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解宗喀巴(讲述第二佛陀的故事全新图解)
内容
编辑推荐

宗喀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开山祖师,14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宗教改革家、显密佛法的集大成者,被世人尊称为“第二佛陀”、智慧文殊菩萨的示现化身。他所创立的格鲁派,以严持戒律、先显后密次第修行的谨严宗风,600年来兴盛不衰,成为藏传佛教最重要的教派。

《图解宗喀巴》一改以往宗喀巴传记语言深奥、宗教色彩浓厚的风格,以通俗的语言为您详细介绍宗喀巴大师传奇的一生、他的教法核心以及有关格鲁派的情况,同时更配以数百张生动形象的图表,让您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获得更加直观的认识。本书由迦色编著。

内容推荐

宗喀巴(1357—141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开山祖师,14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宗教改革家、显密佛法的集大成者,被世人尊称为“第二佛陀”、智慧文殊菩萨的示现化身。在世的63年间,宗喀巴大师广行参访名师、融通显密、收徒传法、讲辩著述、实修亲证、创建寺院、弘扬纯正佛法的事业。他所创立的格鲁派,以严持戒律、先显后密次第修行的谨严宗风,600年来兴盛不衰,成为藏传佛教最重要的教派。

《图解宗喀巴》综合了各版宗喀巴传记对于大师生平的记述,并参阅了大师最重要的两部论著的各种译本,力求为您讲述一段最精彩传奇的佛教历史,展现一个最鲜活饱满的宗喀巴大师形象。同时,《图解宗喀巴》一改以往宗喀巴传记语言深奥、宗教色彩浓厚的风格,运用数百张精心设计的手绘插画和图表,为您形象解构抽象难懂的密教精义;并特别提供十几幅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与宗喀巴大师相关的唐卡瑰宝,让您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获得对宗喀巴大师的更加直观的认识。本书由迦色编著。

目录

宗喀巴大师五种化身像

宗喀巴大师学法及弘法路线图.

格鲁派上师供养图

编者序:仰视“第二佛陀”宗喀巴

本书内容导舫

第壹章 追溯历史:第二佛陀宗喀巴

 1.前弘期:西藏佛教的早期发展

 2.教派分立,戒律废弛:宗喀巴诞生的历史背景

 3.格鲁派的始祖:宗喀巴开创黄帽派宗风

 4.复兴戒律,融通显密:格鲁派对旧教派的革新

 5.讲经传法:诲人不倦的佛教导师

 6.宗喀巴的立宗之作:《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

 7.藏历十月二十五日:纪念宗喀巴大师的“燃灯节”

 8.供奉宗喀巴的著名寺庙:格鲁派六大寺院

 9.格鲁派的根本道场:甘丹寺

 10.真实的记录:关于宗喀巴的著名传记

 11.如何辨认他的形象?艺术作品中的宗喀巴

 12.警策后世:宗喀巴的著名言论

第贰章 美好的开端:宗喀巴大师诞生

 1.宗喀巴的诞生地:宗喀

 2.远离过失、兼具美德:宗喀巴大师的父母

 3.美满的时间、地点及种姓:宗喀巴大师诞生

 4.依止法王顿珠仁钦:大师幼年时期的佛缘

 5.7岁受沙弥戒:宗喀巴大师出家

 6.对宗喀巴影响最大的人:上师顿珠仁钦

第叁章 一生的转折点:入藏学法

 1.17岁入藏:遍学显密诸法

 2.19岁名扬西藏:桑浦寺辩经

 3.广泛闻、思智者的经论:探寻佛法的真实本意

 4.30岁时:受比丘戒

 5.丹萨梯寺求法:谒见法王京俄仁波切

 6.从察寺到觉摩隆岩寺:讲学弘法

 7.本尊加持:亲见文殊菩萨

 8.34岁后:遍学密法.

 9.36岁和37岁时:精进闭关,修证功德

 10.38岁时:修葺精其寺院

 11.40岁时:获得无上清净见

 12.获佛授记:朝拜圣山后的吉兆

 13.闻思修并行之果:通达中观正见

 14.广弘戒律:尊佛遗教,以戒为师.

