在1895年写的《读者》一文里,他就公开提出了新的文学主张:“文学的目的是帮助人了解自己本身,提高人的自信心,激发他对于真理的企求,同人们的鄙俗行为作斗争,善于在人们身上找到好的东西,唤醒他们灵魂中的羞愧、愤怒和勇气,做一切能使人变得高尚、坚强,能用美的圣洁的精神活跃自己生活的事情。这就是我的公式。”高尔基这种崭新的文学观和“人学”观与19世纪俄国作家的创作观是有重要区别的。显然,高尔基珍重的是人的自由、人的价值、人的自信和敢于同一切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他深恶痛绝的就是人的奴性。在《马卡尔·楚德拉》中,高尔基用浓郁、奔放的浪漫主义语言,刻画了两个酷爱自由、坚强不屈的人物——拉达和左巴尔。作品一开头就讨论了自由与奴隶的问题。在主人公们看来,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自由,在爱情、自由、生活三者的抉择中,他们宁为自由抛弃爱情乃至生命。在同一时期所写的《少女与死神》和《小仙女与青年牧人》等作品中,作者也同样凸现了人民渴望自由的理想。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高尔基作品中的社会主题和新人形象也有进一步的深化。1895年高尔基发表了《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两部浪漫主义力作。在《伊则吉尔老婆子》中,作者已不是单纯地突出“自由”问题,而是进一步讨论了人生价值,人如何生活才有意义,如何让自由从理想变为现实等问题。作品塑造了两个对立的形象:一个是大公无私的丹柯的英雄形象,他为拯救人民不惜献出了自己燃烧的心;另一个是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的拉腊的市侩形象,他只要“保持一个完整的自我,不愿意任何的付出”。在《鹰之歌》里同样也树立了两个对立的性格:追求自由与光明、勇敢无畏的雄鹰和贪图安逸、庸俗猥琐的黄颔蛇。前者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尊敬,后者则受到众人的谴责和唾弃。这些作品都充满积极向上、动员人民去建立功勋的浪漫主义激情,作者无疑是从当时的时代精神中汲取了诗情。《时钟》也是这个时期写的一篇美丽的散文,它表达的亦是“人应当如何生活”的主题。作者用直接的语言指出:“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胆怯而贪婪的人选择前者,勇敢而胸怀博大的人选择后者;每个热爱美好事物的人都明白伟大寓于何处。”“追求进步,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目的”。

在高尔基的早期创作中,除浪漫主义小说外,还有数量更多的现实主义小说,而且题材广泛,内容深邃,所写多是底层人民的生活。这些现实主义作品的基本特点是:无情地揭露旧制度的一切罪恶,批判剥削者、私有者、小市民的卑劣灵魂,对劳苦大众寄予深切而真挚的同情。本书所收作品,除上述两篇浪漫主义小说和一篇散文外,其它几乎都是现实主义小说。《因为烦闷无聊》,《二十六个男人与一个少女》,《凶犯》和《不合群的人》等都是通过对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的描写,展现罪恶的制度和非人的社会环境如何导致人性的扭曲,甚至让人走向堕落和犯罪的道路。《因为烦闷无聊》写的是下层妇女的悲惨遭遇。厨娘阿林娜快40岁了,由于性情耿直和其貌不扬,仍没有结婚,后来爱上了扳道员戈莫佐夫,可是车站站长及其一伙因为烦闷无聊,竞残酷地戏弄、取笑,甚至陷害他们,终于逼得阿林娜上吊自尽。作者既对那些灵魂空虚、闲极无聊之徒,也对整个社会提出了血泪的控诉。

在处理人性惨遭灭绝这一社会主题时,高尔基并没有把问题局限在道德的范围里。他没有像托尔斯泰等作家那样,把“道德完善”看作是治世良方。高尔基清楚看到,在现存制度下,人所向往的真、善、美是不可能实现的。《二十六个男人与一个少女》所表现的就是这个主题。二十六个面包工人像“囚犯”一样成天被关闭在地下室里干活,过着非人的生活,但是在他们的心灵里却仍保持着爱美的天性,他们每天都巴望着能看到那位来向他们讨面包卷的金绣作坊女工——十六岁的塔妮娅,欣赏她那“和善地望着他们、妩媚地笑着的纯洁的少女的脸”。他们把这位美丽的少女视为心目中的“太阳”和女神,视为高尚、美丽、纯洁的象征。可是不久这位圣洁的女神却被一个无耻的大兵勾引上了。于是这二十六个男人的那一点点唯一的可怜的美好情趣也被剥夺了。也就是说,这些劳动者身上保留下来的最后一点美好的人性也被毁灭了。

