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女生楼404
内容
编辑推荐

《女生楼404》是一本让人回忆和怀旧的小集子,它不会让你流着泪读完,但读完了,回忆起自己的年少时光,你一定会流泪……

《军校初体验》、《晒被子》、《关于衬衣》、《占座儿》、《内务抽查》、《三千米考试》,甚至是《人学雷锋做好事》……全书各篇都是围绕着毛豆这个主人公和米粒、麦苗、胡璐、何桃几位“黄金配角”的故事展开的,这部系列小说集也可被看作一部小长篇。本书由吕怡慧著。

内容推荐

《女生楼404》是一本让人回忆和怀旧的小集子,它不会让你流着泪读完,但读完了,回忆起自己的年少时光,你一定会流泪……

某军校女生楼404,自从来了毛豆、米粒、麦苗、胡璐这四位女学员,便热闹开了!

——对了,还有她们的区队长何桃!都说是三个女人一台戏,404这个舞台上的妙龄少女可是五个。五个各具性格的女孩子演奏了一曲饶有趣味、又生动活泼的青春变奏曲。

404的女孩子,个个聪明、机智、善良、活泼,但也有点青涩、有点莽撞、有点嘴馋、甚至有时还有点任性和懒散……她们年少不识愁滋味,却也会因为自己的小心事留下伤心的泪水;她们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身军装,她们把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那几年时光,永远地留在了军校里……

《女生楼404》本书由吕怡慧著。

目录

必须是一种灵气的凝结(序)

军校初体验之哆睐咪

晒被子

关于衬衣

食为天

内务抽查

三千米考试

占座儿

春困

关于吵架

建设我们的生活

学雷锋做好事

纠察

关于演出

秋乏

洗澡大战

区队长是怎样炼成的

毕业组歌

那些关于青春的事(后记)

试读章节

开学快一周了,军校生活渐渐走上了正轨。

政治教育时,政委说,大家要尽快完成“两个转变”:新训期间,完成地方中学生到军人的转变;正式上课后,完成军人到军校学员的转变。政委补充说,这转变,一定是会令你备感痛苦受尽折磨,仿佛凤凰涅槃一样,等你真正脱胎换骨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之后,你一定会回过头来感谢你的新训岁月的。

毛豆听得心中那叫一个百感交集啊。

要说这成为军人后的日子,其实对于毛豆来说,要适应起来也不算太难,早起跑操,正课队列训练,晚饭前体能训练,晚饭后政治教育,也不过就是那一套嘛;吹哨集合,令行禁止,要求严格但基本上还跟得上节奏;全区队四十几个人而水房只有八个水龙头,毛豆已经学会洗脸洗头洗脚同时进行而且三分钟搞定,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惟独有一条,可真是愁坏了我们的小毛豆。

这就是叠被子。此叠被子绝非彼叠被子,前面说过了,区队长的被子那可是叠得如同刀削斧凿的一般,被边那叫_个横平竖直,被角那叫一个严丝合缝,真的是如假包换的“豆腐块”。区队长后来挨个儿寝室演示过叠被子的方法,看起来似乎没难度,无非就是“铺平——捋直——抠角”这么几招,可轮到自己操作,这被子怎么就软塌塌皱巴巴的一点正形儿都没有,就好像不小心被摔到地上的豆腐块儿,越修补越烂,简直就是“豆腐脑”嘛1

404寝室是区队内务检查的“重灾区”,每天两次内务检查,别的寝室再怎么差都是就一个两个拖后腿的,404压根儿就没一个能人了区队长她老人家的法眼的,而且问题全出在被子上,不是这个被子太皱就是那个被子太塌,区队长单独过来给开了好几回小灶了,可半点儿用也没有。每次内务点评的最后,区队长都要加一句“404寝室还需加强练习”,这话已经很给女孩子们留面子了,但也足够几个小丫头的脸蛋儿红得“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脑袋垂得下巴几乎抵到胸口,闹不好还得红个眼圈儿鼻头儿什么的。女孩子面皮薄,队干部往跟前一站,还没开口那边已经开始“梨花带雨”了,看你还怎么说。区队长把鼻子都气歪了也拿她们几个没脾气,这几个小、r头每每也很认真地学习,自己也挺下功夫练习的,据说毛豆每天早上都是提前起床半小时,就为练叠被子,可怎么就不见成效呢?

