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艺术人生--戏剧文化之旅(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我的艺术人生——戏剧文化之旅(上下)》的作者房子是著名剧作家,曾担任杭州话剧团和浙江话剧团团长,以及浙江电影制片厂厂长,对戏剧电影事业做过不少贡献。本书是作者艺术人生的真实记录,并收录作者的艺术创作:话剧、影视剧等剧本,全面记录和反映作者一生的艺术成就。

内容推荐

房子所著的《我的艺术人生——戏剧文化之旅(上下)》内容简介: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无论年届花甲,拟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夭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一旦天线下降,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竖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我的艺术人生——戏剧文化之旅(上下)》是作者在晚年对自己艺术人生的回顾。

目录

上册

 封面题字贺敬之

 书法题字

 序钱法成

 《我在洪流中》(八十自述)房子

 挣脱“羁绊”的人生记录——为房子出版《我的艺术人生——戏剧文化之旅》而作天高

 《飞吧,鸽子!》序

 在沉思中深读《飞吧鸽子》余林

 挚友苗戈

 一 领导的关怀

 二 舞台与银幕

 三 三剑客

 四 生活与交流

 五 多次受奖

 六 难忘亲人

 七 依依同学

 八 战友之情

 九 与病魔搏斗

 十 东西方之旅

下册

 不要随地吐痰街头剧

 霜天红叶八场话剧

 飞吧,鸽子 四幕六场话剧

 附 后记

 将军与第二代 四幕话剧

 附沉郁之情,悲慨之歌

 第十一块浮雕十五场话剧

 附视角·结构·戏剧冲突

 日蚀大型多场次话剧

 太阳神的后代 大型现代话剧

 西子姑娘 电影文学剧本

 流亡大学 电影文学剧本

 风流两代人 四集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

 年谱

 获奖一览表

 后记

试读章节

挣脱“羁绊”的人生记录——为房子出版《我的艺术人生——戏剧文化之旅》而作

天高

房子是我的大师兄,横滨桥畔是我们共同立志从艺,迈进“话剧家园”的地方。虽然我们俩在校的时间不同,但“失之交臂”并不能改变因师出同门而带来的“审美情趣与艺术追求”的“近亲效应”。“上海剧专”毕竟是一个“学术探索气氛浓厚,艺术大师典范高树”的地方,从基因传承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许多“共同语言”和历史回忆都离不开这个根基的营养。

房子是我的老同事,称“老”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都已到了古稀之年,样样事情都可以“倚老卖老”,而是因为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他在杭州话剧团当团长,我在浙江话剧团当演员时就有同行间的交往,“文革”期间两团合并,接触就更多了,直到共进改革开放后的浙话领导班子,共同创作剧本,甚至连我们两家住的屋子也就在楼上楼下……这样的“同事”实在是“老”得太知根知底了!

但是,我和房子之间真正的称呼应该是“合伙人”,因为在房子最关键的“人生岁月”和最繁忙的“创作季节”里,我们都是“合作者”,既是艺术创作的“合作”,更是开拓浙江话剧事业的“合作”,那个时期,我们(包括童汀苗、高文达)天天在一起争论、研究、探索、策划……简直到了“亲密无间”、“形影不离”的程度。正因为有这种“特殊的历史关系”,得悉房子要出书就自然想到要写篇东西,回忆一下当年“美好的往事”,说说心里话,并表示对他真诚的祝贺!

(一)

也许是年龄的关系,我的记忆力正在日渐衰退,但是,我发现“记忆”也是可以被唤醒的,最近,我在海南岛“避寒”,从邮箱中收到房子发来的新书目录后,他的一个个剧作便清晰地在我的脑海里重新展现画面。我发现,他的作品都以强烈的时代信息和社会忧息为特色,没有人为地制造戏剧矛盾,没有虚假地故意编织情节,而是从生活的日常涓流中寻找潜藏在底层的“漩涡”,从时代的发展变化中挖掘出不同层面的“人物”在观念、审美、思维方式、生活追求、爱情表达……等各方面的差距、代沟和冲撞。他的作品善于通过性格化的语言和行为来完善形象塑造,很有话剧的魅力,是浙江话剧剧本创作中一个特别有时代感的突出高地!

他的第一个作品是58年到北京汇报演出的街头剧《不要随地吐痰》,戏虽小,影响不小,“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刊登了剧本。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了全体演出人员,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照射出时代的精神巨变。特别是“四人帮”粉碎后,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强烈地放射出对新的时代,美好未来的“战斗”渴望,《飞吧,鸽子》哇哇坠地便在北京、杭州两地开花,因为这只“鸽子”带来了春天的消息,带来了人们对建设“东方大港”所意味的伟大祖国必定会强大起来的坚定信念!

