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家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简写的民国史。
“宋氏三姐妹”系出同源,各有千秋——大姐宋霭龄嫁给孔祥熙,人称民国王熙凤,精明敛财,富甲天下,可是她也有一件不能提的伤心事;二姐宋庆龄情定孙中山,成为国母,却大大惹恼了父亲;小妹宋美龄联姻蒋介石,一步步走向民国政治权利的最高峰,背后亦有险象环生。随着宋氏家业日隆,利益也变得盘根错节,一家亲人,有血脉情深,也有嫌隙和算计。关键时刻,国家利益大过私情,姐妹联手,抗日救国……《宋氏家族未解之谜》依次介绍宋氏家族各个重要人物的生活历程和不为人知的豪门恩怨,揭示一个显赫家族形成的过程。本书由龚平、马驰远编著。
宋氏家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简写的民国史。《宋氏家族未解之谜》依次介绍宋氏家族各个重要人物的生活历程和不为人知的豪门恩怨,揭示一个显赫家族形成的过程。
在一间小教堂里,一个美国归来的华人小牧师娶了谁家的闺秀?这位小牧师姓宋名查理,也叫宋耀如。他本来并不姓宋,这其中有怎样曲折的故事?宋耀如把一个朋友带回家中,他的两个女儿先后爱上了这个人。这个人是谁?宋霭龄在感情之争中败给了自己的亲妹妹,她会甘心吗?蒋介石追求宋美龄,宋美龄为何犹豫不决?“宋氏三姐妹”相互之间备有矛盾,是什么事情让她们又走到了一起?宋子文看上了一个姑娘,他用了什么办法博得姑娘芳心?蒋宋联姻之后,蒋介石与宋美龄之间是否有真感情?西安事变之后,是宋美龄阻止蒋介石杀掉张学良吗?如果是,她凭什么这么做昵?“第一夫人”的风光背后,宋美龄的私生活有着怎样的波澜?风云变幻,宋氏家族移居海外,传说他们带走了巨额的财富,此说是真是假?谜,从《宋氏家族未解之谜》开始……本书由龚平、马驰远编著。
早就心里发虚的蒋介石听得毛骨悚然,竖起耳朵等着霭龄说出应变之方。霭龄不慌不忙地说:“环绕在你周围的,净是些无能懦夫,其兴趣所在,无非私利而已。他们孜孜所求的,无非一己的私利,并非你的目的,你当知这些都是真话。”一针见血,蒋介石脸色煞白。
霭龄看了一眼蒋介石,他已经被镇住了,该是自己摊牌的时候了:“不过,局势也并非绝望。我愿与你做成一项交易。是这样的,我不但要如你所愿,怂恿我的弟弟子文脱离汉口政府,而且还要更进一步,他和我将尽力号召上海具有带头作用的大银行家们,以必要的款项支持你,用以购买所需要的军火,才得继续北伐。我们宋家人拥有所有的关系和门路。你自己知道,你不会再从汉口获得任何经费或援助。而作为交换条件,你要同意娶我的妹妹美龄,也要答应一旦南京政府成立,就派我的丈夫孔祥熙担任内阁,我弟弟子文做你的财政部长。”
听完了霭龄开出的条件,蒋介石直冒冷汗,然而,他别无选择,最好的出路就是和霭龄合作。在向陈洁如转述这次会谈时,他说:“我已走投无路,她开出很凶的条件,但她说的话却很有道理。”后来,蒋介石一直认为霭龄是宋家最精明、最有手段也最有野心的人,她不但意志坚定,而且精力充沛,讲求实用。这样的人如果和自己合作,对自己有莫大的帮助,如果她跟自己作对,那可就很令人头疼了。
不久,蒋介石用死磨硬缠加上信誓旦旦,骗得当时的夫人陈洁如出国留学,为迎娶美龄做好了准备。孔祥熙也走马上任,担任“中政会广州分会委员、广东省财政厅长兼理后方财政事务”。这个职务虽然低,然而财政大权在握,再加上当时中央财政部长是宋子文,事实上宋、孔两家已经控制了国民党财政大权,从此,孔祥熙走进了国民党上层建筑的核心。
既然与蒋介石签订了协议,霭龄自然要尽快建立蒋宋联盟。亲情和威逼双管齐下,霭龄劝降了大弟弟宋子文,将他拉到了蒋介石一方,接下来就是美龄了。
说服美龄并不很难,虽然美龄早有恋人,然而,生性浪漫多情的她对“第一夫人”的名号并非无动于衷,在霭龄的劝说下,她同意和恋人分手,下嫁大自己10岁的蒋介石。这场政治联姻给霭龄夫妇带来了无数好处,最明显的是,任职蒋政府的几十年里,孔家财富的增长速度绝不止用“倍增”可以形容的,而孔祥熙的官职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婚礼结束后,一位深谙蒋宋联姻内幕和霭龄在其中作用的内幕作家这样形容宋霭龄:“精明能干,意志坚定,治世能力极强,野心大,权力欲旺盛,是上海滩一位能呼风唤雨的女强人。”
然而,霭龄的这些活动却带给了庆龄难言的伤痛。庆龄和美龄一起长大,姐妹感情很深,眼看她在大姐的撺掇下结成了毫无爱情的婚姻,庆龄怎能不痛7大弟弟宋子文的倒戈,也让她暗地伤心不止。可是,宋霭龄狠起心的时候,决不会善罢甘休。为了提高蒋宋此次联姻的地位,霭龄甚至散布庆龄即将再嫁的谣言,在庆龄的伤口上又撒上一把盐,庆龄病倒了。得知此事,美龄气哭了,她怒冲冲地质问霭龄,霭龄却只是冷冷地说庆龄“自作自受”。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轰轰烈烈的上海保卫战开始了。宋霭龄亲自参加了救援工作,慷慨地拿出8万美金,并四处募捐,建立了一座中型医院。战事稍歇,霭龄夫妇立即赴欧美访问,争取国际援助。此行签署了几个购买军火的协议,只不过其中很大一部分后来被用作围剿红军。
