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律师作为一支日渐成熟的社会力量,与其他社会力量一起,肩负着推进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历史使命,并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在绝大多数律师的心中,法律代表着理想信念,代表着公平正义,必须用生命去坚守。然而,由于律师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尚存在一定的距离,大家对律师工作缺乏了解,极个别律师的不良表现,如逐利的瑕疵被随意放大,更加深了人们的误解。律师的社会评价因此被人为地降低,其在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未得到应有的褒扬和肯定。这显然有失公平,必须尽快加以改变。
改变要从了解开始。陈宝琪和孙启明二位作者倾心写出的这本书,其意义就在于此,阅读《天平上的博弈(42位知名律师办案实录)》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名律师,其真实的生活面貌和生存状态。
律师的社会评价因此被人为地降低,其在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未得到应有的褒扬和肯定。这显然有失公平,必须尽快加以改变。
改变要从了解开始。陈宝琪和孙启明二位作者倾心写出的《天平上的博弈(42位知名律师办案实录)》这本书,其意义就在于此,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名律师,其真实的生活面貌和生存状态。
《天平上的博弈(42位知名律师办案实录)》中的主人公,是天津市近四千名律师中的翘楚。每一位都经过天津市律协的认真推荐、筛选和审定,不仅涵盖了老、中、青三代律师,而且兼顾了诉讼与非诉两大业务领域。他们不仅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知识素养深,个人品德优,而且长年坚持一线,业绩出色。作者通过面对面的访谈,直接聆听其办案经历和感受,再通过当事人、法检单位及法律文书等,进一步验证。之后,便将他们真实的办案经历,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先在天津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今晚报》公开报道,进而修改汇集成书。
15.为盗50万被告人做
无罪辩护
王健,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盈科(天津)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天津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他是吉林大学法律系79级学生,198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处。后于1987年调到了开发区法律顾问处,成为一名律师。
王健认为,律师要把实现法治社会当做执业的理想和追求。目前,我国已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但是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目标还有距离。在这方面,律师应当做出自己的努力,因为法制是实现社会和谐最有效的保证。王健十分推崇孔子的法律思想。他年轻时曾手抄《论语》,颇有心得。1983年的大学毕业论文就是《论孔子法律思想》。孔子非常重视“克己复礼”。礼,在当时就是包括法律在内的规范和制度。孔子认为,“一El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即如果大家都遵守包括法律的规范、制度,社会便可达到和谐。孔子另外一句话也极为深刻:“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王健觉得这个“无讼”应当是法律工作者所追求的最终目标。简言之,就是办理案件要以法律做杠杆和利器,调节利益失衡的双方或多方,达到平衡状态,由此做到案结事了。
2003年王健为一名盗窃50万元的被告人做辩护。这是一件非常特殊的案子,王健在认真分析案情、全面把握证据、正确运用法律之后,为被告人做了无罪辩护,最终两审法院接受了他的辩护意见,判决被告人无罪。
50万元失踪贼是“姐夫”
解春,时年30岁,一名外地在津工作多年的女子,与某私企老板赵联同居多年,并生育一子。赵联年过六十,离婚多年,一直未与解春办理结婚登记。那年春节过后,赵联放在家中的50万元现金被盗。据了解,解春的父母正月十五过后,从外地来天津探亲,因两人就要回老家,事发那天大家一起出去吃晚饭。吃完饭回来就发现家中衣柜里的50万元现金没有了。赵联当时在做工程项目,节前需要支用大量现金,便从银行取回两包成捆、每包各50万元合计100万元的现金。春节已拆开一包,用掉了30万元。案发现场没有拧门撬锁的痕迹。更奇怪的是,盗贼只将那包整捆的钞票盗走,而那个打开的,尽管里边也有20万元,却没动。
当晚赵联和解春报了案,第二天警察就通知说盗贼抓到了。原来北京西客站派出所查获了一名嫌疑人:此人在通过车站安检时,随身携带的物品中有个包捆得仿佛炸药包般。工作人员询问是什么,他回答说是钱,但说不清多少以及钱的来源,由此被警方扣留。经审讯,这名男子交代钱是从妻妹家偷来的。原来,此人张同,是解春的姐夫。事发当天他守在赵联家门口,看着赵联和解春一家外出吃饭,便手持赵联家的钥匙开门进屋,盗取50万元后回到租住的旅馆。第二天与解春的父亲会合,准备从北京一同返回四川,谁知被车站警方查获。解春的父亲发现这一情况后,独自乘车走掉了。张同独自承担了盗窃的罪责。
“律师让我实事求是”
赵联知道偷钱者是解春的姐夫,便不想再追究了。可是因涉嫌刑事犯罪,检察院必须起诉。检察院起诉书指控张同窜入赵联家里实施盗窃。张同的家人及赵联委托王健担任辩护人。因为七天之后就要开庭,王健抓紧阅卷,会见被告人、当事人,分析研究案情。通过阅卷,他发现钥匙来源有问题,认为这把钥匙应当是张同从其岳父也就是解春的父亲那里得到的,于是会见张同时,让他实事求是地说出包括钥匙来源的所有案情。为了保护自己的岳父,张同坚持其口供。然而,开庭时他感到事态严重,当庭改口说钥匙是老丈人给他的。检察官问他为什么与之前交代的不一样。他说是想自己揽下责任。检察官追问,那为什么现在又改变了态度,张同竟说是律师让他改的。检察官、法官一起用严肃的目光审视着王健。检察官声色俱厉地追问:“律师让你怎么……
P115-117
让我们共同建立起对法律的信仰
