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邓小平传(图文珍藏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毛泽东传要看迪克·威尔逊、特里尔,邓小平传要看理查德·伊文思!世界视野中的邓小平,西方同类传记中最被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被译成多种语言,全球热销,最客观公正的纪念碑式传记作品。西方邓小平研究专家、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Richard Evans),与邓小平多次面对面接触,三十年心血力作,理查德·伊文思编著的《邓小平传》全方位揭秘鲜为人知的邓小平!独家第一手材料,最新图文版,真实再现重大历史事件。

内容推荐

世界视野中的邓小平,理查德·伊文思编著的《邓小平传》是西方同类传记中最被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作者来到中国,担任英国驻华代办处的政治参赞。他为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所作的报告所吸引,并对邓小平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4年至1988年,他担任英国驻华大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和邓小平。

《邓小平传》的作者耗时多年,潜心研究邓小平,最终完成这一力作。他以客观平和的眼光展示、解读了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

目录

第一章 农民的儿子(1904~1920)

第二章 油印博士(1920~1926)

第三章 军阀与布尔什维克(1926~1927)

第四章 身处险境(1927~193I)

第五章 长征(1931~1935)

第六章 转战太行(1935~1945)

第七章 逐鹿中原(1945~1952)

第八章 百花齐放(1952~1957)

第九章 大跃进(1957~1965)

第十章 走资派(1965~1973)

第十一章 打倒“四人帮”(1973~1976)

第十二章 收拾善后(1976~1981)

第十三章 国家领导人(198I~1984)

第十四章 天安门(1984~1989)

第十五章 可敬的老人(1989~1993)

结论

附录

试读章节

邓小平本名叫邓希贤,他年轻时从事革命活动后才改名为邓小平。他1904年8月22日出生于中国西南最大的省——四川省的农村,农历是七月十二日。邓小平从小到青年时期一直使用农历的出生日期。他于20世纪20年代赴法勤工俭学时,所登记的出生日期就是七月十二日。

邓小平的父亲邓文明,是个小地主。母亲淡氏,是邓文明的第二任妻子。邓家居住在距广安县城几里远的牌坊村。广安县位于四川省的东部,这里山川密布,景色秀丽。邓文明拥有大约10公顷田,好的年份,一年可以收获lO吨谷物。广安县地域广大,有数千户居民,但它不是四川的繁华地区。四川的大动脉长江,从西南部流向东北部,贯穿全省,沿途有不少支流汇入。广安县城坐落在长江的支流嘉陵江边,但距长江河谷还有很长的距离。广安距省会成都有600多里,要绕过几座绵亘的山脉才能到达成都。重庆是距广安最近的大城市,但离广安也有300多里。

邓家的祖先是从华南移居四川的,时间至少是在邓小平出生的两百年以前。如果再往前追溯,邓家的祖先最早是从中原迁往华南的客家人。客家人是汉族的一部分,原居住在中原,后来迁移到南方。但在这之前的几个世纪里,他们的情况并不为人们所知,颇具神秘色彩。客家人所讲的方言和沿袭下来的很多风俗习惯,与中国南方当地的其他汉族人或其他民族的人都不同。不过,邓家可能早在迁入四川前,就已经放弃了客家话和客家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到了18世纪初,就更可以肯定这一点,因为在那个时候,邓家出了一位名人,在朝廷做了大官。此人名叫邓时敏,在乾隆时期当过翰林、大理寺正卿。1774年,邓时敏告老还乡。在他去世后不久,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村口建起了一座牌坊,上面刻着皇帝御笔亲题的字,从此,这个村子就改叫牌坊村了。“文化大革命”期间,这成为当时失势的邓小平的一条罪状,牌坊村改名为反修生产队,牌坊也被捣毁。虽然后来村子又改回牌坊村的原名,但牌坊却一直没有重建。

邓文明精力充沛,开明乐观,热心地方公益。在邓小平离开家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邓文明一度曾成为广安及周边地区颇有影响的人物。他指挥过数百人的民军,当过广安县的警卫总办(又称团练局长)。牌坊村一些还记得邓文明的老人曾对外国游客介绍说,邓文明平易近人,乐于同人交往,能够和各个阶层的人打成一片,在调解地方争端时能够秉公处理。在家里,他严厉而又温厚,对子女的要求极为严格,但当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也能倾听他们的辩解。他生前没有留下任何照片,但人们还记得,他在中年时就已经谢顶,蓄着胡子。邓小平倒一直没有谢顶,但他在性格和气质上则继承了父亲的大部分优点:自信、有抱负、处事果断。

邓小平的母亲淡氏却并不引人注目。邓文明在确定他的第一任妻子张氏无法生育后,才娶了淡氏。淡氏娘家的家境很好,她嫁到邓家时的嫁妆是一张雕刻精美的大红木床,这样的嫁妆,贫苦人家是负担不起的。邓小平就出生在这张床上。20世纪80年代,在邓文明的旧居里还能看到这张床。淡氏为邓文明生了四个子女。一女三男,邓小平排行老二,却是三个男孩中最大的,是家里的长子。后来,或许是在邓小平1920年出国之前,淡氏变得体弱多病,并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死于肺结核。没有人写过或讲到过她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因此很难推断她对子女们有什么样的影响,也无从判断她和子女们关系的亲密程度和子女们对她有多大的依恋。P3-5

序言

理查德·伊文斯先生1928年出生于英国,1952年开始就职于英国外交部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来到中国,担任英国驻华代办处的政治参赞。他到中国后,最先做的几项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把1956年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传递回英国。那时的伊文思先生,对邓小平了解的不多,也不了解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然而。他却被邓小平的报告所吸引,并对邓小平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以后的30多年中,一直从事外交工作的伊文思先生,不论在北京,还是在伦敦,不论在日内瓦,还是在巴黎,始终关注着中国,关注着邓小平。1984年至1988年,他担任英国驻华大使,有机会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他参与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为促进中英友好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伊文思先生花费了多年时间搜集资料,研究邓小平本人的经历和他的著作。经过多年的努力,1993年伊文思先生完成了本书(原书名为《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将他30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尤其是对邓小平本人的了解展示给了广大读者。他站在独特的立场,以平和的眼光看待并展示邓小平不平凡的一生,也带着读者重温20世纪中国的发展历史。

在这部书中,伊文思先生按时间顺序分15章,叙述了1904年至1993年邓小平的主要历史活动,展示了一位“农民的儿子”到国家领导人,到光荣退休的革命历程。

由于本书作者是国外人士,其立场和观点与国内学术界有不尽一致的地方,某些提法亦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仅供参考。另外,由于本书涉及众多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时间跨度大,内容上难免有不够准确之处,请读者在阅读时加以鉴别。此次出版中译本,除对第十四、十五章个别地方作了些删节之外,还订正了部分对史实的错误记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邓小平传(图文珍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理查德·伊文思
译者 田山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504837
开本 16开
页数 3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761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7: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