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喧嚣与轮回(中国商业记忆1950-2012上)
内容
编辑推荐

《喧嚣与轮回(中国商业记忆1950-2012上)》由吴比、郭亮所著,1950年至1977年,商业在中国社会的地位边缘化即便如此,依然有一些影响了未来中国商业格局的人物和事件值得记录。

现在,就请跟我们回溯历史,把那些在时光洪流中浮沉的人物和事件打捞上岸,加以还原……

内容推荐

《喧嚣与轮回(中国商业记忆1950-2012上)》由吴比、郭亮所著,《喧嚣与轮回(中国商业记忆1950-2012上)》的内容如下:

1950年至1977年,几乎所有人都想不起这些年里的商业细节。事实上,商业从来都是改变人类的固有途径,它不因战争、人祸、道德、生死等因素而消亡,它永远默默地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和光同尘。

懂得商业的力量,就懂得了人类的—切故事,即使是在现代中国。

采集新中国的商业样本,目的无外乎此。每一年都有值得铭记的人和事,他们代表着商业的力量——不仅没有被历史摧垮,反而成为铸就历史的棋子。

目录

前言 1949拉开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第一部 商业传承与蜕变(1950—1956)

陈嘉庚:叶落归根//002

纺织工人的春天//017

卢作孚:船王之殇//028

票证登上了历史舞台//041

乐氏家族:大清药王的历史蜕变//051

王光英:第一位“红色资本家”//062

史汝楫:东风中国造//074

第二部 几个群体的符号(1957—1961)

荣毅仁:红色资本家的传奇人生//088

王选:从教师到企业家//099

一汽工人:红旗轿车登上阅兵式//112

铁人王进喜//124

陈永贵:农民当上副总理//135

第三部 火光中的寂寥(1962—1968)//151

杨粲三之死//152

少数民族唱新歌//164

郭凤莲:“铁姑娘”的宿命//177

科学与商业天遥路远//187

张培刚:一位经济学大师的坎坷年//194

外面的世界//208

杨小凯:中国向何处去//217

第四部 谷底的微曦(1969—1972)//229

鲁冠球:基业至今//230

经济跃进:另一个角度//242

窗口:外交的商业启迪//250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中国经济//256

第五部 且行且止(1973—1977)//271

陈云:中国开始炒期货//272

电影《创业》影像人物//281

吴仁宝:登上了《人民日报》//287

荣宝斋:百年老字号的春天//296

高考:改变命运的契机//307

试读章节

然而,陈嘉庚自己也没想到,1925年的鼎盛竟是昙花一现。

衰落似乎成了这一阶段南洋华侨的整体商业困境。1923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传奇元老简照南与世长辞。此后,南洋兄弟的业绩直线下滑。到1928年大萧条开始的时候,南洋兄弟累计亏损了500余万元,经过几次艰难的产业中兴,年度利润依旧没能超过60万元,而这个数字甚至比不上鼎盛时期的一个零头。日军占领东三省以后,日本烟草迅速覆盖东北和华北市场,南洋烟草在国势衰微中难以为继。

就在简家逐渐失势的时候,同样身处南洋的陈嘉庚也告别了短暂的辉煌时光。一战后,西方大财团盯上了橡胶制品,争先投资橡胶厂。行业内恶性竞争导致橡胶制品泛滥。日本也通过税收优惠和出口补贴等国策降低橡胶制品成本,新马市场生胶价格大跌。陈嘉庚的公司腹背受敌,不得不在各财团夹缝中艰难求生,仅仅一年便由盈转亏,损失30余万元。

济南惨案发生,陈嘉庚牵头筹款救济受难同胞,创办《南洋商报》呼吁抵制日货。事隔多年,今日的“抵制”某国货品似乎已经跟不上全球化浪潮的涨落了,但在当时资本渗透的初级阶段,“抵制日货,购买国货”却是中外商战的一个颇为有效的营销策略。为报复陈嘉庚,日商用了很多令人不齿的手段,他们放火烧毁了陈家最大的胶品厂。当时,陈嘉庚在大陆的办学事业越做越大,为保证经费充裕,他不得不卖掉公司股份和橡胶园。随后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则成为压在元气大伤的陈嘉庚身上的最后一根致命稻草。连年亏损,连续办学,陈嘉庚累计负债400万元,资不抵债。汇丰银行等8家银行财团强势介入陈氏企业,陈嘉庚大权旁落,每月仅领取5000元薪水。橡胶大王光环尽散,空留下一声叹息。