 15.46岁时:造《菩提道次第广论》

 16.52岁时:谢绝明成祖的迎请

第肆章 辉煌的成就:创立格鲁派

 1.祈求正法长久住世:大昭寺的神变法会

 2.僧众云集:法会中的广大供养

 3.格鲁派建立的标志:建立根本道场甘丹寺

 4.造隐语诗:对“密集”获得无上定解

 5.消灾延寿:修持密法、降伏魔军

 6.修建哲蚌寺:三大寺中的第二座

 7.修建色拉寺:三大寺圆满建成

 8.传法、修殿、著经:晚年的弘法

 9.示现涅檗征兆:大师圆寂前最后传法

 10.63岁机缘圆满:宗喀巴大师圆寂

 11.遗体的供奉:肉身住世,藏于银塔

 12.从不曾离开:大师化身的随缘教化

第伍章 法脉长存: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和继承人

 1.法脉传承:格鲁黄教,遍布十方

 2.继承法位的大弟子:贾曹杰

 3.历代班禅的第一世:克主杰

 4.第一口正法甘露的品尝者:阿旺扎巴

 5.首要弟子持律师:扎巴坚赞

 6.受持经论第一的妙音法王:扎西伯敦

 7.永乐帝册封的“大慈法王”:释迦耶喜

 8.历代达赖的第一世:根顿竹巴

 9.密法传承弟子:慧狮子法王

第陆章 我愿究竟恒无尽:宗喀巴大师三世度化因缘

 1.无始流转:佛教的转世观念

 2.往昔因缘:从龙种如来到婆罗门童子

 3.印藏弘化:示现为诸多班智达

 4.未来转世:兜率天及狮子吼佛等

第柒章 阐明菩提道的修行次第:《菩提道次第广论》

 1.三士道次第修行:《菩提道次第广论》概说

 2.道次第修行的阶段:加行、正行、结行

 3.道之基础(1):依止善知识

 4.道之基础(2):人身难得

 5.道次引导:三士道修行次第

 6.下士道修行(1):念死无常

 7.下士道修行(2):思维三恶趣苦

 8.下士道修行(3):皈依

 9.下士道修行(4):深信业力因果

 10.中士道修行(1):希求解脱

 11.中士道修行(2):思维四圣谛

 12.中士道修行(3):思维十二因缘

 13.中士道修行(4):消除误解

 14.中士道修行(5):解脱正道

 15.上士道修行(1):入大乘门

 16.上士道修行(2):菩提心次第

 17.上士道修行(3):修菩萨行

 18.上士道修行(4):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

 19.上士道修行(5):精进度、禅定度、般若度

 20.上士道修行(6):四摄法

 21.上士道修行(7):止

 22.上士道修行(8):观

第捌章 阐明密宗道的修行次第:《密宗道次第广论》

 1.珍贵的传承:密宗概说

 2.分辨诸乘:小乘与大乘

 3.大乘的分类:般若乘与金刚乘

 4.殊胜的修持之路:金刚乘

 5.方便法门:本尊瑜伽

 6.四续部(1):事部

 7.四续部(2):行部

 8.四续部(3):瑜伽部

 9.四续部(4):无上瑜伽部

 10.如履薄冰:密宗修持必须注意的问题

第玖章 严持戒律的黄帽教派:格鲁派

 1.藏传佛教最大的教派:格鲁派的创立与发展

 2.教派的道场:格鲁派的主要寺院

 3.格鲁派寺院制度的特点:寺院的改革与管理

 4.格鲁派的活佛转世系统: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

 5.活佛转世的方式与金瓶掣签:转世灵童的确认.

 6.高僧活佛的葬礼习俗:塔葬

 7.宗喀巴大师的灵塔:神圣庄严的甘丹大金塔

附录

 1.佛法三根本要义

 2.宗喀巴大师祈祷文

 3.菩提道次第摄颂略解

试读章节

西藏佛教的早期发展

前弘期就是西藏佛教发展的早期阶段,它始于松赞干布统治时期。在此之前,西藏只有一种原始宗教,称为“苯教”。

西藏佛教的前弘期开始于松赞干布统治的时代,前后大约经历了200年。

公元7世纪,西藏山南地区雅南部落的领袖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各部落,建立起以拉萨为中心的统一的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在西藏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在内政和外交方面都颇有才干。为了向邻近强国学习先进的文化,对内治理民众,松赞干布曾派遣贵族子弟到克什米尔等地学习,并创制了藏文。在此之前,西藏只有一种原始宗教,即苯教,而有了统一的藏文以后,大量的佛经被翻译和引入,如《宝云经》、《观音六字明》、《阎曼德迦法》、《摩诃哥罗法》、《吉祥天女法》等。这样,佛教便逐渐在西藏建立起来。

松赞干布十分重视佛教,曾派人到锡兰请来蛇心旃檀的十一面观音像,又往印度和尼泊尔交界处请来诃利旃檀的观音像,以便进行礼拜和供养。松赞干布先后向尼泊尔和唐王朝请婚,人藏的尼泊尔尺尊公主带来了不动佛像、弥勒菩萨像、度母像等,唐文成公主则带来了释迦佛像和大量的佛经、法物及僧人。为了供奉这些佛像,两位公主还分别请来尼泊尔工匠和内地工匠,建造了西藏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昭寺和小昭寺。此外,松赞干布还在拉萨四周各个要地建造了12座佛寺,又修建了许多修定的道场。由于王室一系列大兴佛法的举动,使得佛教开始在西藏地区广泛流传开来。

