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重建国家--英法美革命/世界史纵览
内容
试读章节

英国的农村经济很早就产生了资本主义成分,与欧洲其他封建国家相比,其显特点就是农业中资本主义因素发展比较早,农村与市场的联系很早就开始了。13世纪至14世纪,英国的农村已成为佛兰德和佛罗伦萨呢绒业的羊毛供给者。15世纪末,随着英国和欧洲大陆呢绒业的发展,对羊毛的需求量不断增长,羊毛价格也随之上涨。于是,越来越多的英国贵族将农田改为牧场以饲养羊群,将羊毛投入市场出卖。到了17世纪初,英国农村的经济结构已发生了重要变化,虽然当时450万人口中绝大多数仍住在农村,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已经瓦解,农业已不再是仅仅为了当地居民的消费而进行生产,而是越来越紧密地同市场联系在一起,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作为商品投入市场,农村居民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商品生产者。甚至土地本身作为商品互相买卖的现象也日益增强,封建的土地经营已逐渐转移到资本主义的轨道上来了。

同时,自发现“新大陆”后,大量金银从美洲流人欧洲,引起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物价上涨。1510年至1580年粮食价格上涨了三倍,纺织品价格上涨了1.5倍。(蒋孟引主编:《英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37页。)那些靠固定的货币收人为生的人,经济状况急剧恶化,特别是依靠传统的固定数额收取货币地租的贵族,由于货币贬值,收入相对减少;而那些把土地出租给租地农业家以收取资本主义租税的地主,收人不断增加,16世纪末1英亩租金为1先令,到17世纪初已上涨到5~6先令。(蒋孟引主编:《英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37页。)由于那些依照原先的封建方式从事经营的地主,从公簿持有农那里所收取的传统地租照旧不变,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贵族地主急迫地设法改变经营方式以适应新的经济变动,他们所采取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把土地圈占起来,用新方式经营,或者把土地出租给农业资本家,收取资本主义地租。

圈地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后果。首先,它促进了英国原来的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的转变。随着圈地运动的发展,在英国农村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农场,导致农业的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土地相脱离。在圈地过程中,大批丧失土地的农民,成了被迫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为资本主义大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圈地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新式贵族。他们有的是原来的封建贵族亲自参加资本主义经营,有的是将土地租给农业家而坐收资本主义地租。新贵族和资产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他们站在同一立场上共同反对妨碍他们发展资本主义的封建王朝,后来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

在英国革命前的土地关系变化过程中,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也有很大影响。当时占全国耕地面积六分之一的修道院所属土地被没收,大部分被出卖,落人大商人、银行家、企业家手中。这批新的土地所有者,由于觉得原来的封建地租太低,不再让农民耕种,而以高价租给农业资本家去从事资本主义经营。

此外,由于当时农业中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原有的一批坐收固定封建地租的封建贵族不能适应而纷纷破产,他们中许多人不得不变卖地产,致使这些土地大多落入大商人、农业资本家、新贵族等人之手。

上述因素造成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的土地所有权大规模转手的现象。据统计,在1551年至1600年问,仅七个郡的2500个庄园中,就有约三分之一的土地所有权转手。(蒋孟引:《英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32页。)到17世纪初,土地所有权转手的规模更大,这就造成了农村中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以前,农产品是为了消费而生产,基本是自给自足的。现在则不但农产品,而且土地本身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商品,成为投资和市场上买卖竞争的对象。资本主义在农业中发展已相当深了。

从16世纪到17世纪前半期,英国的工业迅速增长,不但老的工业门类,如采矿业、冶铁业、羊毛加工业、造船业等不断发展,而且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工业门类,包括棉纺织业、玻璃制造业、肥皂业以及丝织业等。其中发展最快的是采煤业,根据达勒姆、诺桑伯兰等十余个地区的资料,1551~1560年,煤的产量为21万吨,到168l~1690年,年产量已增长至289.2万吨。(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8页。)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600~1660年,从地区上看,增长最快的是东北部,曾有人将纽卡斯尔地区所盛产的黑煤比之于南美的白银。