历史大背景决定着商业的命脉。

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如狼似虎,正在合伙吞并世界。南洋各国沦为殖民地,在商业上为列强提供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南洋各国均被纳入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在靠拳头和国力说话的全球语境中,商人只能看西方财团的脸色过日子,市场规则形同虚设,垄断成风。这时,一个商人能否成就卓越不在于他是否深谙市场规律,懂得经商之道,而取决于他所依仗的国家,其拳头是否足够硬。只有暴力潜规则,没有市场明规则。若干年后,当有人向陈嘉庚请教企业经营之道时,他的回答简单且心酸:“要有祖国做靠山,要有经济和政治的眼光。”

不管如何,陈嘉庚能于恶劣的经济政治环境下,曾经站稳脚跟并一度一枝独秀,他的从商智慧可见一斑。正如陈嘉庚自己所说:“一种实业的成功,不在初创时拥有雄厚的资金,而在经营得法与否,初创时都是极其渺小,经过长期奋斗,渐渐扩大,终成巨富。”他善于顺势而为,及时捕捉市场赢利点,根据需求不断调整经营方针——从菠萝罐头到橡胶产品再到海外运输,证明了其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并能够摸准世界经济的脉搏。

P5-6

序言

枯坐良久,迟迟想不出该如何开头。那些宏伟壮丽的词语在脑海中颠来倒去,却统统被弃用。最后,我想:与其这样费尽心机地思索,不如诚实地记录下对于接下来将要描摹的共和国60多年商业记忆的直观印象。

“历史喜爱英勇豪迈的事迹,同时也谴责这种事迹所造成的后果。”这是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在《神秘岛》中的感慨。事实上,喜爱英勇豪迈的不是历史,而是记录历史的人。真正谴责那些豪迈事迹所造成的后果的,才是历史本身。很明显,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有时,一些看上去十分真实的豪言壮语到头来被证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误会。新中国的60多年轨迹截然分成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又因为辛酸探索造成了这样或那样的误会。

在准备写作之前,我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但搜集每一年的商业记忆却又显得如此困难,满目都是一半火焰一半海水般的复杂面孔。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十数年,他们的面目才渐渐清晰。可想而知,要书写这些在时空洪流中不断出现又瞬间被淹没的人和事是一件多么艰巨的任务。

即便如此,这项工作仍然具有一种值得我们欣慰的美好意义:零碎不成章的材料和片段,无意间契合了黄仁宇先生的历史观,通过这些细节,可以折射出一种真实的历史光芒。在片段中找寻不会撒谎的真实回忆,这就是最有意义的。

那些命途多舛的人们和这个伟大的国家,毕竟创造了那么多的奇迹。在短短数十年间,中国再次回到了世界的舞台中央。而在这场变革背后的,正是那一群群和商业有关的人物——他们衣衫褴褛、貌不惊人,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推动甚至是主宰着滔天洪流。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综观1949年开始的新中国历史,这样的追求从未停止。每一次重大转向、每一个转折都渗透着迷惘和不解,那样的困局只有当你全面而深入地接触到史实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复杂意味。

我们要接触的这群“善良人”大体包括这样几类:第一类是从旧中国进入新中国的人物,在旧中国,他们分别属于不同的领域,有的人是富商巨贾,有的是科学家、技术人员,有的则是从商人转变成了新中国的政治领袖,他们切身体验着自己的国家发生的每个细微变化;第二类是从海外归来投身祖国建设的留学生,这群人看上去似乎作出了一个十分不利的选择——那段时间中国的经济建设主要围绕着重型机械和国防科技工业展开,他们中的很多人遭遇了始料未及的冷落;第三类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塑造成某种榜样的风云人物,他们在共和国前30年的沧海洪流中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成了影响彼时经济走向的重要棋子;第四类是改革开放之后的商业符号和领军人物,他们特有的职业背景和对改革精神的追随,铸就了值得我们记忆的故事;第五类是那些在改革过程中升腾继而陨落的失意者,他们也曾是我们爱戴的标志,却在岁月中最终走向反面。

这些人和事成为新中国60多年商业记忆的主体,他们的欢欣与痛苦经过岁月的洗涤化做了他人的幸福。尽管大多数人挥泪掩埋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希望,但这些希望变成了种子,长成了满是针刺却又饱含芬芳的花朵。颇具世界视野并对中国历史很有研究的尤小立说:“一般的中国读者(包括历史爱好者),已经失去了从历史中总结经验的热情。”

这样的倾向毋庸置疑,记得某位演讲者也说过一句话:中国人喜欢走极端。短短数十年间,这个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让世界上所有关注中国的观察家们兴奋异常。与此同时,他们也感到无比困惑:刚刚结束的阵痛与种种误会似乎已经被这里的人们淡忘,人们更愿意沉沦在对于物质的不断追索中,刻意躲闪着那些不甚遥远的记忆。从彻底弃绝商业再到疯狂沉迷于商业,这显然是一种不太协调的转变。