然而佛教的发展却受到了苯教的强烈抵制,并招致一些信奉苯教的贵族反对。到了藏王赤祖德赞(815—836年)在位时,更是极度崇佛,使得佛教完全压倒了苯教,并开始参与吐蕃上层的朝政。苯教贵族终于在836年暗杀了赤祖德赞,并拥立信奉苯教的朗达玛上台执政。朗达玛在位5年,大事灭佛,使得佛教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几乎灭绝。西藏佛教的“前弘期”也就此宣告结束。直到10世纪末,佛教教义才分别从阿里和多康传回卫藏地区,西藏佛教再次复兴,进入“后弘期”。

教派分立,戒律废弛

宗喀巴诞生的历史背景

随着佛教在西藏影响的日盖扩大,各教球开始为争夺权位而争斗,戒律废弛,僧人腐化堕落。宗喀巴大师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

西藏佛教进入后弘期,重新赢得了统治者的青睐,从而确立了稳固的政治地位,这主要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当时西藏的文化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原始宗教苯教只会搞一些跳神、祭祀之类的活动,而佛教的不少僧人则掌握了较为系统的哲学、文学、历史、医药等方面的知识,因此他们在与苯教的公开较量中,经常会处于上风,能够赢得统治者的尊重。第二,当时的西藏社会并没有其他知识来源,统治者要使自己的子弟受教育,就只有以佛教僧人为师,这也使得佛教僧人的地位不断提高。

随着西藏佛教的不断发展,以及佛教与苯教不同程度上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佛教内部逐渐分化出各种不同的教派,它们有着各自的传承世系,在修行方式上也各具特点,各成一派。这些教派日益完善,逐渐发展成为各种成熟的西藏佛教宗派,其中最主要的有被称为红教的宁玛派、后来归入黄教的噶当派、被称为花教的萨迦派、被称为白教的噶举派等。萨迦派的第五代祖师八思巴曾经为元世祖忽必烈灌顶,因此被元王朝封为“大宝法王”,又被任命为西藏法王兼藏王,统辖西藏政教大权,从此开创了西藏“政教合一”的体制。而噶举派的支系——帕竹噶举等也曾先后受到元、明两个王朝的册封,继萨迦派之后执掌西藏的地方政权。

这样,萨迦、噶举等佛教宗派的权势日益增长,教派中的上层僧人可以直接参与各种政治、经济活动,享有很多特权。很多高级喇嘛甚至聚敛财富、饮酒作乐、欺压百姓、蹂躏妇女、横行霸道,各教派之间也经常为争夺权力地位而发生争斗。到了14世纪末期,西藏佛教各教派基本都已废弛戒律,腐化堕落,呈现出一片颓废的景象。

在这样的历史情况下,西藏上层各界都亟待有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新教派,来代替那些没落的旧教派,从而巩固原有的“政教合一”体制,稳定社会。1357年,一个男孩出生了,他就是后来创立了格鲁派的宗喀巴。

格鲁派的始祖

宗喀巴开创黄帽派宗风

15世纪初,宗喀巴以噶当派教义为基础,又吸收了其他各派的经典教义,创立一个新的教派——格鲁派

宗喀巴创立格鲁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理论准备

宗喀巴16岁离开家乡入藏求法。他在西藏先是拜访了当时有名的噶当寺院,系统地学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触了噶当派的思想体系。此外他还依止于萨迦派、觉囊派、噶举派的许多大师,系统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乐》、《大威德》、《时轮》等大法。他学习圆满后,便改戴过去的持律者们所戴的黄帽子,以显示他振兴戒律的决心。宗喀巴将噶当派与其他教派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炉,升华出他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这就为他后来创立的格鲁派教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创立教派

1409年藏历正月,宗喀巴在拉萨大昭寺举办了一次盛大的传昭大法会,他在法会上明确提出了改革藏传佛教的观点,并且从此开始了他的宗教改革实践。这次传昭大法会的举办,就被视为格鲁派创立的标志。

壮大教派

同年,宗喀巴在拉萨以东的达孜县境内建立了甘丹寺,作为格鲁派的主寺和根本道场。此后,格鲁派的发展更是势如破竹,宗喀巴的门徒先后在拉萨的西郊、北郊建立了哲蚌寺和色拉寺,后来又在日喀则修建了扎什伦布寺,在青海的湟中县(宗喀巴的故乡)修建了塔尔寺,在甘肃的甘南修建了拉卜楞寺。这六座寺庙并称为格鲁派的六大丛林,它们共同组成了宣传格鲁派思想和教法的阵地。

