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内容
编辑推荐

高原编著的《遇见我的前世今生》内容简介:解释命运中的一系列蝴蝶效应,20次奇遇40次觉悟,一场关于生命的禅修之旅。身体和灵魂同时上路,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豁然开朗,这种灵魂脱壳的感觉,一生只有一次!都市身心灵禅修课,在旅行中疗愈自我,全球励志大师高原继《潜意识》大卖30万册后又一力作。高原迄今最满意的作品,百万粉丝再度口碑相传:在我们的人生之旅中,这样的书就如同一个路标,指引方向!

内容推荐

高原编著的《遇见我的前世今生》是潜意识大师高原在面临人生困境之时一次心灵和身体的双重之旅叫公司的破产、妻子的离弃、身体的疾病……在遇到事业的巨大挫折和人生的重大变故时,“我”曾一度迷失了方向。为了使自己的心灵得以解脱,“我”选择了旅行,从洛杉矾到印度,从孟买到中国西藏,从东京再到南美。在路上,作者遇到了各色各样的人,包括企业家、律师、小老板、修女、僧人、不得志的员工等。特别的际遇给了他特别的启示,最终作者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苏醒、觉悟,豁然开朗,这种感觉,或许,一生只有一次。

在这本《遇见我的前世今生》中,作者通过知名人物的禅修案例,以及大量丰富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现了多种自我疗愈的神奇方法以及自我苏醒、自我觉悟的心灵过程。我们寻找的是最真实的自我,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完全属于你的。这既是一本非常具有可读性的身心灵的对话、故事体的小说,又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心灵励志经典。同时,它还带有浓郁的玄学味道,融入了儒、释、道等不同宗教关于心灵力量的阐释。它结合中国人的具体性格、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让读者身临其境,并帮助他们萌发豁然之悟。

目录

序与另一个“我”不期而遇D

遥远的召唤

教堂,修女,纯净的心

启程之前的准备

“曾经差点放弃!”

我们内心的“乞丐”

重要的不是问题,是你能做什么

清除体内的“坏苹果”

穿越疯人院

安全感

欺骗的天性

上流社会

自我欺骗

操控自己的情绪

一道情绪的测试题

改变错误的认知

借宿在陌生农场D

信任的价值

对待自我的方式

消极暗示

不合理的自我信念

出口无处不在

九种情绪状态

内部的压力管理

企业家吴先生:爬在大树上的“成功”

“神”与“灵”

“告诉我,你在想什么?”

潜意识的倾诉;台疗

称量自己的压力

‘抑郁症和隐者

镜子的作用——和潜意识的对话

谁是你的依靠

精神偶像

东京的僧人

心灵的多重伪装

爱就是渴望

消除恐惧的魔鬼

‘战胜恐惧

‘意念和祈祷

诵读信仰

从前生渡向今世

后记心灵的回程

附录与心灵的对话密码

试读章节

盂兴,黄昏,如梦如幻。

我匆匆忙忙地从一间房子钻出来,沿着一条细长的深巷向前走。巷子的前面是一片越来越宽大的世界,光线越来越明亮,突然从傍晚变成了刺眼的白昼。

上师就出现在巷子的外面,挡住了我的出路。

他披了一件茶褐色的宽袍僧衣,胳膊下夹着象征湿婆裨的三叉杖,却坐在一张藤木做成的时尚椅子上。他的脑袋上扣了顶奇怪的白色的帽子,上面插满了漂亮的红色羽翎。

这种打扮让他看起来并不是专业的禅僧,倒像一名客串演出的百老汇演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糊涂地站在原地,一时之间不知道要不要跟他打个招呼。他像是从我体内突然钻出来的,欲要复归原体;或者是与我不知有何瓜葛,特意在此等我。因为当我看到他第一眼的时候,就知道他有很多话想对我讲。

有些人就是这样,只要他向你走来,或者你在某一天的某个地方见到他,你马上就能预感到你们之间会发生一些什么。只有灵性的嗅觉才能帮我们完成这个工作,他们能够看到肉眼无法侦辨的信息,灵性的沟通总是不可视的。就像粒子的传输,可以完美地逃过眼睛的捕捉,只有最精密的器材才可能发现。

当我经过他身边时,他突然开口了,而且唠唠叨叨地说了一大串。声音不大,可字字清晰,仿佛正伏于我耳边。

“你可以叫我麻哈赛。几十年我一直用这个名字,它只是一个代号而已。许多人称呼我上师,如果你不觉得拗。口,也可以这么叫我,但是它听起来很容易让人敬畏,我不喜欢这种感觉,它会使我远离自己。”

“呀……”我问道,“您是在对我讲话吗?”

