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
内容
编辑推荐

24岁女孩眼中的这个时代,好女孩得到一个好字,坏女孩得到所有。豆瓣最受关注纪实帖《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海岩,吴秀波,侯小强作序推荐,随机附赠海棠十二星座爱情忠告明信片。

85后记录85后,宣告残酷青春书写时代到来,全景呈现85后一代的欲念与挣扎。

《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仅凭几页小说大纲,就以失控速度在网络疯传,全稿始终保持神秘,至今阅读人数不超六人。

豆瓣大热的纪实体小说《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真实残酷,荡气回肠,华丽中透着苍凉,是青春,又是宿命。读完你会哭,且哭过再哭。人们都是越老越干,渐渐百毒不侵,见怪不怪,在这个哭和笑的机会如此稀缺的年代,能痛痛快快地哭一场,也是莫大的享受。

《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的世界里有肮脏,失望与疼痛,也有付出,坚忍与抗争。世界虽然丑陋,但人生只有一次,能怎么活就怎么活,祝每位读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享得了命运的福,又受得起生活的苦。

内容推荐

2012年夏天,陈白露在朝阳公园里抱着曾经养过的小狗大哭:“宝贝,你过得好吗?你现在有大房子了,我也有了。”她的朋友海棠在一旁痛哭失声。当天,她在自己的豆瓣日记上写下一篇千余字的《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

整整一年后,海棠坐在中信出版社的会议室里对编辑说:其实这个账号是她的小号,本来没有什么关注量,是她写私密日志的地方。只是没想到,这篇小传以失控的速度在网络上传播开来,等她把六篇小传连载完毕,用百度和google搜索“陈白露”三个字的时候,系统默认的结果是“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和“陈白露海棠”,而不是“《日出》”。

海棠不承认这是一部“爱情小说”,爱情在《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里退化成一个微不足道的背景。

她写落马贪官的漂亮女儿陈白露在社交圈艰难地逆行;

她写养尊处优、多愁善感的富公子在责任和自由之间痛苦地选择;

她写一手遮天的权贵后代也有落魄的往事;

她写钟鸣鼎食的千金小姐死后却只能葬在荒芜的草原;

她写北京的社交圈和电影圈、海南的冬日游艇、广州的温馨菜园、老挝的大山大水、冰岛的温泉、法国南部的小酒庄??

她笔下有一个汪洋恣肆的广阔画卷。

她写一个24岁女孩眼中的这个时代。

陈白露和海棠是一对完美的搭档,她们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开阔的思想和敏锐的商业嗅觉,她们是能代表这个时代的女孩。

吴秀波、海岩、侯小强为这部小说作序,向你推荐《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

目录

1.序言

2.人物

3.故事

2009年秋——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他穿着一件棒球衫,一头卷发在微风里微微飘动,怀里的牛皮纸袋露出酒瓶的上半截,他朝我一笑,厚嘴唇里一排雪白的牙齿。鲜衣怒马,翩翩少年

2009年冬——真正的自由,不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也不为什么主义活着。真正的自由会让你快乐和勇敢,只要你跟随自己的良心

2010年春——我知道并不存在所谓的“抢走”,他爱她,她爱他,就是这么简单;至于我,我从来没有入镜过,连被抢镜的资格都没有

2010年夏——并不是陈白露那样的人才有资格伤春悲秋,无人知道我也是有伤心事的

2010年秋——顾言说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以后你的事业就是跟我在一起,我会特别特别努力,靠自己也行,靠家里也行,反正会做得很牛逼,给你买包买衣服,带你周游世界,你自己工作能赚来的享受,我都给你

2010年冬——“走吧。”我开门,顾言在门外等着她。然后我退到她身后,看着她在我面前高昂着头,像个王后一样走了出去

2011年春——你是过客,花是主人

2011年夏——所以猴子是傻瓜,好好的齐天大圣不做,要去给人做奴才,你念珠就算是钻石做的,还不是用来念经,有什么意思?那样活着还不如死了

2011年秋——拇指姑娘虽然身躯小小,可是她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她向往光明和自由

