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精)/诸子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精)》由李波所著,本书选取了《庄子》文学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作为论题,拟对这一时期的《庄子》散文评点的发展脉络、学术价值以及关键性代表人物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清代是《庄子》散文评点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庄子》散文研究的成熟期,这一时期由于文学批评理论的高度发展,文学观念的进一步增强,出现了众多有影响的散文研究大家和优秀的《庄子》散文研究专著。如林云铭的《庄子因》、方人杰的《庄子读本》、吴世尚的《庄子解》、宣颖的《南华经解》、徐廷槐的《南华简钞》、浦起龙的《庄子钞》、胡文英的《庄子独见》、藏云山房主人的《南华经大意解悬参注》、林仲懿的《南华本义》、孙嘉淦的《南华通》、陆树芝的《庄子雪》、刘凤苞的《南华雪心编》等。其中又以林云铭、宣颖、孙嘉淦、胡文英和刘凤苞等人的著作最为突出,代表了清代《庄子》散文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本书在全面总结清人《庄子》散文评点成就的基础上,以上述五人的评点作为个案研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作一概述,以期从宏观与微观视角对清代《庄子》散文评点进行全面的剖析。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散文评点简论

 第一节 评点的产生

 第二节 散文评点与八股文

 第三节 散文评点与诗文批评理论

第二章 清代以前《庄子》散文评点概述

 第一节 南宋《庄子》散文评点

 第二节 明代《庄子》散文评点

第三章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的政治文化背景与演变

 第一节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的政治文化背景

 第二节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的演变

第四章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的方法论

 第一节 以法解庄

 第二节 文理并重

 第三节 以诗解庄

 第四节 因声求气

第五章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的艺术价值

 第一节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的叙事学

 第二节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的审美鉴赏论

 第三节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与文章学

第六章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的思想价值

 第一节 以儒解庄

 第二节 以理解庄

 第三节 以“大”为逍遥的思想

第七章 林云铭的《庄子》散文评点

 第一节 林云铭解庄的思想背景

 第二节 一部有首有尾、有端有绪之文

 第三节 《庄子》散文的艺术特征

 第四节 从文学角度对《庄子》文本的辨伪

第八章 宣颖的《庄子》散文评点

 第一节 《庄子》散文的结构

 第二节 《庄子》的表现手法与修辞技巧

 第三节 《庄子》文境之探奥

第九章 胡文英的《庄子》散文评点

 第一节 多变的文法与笔法

 第二节 法脉缭绕委曲

 第三节 多种多样的艺术特征

 第四节 《庄子》散文的文学辨伪

第十章 孙嘉淦的《庄子》散文评点

 第一节 《南华通》作者释疑

 第二节 对《庄子》内篇结构的独特理解

 第三节 《庄子》散文的文学特征

第十一章 刘凤苞的《庄子》散文评点

 第一节 章法之贯穿玲珑

 第二节 笔法灵活多变

 第三节 多样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道之化境,文之神境

结语

附 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精)/诸子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742169
开本 32开
页数 39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62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0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7: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