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职场心理学(老鸟不传菜鸟必会的格子间升职秘笈)
内容
编辑推荐

《职场心理学(老鸟不传菜鸟必会的格子间升职秘笈)》为你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轻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刚好为了适应现代人职场竞争压力大、节奏快这一生活特点而产生的。它能够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把握职场生存的最有效准则。同时,它还摒弃了枯燥的文字堆砌,以幽默的职场故事、生动的职场生活场景、丰富的人物形象呈现给读者一种简单而实用的阅读体验。并且以每天读一点的图解方式,将职场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刻画得栩栩如生。

因此,翻开本书,了解心理学在职场中的种种作用,会让你的人际关系,职场生活更加顺畅,同时还可以教你做一个聪明的职场人。本书由霍欣田著。

内容推荐

懂得职场心理学,让你在职场生涯中不会输。

职场如战场,工作如战斗。这就从另一方面阐述了职场竞争的激烈以及残酷程度,因此,要想笑傲职场江湖,就一定要懂得必要的职场生存技巧。

不管你是职场新人还是已混迹于职场多年的老江湖。职场心理学都将是你避免成为炮灰的宝典。《职场心理学(老鸟不传菜鸟必会的格子间升职秘笈)》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职场中的种种注意事项:身在职场,如何客观的认识自我;如何认识他人并向他人展示可被接受的自我形象:或喜或厌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中表情是如何参与到沟通中的;职场中的人格魅力以及交往礼仪;业务上的那点事以及职场潜伏的人脉法则。了解了这些,你就会发现,加薪、升职、成为领导眼中的红人便不再是一件难事。成功来自99%的努力和1%的机遇,只有聪明地工作才能让机遇垂青于你。

另外,《职场心理学(老鸟不传菜鸟必会的格子间升职秘笈)》还有一些幽默的职场故事,是一本绝不枯燥的职场生存手册!本书由霍欣田著。

目录

编者序:做个聪明的职场人

本书阅读导航,

第一章 人际关系中的自我

 1.职场法则第一招:自卑会加剧自己的负面情绪

 2.两种自我意识:你会被假想中的“别人”所束缚吗

 3.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愉快感不容否定

 4.面子效应:你的面子出卖了你的信念

 5.社会的比较:置疑自己“是否能行”,大多时候会不行

 6.自信与比较:没有自信时,要与不如自己的人比较

 7.与人比较欲:与众相同会让你活得更潇洒

 8.自信与向下比较:落败后,要迅速重拾优越感

 9.“标签”效应:秀出自己的“标签”,才能得到别人的反馈

 10.自我监控:不当“变色龙”,也不做职场“顽石”

 11.自我展示(Self Presentation):能屈能伸,配合别人的口味整合自己

 12.自我不利条件:“理由”越多,越没有能力解决问题

 13.维持自我评价的典型人物(sEM):把失去的自尊抢回来

 14.显著性效果:成为领导的“眼中钉”不一定是坏事

 15.自我目标偏倚:小心自己成为被批判的对象

 16.压抑性自我意识型:想要成功,就别让性格“扯后腿”

 17.归因理论:别总让他人成为自己失败的“挡箭牌”

 18.归因的矩阵:找出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

 19.行为人——观察者归因偏倚:对方是性格的原因,自己则是因为无奈

 20.别做自私任性之人:成功是个人之力,失败是他人之错

 21.以自我为中心的偏倚:时刻谨记:你不一定是最好的!

