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世界儿童文学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劳拉·英格尔斯·怀德编著的这本书讲述了:在辽阔的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里,有一幢小木屋,5岁的劳拉和劳拉的爸爸、妈妈、姐姐玛丽、妹妹小卡琳就住在这幢小木屋里,他们附近没有邻居,只有茂密的树木、可爱的小兔子和小鹿、凶恶的野狼和黑熊等等,一年四季,大森林里的自然景象变化无穷,劳拉一家人家庭生活温馨而甜蜜。他们在大森林里如何生活?他们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他们又会遇到什么危险或有趣的事情呢?亲爱的读者们,让我们翻开《大森林里的小木屋》,走进劳拉,走进开拓时代那充满艰辛与奋斗,有坚定信念与创造力的历史画卷中去,走进拓荒者们那淳朴、乐观、率真而纯净的心灵中,从劳拉的成长经历中获得思想、人格、价值观上的启发和滋养。

内容推荐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讲述了:

五岁的劳拉和爸、妈、姐姐玛丽、小宝宝卡丽一起生活在威斯康星州佩平镇附近大森林的小木屋里。爸打猎、种地,妈料理家务、照料孩子,爸闲下来就给孩子们讲故事、拉小提琴、唱歌……家庭生活温馨而甜蜜。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由劳拉·英格尔斯·怀德编著。

目录

一 阅读引擎

本书文学地位与历史影响

本书历史背景图解

本书作者生平图解

本书人物图解

本书故事图解

本书地标物语

二 阅读辅导

三 原著阅读

第一章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

第二章 冬季的日日夜夜

第三章 长长的来复枪

第四章 圣诞节

第五章 礼拜天里

第六章 两只大熊

第七章 糖雪

第八章 爷爷家的舞会

第九章 到镇上去

第十章 夏季

第十一章 收获季节

第十二章 奇妙的机器

第十三章 森林里的鹿

四 阅读体验

一、语言品味

二、情感体验

三、角色体验

四、感悟作品

五、人生思考

五 阅读拓展

本书的阅读链接

本书的文化链接

本书的思想链接

试读章节

“不会的,顶多就像是你刺破了手指,流了一点血。”爸说。

“每天爷爷都会用棉衣帽子把自己武装得严严实实的、暖暖和和的,然后出门去有积雪的枫树林里采集树汁。雪橇上放着一只大桶,他滑着雪橇在树林里来回穿梭,把树下木桶里的树汁都收集到大桶里,然后把大桶拉到大铁锅那儿,爷爷在两棵树之间横上一根大木条,又用铁链把大铁锅悬挂在这根大木条上。

“他将树汁倒人大铁锅里。在铁锅下面点上柴火,并烧得很旺,要把树汁煮沸腾了,爷爷一直在那里守着。火旺才能把树汁烧开,但是火又不能太旺,不然的话树汁会飞溅到锅外面。

“每隔几分钟,要把浮在树汁上的渣滓捞走。爷爷用菩提树做的一把长柄木勺子来捞。如果树汁的温度太高了,爷爷就用勺子舀一勺子满满的树汁,举得高高的,然后再慢慢地倒在锅里。这样做可以给沸腾的树汁降降温,也就不会四处进溅开来了。

“当树汁里的水分蒸发得差不多时,就成了糖浆,爷爷就把这些糖浆保存在木桶里。然后他又接着熬锅里的树汁,把糖浆放在一个碟子让它冷却,一直冷却到凝结出小粒状物。

“当树汁要凝结成颗粒的瞬间,爷爷立刻跑到火边,把铁锅下面的柴火全都弄出来,再把火扑灭。然后他以最快的速度,把浓稠的糖浆舀进早就准备好了的牛奶盆里。牛奶盆里的糖浆慢慢地变成了很硬的黄褐色枫糖糕。”