2011年冬——疗伤的良药有很多种,可我冷眼看着,最有效的一种就是钱

2012年春——我以为会白头偕老的,反目成仇。我以为会是一生一世好朋友的,一去不回头。我以为才华不俗的,把读过的书都忘掉,成了一个住在笼子里的金丝雀

2012年夏——我感到毛骨悚然,仿佛这场被命运驱赶着前进的旅程又被她翻手控制,然后引领进一个谁都没有预料到的路途;仿佛她的轨迹已经偏离了她的初衷,她的野心和欲望把她变成了一个陌生人

2012年秋——她的嗓子被泪水堵住,我听不清楚,但她说了一遍又一遍,后来我听清楚了,然后我的眼泪也流了下来。她说:“我爱他,我爱他。”

2012年冬——愿那些曾经美好的肉身,少受些极寒流离;愿那些曾经高尚的灵魂,依旧保持坚挺的姿态,像你曾经许诺的那样,别低头

试读章节

陈白露

先来讲我和陈白露的三次见面吧,那时我们还不是好朋友。

我第一次见到陈白露是在五年前的春节,在老首长家的客厅里。

那天天气奇冷,乌云下洒着冰珠。我穿着雪地靴,浑身包裹得只露出两只眼睛。在院子里下了车,沿着石子小路跑进客厅,看到一个鹅蛋脸、削肩细腰的女孩子坐在沙发上,眼睛向我灵活地一瞟。我也看她,她穿着一件白色薄毛衣和黑色长裤,黑色的平底鞋上露出一截雪白的脚踝。鼻梁高耸,唇线分明,神采飞扬得使人一凛。

“这是陈白露,你们俩谁大一些?”老首长边切着雪茄边说,他年纪太大了,手总是在抖。

陈白露说了她的生日,声音干脆又伶俐。

我们同是1988年生,她出生在万圣节,我出生在光棍节,我比她小十一天。老首长不懂什么叫万圣节,絮絮叨叨地叫秘书把礼物取出来。一模一样的两只方形扁平盒子,打开,是镶了一颗珍珠的白金项圈。我和陈白露一起道了谢。

秘书又送来一只木匣,说是单给陈白露的,木匣先放在我这一侧的茶几上,小铜锁上刻着“CUBA”。

“你吸雪茄?”我问。

她抿嘴朝我一点头。

“外面买不到的。”老首长说。

老首长的雪茄,外面当然买不到,不是钱的问题。我知道这雪茄珍贵,既然老首长能分出一大匣来给她,说明这女孩来路不凡。

后来护士走来说老首长要休息了,我们就告辞了。说起来她家和我家间隔不远,我们只要了一辆车,她端坐在我身边,在后视镜里露出一截瘦削的肩膀。

我们一路上没有讲话,没有交换手机号,或者问对方在哪个学校读书。我不是天生能和人热络起来的人,况且她的眼神太活,表情却太冷,看上去毫无和人交谈的欲望。

她家住在一个机关最老的小区,五层楼,红砖房,小区里的杨树需两人合抱,小区外的小餐馆敞着大门迎着北风,肥胖的老板娘打骂着自己的孩子。这里已经被原来的住户抛弃了,住满了收入不高的上班族。昨天刮了一夜北风,每栋楼门前都堆满了枯枝。

她在一扇锈迹斑斑的单元门前下了车,消失在黑洞洞的楼道里。直到那时我才肯相信她真的住在这里——从打扮、举止和老首长对她的态度看来,她无论如何也不应该住在这种地方。

“她是谁?”车子绕过光秃秃的花坛掉了个头,我问司机。

司机说他也不清楚,只知道她的爸爸曾经是老首长的部下,后来不知道犯了什么事,再也不来往了。每年只有陈白露一人来给老首长拜年,走的时候带走一些酒或雪茄,有时候是茶叶。司机跟老首长有七八年了,所以这个女孩子家和老首长的渊源,应该能追溯到更久远的时候。