 22.事关自我效应:不要将与自己无关的事全部拒之门外

第二章 认识他人与展示自我

 1.初期效应:让“第一印象”为你的人际加分

 2.布朗老师是什么样的人?①:别让“冷漠”刺伤你

 3.布朗老师是什么样的人?②:办公室菜鸟:小心自己成为谣言的牺牲品

 4.印象操作:“愚蠢”的自我展示,让交际环境更轻松

 5.主张性自我展示:小心穿帮后潜藏的危险

 6.奉承性自我展示:要拍马屁,首先要找好对象

 7.展示自己的女人味:女人“吃得少”也是一种魅力

 8.报复性自我展示:伤害他人会让报复来得更猛烈

 9.自卑的归因:对别人谦虚,才能使自己赢得好印象

 10.归因的共变原理:帮你瞬间洞悉别人的性格

 11.预测的自我实现:别让“第一印象”蒙上你的眼睛

 12.皮格马利翁效应:领导才是员工进步的原动力

第三章 或喜或厌的人际关系

 1.有爱憎之分的人际关系:与喜欢的人相处和谐,与讨厌的人相处不畅

 2.对人爱憎的决定要因:了解自己,可以看看身边的朋友

 3.单纯接触效应:想要赢得他人好感,首先要要与之常见面

 4.身体性魅力的威力:越是有魅力,对约会对象的要求越苛刻

 5.身体性魅力与性格:不可以貌取人,外表美不一定性格好

 6.社会性交换理论:大多数人都希望交换利益最大化

 7.好感的互惠性:我喜欢你是因为你喜欢我

 8.生理性兴奋与恋爱之心:去游乐场让你拥有相互亲近的机会

 9.好心情效应:约见重要的人,场所的选择很重要

 10.若想被爱就求援:因尽全力,爱由此生

 11.自尊理论:自我评价降低,会让人更加容易坠入爱河

 12.平衡理论:情侣相似会让感情持续得更长久

 13.类似性效应:因为类似,所以可以更亲近

 14.光环效应:外表魅力程度相同更易相处

 15.小世界理论:关键时刻,眼拙会让你失去身边的贵人

 16.相同喜好的报酬性:找出共同点,才能让交往持续得更长久

 17.恋爱中的S·V·R理论:不败婚姻必经的三个阶段

 18.亲密度的发展:与异性相处,懂技巧才不会输

 19.爱的三角理论:你能否让自己的爱情激情常在

 20.自我展示:发光要趁早,用行动告诉别人你能行

 21.恐怖心理与和睦欲求:心生不安,才能滋生更亲密关系

第四章 表情与沟通

 1.瞳孔的心理反应:有好看的瞳孔,才能让别人赏心悦目

 2.个人空间:距离适当,人际关系才能如鱼得水

 3.判断喜厌的非语言沟通:非语言里的“弦外音”很重要

 4.眼睛的接触:小心你的眼睛背叛你的心

 5.情感表露与表情判断:表情绘画出来的情绪图

 6.皱眉肌:眉头紧锁,锁不住的真实情绪

 7.微笑的力量:微笑,可以笑出好人脉

第五章 职场中的人格魅力及交往礼仪

 1.六种人格:可以帮你打造完美富有魅力的人脉网

 2.理解他人:要想接近目标,就要学会理解他人

 3.忠诚的力量:永远不败的职场智慧法则

 4.第一印象:“精装”自己,让品牌创造人脉

 5.8种令人生厌的言行:会让你的人际关系跌至冰点

 6.说“是”很容易:但是会让别人认为你永远幼稚

 7.穿着需得体:好人脉是可以穿出来的

第六章 业务关系上的那点事

 1.黑暗效应:“顺便”谈生意,别让对方产生反感

 2.“熟人”效应:成为他的自己人,才能让他为你办事

 3.业务上的配套效应:“装备自己”,让对方眼前一亮

 4.万事开头难:只有用对方法,才能做对事

 5.因人制宜:抓住他的性格特点,找到与之相处的方式

 6.递上“心理名片”:让你的业务关系更顺利

 7.低姿态也是制高点:成为业务上“不战而胜”的聪明人

 8.聪明人不说放弃:努力到绝望,才不会有失望

筇七章 职场潜伏的人脉法则

 1.新人守则:初入职场:先要学习“表演”课

 2.万里之行第一步之法:不要拒绝,你认为很难的任务

 3.与领导的关系:请记住,领导一定不会是你的兄弟

 4.权力的堕落:领导希望他的理想就是你的理想

 5.钻牛角尖的危险:怨恨领导,会让你在工作中步履维艰

 6.你会生气吗:挨批后,聪明人不会再赔上情绪成本

 7.有些东西不属于你:穿别人的鞋,自己的脚最难受

 8.“懒人”效应:“最懒”的同事更具杀伤力

 9.最隐蔽的潜伏:意识不到的危险才最危险

 10.睁开双眼:别让忌妒使你看不到真相

 11.请张嘴说话:犯错了,沉默便不再是金

 12.职场亲密度:要让别人记住你的名字

 13.最明智的职场人:不会把话说得太直白

 1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潜伏职场,叹气在心里、微笑在脸上

 15.蘑菇效应:只有成功了,你才有资格掉眼泪

 16.工作也是学习:永远不说自己学不会

 17.流言的力量:办公室恋情,无疾而终

试读章节

“自己为什么这么心烦意乱,头都快炸了”,产生这样的感觉时,是该自我审视一下内心的时候了。这就是自我意识状态。当镜头对准自己时,人们会突然在意起自己的仪表,不自觉地用手理理头发,想想在周围人眼中自己形象如何。这也是自我意识状态。

