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吴大澂和他的拓工(精)/海豚书馆
内容
编辑推荐

白谦慎编著的《吴大澂和他的拓工》主要是以研究吴大澂的拓工为主,同时研究同光时期金石学家和拓工的互动关系。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访碑传统及黄易对吴大澂的影响;第二至四部分讨论了吴大澂家庭和交往圈中的传拓风气、吴大澂的拓工、拓工的生存状态、吴大澂的三位擅长传拓的幕友;最后则是作者对拓本的品评语言和审美价值之间的关系提出的一些思考。

内容推荐

吴大澂于同治七年戊辰(一八六八)中进士后,曾入李鸿章幕,后授翰林院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又曾两赴吉林,屯边、练兵、勘界,一八八七年后任广东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湖南巡抚,宦踪遍及东西南北。吴大澂又是晚清著名的金石学家,所至之处,访碑拓碑,一生都和拓片打交道。白谦慎编著的《吴大澂和他的拓工》即以吴大澂为个案,研究同光时期金石学家和拓工的互动关系。《吴大澂和他的拓工》第一节讨论访碑传统及黄易对吴大澂的影响。其他诸节分别讨论吴大澂家庭和交往圈中的传拓风气、吴大澂的拓工、拓工的生存状态、吴大澂的三位擅长传拓的幕友。余论部分则对拓本的品评语言和审美价值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些初步的思考。

目录

吴大潋和他的拓工

一、访碑传统及黄易对吴大潋的影响

二、吴大潋的家庭和交往圈中的传拓风气

三、吴大潋和拓工

四、拓工难寻

五、吴大潋的拓友陈佩纲、尹元鼐、黄士陵

余论:精拓的审美价值和品评语言

试读章节

自从金石学在宋代形成后,拓片就成为金石学最为重要的文献载体和研究对象。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洪适的《隶释》,都是建立在广泛搜求拓片和研究拓片所呈现的文献的基础之上完成的。没有拓片,也就没有金石学。因此,拓工的问题也就和金石学的发展息息相关了。

金石学在经历了元明两代的相对沉寂之后,在明末清初开始复兴。和宋代学者主要通过市场购买或友人相赠拓片不同的是,明末清初的学者中,已有通过访碑来录取(手抄或椎拓)碑文的。如万历年间陕西学者赵崡(活动于一五七三至一六二○)经常寻访陕西境内的汉唐碑刻。康万民(一六三四年进士)在为赵崡所著《石墨镌华》作的序中这样描述赵崡的访碑活动:赵崡“深心嗜古,博求远购,时跨一蹇,挂偏提,注浓酝,童子负锦囊、拓工携楮墨从,周畿汉甸,足迹迨遍。每得一碑,亲为拭洗,椎拓精致,内之行簏。遇胜景韵士,辄出所携酒,把臂欣赏。得佳句即投囊中。”这是明末文人访碑时有拓工携纸墨相随、精心椎拓的例子。

访碑在清初渐成风气。清初朴学大师顾炎武(一六一三至一六八二)称:“余自少时,即好访求古人金石之文,……比二十年间,周游天下,所至名山、巨镇、祠庙、伽蓝之迹,无不寻求,登危峰,探窈壑,扪落石,履荒榛,伐颓垣,畚朽壤,其可读者,必手自抄录,得一文为前人所未见者,辄喜而不寐。”清初金石学学者叶奕苞(一六二九至一六八六)在《金石录补》中,曾这样描述他的友人朱彝尊(锡鬯,一六二九至一七○九)和曹溶(一六一三至一六八五)的访碑活动﹕“锡鬯同曹侍郎历燕晋之间,访得古碑,不惮发地数尺而出之。从者皆善摹搨及装潢诸事。文人好古,近罕俦匹。”在曹溶的《静惕堂诗集》和朱彝尊的《曝书亭集》中,有许多关于访碑拓碑的诗文,如《静惕堂诗集》中的“资耀寰入秦,托其拓寄碑本”和《遣胥至曲阳拓北岳庙碑》等诗。可见在清初,金石学家遣拓工访碑、拓碑已成常例。

