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宓榭汉学文集(精)》为德国著名汉学家朗宓榭教授的汉学文集,分“中西交流”、“耶稣会士研究”、“阐释学的思考”、“儒家思想的探索”、“中国传统的图学”、“文学与艺术”、“书评”等收入了其24篇文章,较为充分地展现了这位著名汉学家的学术造诣。其中包括《耶稣会士记忆法,中国心法:浅论记忆的组织》、《另类的科学:民国时期的中国传统相术与西学》、《性感的外国人:当代中国文学的五类叙事》、《内外俱圣:张载论孔子的双重本质》、《部分西方哲学术语在中文运用中的嬗变》等文章。
| 图书 | 朗宓榭汉学文集(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朗宓榭汉学文集(精)》为德国著名汉学家朗宓榭教授的汉学文集,分“中西交流”、“耶稣会士研究”、“阐释学的思考”、“儒家思想的探索”、“中国传统的图学”、“文学与艺术”、“书评”等收入了其24篇文章,较为充分地展现了这位著名汉学家的学术造诣。其中包括《耶稣会士记忆法,中国心法:浅论记忆的组织》、《另类的科学:民国时期的中国传统相术与西学》、《性感的外国人:当代中国文学的五类叙事》、《内外俱圣:张载论孔子的双重本质》、《部分西方哲学术语在中文运用中的嬗变》等文章。 目录 编者前言 序 周振鹤 一、 中西交流 中国公式? 知识源于东方?——再议西学中源说 战争时期的忠诚——罗伯聃(1807—1846)的双重面具 二、耶稣会士研究 “他者是多元的”: 一位耶稣会士对中国、日本及印度的比较主义视角(1583) 耶稣会士对中国经书之索隐阐释——以马若瑟著作《中国经书中基督教主要教义痕迹选录》为例 耶稣会士记忆法,中国心法:浅论记忆的组织 三、阐释学的思考 探索未知:道安、严复论西语语法 卫礼贤:一位“汉化”了的德国翻译家 部分西方哲学术语在中文运用中的嬗变 失去了灵魂的黑格尔——中国对黑格尔思想接受中的问题 四、儒家思想的探索 文字作为文明之核心要素:儒家人文始祖 内外俱圣:张载论孔子的双重本质 哲学、神学还是文化学?——当代新儒家的合法化 上行下效的儒家思想?——儒家传统作为政治导向之措施 五、中国传统的图学 构文为图——《研几图》纵横谈 图解《大学》 六、占卜与相术 另类的科学:民国时期的中国传统相术与西学 占卜术之风云再起——占卜作为中国文化认同的一个新模块? 七、文学与艺术 性感的外国人:当代中国文学的五类叙事 功夫、龙和冒险——欧洲漫画里中国和中国人的典型形象 八、书评 金永植:《朱熹(1130—1200)的自然哲学》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灵魂不会在沙龙里死去——Thomas Jansen探究中国文化之诞生 附录: 朗宓榭汉学论著目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朗宓榭汉学文集(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德)朗宓榭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9654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62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66 |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9 |
| CIP核字 | 2013075557 |
| 中图分类号 | K207.8-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3.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6 |
| 宽 | 167 |
| 高 | 2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