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远星异客/视觉的冲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星河所著的《远星异客》详细介绍与分析了20余部有关“外星球”和“天外来客”的科幻电影,每部电影一个单篇,文章包括电影故事、幕后花絮、历史渊源、科普解释、哲理分析等等,每一单篇所附图片为8幅左右,图片数与文字量篇幅相当。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为读者展现出科幻电影这一特殊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内容推荐

我们喜欢探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不仅仅是制造一台万能语言翻译机那般简单。

在科幻领域,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孕育出众多精彩的故事,这里不但包括人类渴望飞向太空、探索宇宙的梦想(事实上这一梦想正在实现),同时也展现出外星文明与地球人类的种种交往。

——来看《远星异客》,来看这些影片,亲身体会不同文明的交流。

《远星异客》由星河所著。

目录

千姿百态的形象

梦系广寒

火红色的梦想

接触未来

超人为什么回来

文明的史诗

面对生命的质疑

来自远星,抑或心灵?

他们无所不在

神秘的“巫山”之旅

科幻宅男的奇遇

硝烟弥漫的科幻片

无比孤独的心灵

冒名顶替的外星间谍

它们要消灭“病毒”……

向经典“停转”致敬

孩子也能拯救地球

美丽星球上的替身之战

科幻与游戏

“傀儡”与“主人”的较量

《最终幻想》中的“最终幻想”

历史前的历史

历史的交汇

一家人都有戏

深渊下的文明

美国的当代万户

童年梦想

试读章节

千姿百态的形象

当我们阅读科幻小说或者观赏科幻电影的时候,能够给我们留下相当深刻印象的,除了那激动人心的星空之旅和惨烈震撼的星际战争,也许就是那些千奇百怪的外星或本土的怪兽形象。这些骇人听闻的奇异形象让我们叹为观止,记忆犹新。

较早构造外星生命的科幻作家当推英国科幻先驱H.G.威尔斯。他在《首批登上月球的人们》(1901)中,刻划出了一群按照不同分工分别进化成长的“月球人”形象。而更富冲击力的则是其在《世界之间的战争》(1898)中塑造的“火星人”形象——那些从天而降的“火星人”完全符合生物进化理论:大脑袋,大眼睛,身材矮小,四肢已退化成众多的柔软触手,样子如章鱼一般古怪吓人……

时间进入20世纪30年代之后,自科幻文学走进其热火朝天的“黄金时代”以来,科幻作家有关奇异生物的想象力似乎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各种产自地球本土或者来自外层空间的智能与非智能生物纷纷粉墨登场,登台出笼。

“黄金时代”的创始人之一约翰·坎贝尔写过怪兽:他在其《谁去那里?》(1938)一文中描写了一种长着蓝色毛发和三只眼睛的富有智能的大型爬虫类动物。它具有让细胞结构发生变化的能力,因而能够将形体自由地转变成任何形态的生物!

英国科幻大师A.C.克拉克写过怪兽:他在其揭示文明主题的中长篇名作《童年的终结》(1953)中,干脆将外星大使的形象描绘成了人类历史上的恶魔嘴脸——据说恶魔形象的产生不过是源于“人类对未来的记忆”而已!

英国科幻作家大卫·谢泽写过怪兽:他在其中篇科幻《预言》(1979)中描写了因环境污染而降生出的恐怖怪胎。它的诞生完全是由于生物链异常积累的缘故——环境污染造成了低等生物的变异,低等生物成为鱼类的食物之后导致了鱼类本身的变异,而鱼类成为更高一级动物的食物……如此恶性循环,令人恐怖。作为一种象征,怪兽在作品结尾的时候被杀死,而它的幼兽却依旧在丛林中行进!

