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12中国小说排行榜
内容
编辑推荐

中短篇小说以其适宜的阅读长度和对现实生活的迅速反映,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每年的小说作品中,既有实力派作家的精心之作问世,并在全国获奖;又有文学新人不断涌现,以其独特的经验,带给我们新的审美感受。因此本刊自1995年复刊以来,每年都要在月选的基础上编辑一套优秀作品的年选,目前已历经十余年,在读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好评。

《小说选刊》在今年优秀作品月选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比较和遴选,最终确定8篇短篇小说和8篇中篇小说入选《2012中国小说排行榜》(作者小说选刊),这些作者都是活跃在文坛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集中体现2012年度中短篇小说创作的大体成就。

内容推荐

为梳理新时期小说创作脉络,管窥小说创作走势,《小说选刊》从浩如烟海的小说作品中,《2012中国小说排行榜》(作者小说选刊)从2012年发表在各大小说期刊里的优秀作品,精选了当代著名作家的《代价》、《难肠》、《悬疑的荒芜》、《捕风者》、《春季里那个百花香》等16篇佳作,组成《2012中国小说排行榜》。《2012中国小说排行榜》内小说风格多种多样,或感人至深,或令人深思,或笔走偏锋……相信阅读完本书后,读者会对2012年的小说创作实绩会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目录

短篇小说

皇后大道

黑夜给了我明亮的眼睛

俄罗斯陆军腰带

代价

归来

七天

难肠

扎民出门

中篇小说

刘万福案件

白衣苍狗

悬疑的荒芜

捕风者

愤怒的小鸟

北京邻居

春季里那个百花香

启蒙

试读章节

十五年前,家住深圳沙一村的陈水英没有成为香港人的老婆,是阿妈的一块心病。

当时有许多姐妹都嫁过去了,陈水英却还留在村里。原因是没人为她搭线。她的朋友阿慧出嫁那两年,陈水英性格变化很大,似乎外面的热闹与她无关。不过再想想,又能理解,陈水英从小在西安大伯家生活过一段时间,想事做事,跟沙一村的女孩有些不同。用母亲的话说就是染上了北方人的毛病,傻乎乎,没心机,缺乏人生规划。大了不说,就说小事,那个年龄的女孩,喜欢嘴里放一块话梅或口香糖,说话的时候散发一种淡淡的芳香。陈水英则是弄一包葵花子,放在包里,没事的时候便掏出来,搞得嘴唇和一双手黑糊糊,包里连张干净纸都找不到,没有一点斯文气。阿慧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她喜欢陈水英,愿意找她玩。这让陈水英很感动,把心里话一股脑掏出来,还把自己在西安学到的包饺子,教给阿慧。阿慧也乐意学,可惜家里的面粉太少了,她们只好到海边挖一些泥回来包着玩。那时候的海还是海,甚至比较蓝,没有被开发商填成陆地,盖成豪宅。

陈水英在北方待过,受过不一样的熏陶,喜欢玩点不一样的。有一天,陈水英在沙子上面写下了“友谊”两个字,逼阿慧念,还说念对了赏一包瓜子。她明明知道土生土长的阿慧只会讲土话,也很少用这种酸词说话造句。

跟她预料的一样,阿慧的脸憋得发红。每次念完这句,陈水英都要学着阿慧的发音再念一遍,阿慧知道陈水英在捉弄她,于是装出生气,追打陈水英。陈水英则甩掉了鞋,笑着,撇欢跑在前面。那时候的天异常干净,有些蜻蜒在海边飞来飞去,阿慧见了,停下脚,伸出食指,等待蜻蜓,她不捉,只是静静地看着它在指尖上打转、停下,再飞走。

陈水英的手跟着季节走,冬冷夏热,只有阿慧不嫌弃,夏天时陈水英把发烧的手放到阿慧冰凉的手臂上,阿慧都忍着,最多瞪陈水英一眼,想铁板烧猪肉啊?  t

陈水英知道阿慧会这么说,继续嚣张:“是啊,我想吃呀,还是上等嫩猪呢。”i她享受阿慧那只手高高抬起,再轻轻地落在她皮肤上面,对于陈水英来说,那是一种美妙的感觉。

后来,陈水英随便找了个男人结了婚。日子过得不咸不淡,很平静。女儿考上高中住了校,她与丈夫再没话讲,分了居。陈水英的计划是,旅游回来,就去办手续,让自己身心自由,从头再来。至于为什么不敢公开,除了担心影响女儿学习,也怕惹外人笑话,毕竟年龄上没了优势。这次去香港也是为这事。当然,也是阿妈的意思。陈水英离婚之后,阿妈像是重新有了希望,有事没事走过来,在陈水英的耳边念叨几句。金链子、老婆饼、靓衫、皇后大道,是她嘴里的必备。阿妈常提到的东西和地名,陈水英也喜欢。每次听了,都觉得心里也舒服,嘴上也舒服。怎么早些年没有这感觉呢。她觉得这些名儿起得洋气,有香味,让人联想。陈水英知道阿妈这么想她嫁到香港,是因为家里没有香港亲戚,没有人大包小包带着礼品过来,让阿妈脸上无光。在村里一直抬不起头,街坊邻居间没有身价,就连打牌的时候赢了钱,也不敢大声笑出来。正是这个原因,她总是怪丈夫当年没逃港。不像个男人:“要是你去了香港,我们还会住在这里吗?几十年了,家里什么都没有变。”阿妈看着自己住的旧屋说。这栋旧楼,还是用村里分红的钱建的,当然也包括陈水英那一份。