“哦,爷爷在做枫糖糕,所以雪就叫做糖雪,对吗?”劳拉问。

“不是的,”爸说,“它叫糖雪,因为每年到了这个时间,只要一下雪,人们就可以做出很多枫糖。你们应该知道,一场冷风雨会阻止树木的新芽快速生长的,天气一冷的话,树汁在树干里流动时间就会延长很多。

“树汁流动的时间越长,爷爷越能做出更多的枫糖,多得我们每天都能吃上枫糖,而且能吃一年。这样一来,爷爷拿兽皮到镇上,就不用换那么多糖了,只要换一点点够在餐桌上招待客人就行了。”

“爷爷肯定特别喜欢下糖雪吧?”劳拉说。

“是的,”爸说,“他很喜欢的。他说下星期一还要熬枫糖呢,他让我们都过去呢。”

爸的蓝眼睛闪着光彩,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他到最后才说出来。爸对妈说:

“卡洛琳!到时候还会有一场舞会呢!”

妈笑了,她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她暂停了手上的针线活儿。“哦,查尔斯!”她回答。

接着她又继续做她的针线活儿,但是欣喜的笑容一直挂在她的脸上。妈说:“我要穿那件漂亮的印花毛纱的连衣裙。”

那件连衣裙漂亮极了。裙子是墨绿的底色,上面有好多小图案,小图案是成熟了的草莓样子。这裙子是东边的裁缝做的。妈原来住在那里,后来和爸结婚了,她才搬到了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里来住。妈没结婚之前,她还是非常时尚的,她穿的衣服都要裁缝做呢。

P118-119

序言

作者介绍

劳拉·英格尔斯·怀德(1867—1957),生于美国中部威斯康星州的拓荒者家庭,是美国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劳拉在英格尔斯夫妇的五个孩子中排行第二,她的兄弟姐妹分别是:姐姐玛丽·爱蜜莉亚·英格尔斯、妹妹小卡琳·赛丽丝蒂亚·英格尔斯、弟弟查尔斯·弗雷德里克·英格尔斯和最小的妹妹葛瑞丝·珀儿·英格尔斯,幸福的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令人难过的是,玛丽14岁时因感染猩红热而失明,弗雷德里克在九个月大时就夭折了。姐姐、弟弟的不幸与开拓家园的艰辛,使劳拉从一个天真的小女孩长成坚强勇敢的少女。16岁时,为了帮助姐姐玛丽去读费用昂贵的盲人学校,劳拉便独自离家去教书。教书期间她认识了一个家境富裕的、踏实的农庄男孩——阿曼乐·怀德。

劳拉·英格尔斯·怀德后来在1885年8月25日与阿曼乐·怀德结婚,并在1886年12月5日生下萝丝·怀德。1889年她生下一个儿子,不过随即夭折。在他们婚姻开始的数年中,曾经遭遇到不少挫折,包括他们的新生儿子早夭、房子遭到破坏、谷仓失火及遭遇饥荒等意外。阿曼乐·怀德后来因为感染白喉,导致身体部分瘫痪。这些事件可以在《新婚四年》的手稿中发现,小说在她的女儿萝丝·怀德也已经去世后的1971年出版。

怀德全家大约在1890年离开南达科他州,并在明尼苏达州短暂停留一年,后来他们来到佛罗里达州韦斯特维尔,因为他们认为佛罗里达州韦斯特维尔的气候对于阿曼乐·怀德的身体恢复有帮助。他们在1892年回到德斯密特,并买下一栋小屋。

怀德全家后来在1892年搬到密苏里州曼斯菲,这也是这对夫妇最后一次搬家。他们开始开垦40英亩的贫瘠土地,并在20年间将这片土地变成相对较富裕的农地。他们的房子被称为劳拉·英格尔斯·怀德之屋。在1910年左右,怀德全家开始改建劳拉·英格尔斯·怀德之屋及农场以增加产品生产量。这项工程在1912年完成,这栋房屋成为拥有10个房间的华丽农舍。