人们有时会这样意识到自己,处于自我意识状态中。但只是在特殊的时刻才会这样,通常人们是不处于自我意识状态中的。人们观察外部世界,将意识集中于外部世界。在电视中观看体育比赛时,人意识不到自我。在公司面对电脑时,视线集中于显示器,那么意识也会集中于显示器。做饭时将意识集中在所做饭菜上。这些都是普通意识状态。

当一个人失败时,就会产生“自己为什么这么差劲”的自卑感。处于自我意识状态中的人,大部分都在思考自己是否差劲,心情称不上愉快,这样就会处于不好的心理状态中。但当他们一旦重振精神面对工作时,目光又再次集中于外部世界,处于通常情况下的外部意识状态中。

此外,人分为两种不同类型:频繁意识自我的人和几乎不在意自己而将目光集中于外部世界的人。心理学家Femgstein认为,人对自我的注视因性格不同而不同,他设计了自我意识特征分类的实验,这就是自我意识性格检测。在检测中得分高的人,为频繁注视自我的人,在自我意识方面具有较高倾向。

两种自我意识

你会被假想中的“别人”所束缚吗

他人无法知晓的感情、欲求、希望、想法等为个人自我意识,周围如何看待自己为公共自我意识。人活在这两种意识当中。

中国人过于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自我意识包含个人自我意识和公共自我意识。“自己感到烦躁不安”为意识到自我感情的个人自我意识。自己的想法、喜好、欲求、希望等也是个人自我意识。自己的内心,他人无法知晓,是只有自己才能意识到的自我心理状态。  还有一种意识状态为公共意识状态,这是一种“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由外界意识到自我的状态。比如在大穿衣镜前照一照自己时,或是在摄像机对准自己时,很多人害羞得想钻进地缝。这种由外界注视自我的状态为公共意识状态。

心理学家哈斯通过一个简单而奇妙的实验,证实了当摄像机对准自己时,人的公共意识状态会提高这一事实。哈斯的实验中,对接受实验的人进行如下指示:“请用灵活的那只手在额头上写一个大大的拉丁字母E。”指示仅此而已。此时,摄像机已经准备好,这个动作过程被录入后就会播放出去。有两种在额头上写E的写法。如右图所示,一种从自己的额头角度来看为正字E,一种从他人角度来看为正字E。若一个人处于公共意识较高状态中,在意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话,就会写下从他人角度来看为正字的E。

实验的结果为,被摄像机对准的人,写下从他人角度来看为正字E的人数较多。这些人注重自我形象的意识较强。不过中国的学生,在无摄像机的情况下,仍有约半数人写下从他人角度来看为正字的E。中国人,在意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公共自我意识较强的人较多。

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

愉快感不容否定

意识到自我时,会注意到自己从未注意过的地方。自我评价较低时,人就会想脱离不愉快的感觉。

善意评价与否定评价的作用

被摄像机对准或在磁带里听到自己的声音时,很多人十分尴尬。这是因为唤醒了平时未意识到的自我意识,突然发现现实中的自我形象。若注意力转向自己,预先审视自己,就会注意到自己从未注意过的地方。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看到理想中的自己,希望拥有动人的理想形象。意识到自我时,就会将理想中的形象与自己的现实情况做一番清晰比较。两者之间大多存在很大差距。自我评价较低时,就会感到不愉快。而想脱离这种不愉快感,最迅速的办法就是逃避,逃离那个场景。这种情况被心理学家科博斯和威克兰德以实验证明。

实验名为第一印象实验。首先以向不认识的女子传递自己的声音为目的,男子将自己的声音录入磁带中。接着,让初次见面的两人在一瞬间互视容貌与形象。女子为美女。最后让女子说出由声音判断出的对男子的第一印象。该内容或者是善意评价,或者是否定评价。

此后,作为实验的作业分析磁带里的内容。此时有两盘磁带,一盘为自己的声音,一盘为他人的声音,男子被告知可以听其中任意一盘。此时调查男子会选择哪盘磁带。

结果是,收到善意评价的男子听自己的那盘磁带的时间长,而从女子那里得到否定评价的男子,则不怎么听自己的声音。也就是说,当自我评价较低时,人就会想脱离不愉快的感觉。

面子效应

你的面子出卖了你的信念

当人注意到自我时,就比较容易采取正直的符合自已意愿的行为;而意识到被观察时则会做出符合周围看法的行为。

注意外界与内部时的不同行为

个人自我意识高时和公共自我意识高时,人的行为有所不同。个人自我意识高时,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想法、态度和感情,以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为行动准则。相反,公共自我意识高时,在意他人的目光,较之平常的行为则按他人的期待来行事。