我心里的八卦之火被点燃了一瞬间,但是很快又熄灭了。

如果我后来没有再遇到陈白露,我对她的印象将止步于她披着白色的长风衣、昂首踏过一地枯枝败叶的模样;我将对她的身世和经历有无限的猜想,在我放空的时候,可以给她编一个传奇的故事当作娱乐。

不,这不是我要说的。我要说的是,我多么希望她没有再次遇到我。

我第二次见到陈白露,是同一年的春天,在一个叫梦会所的地方。会所开在王府井的金宝街上,在地面上只有一扇并不算宽的雕花木门。那扇门单独看算是很华丽的,但是在金宝街上又显得很普通,两旁没有任何文字的标识,除了老朋友,谁也不知道打开这扇门,里面的富丽堂皇可以媲美一座皇宫。

梦会所的主人是我的好朋友杨宽,这里是杨家父子招待朋友的地方。当时名下有会所的朋友不少,但我最喜欢这里。好的会所一定是用钱堆出来的,但有钱往往不够,当品味不足的时候,豪掷干金反而是累赘,不过白白增加暴露坏品味的机会。

但是杨宽很棒。梦会所的风格是他亲自设计的,两间大厅、四个会客室和专门陈列艺术品的长廊,墙壁用纯金的丝线绘出图纹,玻璃器皿全部是切割完美的水晶,大灯全开时流光溢彩;家具全是简单的木器,雕花镶嵌一概没有,简重一下子压过华丽,再加上走廊里悬挂的绘画珍品,我对这里的喜欢完全胜过其他地方。

我记得那天我们给外语学院一个得了白血病的女生募捐,我负责发传单。我们把捐款箱摆在食堂前面的小广场上,本来以为晚饭时段结束后就不会有人来捐款了,但那天的募捐一直持续到夜里十点,由于路灯不够亮,广场周围自发围起了车阵,全部打开前灯为我们照明。

之后我急急忙忙赶去会所,那时舞会快要结束了,门童给我拉开大门,我冲了进去。

尽管只是一场狂欢,每个人都打扮得像个王子或者公主;我穿着写着“生命无价”的白色大T恤,身上带着传单上新鲜油墨的味道,满脸是汗地站在大厅外面。

为什么我对这些细节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那是二十年来,我第一次对朋友们感到疏离,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可能同这个熟悉的场景有一丁点儿不同,这个发现使我感到新奇,以及……恐惧。

我所有的朋友都在这里,如果我和他们是不一样的,那么我和谁是一样的呢?

除了我以外,所有的人都开始跳舞,头挨在一起皱着眉头交谈的、醉到瘫坐在沙发上的、忙着互换名片的,都牵起手走向大厅中央,然后无数漂亮的裙摆在我面前铺开,happy ending,喜闻乐见。

杨宽和一个身穿红色大露背丝绒长礼服的女孩跳舞,女孩很瘦,一头长卷发美艳照人;丝绒也是最上乘的,在灯光下色泽明艳如宝石。我在室外站了四个小时,头晕眼花,没有看清楚她的容貌。

直到路雯珊对着我的耳朵咬牙切齿地说:“贱人。”

我吓了一跳,一方面是因为我没有觉察到她在我身边坐下,另一方面是我以为她在骂我。

“你说谁?”我一惊。

“跟杨宽跳舞的那个——你不认识她?她叫陈白露。”

我恍然想起那个削肩细腰、一脸傲慢的姑娘。

“你为什么骂她?”

“你看她那张狐媚子脸——哼,我都不用看,闭着眼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一个落马贪官的女儿,过过几年好日子,现在穷了,仗着自己长得还不错,削尖脑袋往上爬,你瞧她那双骚眼睛!”