在1920—1930年,劳拉长期待在国外,其中包括阿尔巴尼亚。当她成为知名作家之际,劳拉在股票市场的投资成功获利。本应该过安逸且无忧无虑的退休生活的劳拉,却被1929年华尔街股市的崩溃严重打击,以致劳拉全家的经济状况受到冲击。于是劳拉必须以写作来支撑全家所有的开销。

在大萧条时期,劳拉的母亲及姐姐玛丽分别在1924年和1928年去世。这似乎也促使劳拉将过去生活的回忆写成了文章。劳拉在1930年代末离开曼斯菲,居住在得州哈灵根和丹伯里。在这几年当中,劳拉及怀德经常都是独自留在劳拉·英格尔斯一怀德之屋。

担任出色新闻作家的萝丝鼓励母亲把过去的拓荒生活写出来。后来她们一起阅读了大量拓荒文学作品,并一起讨论写作技巧。终于,劳拉的第一本小说《大森林里的小屋》在1932年出版,并逐渐深受读者喜爱。

劳拉·英格尔斯·怀德从65岁开始写小说,写到75岁,一共写了9部“小木屋”系列小说。这九部小说分别是《大森林里的小木屋》《草原上的小木屋》《农庄男孩》《在梅溪边》《在银湖岸》《好长的冬天》《草原小镇》《快乐的金色年代》和《新婚四年》。劳拉的系列小说出版后很受欢迎,在她87岁时,这套“小木屋”系列小说开始译成许多国家的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

阿曼乐·怀德以92岁高龄在1949年去世,虽然劳拉相当悲伤,但是她仍然独自居住在曼斯菲。劳拉·英格尔斯·怀德在落矶山农场于1957年2月10日去世,在她90岁生日仅仅3天之后。她曾经说:“我要活到90岁,因为阿曼乐做到了。”

在劳拉·英格尔斯·怀德去世后,萝丝一际德·连恩提供经费将劳拉·英格尔斯·怀德之屋改造成一座博物馆,这座博物馆逐渐成名,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到曼斯菲来参观。劳拉·英格尔斯-怀德在1993年进入密苏里州名人堂,密苏里州议会大厦中也摆放一尊劳拉·英格尔斯·怀德的铜像。

劳拉既没有高学历,也没有受过严格的写作训练。同样地,她的小说既没有太多曲折的情节,也没有华丽的文辞,但它却是精彩的、令人感到愉悦的、经久不衰的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全书文辞妙趣横生,涉及自然、探险、动物、亲情、成长等诸多关于青少年的爱好方面,引起了广大青少年极大的阅读兴趣,这对他们的求知和成长大有益处。在世界各地,有数不清的孩子因为看了这一套书,从中得到爱的滋润与面对未来生活的勇气。对于许多孩子来说,这本书甚至已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指引与鼓励的经典之作。这位可爱的老妇人,就是本书的作者一一劳拉·英格尔斯·怀德。

从拓荒女孩到驰名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家,劳拉一生的故事充满了曲折。她的一系列小说充分表现了拓荒者们坚毅的拓荒精神,拓荒者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血汗开拓出美好的家园,并将它传给后代。我们回顾他们的生活,靠双手耕种、打猎、缝衣、筑屋……许许多多的考验,把他们磨炼得更有智慧,更有能力,也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作者仅仅选取了一个小女孩的成长和她的家庭的拓荒历程,以此作为典型写成了一部民族的史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劳拉以她细腻、诚恳的笔法,将一个女孩的成长写得生动感人,更将与父母及手足间的亲情、她和阿曼乐间含蓄隽永的夫妻之情,以及拓荒时代人们的勤奋、勇敢,以及对大自然的谦敬等,表现得淋漓尽致。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不但记录了美国拓荒时代的历史,而且记录了个人成长的经历,令人感到家庭的温馨与快乐。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将劳拉一生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的拓荒过程描述得丰富多彩、细腻深入,如一幅工笔细描的图画。劳拉一家从美国东部迁徙到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里,他们抱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在荒凉的大森林中艰苦卓绝地劳作,充满了乐观的开拓精神与创造活力。他们每天都与大自然搏斗,但又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本书中的月下狼嚎、雪花纷飞、林中走兽,无不变幻多姿、充满诗意,即使遭到庞大的兽类攻击,也别具一番魅力。他们与邻里的关系是那么单纯、和谐,家庭成员、亲族和朋友问的情感,都是那么真诚、美好,他们甚至对狗和牛等家畜也充满了眷顾与柔情。