答案不言自明,他真诚地看着我。而且周围十几米内,除了我们两个,再也没有别人。巷子的外面是一座寺庙。他所坐的位置,正好是寺庙门外唯—一的一棵菩提树下。

看起来,这位名叫麻哈赛的苦僧足足有一百多岁了。有那么一瞬间,我不敢判断他的年龄,因为他白色的胡须垂在胸前,看起来苍老稀疏。我甚至怀疑他是一名降世的神僧,这让我顿时生起浓浓敬意。

“年轻人,你来孟买找到自己的东西了吗?”

我惊讶地问:“您怎么知道我到此地的目的?”

他叹口气,说:“人的一生,就是不停追寻的过程。人到一处去,总有所求。”

我想,他讲得对。我隐约感到,他无比清楚在我的身上正发生什么。

上师继续说:“但是,人们所有的正在追寻的和即将经历的事物,它们都存在于内在。人们的内在富有原生的强大力量,它直接听命于自然和宇宙。就像你,你的欲望和野心,迷茫和困惑,并不轻易受你自己的控制,却在你的身心和灵魂之中。”

“如果你想改变任何事,就要从自己的内在灵魂做起,而不是外在的皮囊。每个人要对自己生命中经历的一切负百分之百的责任,不能怪罪于任何人,因为一切都因你自己而起,所有的业障不过是自己作为的结果。这个果实是属于你的,不应由任何人分享,即使它的味道是苦涩和罪恶的。”

麻哈赛悠悠地端坐在椅子上,仔细翻读着手中一本很厚的书。他一边翻书,一边在说话。但我确信他并不是在向我朗读经文。因为他的话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每一句都结实地敲打着我的心脏。

我被他的话引出了无限的思考:“那如果我做这样一个假设:有人被歹徒强暴了呢?有人发生了不幸的车祸,他们并没有做出与此相关的业障,他们是那么友好善良的人儿,也就不会对这一切都有责任,不是吗?”  “啊,难道你没有注意到,每当发生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自己都在现场吗?他们的身体在接受灵魂的调度和支配,方向盘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而这与善恶的区别并非同一个问题。”他说,“这跟我们总是对每件事负有百分之百的责任有关。所有的事都毫无例外,不管是善是恶,是对是错,是成功还是失败。看起来是一种强力在改变你,实质上却是你的虚弱让外力有机可乘。因为没有任何的漏洞能让你摆脱你自己不喜欢的事。因此,.你对所有的事都负有责任,你必须从内在去追寻力量,而不是祈求上帝的怜悯。年轻人,请记住,一定是所有的事,没有例外。”

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观点,震惊极了。我想,上师说得有道理,他在从完全相反的角度审视世间事物。但我并不完全赞同。我无法接受“一切归于自己”的结论,虽然我本身便从事于潜意识领域的研究,十几年来对禅宗也有所了解。

伟大的自然和人的内在力量,难道真的不分善恶,只会听从于意识和本能的调配,或者只遵从于一个神秘而冷酷的宇宙法则?

“可是,或许还有别的例外?”

“永远都不会,”麻哈赛接着说,“即使那些因为巨大的压力精神失常的病人,他们看起来很可怜;那些死于凶杀的死者,受到强暴的女子,他们让人同情;还有许多人,穷苦者,病者,受诬陷者,他们十分悲惨。你不由自主地同情他们的境遇,但你也需要知道,他们是因为一个记忆或定式使自己落人此劫的。非劫难掠夺他们的灵魂,而是他们自己走人劫难。凶暴的罪犯与成功的强者同理,他们因某个意识符号推动人生轨迹。你要想帮助或改变他们,就必须去除他们心灵深处的那个记忆符号,清理他们的意识,发现并掌握那支威力无比的力量。”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对于病者,咨询和对病情的诊断往往无用,恢复要靠病者自己。一切灵药均在体内,医者的职责是帮助病者发现并拿起那把钥匙。