心理学家Floming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个事实。首先进行一个关于体罚大学生的调查。持有“自己虽反对体罚,但其他很多人则赞成”的想法的学生,被当做受试者。这些受试者担当老师的角色,让学生进行记忆学习,每当学生犯错就会电击学生,调查在学习中给予体罚的效果。

虽然每次出错必须被电击,但从1~10的强度按钮却可由老师自己决定。学生可以错20道题,但每次都要被电击。

此外,这个实验有2种条件。一种条件是,按钮前放置一面小镜子。作为老师的人,每次要按电击按钮时,就会在镜中照见自己。另一种条件是,观察者要站在身边,评价受试者作为教师的能力。

实验的结果是,照见镜中的自己、自我意识高的人,遵从自己“体罚不好”的信念,按下强度较弱的电击按钮。相反,有观察者在一旁注视的人,因为认为他人赞成体罚,所以做出符合周围人看法的行为。也就是说,按下强度较强的电击按钮。人为了面子,就是如此软弱。P16-22

序言

朱德庸先生有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不上学,你可以不上网,你可以不上当,你就是不能不上班。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现状: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每天的生活中,除去睡觉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工作或是干一些与工作有关的事情。

但是,虽然同是身在职场,不同人对职场生活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职场就像是一曲优美的华尔兹,只有永远不放弃梦想才能跳出智慧人生;有人认为职场如同江湖,只要投身,就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只有不断寻找让自身立于不败之地的技巧,才能在这个“江湖”中取得更大的胜算。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职场这个“小江湖”也暗藏着大玄机:如果有人突然间对你特别好,代表这个人想害你;有人奉承你,代表有人想利用你;人品越坏的人升得越快……面对如此情况,切记,你可以不聪明,但是一定不能不小心。因此,不管你认为职场是优美的“华尔兹”还是险恶的“江湖”,只要想在职场中立足,就一定要小心做一个职场“司马他”。

其实,很多职场问题的根源都是心理问题。因此,了解他人心理是你纵横职场的一种有力武器。因此,用心理学去洞悉你领导、同事、客户是你不能不掌握的技巧。本书正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诠释职场中的种种问题的,例如如何了解职场中的自我;如何巧妙地认识他人并且向他人展示可被接受的自我;或喜或厌的职场人际关系;表情在沟通中透露出来的心理秘密;职场中的人格魅力及交往礼仪;业务上的那点事儿以及职场潜伏的人脉法则。

同时,职场心理学还会教你一些与领导相处的技巧:即当领导拍着你的肩膀和你称兄道弟的时候,请保持清醒,因为领导一定不会是你的兄弟;同时,不要钻牛角尖怨恨你的领导,因为吃亏的只会是你自己。除此之外,与同事相处也不能毫无“心机”,因为工作不会害你,会害你的只有人。同事之间相处别让忌妒使你看不到真相,也不要得罪“最懒”的同事,总之,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一定要有防人之心。当然,用心理学的知识去了解一个面部表情、非语言传递的信号,也不失为瞬间洞悉人心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也就是说,搞好职场人际关系,懂一点心理学终究是不会错的。

也许此刻的你还在因为工作而急躁,无名怒火无处可发;也许你职场不得志而夜不能寐,茶不思、饭不想,更没有心思去读书……那么别急,本书为你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轻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刚好为了适应现代人职场竞争压力大、节奏快这一生活特点而产生的。它能够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把握职场生存的最有效准则。同时,它还摒弃了枯燥的文字堆砌,以幽默的职场故事、生动的职场生活场景、丰富的人物形象呈现给读者一种简单而实用的阅读体验。并且以每天读一点的图解方式,将职场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刻画得栩栩如生。  因此,翻开本书,了解心理学在职场中的种种作用,会让你的人际关系,职场生活更加顺畅,同时还可以教你做一个聪明的职场人。

编者谨识

2010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职场心理学(老鸟不传菜鸟必会的格子间升职秘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霍欣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730722
开本 32开
页数 21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2010137925
中图分类号 C912.1-49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2
出版地 吉林
205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