当时,英国的煤产量比欧洲其他国家煤产量的总和还要多三倍。采煤工业的发展,为一些老的工业部门如炼铁业,及新的工业部门如造纸、制糖等工业采用新技术并大规模地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批大规模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像采矿业和金属冶炼业。这些工业部门需要大量资金和劳动力,当时开采一个煤层至少需要上千镑资金,这是一个普通工人许多年才能挣到的钱。同时,大规模的工业还需要众多劳动力,纽卡斯尔的煤矿约有500~1000人。(王觉非:《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9页。)像这样大规模的工业企业,独立的手工业者无法参加,只能由握有大量资金的资产阶级和贵族雇佣大批工人去经营了。

P11-14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英法美革命的历史渊源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新阶级的成长

传统势力的衰落及其与新势力的矛盾斗争

近代民主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

第二章 波澜壮阔的革命

漫长而艰巨的革命历程

民主政治的最初缔造者

第三章 公民社会的建立

代议制的确立

经济生活的变迁

社会生活与文化领域的变迁

附录

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序言

中国需要世界史知识的普及,因为她正在走向世界。

中国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与世界频繁交往,交往的广度与深度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根据我国外交部的统计资料,截至2009年7月,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总数达到171个,遍及全球。中国与世界的人员往来也更加频繁。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08年我国出入境旅游总人次接近1亿(其中,入境5305万,出境4584.44万)。据教育部的统计,从1978年以来,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139.15万,2008年创了历史新高,达到17.98万;其实,早在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就已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出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几乎每7个外国留学生就有1个中国学生。中国也受到了海外留学生的青睐,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累计接收来华留学生146万人次,2008年首次突破20万,共有来自189个国家和地区的22.3万来华留学生。经济交往更为繁盛。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的统计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自2001年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对外经济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的开放,2004年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迅速提高,2003年就突破了50%,2006年达到67%,2008年尽管开始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超过60%。伴随着中国融人世界的步履,世界也在迅速走进中国。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融与冲突也日益加深。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不但加速了中国从货物输出国向资本输出国的转变,而且还使中国日益卷入国际贸易纠纷之中。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更多地了解我们所打交道的对象,了解他们的历史文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与文化特征。

了解外界,学习世界历史是眼前现实的需要,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讲,则是培养21世纪国民基本素质的需要,很明显,现代国民一定要有世界眼光。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不仅是在战场上、在商场上、外交谈判桌上,乃至日常友好交往中,概莫能外。优雅、良好的国民和政府形象,既需要经济实力,又需要优良的文化素养,其中中外历史文化知识当然不可或缺。此外,学习外界文明与文化,也是改善我们自己文明与文化的需要。应当承认,上述对外交往和对外商贸的成绩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古人亦云,“择善而从”“从善如流”,似指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原则,何尝不能用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历史证明,没有任何一种文明是铁板一块,完全的、纯粹的原生型。交往促进发展,共融产生文明。但凡文明,特别是有生命力、有影响力的文明,都是在碰撞和交往中产生,又在不断交往中发展与共生。现代国民和国家尤其应当有一种开放和自信的心态。开放不会失去自己,只能使我们更加丰富,更加健康。

人类社会不同地区的交往很早就开始了,但真正把世界逐渐连为一体的还是新航路开辟以后。此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往大多是局部的、暂时的,有一定的偶然性;然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各地人们不可避免地发生联系,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是主动还是被动。中国最初与现代世界的交往就是被动的,甚至是屈辱的,那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鸦片战争。从此自以为天朝大国的政权再也不能无视外面世界的存在。林则徐自觉“睁眼看世界”,表达了那一代中国仁人志士最明智的判断和认知。此乃痛定思痛后的反思:泱泱大国败于远渡重洋而来的蕞尔小国,气难咽,恨难消;可为什么会输掉?又如堕烟雾,一筹莫展,开战前林则徐甚至认为英国士兵“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参见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在道光十九年七月奏折《请严谕将英船新到烟土查明全缴片》)遑论对手的军事火力、武器性能、游戏规则乃至心理与文化!林则徐之痛,是国人之痛,民族之痛!痛苦促发顿悟,从而记录了中国人的一次惊醒,弥足珍贵,事实上它也的确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在“睁眼看世界”的过程中,中国人逐渐认识世界,同时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的过去。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有不曾间断的文明,很久以来即以天下之“中”自居;然而,此时发现我们的武器库中两样家什至为罕见,甚至不曾拥有,那就是“科学”与“民主”。这是天大的发现,是经过剧烈的文化碰撞和苦难洗礼后进发出的社会思潮,大概也是五四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依当下的看法,对西方的这种认识未必准确,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评判亦不无偏颇之处,但无论如何,比之前辈的认识水准无疑大大迈进了一步。这是真正历史性的进步,面对“实惟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产生了数千年来未有之眼光。或者说,面对一个不同的文化参照体系,直面自身,重新评估了自己的形象。在这里,我们发现了解外来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在比较中产生鉴别,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从而试图改善自己。