麻哈赛告诉我,他从前是一名特立独行的精神科医生。当他开始自己的诊断工作时,经常只是看着病者的病历,然后安静地对病者说:“亲爱的女士,我爱你”“先生,对不起”“请您原谅”和“谢谢您……”他歌颂自己的病者,用一切力量去赞扬他们的不凡之处。

上师总是用他知道的方式帮助病者回到能量零极限的状态,激活他们生命的灵I生。 

当病者的灵性被重新激活时,很快就痊愈了。

“一切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事物,它们都只是自身定式的投射。我们单靠外在的智力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智力的工具只能处理问题但不能解决根源。你要做的是放下和清除。”

“放下和清除?”

“对,你必须完全忘我。”

“怎样才能忘我?”P1-4

序言

每个人都对于另一个自己怀有两种复杂态度:莫大期待,或是深层的恐惧。

心灵就像一面坚实的铜镜。它总是给你一具模糊的映像,使你似妖,又如智者;让你坚强,又不停地把你摧残。你看到的是什么,并不取决于它给你的,而取决于你自己的想象和方向。

你可以尽情地设想自己的美丽、高贵与坚韧的意志。你可以无情地消灭这种想象,换之以黑暗和虚弱的疲惫之体。你可以捧着这面丑陋的镜子顾影自怜:“呀,我多么不可救药。我是否还有资格站在这里跟你说话?我卑微得如同一只蝼蚁。”

那些从高楼大厦的顶端一跃而下的人们呀,退缩不前将脑袋埋在沙堆的胆小鬼,因为疾患的缠绕而放弃生存勇气的懦夫,还有我们——看似无比健康、勇敢、积极而又务实的人们。上面那些时现时伏的卑劣又柔弱的念头,何尝没有从头脑中闪现出来并且长久地霸占我们的思想呢?

你也可以无视这一切悲观的想象,保持灵性的纯朴、天真和开朗,推开门,迎着阳光向前走。无论得到或失去了什么,你都表现得无所畏惧。

我们有过上述这种种的时刻吗?

当人们不得不向上帝乞求某些问题的答案时,就总会在一扇未知的大门前望而却步。因为不了解自己,就不知该如何祈祷,也无法在镜子面前发现自己真实的灵魂。

因为看不到、触摸不到它,所以我们失去了自信。

人们潜意识中的习惯,是对一切无法定位的事情采取保守性的命令模式:不确定,所以是危险的啊;不好说呢,主人,你不要去做,会有麻烦;需要安全承诺,但目前没有让您高枕无忧的保障,所以这是不折不扣的冒险!

你有没有过上述让自己辗转反侧的纠结?不管任何事,你都无法摆脱上述的困惑。我们对于未知的领域充满了期待而又夹杂着恐惧,对于过去又满怀困疚和无穷的困惑,这使我们很容易顺理成章地成为生活的保守派,而不是满怀豪情的勇者。

“我”该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呢?另一个“我”是什么模样的?它是天使还是魔鬼呢?

我们曾经无数次在暗夜感受过它的模样,但每次都会与它擦身而过,很难看清它的真面,也没有办法捉住它的手,让它倾听自己一诉衷肠。

多少年来,我们就这么飘浮着,灵魂如同一只被细细丝线牵在神秘造物主的手中的风筝,在空中变换着各种角度和姿势,幻化出无穷的样式,却看不到握有自己命运的“主人”藏在哪里。我想找到它,我的前生,我的今世,我命运的主宰。我们只有抓住它,才能与未来接轨,发现我们生命的密码。

在本书中,我将与你一起去追赶那些失去控制的力量。它总是躲起来,无视我们的存在,并让我们忽视它。但当它失去控制,我们心中的魔鬼就会跳出来掌握局面。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魔鬼”。当你战胜它时,你就成了自己心灵的主人;但当你失败时,你就成了它听话的奴仆。它在你软弱的时候侵蚀你的灵魂,在你害怕和无助时让你丢掉前进的方向,失去所有强大的积极而正面的力量,就像我现在这样。

希望我的这段充满幻感、痛感与释放的旅途,对所有读到这本书的人都会有所帮助。

后记

2009年,在华盛顿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我提到了关于人生的三大定律。它们来源于我在生活、工作和长期培训经历中的总结。我认为这三条定律充分反映了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困惑并且提供了解决的钥匙。