于是,对那些过往影响着新中国商业进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分析整理就显得如此迫切。我们都知道,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将来。

悲伤使人格外敏锐。回忆那些充满悲伤的故事,以及那一连串的名字和他们背后所代表的无数种可能,让人不禁感慨他们在苍茫的时光中命途多舛。单单将这些人名和事件按照年份串联在一起,就足以让人看到这60多年的商业脉络:

华侨领袖陈嘉庚、票证登上历史舞台、同仁堂公私合营、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解放汽车工程师史汝楫、经济学家张培刚、聚兴诚银行创始人杨粲三、经济上的政治符号陈永贵和郭凤莲、工业代表——大庆铁人王进喜、农村经济带头人吴仁宝、极具争议的天才仰融和史玉柱、商业新领袖马云……他们在新中国的历史中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铺就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通过一系列的描写,我们逐渐清晰地看到了新中国商业历史的终极线索——政治思想、施政纲领的迂回前进始终决定着商业变迁的曲折路线。相对于庞大的历史背景,人物本身似乎微不足道,可就是这些历史洪流中的小角色们构筑起了整部新中国商业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像纺织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造就了中国整整30年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站在历史和未来的角度来看,我们又该有怎样的评判?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时,需要以低劳动力成本的行业为切人点,这是发展的必然。只是,很不幸,“劳动密集”在造就一个制造大国的同时也削弱了国家的创造力。

近代中国的私营企业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也开始了长达20年的商业“潜水”。此间,北京和上海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分别出现了两个标志性人物:北京的同仁堂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和上海的民族资本家荣毅仁。他们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社会资本,老字号企业和现代民族企业以这样一种在阵痛中顺应潮流的方式完成了蜕变。

政治狂热的年代,经济政策完完全全如同一件易碎的“附属物”,地位尴尬而往往不得要领。比如,“人民公社”就是领导人单凭想象和喜好而对农村经济运行进行政治干预的产物,它曲解了经济规律,违背了国情现状,造成了天大的灾难。然而,却有人因此得福,甚至于当上了国家副总理,一举进人权力中心。

民族渴望复兴,这个国家是多么迫不及待地想要证明自己。于是,解放卡车的诞生被当做重大事件载入史册,进入中学课本。一辆汽车何以被当做一个国家的精神图腾?因为没有什么能比汽车工业的成就更让领袖和民众感到荣光和充满力量。于是,我们不惜篇幅,用了两个章节,去追忆中国第一代造车人,希望他们当初的精神能给今天仍落后世界不知几载的中国汽车业以历史的启发和思考。

再往下看,从工业到企业,两者有不一样的开头,注定有不一样的结尾。两者在息息相关的交叉蔓延中变得面目全非,很难让人看透彻。不幸的是,保持清醒的知识分子在这个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也经受着严酷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前夕,年轻的经济学博士张培刚放弃了联合国月薪600美元的职务,辗转回国。然而,以后近30年人生的曲折与困顿,让他始料不及。他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在国外被当做教科书,而在国内却饱受批判。农业与工业的关系、人口和地理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影响,诸如此类的理性分析被生生打断。另一位提出人口理论,认为应该限制人口的学者马寅初则遭到了历时10年的错误批判。再后来,就有了中国的人口大爆炸、农业歉收和经济大萧条。

他们被无端耗费了太多时间,壮志未酬。经历过那么多的风云变幻,站在当代历史舞台中的我们,理应保持一分冷静,尽量客观地看待正在上演和即将谢幕的历史。

新中国60多年的经济史,经历了太多的辛酸荣辱,融人了太多的冷暖变故。其问,有荒唐,有谬误,而更多的却是震撼与惋惜。以至于在忙碌的写作过程中,我们时常会不约而同地陷入同样的沉思——人类文明产生于河流之畔,大概不只是物质上的需要使然。

其实,整个人类的历史与精神也浸透在时间的河流之中。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太多太多的故事和线索慢慢地从水底浮上来,随波逐流之后,再沉下去。

记得莎±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道:“你的心当是在大海洋上翻腾。那里有张着巨帆的轮船,如同洪波大浪上的豪商巨贾,或者海上的华彩楼阁,当它们挥舞着翅膀飞过时,众小艇弯腰齐致敬。”那么,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究竟有多少人曾经内心“翻腾”,却终究在如“滔天巨浪”的命运面前不堪一击,乃至无始无终?

现在,就请跟我们回溯历史,把那些在时光洪流中浮沉的人物和事件打捞上岸,加以还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喧嚣与轮回(中国商业记忆1950-2012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比//郭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052606
开本 16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7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729.7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