对外界文化的研究,我国学术界曾问世过一些相当不错的著述,如前不久人民出版社以《西洋史系列丛书》方式再版了9种专著,可见一斑。不过,系统的世界史学科体系的建设和世界史教育的普及,总体讲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近三十年改革开放以来,打破旧的思想樊篱,走出一片新天地:大量的国外研究成果被译介,许多研究领域被开拓,陈旧的知识体系和概念被更新。世界史学科正在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重要的思想和学术资源。而且,世界史教学和研究的成果也正在逐渐缩短与国际水准的距离。每年,应该说每天,都有从研究对象国归来的学人,一些原始资料开始能从网络上直接获取,一些领域甚至可以做到与国外学者直接对话。毫不溢美地说,世界史学科的进步是出类拔萃的,中国世界史学科进入了春天。

一线的研究成果需要系统地梳理,细细地消化,而且应该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和吸纳。世界史学者有这样的责任,中国也存在相应的文化市场需求。近些年,已经有一些简明的世界史读本面世,这些著作图文并茂,为传播世界史知识做出了贡献。但总体而言,我们的世界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仍然比较薄弱,尚存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世界史纵览》这套丛书,试图向大众传播鲜活的世界史知识,注重世界历史的主线与全局,注重社会生活史元素,注重行文风格的灵活轻盈。这套丛书的作者大多为中青年学者,他们有自己的优势,也不可避免地有着很多缺陷。真诚地希望前辈学人对这些年轻学者予以指教,使之更好地成长;更真诚地希望他们的劳动成果为更多的国人分享。

侯建新

于天津师范大学欧洲经济一社会史研究中心

2009年10月25日

内容推荐

在“睁眼看世界”的过程中,中国人逐渐认识世界,同时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的过去。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有不曾间断的文明,很久以来即以天下之“中”自居;然而,此时发现我们的武器库中两样家什至为罕见,甚至不曾拥有,那就是“科学”与“民主”。这是天大的发现,是经过剧烈的文化碰撞和苦难洗礼后迸发出的社会思潮,大概也是五四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依当下的看法,对西方的这种认识未必准确,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评判亦不无偏颇之处,但无论如何,比之前辈的认识水准无疑大大迈进了一步。这是真正历史性的进步,面对“实惟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产生了数千年来未有之眼光。或者说,面对一个不同的文化参照体系,直面自身,重新评估了自己的形象。在这里,我们发现了解外来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在比较中产生鉴别,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从而试图改善自己。

本书讲述了跌宕起伏的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曲折历程,反殖民统治的第一个胜利者,民主成果推动公民社会的演进。

《重建国家--英法美革命》由陈静、郭丽娜所著,《重建国家--英法美革命》供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世界的胸怀,需要了解世界的过去、现在。《重建国家--英法美革命》由陈静、郭丽娜所著,改变知识界长期以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为主的写史方法,并根据需要打破国家、民族、地理等界限,致力于从人的角度。关注大众的真实生活,以人群为落脚点,描绘他们的生活、价值观的变化以及在社会中权力与义务的变迁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重建国家--英法美革命/世界史纵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静//郭丽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520645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9
出版时间 2012-03-01
首版时间 2012-03-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2011262267
中图分类号 K561.410.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