我们的心灵是一个神秘而充满奇迹的房间,人生每一刻的终极任务,都是为了找到打开房门的那一把钥匙。

1.交换定律:我们人生所获得的任何的东西,都需要你付出相应的代价。没有人能在上帝那里免费收获,即使面对上帝主动的给予,你也需献上“换礼”——你要明白好运不会常在,使自己常怀感恩之心,并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人。劳动为了生存,而你的幸福需要你懂得“让别人幸福”,这就是交换。

2.变化定律:我们人生的处境总是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像宇宙一样变幻不停,终迹莫测而无有终点。如果你希望某种有价值的东西能够保持下去,你就必须要付出新的和足够的努力,并且合理地调整行进的方向。没有不变的价值,同时也没有不变的方向。

3.不可逆定律:我们人生的旅程永远是不可逆的,不管过去是好是坏,没有人可以回头,也不能补救。过去就像我们已经消逝的身体细胞,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成为巨大而不可逆转的回忆。一旦开始出发,我们就再也无法回到原来的起点上。

但在俗世的生活中,虽然从表面上看,你会觉得我们在人生中的任何选择都是可以重新决定的。比如当你选择了向左时,你随时还可以再返回右方。这是你所看到的,但问题是,我们在生活中的任何一种选择,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前行。选择虽然可以向着未来的方向变化,时间却已经不可挽回。当你改变了原来的选择并且进行重新决定时,你已经不可避免地付出了时问的代价。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一个人曾这样问我,他希望得到现实的解答,告诉他应该向哪一个方向迈步才能不发生错误。

我说:“最重要的是,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我知道了,也许收获到的道理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资产,失去的只是我们在人生当中应该付出的一笔学费而已。”

“是的,不管得到了什么和失去了什么,每天都应该是快乐的,因为你的心灵始终在它的旅途中留下丰富的记忆。”

1.当你需要选择时,请慎重思考并且基于信仰。

一系列的选择构成了我们的命运。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不断的选择之中更改或坚定方向。当你处在人生的重要关口,尤其涉及大是和大非的问题时,你要做出慎重和理性的思考。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绝境,你都不可背叛自己的信仰。

当心灵面对信仰的考验时,它的选择需要你给予一种坚定的支持。如果你让它随波逐流,它就会给你一个不确定的答案。失去控制的心灵如同脱缰的野马,它再也不受你的驱使,再不能与你融为一体。身心不能合一的人没有信仰,就像白天的太阳被乌云笼罩,夜晚的星星藏匿无踪。

2.我们要及时地做出最符合心灵的选择。

我们对于自己人生的选择虽然要慎重——看清方向才能迈出双脚,但也要及时。因为犹豫不决、迟疑不定,都是以自己的时间为代价的。有时这种代价会非常惨重。我们见过许多优柔寡断的人,他们无法把握时间,从而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更可怕的是,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充满了抱怨。

在很多事情上,尚未作出选择时,你发现明天固然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但这些可能性都是虚幻的——它们尚未成真,只是一种可能和一幅蓝图。做出了你坚定的选择,固然意味着你放弃了很多的可能性,但毕竟使一个计划转化成了逐步实现的现实。每个人都不能为了虚幻的可能性而放弃脚踏实地的现实。假如你不能使自己生活得富有效率,你将迷失在左右摇摆的旅途上,失去那些本可抓住的机遇,以及享受那些本属于你的幸福。

3.使灵性迷途知返,即便被人发现你的羞愧。

灵性富有正面、积极和正义的品质,我们必须崇尚道德,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这关乎到我们潜能的释放是否符合内心的需求和他人的期待,同时关系到你的未来是否值得让人称赞。

如果我们在事关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发现自己的选择已经产生了错误,就应该尽快地改正。越早改正,时间的损失就会越少。即便经过努力的弥补,仍然不能回到起点,但你毕竟离起点还不算太远。

也许,你只是迈出了几步就制止了损失,或者我们会在此过程中得到更有意义的收获,让自己的灵性保持积极色彩的经验。

4.对于自己的人生,你学会综合权衡和深入思考。

在一般的问题上——那些不怎么关键的次要问题,如果你觉得以前的选择不合适,在考虑是否应该重新做出判断之时,你需要对包括时间代价这一因素在内的各种因素做出综合的权衡。