今儿早上抽个空,毛豆本着“好学生爱发问”的积极性去请教了隔壁寝室的石柳——都是一天入校,也不知人家怎么在这事儿上那么有天赋,那被子叠得,啧啧,跟区队长都不分伯仲了!毛豆赔着笑脸,还搭上了一条一直珍藏没合得吃的奥利奥,‘就换来“叠被子秘功心诀”一句:“你那被子得晒。”

正好今天阳光不错,于是早饭后毛豆“嘿呦嘿呦”地扛着被子爬上楼顶天台的晒衣场,擦干净一整根晾衣竿,把被子搭了上去。她还说服了米粒胡璐麦苗她们,大家怀着“想成功地叠出豆腐块般的被子”的美好愿望,都听取了她的建议,一起来晒被子。

午饭后,毛豆和胡璐轮到饭堂小值日,由米粒和麦苗负责去天台把大家的被子收回去。

等回到寝室,一进门,就看见麦苗和米粒都撅着屁股趴在床上热火朝天地忙活,还没等开口问,米粒一抬头看见她进门,几乎用上了全身的劲儿大喊一声:“毛豆,瞧你这好主意!”

看米粒麦苗的被子,那叫一个圆滚滚胖墩墩,还“豆腐块”呢,整个一“豆腐泡”!P20-23

序言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创作室的同志在一起聊创作,我曾建议几位年轻人多去三联书店转转,多买一些“三联版”的书读读。因为“三联”的出版物较少炒作和浮躁,而且会有些其他书店不多见的引进的或者偏门的学术以及文化、军事、政治、时尚等诸方面的佳作,对启发创作大有好处。当时,吕怡慧就说,她在大学时就常去三联书店,而且特别喜欢从那儿买一些新书,当作礼物送给同学。而且,我当时提到的一些“三联版”新书,她都知道。

吕怡慧是80后女孩,平时在单位,给我的印象却总有些不苟言笑,说话谨慎,穿着以制式军品为主。但是,有一次我带他们几个年轻同志去北京参加全军中短篇小说笔会,其间笔会组织去长城游览,几位从成都、南京来的女孩子,眨眼间都换上了令我们这些北方佬儿几乎不认得的花哨行头。惊呼之余,满以为吕怡慧她们会逊色。但小吕们出得门来时,却也让我们着实意外了一下,她那身时尚行头,完全可与任何地方的女孩一较高下啊。在这次笔会期间,吕怡慧给大家的印象也十分的活泼、活跃,跟在机关的她,像是换了个人。

吕怡慧以往所留给我的较深印象,大体如此。她的军旅题材中短篇小说我间断读过几个,虽然在表现生活以及写作笔力方面还显稚嫩,但感觉还是属于较有灵气而且已经摸到军旅小说创作路数的一种,是可以在军旅小说这条道路上比较从容地开拓自己美丽前景的年轻女作者。因而,两年前我们创作室做了一个策划,让她和另一位80后女创作员孙彤一起,穿上新兵军装,“潜伏”进刚入伍的女大学生新战士中,深度体验生活。开始很成功,她们俩在某集团军通信团的新兵连队,与女大学生新兵一起训练、生活,同吃同住,把手脚都冻伤了。后来“露出了马脚”才不得不撤出“潜伏”。但是,这样的体验肯定会有收获的,肯定会在她们以后的作品中显山露水。

吕怡慧交给我这个系列小说集子时,讲明是想把她以往断续创作的军校生活“毛豆系列”来一个比较完整的结集。对一段生活的创作有这样一个恒定和坚持,也令我阅读之前很有期待。既然是“系列”了,就应当比单篇的更为成熟、更为深刻、更为复杂,抑或是更为尖锐、更为时尚等等。但当我来系统地拜读吕怡慧这部军校生活系列小说时,却发现仍然是过去单篇读到的那种单纯、稚嫩,甚至是更加成系列地单纯、稚嫩了。既没看到我特别期待的阅读过类似“三联版”读物的高深层次的学习、生活以及思考写照,也没有看到吕怡慧这样的年轻女孩写作中所应当充斥的时尚潮流,比如:起码应当有点网络语汇吧?但是基本没有看到,印象深刻的新潮时尚亦无非是些锅巴酸奶“三大件”、花心筒冰淇淋、乐事黄瓜味薯片、MP3而已。吕怡慧在日常生活中当然不会与那些新潮的事物隔绝的,而她就是这样写下来的,可以称为既无时尚亦无高深,仍然是用着往常她的那些几乎是最天真的快乐感受、最浅近的幸福观念、最正常的文字语言,把她在军校生活的那一段最普通的幸福快乐记忆,最细碎地写了下来,甚至是把这些东西和感觉透透地写了一遍。