随后,房子又一个接着一个地写了《将军与第二代》、《第十一块浮雕》(与人合作)以及我们三人一起合作的三个剧本《日蚀》、《太阳神的后代》和《高山下的花环》,这个时期是房子创作的“高峰期”,勤奋刻苦,激情拼发,艺术思维非常活跃,作品的成活率高,还从这些作品中折射出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历史印迹,他就像一位忠于职守的交通警察,为车辆的行驰安全,风雨无阻地竖守在十字路口……

思想敏捷,足智多谋,敢为人先,开拓创新……这些形容词虽然不是改革开放时期才有的,但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才”,当时必定受到大家的欢迎,记得80年代初,浙江话剧团重新组建领导班子时,省文化厅有关领导曾征询过我的意见:你当一把手,班子的事听听你的意见,童汀苗没有问题吧?你们都是老浙话的。房子怎么样?他又能写,又能导,还当过杭话的团长,能配合得好吗?“没有问题,我们都是“上戏”出来的。”我知道,找个“志同道合”的不容易。于是,他的加盟使“浙话”变成了非常显眼的“编剧内阁”。尤其因为新班子组成之后,思路一致,猛抓创作“东拼西杀”,新戏一个接着一个登台亮相,成人剧、儿童剧、课本剧、木偶剧四面开花,话剧走出低谷,观众重返剧场,经济状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称我们为“三剑客”不无道理。其中,房子是一根重要的梁柱。他进入新班子之后,状态非常积极,从总体布局到开拓创业他样样都能,从行政管理到业务提高,他件件都干,思路活、点子多、能力强。就白手起家成立电视剧部一项工作,由他和唐智群两人负责定方案、拉赞助、借器材、选课题、立项目、编剧本、请演员,直到建立管理制度、搞成本核算,定拍摄计划、做分配方案、市场推销……井井有条地一步一步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竟然连着拍摄了“黑天仙子”、“山乡童歌”、“江南药王”、”P,R小姐”,”风流两代人”等好几部片子,在省属艺术团体中被视为成功的“开拓者”!现在,再来回顾这段“历史”,对于房子来说特别有价值,它是后来调任浙江电影制片厂厂长的一次预备役训练,也是艺术专业“华丽转身”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像房子那样善于抓题材,能敏感地发现社会热点,并且能把这些“发现”转化成艺术品,呈现在舞台或屏幕上的,就是现代社会中最令人着迷和钦佩的“传媒制作人”,房子确实具备这一方面的“特殊才能”,所以,理所当然地进入了这个领域的重要岗位,从某种意义上讲,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是幸福人生的驾驭者,但是,他在这条道路上的耕耘过程并不平坦,他遇到的曲折和精神束缚是长期而沉重的,就像一位负重运动员,走过了许多沼泽、沙漠和泥泞,等他找到真正的湖泊时已经筋疲力尽……

(二)

人生有许多偶然性,要看准环境条件,抓住时代机遇,找到充分展现自己才华的平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房子从青年时代就勇于挑战“平庸”,去寻找新的人生目标,从小德清奔向大上海,从戏剧学府又参军上了前线,终于由一个热血青年变成了满怀壮志的战士,在一九四九年前后中国历史的十字路口,他选择了“红色”;战争结束后,在工作和事业的选择中他选择了“艺术”。当时,新的建设时期,文艺也需要创业,他当过演员、做过导演、编过剧本,担任过剧团领导……但是,最能展露“才华”的岗位,就是“写戏人”。

“写戏”尤其是写话剧和影视,实际上是一项非常严肃、崇高、神圣而繁重的工作,“写戏人”必须具备热爱生活、充满激情、关心社会、洞察人生、分析矛盾和开拓思辩的能力,还要能广交朋友,善解人意,深入到生活的底层,把人生的悲、喜、苦、乐用文字和情感笔下生花地表达出来,引发观众对人生的感悟和哲理的思考。

我们称这样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P59-61

序言

房子同志是我省著名剧作家,曾担任杭州话剧团和浙江话剧团团长,以及浙江电影制片厂厂长,对我省的戏剧电影事业做过不少贡献。他今年八十高龄,晚年与疾病作了顽强的斗争。最近他拄着拐杖来到我家,要求我为他的作品集写序言。我见这位与我同龄的令人尊敬的老朋友康复之后对戏剧创作事业还是这么执着,对朋友这么诚恳,深受感动。

房子同志曾是一个思想早熟,才华横溢的进步青年,一位激情澎湃的革命者。他十五岁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杭州建国中学勒令退学,接着他又参加当时更为进步的上海戏剧学校,成为上海学生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并以他的诗歌和戏剧活动宣传革命思想;建国之前,只有十六、七岁的他就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行军千里,深入福建农村,学会闽北话,发动群众搞剿匪反霸、土地改革;他曾守卫祖国海疆。用他擅长的诗歌和戏剧表演鼓励守岛战士。革命斗争环境促使一个青少年早熟和发挥最大能量,并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历和社会经历,房子就是这样的青年人。

五十多年前他复员进了杭州市文化局,依然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激情和战斗力。在奉命扩建杭州话剧团后,紧密配合形势突击创作了街头剧《不要随地吐痰》。1958年,这个街头剧和越剧小戏《关不住的姑娘》、《一日千里》一起在北京天安门前等地演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敬爱的周总理观看了演出,《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要创作更多短小的文艺作品》,社论把这个街头剧比作抗战时《放下你的鞭子》和《兄妹开荒》,这是浙江戏剧在1956年演《十五贯》之后在首都北京引起的第二次轰动。周总理和《人民日报》提倡之后,全国顿时掀起了创作演出街头剧《不要随地吐痰》之类小戏的高潮,推动文艺进一步与人民生活紧密结合。