祖文光
42位律师,心怀坚定的信念,奔走于街道社区、企业单位,慷慨陈辞于庄严的法庭之上;他们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专业能力,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法律的正确实施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不辞辛苦、不畏艰难、不惧风险;为了还原事实真相,为追求法律的真实,他们既不屈不挠,苦心求索,又从容淡定,进退有度,谈笑之间,破解了无数法律难题,化解了多少矛盾冲突,赢得官司,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感佩。资深记者陈宝琪、孙启明将镜头聚焦于这些真情律师身上,历时近一年,用心采访挖掘,精心写作刻画,语言平和亲切,娓娓道来,讲述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法律故事,一个又一个法庭博弈的真相,既丰富了我们的法律知识,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透过那鲜活的事件和逼真的细节,我们既仰见一代知名律师的风采、风范,如群星璀璨,熠耀于城市的万里晴空,同时,也真切地体味到他们面对诸多难题时的艰辛和无奈,感动于他们坚守法律的那份热诚与执着。
《天平上的博弈——42位知名律师办案实录》为我们展现了一代律师的真实风貌,它帮助我们走近这些在法治建设园地上辛勤耕作的人们,深入了解其如何向社会和公众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以及为完善法制和促进和谐等方面做出的努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律师作为一支日渐成熟的社会力量,与其他社会力量一起,肩负着推进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历史使命,并不断做出自己的贡献。在绝大多数律师的心中,法律代表着理想信念,代表着公平正义,必须用生命去坚守。然而,由于律师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尚存在一定的距离,大家对律师工作缺乏了解,极个别律师的不良表现,如逐利的瑕疵被随意放大,更加深了人们的误解。律师的社会评价因此被人为地降低,其在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未得到应有的褒扬和肯定。这显然有失公平,必须尽快加以改变。
改变要从了解开始。陈宝琪和孙启明二位作者倾心写出的这本书,其意义就在于此,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名律师,其真实的生活面貌和生存状态。
书中的主人公,是天津市近四千名律师中的翘楚。每一位都经过天津市律协的认真推荐、筛选和审定,不仅涵盖了老、中、青三代律师,而且兼顾了诉讼与非诉两大业务领域。他们不仅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知识素养深,个人品德优,而且长年坚持一线,业绩出色。作者通过面对面的访谈,直接聆听其办案经历和感受,再通过当事人、法检单位及法律文书等,进一步验证。之后,便将他们真实的办案经历,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先在天津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今晚报》公开报道,进而修改汇集成书。
少讲道理,多写事实,用事实说话,用事例证明,是该书的特点。作者精心挑选的一百多个经典案例中,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情节曲折,跌宕起伏,其本身即具备了某些戏剧性特征。作者通过一个个具体真实的故事,展现各位主人公的不同办案风格,其精神风范理想追求蕴含于其所作所为的具体描述中。由于个人的专业背景、成长经历、主攻专业各不相同,其处理案件的方式也就不同,因此,书中的主人公每个人都是个性鲜明,可亲可敬。而其所接办的案情更是各具特色,绝不雷同,读起来时时让人一新耳目,提振精神。由于所有细节都是主人公的亲身经历,深刻烙印于记忆之中,叙述起来,如数家珍,真实亲切。此外更为重要的是,书中谈及的很多案例都具有警示意义,让大家了解法律的深奥玄妙,却又如此浅明具体,与我们生活如此贴近,展示了法律的多样性、可解性和可用性,了解它,掌握它,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作者一方面以浓彩重墨展示了大量的成功范例,让读者看到主人公高大光鲜的身影,另一方面也力图触及主人公内心的困惑和无奈,挖掘他们在办案过程中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专业困惑,展现律师在法理与亲情、道义与利益面前的纠结。面临内心的纠结,绝大多数律师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至于困难和挫折,多数人能将其视为常态,并以正常的心态泰然处之,但是,某些挫折也会令他们铭心刻骨。这些,在书中也多有反映。这样做的目的则在于让读者理解,律师并非总是那样的“神机妙算”,无往不胜,也不总是生活在成功和荣耀的光环之下。
像任何一个法治国家一样,中国要步入法治化轨道,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二是要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忠诚和信仰。对于这两方面条件的完善,律师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普通人眼里,律师在个案中的身份或许只是当事人的代理人,是与案件结果无关的诉讼参加人。而实际上,律师集众多冲突于一身,其职业本身就是要处理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和利益追求,律师对整个法律制度的和谐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们同时也是法治精神的守护者、法治文化的开创者和法治文明的引导者。
希望《天平上的博弈——42位知名律师办案实录》一书的出版,能够让更多读者更好地了解律师的同时,也能树立起对法律的忠诚与信仰,由此促进法治社会的快速发展。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