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曾国藩政治方略/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三、拙诚内圣

有志者,事竟成。此乃曾国藩之成功的秘诀。

观察一个人,不要问他做了些什么,首先问他想做些什么。问他做了些什么是问他的肢体,问他想做什么是问他的心,这个心就是他的志向。

做人从哪里开始呢?从立志开始。

志向,是使人紧张起来、站立起来的东西,好比一棵树的躯干。人生的价值、意义和境界全是被志向所照亮的,没有志向也就没有人生的方向。

然而,一个人的志向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生活中确立的,尤其是在对平庸、琐细、放纵的生活的不满中形成的。作为一个人,我们常常感到了生活的庸俗,但是我们并不常常产生改变它的志向。

大凡有所成就的人,没有不是自强不息的。

曾国藩的同僚胡林翼说得好,人生决不该随俗浮沉,生益于当时,死后闻于后世。唯其如此,我们应自立自强,努力做众人所不敢为、不能为的事情,上以报国,下以振家,不负此昂藏七尺之躯。他所以说得好,是因为他说得全面、朴实,我们可以做到。当然说的和曾国藩最为接近的是王阳明,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王阳明的“根”和曾文正公的“本”说的是一个意思。

所以,做人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志,也就是要使自己振作起来,抖擞精神,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很多人并不是智力不如人,意志不如人,条件不如人,然而很多年过去后,他就是不如人,这主要是因为他没有确立远大的志向啊。

人无志向,柔弱无刚。王阳明说得好,志向不确立,犹如没有舵的船,没有马嚼子的马,漂流奔放,最后将到达何处呢?

曾国藩曾为立志心神不宁:“我常常忧心忡忡,不能自持,若有所失,到今年正月还是如此。我想这大概是志向不能树立时,人就容易放松潦倒,所以心中没有一定的努力的方向,没有一定的方向就不能保持宁静,不能宁静就不能心安,其根在于没有树立志向啊!  “另外我又有鄙陋之见,检点小事,不能容忍小的不满,所以一点点小事,也会考虑一晚上;有一件事不顺心,就会整天坐着不起来,这就是我忧心忡忡的原因啊。志向没立,见识又短浅,想求得心灵的安定,就不那么容易了。现在已是正月了,这些天来,我常常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思绪万千,全是鄙夫之见。在应酬时我往往在小处计较,小计较引起小不快,又没有时间加以调理,久而久之,就是引盗人室了啊!”

由此可见,曾国藩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他也有斤斤计较的时候,有见识浅短的时候,有心浮气躁的时候,但他敢于面对自己心灵中最黑暗的部分,并无情地加以拷问,你能做到吗?

志向不立,则心神不宁;志向即定,则鬼服神钦。

东晋名将祖逖与刘琨都以雄豪闻名于世,两人感情甚笃,共被而寝,常彻夜纵论天下大事,感叹收复中原的大业被苟且偷安之徒所贻误。祖逖与刘琨约定:“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他们矢志习武练艺。当时,人们认为半夜鸡鸣是不祥之音,生怕听到,祖逖却认为:“此非恶声也。”半夜鸡鸣正好催他们提早起床,从此鸡鸣之刻就是他们习武之时。

远大的志向诞生非凡的勇气,正是因为有了坚定的志向,他们才能不为流俗所移,心正气顺,心安理得,有所作为。

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人是自己观念的产物,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在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想到他要成为一个科学家,他也就不会按照一个科学家必备的素质要求自己,训练自己,那么他当然不会成为一个科学家了。

曾国藩说,人如果能立志,那么他就可以做圣人,做豪杰,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呢?他又何必要借助别的力量呢?古书上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说,我想得到仁,这仁也就到了。我想做孔子、孟子那样的人,于是就日夜孜孜不倦地攻读,一心一意地去钻研他们的学问,谁能够阻止我成为孔孟那样的人呢?如果自己不立志,即使天天与尧、舜、禹、汤这些圣人住在一起,那也只能他们是他们,我还是我啊!

晋朝有一个人叫王欢,字群厚,专心学问,不知生计,他家中也无存粮,常常靠乞讨度日,但王欢仍诵读《诗经》不已,怡然自乐,毫无穷困之意。他妻子却为生计担忧,盛怒之下,便烧掉了王欢的书籍,并且要求改嫁,想促使王欢改变志向,王欢却笑着对妻子说:“你没有听说汉朝朱买臣的故事吗?他贫贱的时候,他妻子也要求离去,后来朱买臣回乡做官成为太守,他的妻子就上吊身亡了。”时人听说此事后都耻笑王欢,而王欢则始终守志不移,安贫乐道,后来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这故事虽有几分凄恻,但是真实的。一个人在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之前,往往都有和王欢相同的遭遇,那就是不被人理解,尤其是那些胸怀远大志向的人,就更是如此。人的理想越远大,那么理想的实现越艰难,也就越容易被人嘲笑,很多人的很多美好的理想不是被自己扼杀的,而是被他人的嘲笑扼杀的,能像王欢那样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太少了。

不管怎样,有志者事竞成和王欢的故事一样,都是对人的一种召唤,一种诱惑,一种刺激,但愿它能唤起你潜在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人不仅要立志,而且志当存高远,也就是要有远大的抱负,亦即《史记》中所说的“鸿鹄之志”。

《后汉书》中说:“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有大抱负,才有大动力,大毅力,大魄力,也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境界。所谓大抱负不是好大喜功,不是好高骛远,而是放眼天下,志在四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这样的胸怀和气度,你才能看轻自己所看重的,看重天下所看轻的。

明朝吴麟征有句话说得好,“深儿女之怀,便短英雄之气”。他说的是情感与大志气的关系,可以说,过多地咀嚼一己之悲欢,就看不到脚下的土地,也意识不到自己对天下的责任,当然不会产生大的志向。

P16-18

目录

第一章 躬自入局显拙诚

第二章 吞牙和血为功名

第三章 择友选才图经世

第四章 瞻前顾后稳为官

第五章 坚忍竭诚为朝廷

第六章 进退维谷为哪般

第七章 远虑近忧齐思量

第八章 钟鸣鼎食散一朝

内容推荐

  《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融合了曾国藩一生的管理智慧、谋略智慧、生活智慧、家教智慧,共14种,其内含的思想智慧囊括了领导学、管理学、政治学、人才学、教育学、’养生学等各个方面,是一部系统了解并掌握曾国藩智慧的精品读物。不仅全面地反映了曾国藩在官场、家庭、养生、管理上的诸多智慧与原文风采,更配有以结合当前社会实际的历史故事、事实案例为基础的多重解读,以助读者全面而系统、继承而创新地学习、借鉴曾国藩的卓越人生智慧。

《曾国藩政治方略》是丛书之一部,介绍了曾国藩出身农村却成为晚清重臣;仅是一介书生却打造出战斗力极强的湘军的官场历程。《曾国藩政治方略》通过对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的剖析,向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有益养分。

编辑推荐

《曾国藩政治方略》是“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之一,介绍了曾国藩出身农村却成为晚清重臣;仅是一介书生却打造出战斗力极强的湘军的官场历程。通过对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的剖析,向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有益养分。不仅全面地反映了曾国藩在官场、家庭、养生、管理上的诸多智慧与原文风采,更配有以结合当前社会实际的历史故事、事实案例为基础的多重解读,以助读者全面而系统、继承而创新地学习、借鉴曾国藩的卓越人生智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曾国藩政治方略/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国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97762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9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5
CIP核字 2013285686
中图分类号 D691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8: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