首先从题目上就是这样排列下来——《军校初体验》、《晒被子》、《关于衬衣》、《占座儿》、《内务抽查》、《三千米考试》,甚至是《人学雷锋做好事》……一直排列到应该是最高潮的结尾处,也不过是一场《洗澡大战》。因为从始至终各篇都是围绕着毛豆这个主人公和米粒、麦苗、胡璐、何桃几位“黄金配角”的故事展开的,这部系列小说集也可被看作一部小长篇。然而无论主角、配角,除了性格、形象各有差别,却都是一概既无来处也无去处,就是这样几个军校女生以及区队长和有关领导有关男生,就开始了他们的故事。没有很强烈的时代背景,也没有很丰沛的家庭关系;没有很伟大的理想目标,也没有很沉重的忧思考虑。每个故事的结尾基本都是欢乐的,没有悲伤,更没有悲剧、你死我活的矛盾冲突乃至战争、血腥。这是军校的生活和记忆吗?想必吕怡慧的真实中也绝不会是这样的,但在吕怡慧的艺术世界中就变成了这般另一种的童真。许多在别人眼里应该是不足为道的小经过小事件,在吕怡慧这里却都成为较为深刻的难忘情节。

她也写到了爱情悬念,应该称之为一次惊险经历,在《晒被子》一篇中毛豆把教员也是童年偶像——罗博哥哥的照片缝在自己的被子里,悄悄地“偶像着”。没料想一时粗心大意,晒被子遭遇鬼使神差,缝有照片的被子错被罗博教员错收了去。本来悬念挺揪心,结局却不仅是化险为夷,而且还得到了罗博哥哥用英语写来的“我等着你!”这日思夜念爱情梦想,也实在实现得太不坎坷了吧?一次影响外出逛街计划的周末帮厨值班,就会引出404室几个女孩们一大堆的痛苦与烦恼(《食为天》)。谁来刷碗还要“剪子、包袱、锤”。当然,毛豆、胡璐和麦苗全部在心神恍惚手忙脚乱中连摔大跟头,把偷来的鸡蛋全部打碎在衣服中的结局,也着实让我们和她们都欢乐得不轻,但又总觉得还欢乐得不够,还应该再延续出去一通才够过把瘾。一次偶然的个别内务抽查,竟然把胡璐急得“‘哇’地大哭了起来”(《内务抽查》),让入觉得这些女孩们真的几乎没有一点心灵阴暗,哭也哭得这么阳光。《洗澡大战》中终于出现“拿出了革命先烈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的壮举——为了抢占热水龙头,忘了带拖鞋的胡璐光着脚丫冲进浴室,“然后就很不幸地滑了个惊天动地的大跟头”,起码已经有一些军人素质的军校女学员,竟然能出现这样的动作失误,也太马虎大意了……但从某些角度也证明,吕怡慧确实把这样的真实生活场景都当作“大事”,深深地记在心里,并且在她的系列小说中隆重登场,栩栩如生了。

吕怡慧这部系列小说的主题及每一篇目,无疑都直奔军校生活。情节细节的叙述,都有关于军校和军校女学员素质的特殊感受,许多感觉极为特殊并且具有文学色彩。《军校初体验》中所写的整理晒过的军被:“本来皱皱巴巴的被子已经把原先套上去有点晃荡的被罩撑得满满的,仿佛本来不起眼的小小面团,经过一番高温油炸,就变成了早餐桌上硕大而诱人的美味油饼了。这被子盖起来着实舒服,但若要再想把它叠成那种规规矩矩的‘豆腐块’,已然成了不可能的任务了——你能有本事把油饼变回面团吗?”“按照区队长教的动作要领,是要整个人趴上去,用腰的力量带动整个身体,仿佛夯地般一下一下砸上去……”都是极为幽默而且极具个性的感觉。《三千米考试》中“两步一呼,两步一吸。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技术都不错。《洗澡大战》中首先想到的就是起草一个“作战方案”:作战总指挥:胡璐;作战目标:让毛豆洗澡;第一梯队:胡璐、麦苗;第二梯队:米粒、毛豆。从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来,这几位女孩是有各类军事素质训练基础的。