灵魂被扭曲、人性被毁灭的现象,在非人性的社会条件下是普遍存在的。在《凶犯》和《不合群的人》中所表现的实际上也是这个主题。《凶犯》里的青年农民伊凡·库津和雇工萨拉金是两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他们本想出去找个工作维持生活,可是他们处处碰壁,走投无路,饥饿使他们丧失了理性和人性,成了杀人的凶犯。《不合群的人》中的监狱看守人库尔纳绍夫也是一个典型的心灵完全被扭曲了的人,他自认是患了忧郁症,觉得事事不合心意,处处跟人合不来,那是因为他在生活中处处失意,受过无数的凌辱,致使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凌辱,人人都觉得欺侮他人是最愉快的事”。于是他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他的灵魂已变得无动于衷和冷漠残忍,最后甚至把别人对他的凌辱发泄在自己老婆身上,把毒打老婆、折磨老婆作为报复,终于把老婆折磨得上吊自杀了。

但是目睹了世界上众多卑鄙龌龊的丑事的高尔基同时又坚决相信并指出,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的心灵中也仍然保持着不少善良的人性感情和健康的理性。在早期的《二十六个男人与一个少女》中他就表述了这个思想,而且越到后来越强调了这个思想。他在1912年写的《一个人的诞生》和同期写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都张扬了这一主题。这些作品都表明,作家对俄罗斯一代新人的诞生和成长寄予了热切的期望并表达了坚定的信念。他要让人们看到,新一代人如何在旧地基上破土而出,并显示出自己强大的生命力。

高尔基早期作品(尤其是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的最鲜明的风格特点,是色彩浓艳,感情洋溢,用作家自己的话说,是“用一种歌唱似的词句来写小说”。在语言运用方面,高尔基的要求是极其认真,非常严格的。他强调“言简意赅”,要求文字表达准确而富于形象性,即做到“语言能表现出一幅生动的图画,能简洁地描绘出人物的主要特点,让读者一下子就牢牢记住被描写人物的动作、步态和语气。”因此他常用象征性和拟人化的语句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喜欢用衬托、对比的艺术手法。如丹柯和拉腊、雄鹰和黄颔蛇、少女和死神、海燕和企鹅等都是相互对立、互为衬托、相辅相成又相反相成的形象;遣词造句上则很少使用简单的形容词而多用象征寓意手段,并使语言具有格言性质。例如在描写拉达的美和左巴尔的灿烂的笑容时,高尔基不是用某些形容词,而是用了一个象征的比喻:拉达的美——绝妙的琴声;左巴尔的笑——整个的太阳。类似的例句可以列举许多:拉腊——模糊的影子;黄颔蛇——生来爬行的东西;又如“生来爬行的东西不会飞”,“勇士的狂热就是人生的智慧”,以及上面提及的“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者燃烧。”等都是带有格言性质的警句。

高尔基的语言是美丽的,这种美不只在于辞藻的绚烂,还在于它内在思想的含蓄性和深刻性,在于语言的潜在力量能同作品的主题思想缜密地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请看《因为烦闷无聊》中一段对伊林娜被凌辱得无地自容而躲进麦田里的描写:“她翻过身来,胸口朝上地躺着,用双手遮住脸,不想看见天,天太光明了,也不想看见天后面的太阳,太阳太光辉了。”这本是对当时实景的一种描写,却同时起到了人物心理写照的作用,表达了女主人公愤世嫉俗的含恨心情:“天太光明了”,“太阳太光辉了”。这种用语实在太妙了,能让你回味无穷!这毋宁说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反义讽刺,即世道太歹毒,人间太黑暗了。这种写法不仅内蕴含蓄,并有高度的哲理意义,大大凸现了作品的思想主旨。又如《二十六个男人与一个少女》里有一句抨击和贬斥大兵的话:“人的生活有时竟会如此空虚贫乏,以至他会不由自主地不得不把自己的恶习视作珍宝并赖以为生。”这句话不仅含义深刻,讽喻乖戾,而且有着很强的格言性质,意境奇巧、高远。类似上述的笔法,如果我们不去细细品味,不了解高尔基写作的时代背景,不了解他对旧世界的无比憎恶,不了解他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我们就很难深刻领会他作品中这些深层次的东西。因此我们说,要真正读懂高尔基,还得细心,并且全面了解高尔基。

李辉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尔基短篇小说选(附光盘俄汉对照)/20世纪俄罗斯文学名家名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建华
译者 李辉凡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0540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3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其他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语种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359.4:I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4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3: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