陈水英的房子安在父母对面。卫生费有时还是父母替她交,这也是阿妈心烦的原因:“要是你当年嫁到香港去,哪里会这么穷啊,嫁到香港,不仅自己住洋房,连我这个做阿妈的也能享受到。”只要有机会阿妈便会念上几句。

陈水英听了也不接茬,想到自己当年没有听阿妈话,即使阿慧不介绍,也可以等等别人,才弄成现在这副样子,就有些内疚。家里只有一个女儿,与香港人结亲的事,哥哥和弟弟无能为力。对于这个家,她没有尽到责任。她嫁给了没钱、没技术的老公,连对方的工作都是阿爸托了人找的,他一待就是十五年,别人都已经换了几辆车了,老公还是踩着摩托上下班,陈水英觉得没面子。

阿爸不以为然,只要身体好就行。

阿妈不这么认为,说:“废话?你倒是说哪个人身体不好。”

当年阿妈总是说:“别着急嫁人,阿慧比你大三岁呢,她自然要先嫁。她过去就好办了,我托了她,还送了份厚礼呢,等闲了下来,她认识了那边男仔就会帮你介绍。”

阿妈总是跟她说:“阿慧嫁得就是好,每次回来都给她阿妈几千块港币,她阿妈身上的戒指项链全是阿慧给的。”阿慧确实是他们这个街上的骄傲。因为有了阿慧,她一家吃的用的都不同了,还拿了不少钱给家里盖楼,连哥哥们娶的老婆都好过一般人家。陈水英没有不服,只有暗中生气,怪自己的命不好。

阿慧曾经是陈水英最好的朋友,除了各自吃饭睡觉,两个人差不多都是黏在一起。有一次,陈水英和阿妈吵了架,跑到阿慧家里去睡。她像是受到刺激,只穿了一件内裤,便钻进了阿慧的被窝。那一晚,她像个婴儿一样,蜷缩成一小团,伏在阿慧的胸前,脸被烤得发烫。阿慧的身子一动不动,也像是发烧。陈水英要讲的话,忘个精光。第二天醒过来,两个人的眼睛发红,显然都没睡好。

用陈水英的话说,两个人的关系属于患难与共。当然这种话有点夸张。只能说明了阿慧在陈水英心里的位置。她有什么心里话都跟阿慧说。阿慧只是听,不喜欢说,直到阿慧嫁了,再不理她,陈水英才缓过劲儿,好像天塌下来一样。她觉得阿慧和自己的感情是假的,这种事,还要瞒着一起长大的好姐妹。她得出结论,深圳妹就是鬼,没人情味,不知不觉她已经把自己当成北方人了。实际上,她在西安住了还不到四年。

谁也没有想到,阿慧去了香港便很少再回家。即使回来也是晚上,住一晚,天没亮就走,外人很难一见。逢年过节她会托人捎些钱或者东西过来。又过了一段时间,陈水英不再指望这个阿慧能帮自己了,她觉得友谊是虚伪的东西。友谊需要门当户对,人家是香港人了,关系不对等了。想通了这些,她迅速把自己嫁了出去,同时离开了条件不错的村委会,去了离沙一村有点远的电影院上班。想不到,没过多久,新安电影院就说要下岗的事了。还说她可以去也可以不去,反正工资都是七成。

阿妈怪不到陈水英的时候,就会骂丈夫。“香港连个亲戚都没有,女儿的事没人帮忙不说,吃的用的哪样都低人一等,人家吃老婆饼,吃荣华牌月饼,我看了眼馋还不能说。”陈水英觉得阿妈有些夸张了,老婆饼在深圳到处都有。有次阿爸买回来,惹了阿妈发火:“味道都不一样,就是想让我哑了不说话,总之,我不会收声的。你这个男人就是没用,没用?”她用土话把阿爸臭骂了一顿。逃港的事情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那几年,除了老人和小孩,在沙一村只要是男人,个个都想跑。阿爸却留在了这边。

“你根本就不是一个男人。”这是阿爸经常受到的辱骂。

因为这些,陈水英下定决心,再婚对象锁定在香港人身上,其他人,一律不考虑。这些事不能做在明处,她希望自己像阿慧那样,订了婚了再公开,免得节外生枝。阿妈说,陈水英是过了三十岁才会用脑子想事了,也算是给阿慧那笔学费起了作用,她学聪明了。

陈水英总是恨恨地想,年轻的时候怎么没人教自己,如果早点懂事,哪会这么累。哪怕嫁个香港老头或二婚男人也好啊,费事让自己压力这么大,再说这种事为什么要等别人帮呢?这么想的时候,脑子里闪过了马智贤。P2-4

序言

中短篇小说以其适宜的阅读长度和对现实生活的迅速反映,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在每年的小说作品中,既有实力派作家的精心之作问世,并在全国获奖;又有文学新人不断涌现,以其独特的经验,带给我们新的审美感受。因此《小说选刊》自1995年复刊以来,每年都要在月选的基础上编辑一套优秀作品的年选,目前已历经十余年,在读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我们在今年优秀作品月选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比较遴选,最终确定8篇短篇小说和8篇中篇小说入选《2012中国小说排行榜》,这些作者都是活跃在文坛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集中体现了2012年度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成就。

小说选刊杂志社

2012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12中国小说排行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小说选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34010
开本 16开
页数 3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2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172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