就小说技巧而言,整个系列的每一篇的前半部分,可以讲都是交代得比较精巧的。情节由来自然,线索发展流畅,一点也看不出故意的勉强铺设乃至剪裁刀斧。因而许多篇目让人在开始阅读时都具有一定的兴趣和吸引力,会有许多期待,或者感觉后面有可能是个意外的结局。《关于衬衣》中写到了因为自己晾晒的衬衣被别人拿走了,而有可能也拿走别人的衬衣,“毛豆说着把身上的口袋都掏出来,但马上就把右边裤袋又掖了回去。她感到头皮从前往后仿佛过了一遍电,麻麻的。”这种感觉挺深刻的。类似情节,我想如果交给更熟练的写手,也许就可以再发展,把军校生活写得更透……但那样熟练的写手方法就好吗?面对吕怡慧在这些写作中所表达出的欢乐和愉悦,又让入觉得那也未必。

而吕怡慧写到今天,能写到这样系列了,已经绝非“不熟练”了。应该说,她的“写龄”真的比较长——从上小学就开始写些有关小猫小狗的情感故事了,据说那时她的作品拿给老师看,老师怎么都不相信是她写的,因此还把她气得大哭一场。她孩提时写的童话故事,有的拿给专业作家看,那种人性感觉,甚至都被赞扬为“世界水平”,当然这里边会有鼓励成分。而直到今天,吕怡慧另一方面仍然执着着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的儿童文学兴趣。她的儿童文学与她的军旅文学,自然而然都会有一种她自己都说不清、改不变、摆不脱的相互感染,她显然也在坚持和探求。她的阅读层次并不低,生活范围并不窄,却就喜欢这么写,而且还会继续喜欢下去。在有的人眼睛里可能是一种执拗,但也肯定有阅读者会为她的这些作品叫好不已。她的这些欢乐、无忧、幸福、幽默、单纯、天真、平常,会不如那些高深的复杂的时尚的更能赢得更多读者吗?谁也不敢肯定说。而这部系列小说的问世,是否证明着吕怡慧在创造着一种新的不同于别人的军旅文学样式,这一点显然是可以拭目以待的。创造并不一定就是为了大获成功,创造本身就是成功和快乐的。

也就是说,吕怡慧的军旅文学的特有执着,我还是敬重的,希望她能最终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军旅文学路。她这条路,或许是很有意思的,但确实需要执着地追求。我们所敬仰的中国文坛泰斗、曾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担任过《人民文学》主编的严文进先生,还有冰心先生等,都同时是文学与儿童文学大师。还有我们部队的老作家、原解放军文艺社社长胡奇,就写过《五彩路》这样同是军事文学与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还有我们济南军区的老作家李心田先生的《人闪闪的红星》等经典军事文学作品,自不必说了。

对于她的这部别有特色的军校系列小说的语言和创作风格,我也想引证海外学者的一些文学观点作为支持。几位港台作家不久前笔谈文学现象时就十分不欣赏当下那些“粗陋的”网络语言,有位作家也这样说:“当现实的房间色彩过于绚烂,也就是它失去了作为一面幽闭的墙的时候,作家会选择离开,到外面世界去寻找另一面可以包围自己的墙。”“因为虚伪毕竟是作家最难以容忍也因此最不擅长的,因此,作家开始自我重组生命的秩序——在艺术世界。”还有最近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他是我在首届军艺文学系的同学,那时候他还用管谟业的本名,在我们三十五个同学每人一篇笔谈的合集《迎着八面来风》中,写过一篇《天马行空》,文中就说:“一篇真正意义上的作品应是一种灵气的凝结。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借鉴,可以模仿,但支撑作品脊梁的,必须是也不会不是作家自己的那点灵气。只有有想象力的人才能写作,只有想象力丰富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优秀作家。主题先行,也有可能产生好作品,先有主题,后编故事,而且编得有鼻子有眼,连睫毛都忽闪,这也是一种本事。文学应该百无禁忌(特定意义),应该大胆地凌云健笔,在荒诞中说出的道理往往并不荒诞,犹如酒后吐真言。”

我感觉,大师年轻时说的道理,是更可以相信和汲取的。

后记

在我创作这个系列的初期,很多朋友在看过我的文章之后,都会带着有一点探究、一点不怀好意的微笑问我:“这里面写的这个‘毛豆’就是你自己吧?”