抗战爆发后,宋霭龄又多次慷慨解囊,捐赠了大量救护车、军车、寒衣,并倡导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收养了许多战时流浪儿。曾经有一次霭龄慷慨解囊,一次性捐款10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据说因为此事吝啬的孔祥熙还和霭龄生了一场闷气,不过,以孔祥熙绵软的脾气和霭龄强硬的性格,自然是不久后孔祥熙就向霭龄屈服,继续当言听计从的好丈夫了。
接着,为了号召全体人民在民族危亡之时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宋氏三姐妹重归于好,她们携手出现在公共场合,向世界示意:宋家人现在要摒弃旧恶,携手抗日了。她们用流利的英文向全世界发表演说,呼吁支援,不顾危险到难民区视察,并参观一个个战时医院,慰问伤员。一时间,各大报刊均以拍到三姐妹的合影为荣。
不过,慷慨的背后,宋霭龄也发了无数笔国难财。
国民党迁都重庆之初,霭龄以一个精明的生意人的头脑预料到,时局不稳,物价必定会大幅上涨,如果预先囤积货物必定会大捞一笔。于是,她秘密囤积了大批货物,装满了几个货舱,只等时机到来就抛售出去。
霭龄这里在囤积货物,蒋介石那边也因为物资的紧缺和物价飞涨而忙昏了头。戴笠耳目众多,打听到许多商人在囤货,于是报告了蒋介石。蒋介石在听取了智囊的意见后,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大力报道中国远征军作战胜利的消息,并且宣称一旦全胜后就可以从云南运送货物到重庆,到时候物价就会下降,如此一来,等于暗示了那些商人,目前正是抛货的好时机;二是发布命令,勒令全部商号立即抛出所有囤积货物,否则就会被查收接管。消息一出台,那些没有靠山的小商号很快就开始出货了。P47-50
古老的黄河流域,饱经风霜,几度迁徙,黄河文化、黄河民俗、黄河文明、黄河风情滋养了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显赫一时的宋氏家族,就源于黄河北岸古城相州的河南安阳。
民国“岳父”宋耀如,远祖相州安阳人,本姓韩,其父韩鸿翼乃一位儒商,为人宽厚,热心公益事业,为乡人所敬重。夫人王氏,端庄文静,能诗善书,博文通理,夫妇生有二男一女,长男即宋耀如,又名宋嘉树,西名宋查理,是最早获得西方大学教育的大实业家,与其妻倪桂珍生有三男三女。
宋耀如当初凭着深邃的眼光,先后将六个子女送到西方,成就了中国政治、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六位人物。三姐妹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一个爱钱,一个爱国,一个爱权,三兄弟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三位洋博士在民国的经济舞台上施展拳脚,叱咤风云。
宋家的三姐妹将民国教父孙中山、一代枭雄蒋介石、财政大臣孔祥熙紧密“团结”在宋氏家族周围,演绎了一幕幕有爱有恨、有声有色的活幕剧。
宋氏家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简单的中国近、现代史。宋家的三姐妹将民国之父孙中山,一代枭雄蒋介石、山西巨富孔祥熙紧密联系在宋氏家族周围。一些民国高层的政治矛盾,有时都可以微缩到宋氏家族内部。他们家族成员之间复杂的亲属、利益关系,大大影响了民国时期的历史。
有道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沧桑已逝,荣辱繁华都已随风而去,纵观历史沉浮,凉夜如井,古道扬尘,弹指一挥间,白了头,百年光阴如白驹过隙。美国当地时间2003年10月23日23时17分(北京时间24日11时17分),横跨了三个世纪,中国百年巨变和风云变幻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走过漫长106年光阴的宋美龄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家中去世。至此,宋氏家族的显赫历史一去不返,曾经亲历过兴衰与共的四大家族的显赫人物都已相继离去,风光一时的历史风云落下了帷幕。
屈指算,光阴荏苒,四大家族的显赫人物大都魂飘异国,客死他乡,几经沉浮,演就的又是怎样的人生,怎样的故事7为此,不妨拉开帷幕,让披着历史尘埃的宋氏家族的人物粉墨登场,重演历史的过往……
哀哉,一代“王朝”!
悲哉,一代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