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物的教育学》作者张文质从日常生活中一些细节入手,对教育进行了自己独特的思考与感悟,提出了“小事物的教育学”。例如,在《幸亏我们没有哭成一团》中作者借朋友孩子的去世感悟在命运面前每个人不管能不能承受都要承受命运的安排,进而思考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也是在命运的安排中做着各自的努力;在《每天变小一点,变回一个孩子》中作者从与小朋友丁想恬的交流中思考大人在引领、帮助孩子成长不应该忘记大人也应该向孩子学习,保持一份童心。
图书 | 小事物的教育学/名师工程大家思想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小事物的教育学》作者张文质从日常生活中一些细节入手,对教育进行了自己独特的思考与感悟,提出了“小事物的教育学”。例如,在《幸亏我们没有哭成一团》中作者借朋友孩子的去世感悟在命运面前每个人不管能不能承受都要承受命运的安排,进而思考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也是在命运的安排中做着各自的努力;在《每天变小一点,变回一个孩子》中作者从与小朋友丁想恬的交流中思考大人在引领、帮助孩子成长不应该忘记大人也应该向孩子学习,保持一份童心。 目录 两棵明亮的香樟树 给故事留一条光明的尾巴 我爱一棵树甚于一个人 人如何接受自己的命运 寻找一个恰当的词修行 更为轻柔的“羞怯的压力” 50岁以后要做的事情 坐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打瞌睡 故乡空气中弥漫着什么气味 两种生活,一条退却之路 一朵白色花,心有何哀 美好的事在何处发生 福州文化有这样的一格 生得太“早”,长得太快 所有的墙都是门 帕克帕尔默,活过的一天或者两天 数数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孩子 耐心做一件事,不要问为什么 儿童是成人之父 银杏树下有美好的教育 每一个人都在为历史而活 幸亏我们没有哭成一团 人不可能活得像一棵树 一年退一步,一直退到最初之处 “成熟”,作为一个新词 每天变小一点,变回一个孩子 在路上,有关“问路的隐喻” 在路上,轻得胜过尘埃 在路上,所见皆所思 我不愿意放弃微小的欣喜 有些重词不是轻易就能说的 我想写的就是渺小的事物 我们谈论教育就是谈论自己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小事物的教育学/名师工程大家思想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文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1649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7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 |
CIP核字 | 2013255281 |
中图分类号 | G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220 |
宽 | 15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