对此我一概一笑置之:“你觉得像的话,那就是喽。”

其实,这个“毛豆”谁都是。她的那些光荣事迹,凡是跟我同时期(上世纪最后五年到本世纪头五年)上过军校的朋友们,都能在自己的记忆中找到这样一个人,或者,那干脆就是自己:“啊呀,我记得我当时有个同学xxx,他就干过这档事儿!”“嘿,这说的不就是当年的xx×吗?就住我隔壁寝室那个小个子的,记起来了吗?”“你别说,当年我也整过这么一出,我们队领导差点疯了!嘿嘿嘿……”我自己上军校时当然没有做过那么多调皮捣蛋的事(虽然我也不算是个安分老实的乖学生),只是把自己和别人见过、听过、经历过的一件件小事,重现在了她的身上,让每个读着这文章的人都能找到共鸣。

但她又谁也不是。还是那句老话:“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仅仅是“毛豆”,就连“米粒”、“麦苗”、“胡璐”、“何桃”这些“黄金配角”们,她们只是我们这代军校生们记忆中一个青春的幻影,一个那么美好、那么鲜活的幻影,我自己每每在创作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仿佛又回到了没心没肺、冲动莽撞而又懵懂的当年,成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坐在一旁,看着曾经年少的自己在那里叽叽喳喳、哭哭笑笑,心中便无限满足。

那个有点小聪明、有点急性子、每逢大事超级镇定、爱吃辣椒和冰淇淋、喜欢钻规章制度的小空子但却总搞不定自己闯的祸的小女生,一有机会,就会从我的脑海中跳出来,活灵活现地在我眼前走来走去:有时笑嘻嘻地啃着一个花心筒,有时气呼呼地提着一条脏抹布,有时慢条斯理地一件件清点着柜子里的那点宝贝,有时候慌慌张张地在女生宿舍楼里横冲直撞大呼小叫。她忙着她的事,而我仿佛置身于另一个空间,跟着她跑来跑去,关注着她的那些麻烦,替她开心得意,帮她着急发愁,火烧眉毛的时候真恨不得干脆跳进去帮帮她呢。

幸好,我们的“毛豆”每次都能逢凶化吉,柳暗花明,虽然有时得吃点小苦头,不过很快就会豁然开朗,皆大欢喜。

我在一旁也终于松口气,然后摇摇头,这孩子,真是愁人哪——

您又要说了,你才多大啊?叫人家孩子!

我吗?我现在也许就像当年我的队长那么大,其实还年轻,但是当身处在一群真正年轻得像小鸟一样的小女孩当中时,才发现青春它真的走得好快。

我知道我的路还长得很,我的生活还有很多更加精彩的章节等着我去阅读去欣赏。但是,我也非常清醒地知道,我已经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那几年时光,悉数交给了曾经的军校生活。那段“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岁月,也给我留下了关于年轻的最美好的回忆,我想,对这段岁月惟一的、最好的纪念方式,也许,就是用当年的语气、当年的口头禅、当年的视角、当年的心境来写作,以这样的形式记录下来,呈现给大家一个原汁原味的回忆的同时,也留给自己一段永远不会老的欢乐时光。

关于青春的回忆,有些是老照片,有些是老书信,我希望,这本小书能成为一个小小的、有张舒服座椅的放映间,只要你想回到从前,就进来,关上门,灭了灯,静静地观看这部开心怀旧的纪录片。

感谢我尊敬的师长苗长水主任,他的关心和指导使我下决心坚持走自己的路,不会因旁人的目光而改变方向;感谢刘灿校主编,他是第一个肯定了我塑造的“毛豆”这一军校女学员形象的人,并为当年初涉文学的我提供了一个舞台,才令我有勇气和信心继续写下去;感谢亦师亦父、看着我从小长大的知名画家李兆虬李叔叔,为了支持我的作品,他抱病将书稿完整通读后,决定为我的这本小书亲自配插图,一幅幅精致的水墨画灵气十足,生动地再现了我心目中的这群小女孩的形象;感谢我亲爱的父母,他们是我所有作品的第一读者,一直以来,他们的认可都是我最期待的评价;感谢我的爱人,感谢他的随时待命,感谢他的技术支持,感谢他的倾听与劝慰,感谢他教会我“宠辱不惊”;还要感谢我可爱的儿子铁蛋,今天是你满十四个月的日子,你的诞生令我的人生从此升华,让我下定决心掀过这一页,开启新的篇章,你是妈妈最大的骄傲,希望等你长大懂事后,妈妈也能成为你的骄傲。

最后,这个可不能忘——必定得衷心地感谢“毛豆”同学和她的朋友们对我个人和我的作品的积极支持与大力协助!谢谢!

2012年11月1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女生楼404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怡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24369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