那个特定时代、环境和经历记录了劳拉的心灵成长历程,造就了她坚毅的个性与高尚的人格。幼年的她天真、好奇、细腻、活泼,对事物非常敏感,具有很强的审美力与洞察力,随着季节的变化,又逐渐体现出她勤劳、勇敢、坚毅、热爱生活的品德。劳拉的形象是多么美好,多么惹人喜爱。

本书的作者劳拉本人曾经说过:“我看到了整个边境,森林,大平原上的印第安人的乡村,边境城镇,田野上的铁路建设,尚未开拓的领土,宅地法案的实施以及农民申领土地。我看到了这一切,与这一切生活在一起……我想让孩子们对事情的源头及其背后的东西有更多的了解,正是这些使美国变成了他们今天所知道的样子。”她写书的理由首先是要为今天的孩子们保存下她童年的生活记录,帮助他们理解从她生活的时代起世界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评价《大森林里的小木屋》说:“这是一本质朴的书,非常质朴的故事。很多年前,写这质朴的书、质朴故事的人那时就住在这小木屋里。她开始在大森林里,后来在草原上,那是一种宁静和满足的生活。那时的劳作和收获也宁静、满足。那时的一切都像油灯擦得锃亮的玻璃罩子里的那团火,跳动着,可是温和。那时的幸福像这一团火似的幸福。”

著名翻译家史津海曾说:“这是一部既有趣又有益的作品。我想,其中趣味盎然的故事情节、别具特色的异国风情、大森林中的冰雪与野兽固然会引起小朋友们的惊叹,但是劳拉一家在那拓荒时代生活中的乐观、勤劳、淳朴、善良一定也会在他们童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的小朋友们肯定会喜欢劳拉一家人,会乐意跟他们一起品尝那虽艰苦却又其乐融融的小木屋里的岁月。”

一位美国妈妈说:“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为我5岁的孩子朗读并为她所喜爱的书。它便是《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一本我的母亲曾朗读给我的书。我和我的女儿每天晚上都期待着能读上一两章。她已学会欣赏平凡生活的美丽和喜悦,劳拉和玛丽对她来说是极好的榜样。我要向所有家长和孩子强烈推荐这本书。这真是一个完美的朗读材料和教育范本。”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讲述了:在辽阔的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里,有一幢小木屋,5岁的劳拉和劳拉的爸爸、妈妈、姐姐玛丽、妹妹小卡琳就住在这幢小木屋里,他们附近没有邻居,只有茂密的树木、可爱的小兔子和小鹿、凶恶的野狼和黑熊等等,一年四季,大森林里的自然景象变化无穷,劳拉一家人家庭生活温馨而甜蜜。他们在大森林里如何生活?他们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他们又会遇到什么危险或有趣的事情呢?亲爱的读者们,让我们翻开《大森林里的小木屋》,走进劳拉,走进开拓时代那充满艰辛与奋斗,有坚定信念与创造力的历史画卷中去,走进拓荒者们那淳朴、乐观、率真而纯净的心灵中,从劳拉的成长经历中获得思想、人格、价值观上的启发和滋养。

……

——节选自阅读辅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世界儿童文学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劳拉·英格尔斯·怀德
译者 郭莹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08600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84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0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