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知识编辑部编著的《恐怖的次生灾害》包括:大气报复、环境污染、地质灾害、海洋与生物灾害和太空灾害,其中包括《地球大气对人类的升级报复》、《气象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城市污染和氧再生》、《石达开折戟大渡河之谜》、《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刻不容缓》、《油松树皮下的夺命杀手》、《拯救臭氧层做臭氧层的朋友》、《美国航天飞机与天气》等文章。
图书 | 恐怖的次生灾害/青少年气象科普知识漫谈 |
内容 | 编辑推荐 气象知识编辑部编著的《恐怖的次生灾害》包括:大气报复、环境污染、地质灾害、海洋与生物灾害和太空灾害,其中包括《地球大气对人类的升级报复》、《气象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城市污染和氧再生》、《石达开折戟大渡河之谜》、《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刻不容缓》、《油松树皮下的夺命杀手》、《拯救臭氧层做臭氧层的朋友》、《美国航天飞机与天气》等文章。 内容推荐 《恐怖的次生灾害》是“青少年气象科普知识漫谈”系列之一。 本书内容介绍: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气象科普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气象科普知识,传播气象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为此,气象知识编辑部特别编辑了这本《恐怖的次生灾害》,主要精选现代前沿科技的各个项目或领域,介绍其研究过程、科学原理、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等,使青少年站在当今科技的新起点寻找未来科学技术的契入点和突破口,不断追求新兴的未来科学技术。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了气候、气候变化及其原因、气候变暖等威胁地球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目录 大气报复 地球大气对人类的升级报复 大片《后天》并非就是地球的后天 城市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短时暴雨与城市积水 气象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环境污染 城市污染和氧再生 “飞行拉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珠三角大气灰霾的思考 令人郁闷的灰霾天气 斯芬克司雕像损坏之谜 辉煌下的隐忧——都市光污染 人工白昼的忧思 地质灾害 石达开折戟大渡河之谜 解读四川特大山洪泥石流 登山有意雪崩无情 解读3·13果子沟雪崩 揭秘地震“预报专家” “天坑”从何而来 海洋与生物灾害 预防和减轻海洋灾害刻不容缓 不可忽视的生物灾害 油松树皮下的夺命杀手 太空灾害 1910年的一场虚惊 美国航天飞机与天气 拯救臭氧层做臭氧层的朋友 试读章节 人类诞生二三百万年来,一直和自然界相安无事,因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很弱,最多只能引起局地小气候的改变。但是,工业革命以来就大不同了,因为工业化意味着大量燃烧煤和石油,向地球大气排放巨量的废气和污染物。久而久之,就酿成了弥天大祸。第一,工业和汽车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它们会改变地球大气的辐射和热量平衡,造成全球变暖。于是,高山极地冰雪大量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低平海岛和大陆沿海低地(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已举国迁往新西兰,据报道北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正计划迁往斯里兰卡),以及造成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等。 第二,20世纪中期广泛使用于制冷剂、灭火剂和发泡剂等的氯氟烃类人造化工制品,当它的分子上升到高空臭氧层中后会大量破坏臭氧分子,造成全球臭氧层减薄和南极臭氧洞。而臭氧层减薄、紫外线的增强会造成人类皮肤癌(美国克林顿总统就曾患过)和眼睛白内障(南美洲南端已有全盲动物)。强烈紫外线还使农作物减产,海洋浮游生物和鱼、虾、蟹、贝等的幼体大量死亡,使地球生态食物链受到破坏。第三,高空臭氧层的破坏,汽车的大量使用,都促进了城市中光化学烟雾的发生。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臭氧,它会强烈刺激呼吸道,1952年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发生时共死亡400人之多。光化学烟雾对眼睛也有强烈刺激,1972年东京光化学烟雾曾造成2万人同时患上红眼病。 第四,工业废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和雨滴结合后生成酸雨。酸雨会使树木死亡、湖泊中的生物绝灭,号称“空中死神”。酸雨也会酸化土壤,使农作物减产并腐蚀城市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等。 第五,工厂烟囱和汽车排放的大量固体有毒颗粒,严重污染了我们呼吸的大气。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在2009年世界气象日致辞中指出,这些固体有毒颗粒使哮喘、心脏病、肺癌等病情加剧。他同时还说,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200万未成年人死于空气污染。 第六,工业化以来人类破坏自然的能力迅速增长。美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苏联五六十年代大规模开垦草地,破坏了地面植被,引发了巨大规模的沙尘暴。沙尘暴不仅使土地荒漠化,而且向大气输送了巨量的可吸人颗粒物。它大量吸附有毒物质后,同样使人类发生许多严重疾病。 瞧,人类为了文明和富裕生活,却把自己居住的城市变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污染岛,把自已生存的地球搞得乌烟瘴气、“五毒俱全”。直到生存警报厉声响起,人们才觉醒过来促进和组织各种国际公约以“亡羊补牢”。例如,1992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后来的《京都议定书》用来对付全球变暖;1985年在维也纳签署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后来的1987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治理臭氧洞问题;1979年《控制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治理跨国界酸雨;以及1994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治理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等等。 马克思曾经说过,“文明如果不是自觉的,而是自发的发展,那么留给自己的则是荒漠”。恩格斯明确指出这是大自然的报复:“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储存水分的中心。” 马克思、恩格斯说这些话的时候还是在百年以前,人类活动只使局部地区荒漠化。这可以看成是地球大气对人类的第一次报复,或者说局部的报复。因为它对别的地区没有造成什么危害。但时至今日已经有很大不同,不仅是工业废气和污染物数量特别巨大,而且特别是通过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机制等地球大气内部物理过程,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而起到“四两拨千斤”,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这可看成地球大气对人类的第二次报复,升级的严重报复。即从局地底层大气的温湿度和降水量的改变,升级成了前面所说的全球性的、整层大气的、物理的、化学的“五毒俱全”的报复。 当然,我们无须悲观。我们古代神话中有“后羿射日”,解决了当时的“全球变暖”问题;有女娲用五彩石补天,解决了当时的“臭氧洞”问题等。今日我们的这些国际公约,类似于神话中的后羿的那九支箭和女娲的那颗五彩石。例如,由于《蒙特利尔议定书》提前顺利执行,预计到大约2060年前后,地球大气的臭氧层就会恢复到工业化以前的水平。 所以,也许我们可以更乐观地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人类的无知造成的地球大气第二次报复,教训实在太深刻了。“吃一堑,长一智”,人类会变得更加聪明。人类在今后与大自然相处中会更加谨慎和更加警惕,在人类社会文明富裕程度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和地球大气、自然界最终相处得更加和谐。P2-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恐怖的次生灾害/青少年气象科普知识漫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气象知识编辑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气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295590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2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3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P429-49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