访碑活动在乾嘉时期达到了高潮,最重要的代表就是黄易,他不但访碑、拓碑,而且写访碑日记和画访碑图,著名者有《嵩洛访碑图》、《岱麓访碑图》,对以后的金石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大澂生活的年代与黄易的时代相去不远,不但小松司马的访碑活动在前辈处还时有耳闻,一些曾经黄易收藏的拓片他也有缘见到。吴大澂在为他的好友、妹夫沈树镛(字韵初,一八三二至一八七三)所著的《汉石经室金石跋尾》作的序中提到黄易:“数十年来,大江以南言金石之学者,前有嘉兴张叔未,后有川沙沈韵初。收藏之精且富,甲于海内,尤非张氏清仪阁比。其生平瑰宝尤为著名者,汉石经残字、王稚子双阙、刘熊残碑、罗凤双阙、华阳观王先生碑,皆当世金石家求一见而不可得者。所获宋拓精本,多至数十种,萃翁黄之遗珍,补欧赵之未录。”“萃翁黄之遗珍”说明,能收到翁方纲和黄易旧藏的宋拓遗珍,成为同光年间碑帖收藏家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吴大澂对黄易的仰慕还表现在他对黄易绘画的热爱上。大约在一八九○年,他在自己于一八八八年临的一本黄易的册页上这样题道:“此戊子年在粤中所作。每见小松司马画册、画卷,必手摹一本藏之,盖性情相近,好之尤笃。见者辄以为神似秋盦,则吾岂敢?今远辰仁弟以秋盦访碑图册见惠,检此奉赠,不足云琼报也。”在吴大澂所临摹过的黄易画作中,最著名的就是《嵩洛访碑图》。吴大澂一直希望能够得到黄易的《嵩洛访碑图》。光绪戊子岁尾(一八八八),吴大澂在郑州得到了好友王懿荣(廉生,一八四五至一九○○)十一月和十二月八日发自京师的两通信札,王懿荣告知有人欲出售黄易的《嵩洛访碑图》。吴大澂在十二月二十一日的回信中说:“黄小松《嵩洛访碑图》廿四开,倪豹翁曾见之,梦想已久。如可得之,亦文字缘也。”

P3-9

序言

“海豚书馆”缘起

沈昌文

俞晓群、陆灏和我,在将近二十年前就有过一次“三结义”。那时,我刚要“退居二线”,但是贼心不死,还想做事。更主要的,是多年的出版工作让我结识许多名流,都是做文化的好资源。原单位的新领导不会不让我再做点小事,但是,我知道,老一辈的领导是不希望我再做什么事的,我的愿望会让新领导他们很为难。谁让我在过去一些年里那么不会伺候老人家呢!这时我概括过自己的心情:出于爱的不爱和出于不爱的爱。我只能离开我钟爱的原单位,同新结识的朋友们去“三结义”了。

完全没有想到,封建社会里的自由结义形式竟然胜过我多年习惯的领导任命方式。稼们的“三结义”居然越搞越热火。没有多少年,做出来的东西,无论质与量,都让我惊喜不已。举例来说,先是《万象》杂志;接着是《新世纪万有文库》,几百本;后面来一个《书趣文丛》,六十来本……这些成绩,都是我过去不能想象的。自然,这些书的问世,还得感谢许多参与其事的其他同事和朋友,恕我不一一列举了。

那时“三结义”的“桃园”在沈阳的“辽教”。以后时过境迁,我们的刘备——俞晓群——迁出沈阳,于是,现在再次“三结义”,改在北京的“海豚”了。

出版社而名“海豚”,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儿。但我知道海豚爱天使的故事——“天使想给海豚一个吻,可是海太深了。海豚想给天使一个拥抱,可是天太高了……”“‘天使,我如何才能得到你爱的馈赠……’海豚痛苦地低鸣。”

现在,解决海豚痛苦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来自黄浦江边的著名渔人——陆灏。陆灏结识天下那么多能写善译的天使,他们会一一给海豚以深爱,以宏文,让海豚名副其实地成为一条出版江河中生活得最顽强的鱼——俞晓群领导下的出版大鱼。

我遥望海豚的胜利和成功,乐见俞晓群、陆灏两位愉快的合作,特别是读到大量我仰望和结识的天使们的怀着深爱的作品。我高兴自己现在也还是“三结义”中的一员,虽然什么事也没力气做了。我今年七十九岁,能做的只是为人们讲讲故事,话话前尘。以后,可能连这也不行了。但是无碍,我不论在不在这世界,还是相信: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俞、陆的合作会有丰富的成果。遥祝普天下的天使们,多为这两条来自祖国南北两隅的海豚以热情的支持!

二○一○年五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吴大澂和他的拓工(精)/海豚书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谦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013484
开本 32开
页数 10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8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77.24
丛书名
印张 3.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8
123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6: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