并非所有的失误都应重新选择,转身走向另一条路也许会给你带来新的机会,但会失去原来经过努力打下的基础,将这些经验积累和经历白白地丧失。更关键的是,我们已经失去了原先选择时所具有的年龄优势,你会发现自己不再年轻了,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来做新的调整。

因此,如果综合权衡下来重新选择对你比较有利,那么当然可以做出勇敢的决定,但如果结果较为不利,就不如维持原先的选择更为恰当。

5.珍惜自己的过去,并且永不抱怨。

不论我们原先的选择是否合适,也不管是否应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记住,你永远不要否定自己的过去,离抱怨远一点,并始终保持积极和感恩的心态。

每一种选择和每一段经历都是有意义的,这段历程也许增加了你的阅历,或者丰富了你的人生。哪怕它是一次失误和痛苦的经历。无论如何,我们的过去都会激发自己的智慧,磨炼我们的意志。有时候,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过去所带来的经验和教训,才使我们对于人生的理解变得更为深刻和成熟了。

人生在本质上,是由一节一节的时间构成的。你明白时间的本质吗?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一去不复返,再也不会回来,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人生一去不回,尽管你充满遗憾,也只能回头磋叹,无可奈何。

因此,你要始终知道,我们在人生的长河内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归结起来只有两个字:选择。我们的人生就是选择,心灵的选择和进入俗世方式的抉择。我们既要选择获得,又要选择放弃。我们选择了向右,就得放弃向左。在很多情况下,有时没有做出选择,也是一种决定。这时的你,可能听从了心灵的感知,选择了顺其自然,或者放弃了名利的诱惑而让一切随缘。

有人可能还会觉得,他们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自己在做出选择,他们自己没有决定权,没有进行思考和争取决定的权利,而是听从了他人的选择,顺从了别人的思考。比如家长和老师的劝告,朋友的建议。听从他人的选择也是一种决定的方法,只不过是放弃了自我的灵性而听从了他人的指引。

漫漫人生路,我们可以改变方向,可以调整路线,但是我们已经无法返回起点了,永远也不能。我们只能向前继续迈进,接受命运给我们的结局。因为方向就握在你的手中,命运之筝的线长长飘扬,你的手是它的起点。

你的灵性主宰你之命,只有你才能打倒“你”。

有个朋友曾奇怪地对我说,我发现了一个真理呀,是不是老天跟我过不去?我问他什么真理。他瞪大眼睛说,我只要洗车就会下雨,你说怪不怪呢?

其实,他的这种心理投射叫作孕妇效应,意即偶然因素随着自己的关注而让你觉得是个普遍现象,你怀孕了就更容易发现身边的孕妇,你开了一辆奔驰,你就更容易看到奔驰,你拎着一个LV包,你可能就会发现满大街都是挎着LV包的人。

你拥有什么,你就会发现什么。

世界的本原是美好的,唯一的不同是我们的内心。我们要看你把自己的内心投射在哪里。当你投向丑恶,世界便是丑恶;当你投向善良,世界便是善良。

在要投射前,请先让自己的内心变得美好和积极起来。因为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你既拥有创造奇迹的魔力,也拥有毁灭自己的武器。

我的内心便也在这专注的虔诚中,被荡涤得像春天的清晨一样清新。

诚如我们看到和听到的,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幸福或者不幸的故事。有些人失业了,有些人病去了;有些人则经受着无法攀登或不能做好某一件事的煎熬。人们在自己的一生中难免经历着各种磨难,但最终,我们能够依靠的不是天上那虚无的上帝或神灵,而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心灵。

当我在心灵之旅中认识到了未知的自己,内心无所不能的灵性,我改变了某些过去根深蒂固的认识。我更加深刻地懂得了一些道理——就像你们每个人经历过的一样,但我们没办法提前告诉他们,那些正经历这一切的人。

他们必由自己的朝圣之路开启灵性,任何人的帮助都将起不到真正的作用。每个人都将在此道路上以自己的双脚行走,而且这条路对于他们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

我们将借此穿越人生的苦难,在虔诚的漫长的祈祷之中,去踏进未知的世界。也唯有如此,命运才能得到灵性的眷顾,助你打破世俗的栅栏,使憧憬和希望在自己的脚下明亮地泛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59207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8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9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4: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