房子同志是一位非常关心现实生活的剧作家,他始终与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共呼吸。他为了及时反映先进人物和先进单位事迹,深入工厂农村,沤心沥血地创作了反映解放前夕“5,20”学生运动的《霜天红叶》和解放后农村生活的方言话剧《岁岁重阳》,以及《将军与第二代》等作品。特别是他在1978年至1979年,以建设宁波北仑港为题材的大型话剧《飞吧,鸽子》,集中体现了他思想和艺术的高度。

《飞吧,鸽子》反映了“文革”结束之后,党与少数思想僵化,仍然坚持极左路线,继续伤害知识分子,埋没人材的干部的尖锐交锋。剧中人物关系设置合理,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曲折,层层推进,引人关注,语言精彩,抒情处淋漓酣畅,信鸽情节构思巧妙且富有诗意。这个优秀话剧产生于33年前,它来自生活的第一线,建设的第一线,它敏感而及时地向人们提出了当时应该关切的大问题,因此该剧受到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和浙江省戏剧界的重视,戏演出后在全国产生很好的影响。这个剧本今天读来仍能发人深思,足见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影响深远。

房子还有一个创作黄金时期,是在浙话与顾天高、童汀苗的三人结合。当时这三位剧团领导兼编剧志同道合且年富力强,他们及时配合形势写了不少好戏,如《高山下的花环》(改编)、《第十一块浮雕》、《日蚀》、《太阳神的后代》等,当时厅里抓创作的陆再炎同志和我也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戏都推上去演了。而且一个反映与高层不正之风斗争的《日蚀》还获得了第五届全国优秀创作奖。

他还创作了好几部电影,如《西子姑娘》以及与童汀苗合作的《流亡大学》等。他在任浙江电影制片厂厂长期间,成功地抓出了优秀故事片《假女真情》,荣获首届华表奖,且慧眼识人材,大胆起用从未拍过电影的奚美娟,她演此片得了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回顾上面这些成绩。我为房子同志感到欣慰。当然也有为他感到惋惜的地方,如有的优秀剧作因受人为的干扰不能上演,接连的政治运动耽误了宝贵的时间等。更为严重的是,晚年三次重病使他无法工作,陷在长期与病魔作斗争的极度艰难处境中。但房子同志很达观,很顽强,他把这些遗憾都看淡了。我也为他感到高兴。因为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人不可能终处在象牙塔之中。况且,房子同志与疾病作斗争的精神和经历本身,是鼓励人们不畏死神、不畏困难的很好教材。

我祝愿房子同志今后活得更健康,更乐观,更长寿,还能为人们写出美好的文字来1

2012年3月16日

后记

《我的艺术人生》付印了,这对于一个八十老人来讲,是件喜事。有人说我是“属猫”的,有九条命,“九死一生”。我被死神召唤过多次,但现在还是健康地活着。我的一生是拼搏的一生:和“左”的路线拼搏,和死神拼搏。回顾以往,心情依然舒畅。去年省剧协为八十岁的老会员祝寿,黄先钢主席说,我们要给后人留下一点东西。现在见行动,正好半年。谢谢剧协的同志们,没有他们的提醒,这本书出不来。

有人说,人生像是一部长篇小说,但我的一生更像是一出剧情波澜起伏的大型多场次话剧。回顾全部人生,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因为我是幸运的,虽然经历了战乱和“文革”这样的动荡年代,但是幼年时父母的宠爱,童年时艺术细胞的萌生,青年时对爱情的追求,壮年时奋斗的激情,中年时成功的喜悦,老年时晚辈的敬重,还有大批战友互相呵护。这一切美好我都享受到了,当我快要走到人生的暮年时,重新审视我过去所写的剧本,当年想追求的生活真谛和想表达的思想虽然激越,但现在看来却更加清晰,那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我十分怀念“三剑客”的年代,童汀苗、顾高天和我,应该说我们三人从意念、审美情趣,甚至语言都是那么的接近,因此在这次选剧本时,我一定要把《第十一块浮雕》、《日蚀》、《太阳神的后代》选进去,这是我们合作的精品,也是我的黄金时代。

我感谢贺敬之老师,他是我到解放区以后所崇拜的第一位剧作家、诗人,在耄耋之年为我题了书名。

感谢钱法成同志,带着眼疾为我写序,感情真挚文诚意切,他是我的好领导又是我亲密的文友。

同时也要感谢我的同龄人余林,勾起了三十年前和我一起合作过的导演王显廷和众多演员的难忘之情。

我还要向在天之灵的周桓、于冠西等前辈们致敬,他们是我创作的引路人。

我不想为自己树碑立传,只是想从我创作的剧本中,以及我这篇《我在洪流中》(八十自述)的片言只语里,留下一点真与善,摒弃一些丑与恶……

2012年3月于杭州滨江彩虹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艺术人生--戏剧文化之旅(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房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104036814
开本 16开
页数 8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1.6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5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4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