美国科幻作家罗伯特·杨写过怪兽:他在其科幻短篇《乔纳桑与太空鲸鱼》(1977)中,描写了一条足够大的宇宙鲸鱼——她吞食了整个地球!而且在她的腹中,还拥有供人类生长的自然环境和太阳光源,而人类在这种情况下仍然继续构筑着自己的文明……

事实上有些怪兽的形象和生存方式被科幻作家近乎迷恋地反复使用——

比如外星生命的寄生——在美国科幻大师罗伯特·海因来因的《傀儡主人》(1951)中,如“鼻涕虫”一般的外星智慧骑在人的肩头,肆意操纵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

比如巨大的海妖——这些沉睡于海底、经过多年“修炼”的大型生物一旦苏醒,往往带着亿万年的腐臭和海腥浮出海面与人类为敌。它们在英国科幻作家约翰·温德汉姆的《海妖醒了》(1953)中出现过,在美国科幻作家罗杰·泽拉齐尼的《脸上的门,口中的灯》(1965)中出现过,在许许多多涉及海洋生命的科幻作品中出现过。

昆虫之类的形象就更为普遍了,其中首推美国“新浪潮”科幻作家菲利普·法马尔的《恋人们》(1961)。在这部作品里,主人公爱上的就是一位由昆虫进化而来的智慧生物。

甚至还蔓延到了植物。如果说约翰·温德汉姆在其《三尖树时代》(1951)中描写的三足植物对人的袭击还是出于一种本能性的应激反应,那么奥尔迪斯在其《温室》中所描写的植物们就开始拥有一定的智力了——作者除了描写了能寄生在人身上的智慧蘑菇,还描绘出众多的智慧植物:有拥有强有力大嘴以吞噬人类的植物,有能使红色橡胶从树枝垂到根部的植物,有伪装成树皮等待捕获猎物的植物……

再有一些科幻作家就走得更远了。除去有关妖怪和幽灵之类过于奇幻的不谈,以孢子、晶体甚至能量形式存在的生命也经常出现在科幻作家的笔下。

影视中的怪物和外星生物就更多了,形态各异,不胜枚举,而特效化妆和电脑动画等技术的长足发展,使创作者们更是如鱼得水,将自己的想象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受到辐射影响而降生的“哥斯拉”,还是一集接一集演绎下去的外星“异形”,都为我们展现出无数外星或本土怪兽的直观形象。

P1-4

序言

献给你的视觉盛宴

星河

12岁的少年雨果,启动了一具尘封的机器人,而它居然自动绘出一幅图画……当“炮弹打向月脸”的画面刚一出现时,对电影史或者科幻史稍微熟悉的观众,马上就会知道这部电影在讲述什么了。不错,这部《雨果》(2011)正是为了纪念早期电影导演乔治·梅里爱——他在1902就拍出了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而这时距电影艺术的诞生不过区区数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由于乔治·梅里爱的贡献,才有了电影与科幻电影。乔治·梅里爱对剪切技术的理解与运用,使得各种幻想故事得以精彩呈现,同时也有力地发展了电影艺术;而反过来,这些令人惊叹的艺术手段,又大大推动了科幻文学本身的发展。

《月球旅行记》公映时,距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1818)的问世还不足百年。自此之后,科幻电影便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起来,一发不可收拾。

就构思而言,科幻电影有着无数的种类,但我们可以大体将它分为四类——

首先,是文明题材——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孕育出众多精彩的故事,这里不但包括人类渴望飞向太空、探索宇宙的梦想(事实上这一梦想正在实现),同时也展现出外星文明与地球人类的种种交往。

其次,是生物题材——各种奇异的怪兽、神奇的基因突变以及经过医学改造的特别人类,都让人们感到震惊与关注。

再有,就是科幻中两个永恒的主题:“机器人”与“时间旅行”——这两大难题,一个在质疑人类是否有权制造生命或智慧,另一个则试图挑战我们世界的因果律。

最后,则是未来题材——对未来的种种预测,对灾难的种种恐惧,以及人类克服恐惧勇敢面对灾难的历程。

这就是摆在你们面前的四本书:《远星异客》、《奇异生灵》、《两大难题》和《警示未来》。

这四本书,可谓是近年来优秀科幻电影的一次巡展,当然间或也有一些经典科幻电影的回顾。而纵观历史上所有的科幻电影,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那些优秀的影片之所以能够抓住观众,主要还是源于它们精巧的故事与对人性的深入探究和关注;而那些情节与主题都过于空洞的科幻电影,虽能以大场面和高科技等炫技手段暂时获得较高票房,但终究还是敌不过有着精彩的故事叙述与人性关注的影片,因为说到底,后者更具备文学审美层面的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远星异客/视觉的冲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星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662943
开本 16开
页数 1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2014021208
中图分类号 J905.1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1
15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0: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