格鲁派虽然在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形成最晚,但是由于它继承和发扬了西藏各旧教派的优点和长处,改进了一些不足和缺憾,从而恢复了佛教的权威和号召力,因此既赢得r僧侣们的广泛拥戴,又取得了统治阶级的支持。格鲁派在政治上日益得势,巩固了西藏地区政教合一的制度,也加速了本派向外的扩展,因此它后来居上,发展成为西藏佛教中最大的教派。由于教派中的僧人一律效仿祖师宗喀巴,头戴黄帽,严持戒律,因此格鲁派也被称为“黄教”。P40-44

序言

仰视“第二佛陀”宗喀巴

当你走进任何座格鲁派寺院的时候,你都会在最显眼的位置看到一位祖师的塑像或画像:头上戴着尖尖的黄色通人冠,身上穿着朴素的僧衣,手结说法印,面容安静而慈祥。这位祖师就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各处寺院竞相为宗喀巴大师造像,供我们这样的凡尘俗子朝拜、礼敬,并不仅仅因为他是格鲁派的开山祖师,还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佛教理论家,改革家、显密佛法的集大成者。他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力挽西藏佛教之颓风,他生所行利益佛教和众生事业之广大,堪与佛祖释迦牟尼相媲美,因此他被赞誉为“第二佛陀”、智慧文殊菩萨的示现化身。

14世纪,经历了前弘期和后弘期两次振兴的西藏佛教再次走到了没落的边缘,寺院戒律废弛,僧人腐化堕落,显密二宗水火不容。在这样艰难的历史背景下,藏传佛教亟待出现一位伟大的人物来扭转这一切。1357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在青海省的湟中县,宗喀巴大师诞生了。大师从3岁时起便跟随法王顿珠仁钦学习佛法,表现出超群的智慧和才能。16岁时,大师在顿珠仁钦上师的指引下离开了家乡,前往佛教圣地西藏求法,从此承担起了振兴西藏佛教的重任。在西藏,宗喀巴大师几平走遍了所有寺院等地方,广行参访名师、融通显密、收徒传法、讲辩著述、实修亲证、创建寺院、弘扬纯正佛法的事业。具体来说,大师一生的功绩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的几个方面:

首先,大师针对当时寺院僧人腐化堕落,戒律不兴的状况,提出振兴佛教的根本在于复兴戒律。他亲自戴上象征严持戒律的黄色僧帽,此后这传统便在格鲁派的弟子之间代代相传,肃清了寺院中颓败腐化的流弊。

其次,大师在遍习显、密诸法的基础上,提出将显、密二宗融合为一,先依照显宗闻,思等共通道经论要义进行实践修学,从而净治身心;然后再渐次导入密宗不共通道的密法修行,从而使修行者能够迅速获得成佛之果。这种先显后密、次第证果的修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再次,宗喀巴大师53岁时以噶当派教义为基础,并吸收了其他诸派的经典教义,如有名的萨迦十三金法、噶举派大手印法、宁玛派的密修马头明王、夏鲁寺布顿大师传授的时轮金刚法,以及觉域派的“施身法”教授等,创立了格鲁派。格鲁派虽然在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形成最晚,但是由于它几乎吸取了其他各个教派的长处,又有着学修并重、讲修并重的学风,因此使得它经兴起就迅速取代了其他各教派的地位,成为后期藏传佛教中影响最大的派别。在政治上,格鲁派促使“政教合”的政治体制在西藏形成,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两大活佛转世系统都出自于该派。此外,著名的六大寺院——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塔尔寺,拉卜楞寺及扎什伦布寺都是该派的属寺。不仅如此,格鲁派的寺院还遍布我国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等地,北京的雍和宫也是一座著名的格鲁派寺院。

每一天都会有很多信众前往各地的格鲁派寺院朝拜。当我们站在宗喀巴大师像前顶礼膜拜时,希望每个人心中对于大师的了解,都不仅仅局限于导游所介绍的几个空洞的概念和形容词。如果你真正了解了宗喀巴大师传奇的一生,了解了他的理论和思想,了解了那一段不同常的历史故事,了解了格鲁派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并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你就会由衷地对大师产生一种敬仰之情,而这~切正是本书所要竭尽全力展现给你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故宫博物馆珍藏的无数件塑像、唐卡瑰宝中,也不乏与宗喀巴大师有关的作品。本书特别从中选用了十几件精美的作品,以飨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解宗喀巴(讲述第二佛陀的故事全新图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迦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477843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43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832
CIP核字 2008168583
中图分类号 B949.92-64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2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