P1-4

序言

我以为,陈白露小姐是我的朋友。

看完小说,眼前不时浮现出她的影子,看见她做家教、站车展、吸着cohiba雪茄,用那把莲花纹浮雕的天青色茶壶泡茶,浇在食堂的劣质籼米饭上,以及在只能吃茶泡饭的两个月后,拿翻译片子挣来的四千元买了国家大剧院新版《红楼梦》两张一等座的票请小海棠看戏。还有她和陈言闹翻后,带着腹中的孩子前往穷山恶水的老挝,却称“这里大山大水,风景开阔,比云南更让我喜欢,我爱这里,不愿离开”——也许是一语成谶。

仿佛她就在我身边。

她有着我诸多朋友的影子,或许是现实中从未曾出现的朋友的影子。

这是一部好小说。

我丝毫不怀疑,这部起源于网络的小说会成为畅销书,成为大街小巷众人热议的电影。当它还在网上流传的时候已经牵动网友的心,它当然有这样的潜质。

正如我一向认为的,每一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学,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纯文学,那么对于“80后”、“90后”甚至“00后”来说,他们这个时代的文学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汪洋恣肆的、充满幻想的类型小说。

《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就是其中之一。

陈白露是戏文系毕业的,她原本可以是一名编剧,在这方面她有天赋,当同龄人还在做枪手的时候她已经能接到独立的本子了。

但那次她遇到了王制片。太阳底下无新事,她遇到了潜规则,保住清白的代价是丢掉工作。

她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包括陈言在劝她的时候,陈白露说我是学电影的,这是我的事业啊。

陈白露小说中的经历,恍惚和中国影视的现实重叠起来,不是所谓的潜规则,而是编剧在影视行业的弱势地位。我个人也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并且正在为此做出一点努力。

我也丝毫不怀疑,基于中国的网络文学,今后会涌现出世界级的电影大作。网络小说题材特别多样化,有玄幻、穿越、历史、军事、家庭伦理,而且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很多网络作家的想象力特别发达,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世界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他们的作品完全可以和《纳尼亚传奇》《哈利?波特》相媲美。

当然,也有像《致青春》《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这样你身边的故事,《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仿佛是一场梦,但又那么真实,真实得让你忘记了它是一部小说,让你随着它情节的螺旋、人物的沉浮而或喜或痛。

也许,它不仅仅是小说,这也许是在它的故事性、结构上的弱点所在。或许一开始,作者就没有把它当做一部小说来写,只是在讲述一个小故事,复盘一段回忆。尽管在这个故事里、在这段记忆里,作者小海棠也身陷其中。

最后的结局,出乎人的意料,正如同陈言所说“除非亲眼见到她我才信”。

最后的结局,我不忍心告诉你,还是你自己走进这个世界吧。

莫言说过,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没用处。

这本书同样也没有太多实质的用途,也许它只是让你路过陈白露年轻的岁月,让你感慨人生的无常,或者偶尔能让你回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

这已经足够。

为此,我诚意向你推荐这部作品,希望你耐心读完它。

——盛大文学首席执行官 侯小强

书评(媒体评论)

加拿大,日,一男性友人猎杀了一头熊,把熊头砍下来连同周身的熊皮铺在沙发前,颇为炫耀道:“好看哈!”硕大的熊头獠牙还在,却失了命里的凶狠。

北京,夜,一女性朋友的车上,反光镜上挂着一只由颗粒透明水晶粘做的熊,两只眼睛是黑色的锆石。纤细的手指道:“好看吧?”夜色阑珊中,水晶小熊闪着光芒,两只眼中满是天真的生气。

大凡青年男作者,笔下人物两种:战胜了一切的男人和命运叵测的女人。女性年轻作者,笔下主人公却丰富得很,且多生气。看过曹禺的《日出》,向读者推荐海棠的《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

——著名演员 吴秀波

小海棠的小说温婉而不失古意,也保持了网络言情小说的清新秀丽,她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让小说回归故事,让言情回归内心,是小海棠最大的看点。

——著名作家 海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朋友陈白露小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海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40457
开本 32开
页数 3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