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支平、李玉柱主编的《闽台文化的多元诠释(2)》是“闽南文化研究院学术文库”系列之一。本书内容涵盖了闽南文化、唐漳州教育科举、张大春作品的民间信仰现象、清水祖师信仰、闽南民间的“祖神”、漳台地名中的语言、文化、民初闽南地方社会、漳州竹马戏的发展等涉及闽台文化的研究文章。
图书 | 闽台文化的多元诠释(2)/闽南文化研究院学术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支平、李玉柱主编的《闽台文化的多元诠释(2)》是“闽南文化研究院学术文库”系列之一。本书内容涵盖了闽南文化、唐漳州教育科举、张大春作品的民间信仰现象、清水祖师信仰、闽南民间的“祖神”、漳台地名中的语言、文化、民初闽南地方社会、漳州竹马戏的发展等涉及闽台文化的研究文章。 目录 传统文化与闽南文化传承、创新、弘扬的若干思考 闽南文化研究的语言危机 文化保存、传承与创新:海外华人社团组织的跨国联系研究 ——以新加坡卓歧王氏同乡会为例 浅议漳泉民风强悍 论道教伦理的基本特点 五代宋初泉、漳的整合与福佬民系的正式形成 以海为伴:唐宋以降九龙江下游两岸区域海洋经济 的初步发展 清嘉庆年间海盗投首的分析 神祗社群与文化 ——记台北市的晋德宫及其主神黄道周 拆迁与重组:都市化进程中的村庙生存现状 ——福州市区九案泰山十三堂调查 福建祠神信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钱塘江南岸潮神崇拜与低地开发 ——以张夏神为中心 福建妈祖宫庙若干特征之探讨 ——以文物普查资料为中心 迎神赛会与台北商业体系的形成 社会救济与生命启迪 ——以台湾九二一震灾及八八水灾之赈灾为例 血缘性与非血缘性:人伦与教化 福建妈祖宫庙的创建与分布 道教思想与数学思想的互动 ——以李淳风注释《九章算术》为例 当代漳州民间信仰的发展概述 闽南民间信仰对促进汉畲民族关系和谐 的积极作用 娱乐与教化:从《夏午堂歌词集》看民国时期的三一教 柯辂《汉寿亭侯画像记》解读 ——兼考装脏仪轨 闽台两地的丁府王爷 钱谦益《徐霞客传》探微 ——兼谈徐霞客与黄道周的交游 抗倭劲旅:长泰高安军 加强民间宗教信仰管理促进宗教文化生态平衡 ——以福建为考察中心 闽南民间信仰对社会教化与婚姻家庭的影响 文化在民间:闽南民间信仰民俗节日的复兴与公共生活 ——以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为例 民间信仰地域分异的微观分析 ——泉州三个村庄神祗生态位宽度测量和比较 福建石竹山道教接春信俗考察 道教“灵簸”形成时代考略 略论明末清初的闽南佛教 台湾郑成功庙祠群集之地域特色与建立源起类型 王爷信仰研究的关键问题 女神研究中的另类视野 ——从西王母的爱情故事说起 试述台湾民间信仰的生死观 社群边界内的神明:移民时代的 新加坡妈祖信仰研究 老子的宠辱论探析 传统中国“边缘区域”中“边缘群体”的“核心集团”与“核心区” ——以白莲教“襄阳教团”的形成与扩散为中心 浅谈金门北镇庙的宗教文化 闽西客家的真仙信仰与祖先崇拜:清流大丰山的象征意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闽台文化的多元诠释(2)/闽南文化研究院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支平//李玉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54663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4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50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95.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