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决战(平津战役)
内容
编辑推荐

袁庭栋编著的《大决战》是文史普及类图书,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描写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关键的一场生死决斗。作者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数据再现了平津战役的场面。书稿特点鲜明,视角独特,作者的立场坚定,始终站在正义之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角度去描述战争。把双方的人物描绘的有声有色,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了解解放战争的一部有益的作品。

内容推荐

袁庭栋编著的《大决战》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三大战略性战役全过程的通俗读物。

作者以公开发表的党史军史著作和材料为依据,以翔实可靠的资料、通俗流畅的文字,生动勾勒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所代表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历程,客观反映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我军高级指挥员勇于担当、敢挑重担的非凡胆识和卓越才能……

《大决战》脉络清晰,内容可信,可读性强。既有宏观上的准确把握,又有细节上的生动描述,体现了作者深厚扎实的历史功底、熟练老到的文字功夫。

该书既可作为对一般大众和青少年读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辅助性读物,亦可作为对部队官兵进行战斗精神教育的辅助性读物,对继承和弘扬我军光荣传统具有积极的作用。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决战之前的华北战场

 一、西柏坡/1

 二、初期较量/7

第二章 毛泽东抑留傅作义

 一、授计杨成武/14

 二、直取傅作义老巢/17

 三、傅作义偷袭西柏坡/19

第三章 毛泽东再留傅作义

 一、守华北还是撤江南/26

 二、拖住是为了消灭/31

 三、林彪入关/37

第四章 先斩蛇尾

 一、紧锣密鼓/43

 二、在西边先做文章/45

 三、新保安之战/48

 四、张家口再获解放/62

第五章 兵临城下

 一、隔而不围/68

 二、毛泽东再次批评林彪/75

 三、颐和园不准拴马/79

 四、隔断平津/88

第六章 和平的曙光

 一、能不能和平解放北平/94

 二、傅作义在想什么/98

 三、刘厚同和傅冬菊/101

 四、第一次和谈/106

 五、和谈不是等来的/115

 六、第二次和谈/122

第七章 力克天津

 一、蒋介石并没有睡觉/130

 二、刘亚楼走上第一线/137

 三、五巨头商议殉葬/140

 四、地下党的巨大贡献/149

 五、平津总前委成立/152

 六、前线来了邓宝珊/156

 七、炮口对准天津卫/163

 八、活捉陈长捷/167

 九、“天津方式”/176

 十、塘沽的漏网之鱼/180

第八章 古城春晓

 一、炮声催促了和平/184

 二、和平协议十八条/186

 三、从北平开出了二十五个师/191

 四、接管北平/202

 五、前进中也有曲折/208

 六、傅作义前往西柏坡/215

 七、毛泽东定都北平/221

第九章 用“绥远方式”解放绥远

 一、绥远与“绥远方式”/229

 二、签订绥远和平协议/234

 三、执行比签字更难/237

 四、傅作义亲赴绥远/241

 五、“九一九”绥远起义/246

尾声向全国大进军

试读章节

第一章决战之前的华北战场

一、西柏坡

在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所率领的中共中央机关,在1948年3月21日离开了生活13年之久的陕北高原,向东进发,东渡黄河,停停走走,走走停停,于1948年的5月27日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华北解放区的西柏坡。

这时的华北解放区,已经将原来的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除了少数大城市之外基本上都为我军所控制,在大城市中也有我党的强大地下组织和广大支持者。1948年5月,中共中央将原来的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根据地领导班子进行合并,成立了中共中央华北局,由刘少奇兼任第一书记,薄一波、聂荣臻分任第二和第三书记。成立了统一的华北军区,由聂荣臻任司令员,薄一波任政治委员,徐向前、滕代远、萧克任副司令员,赵尔陆任参谋长,罗瑞卿任政治部主任。成立了华北行政委员会(后改称华北人民政府),由董必武任主席。这时的华北野战军已发展到11个步兵纵队,连同地方部队共有46万多人。

西柏坡位于今石家庄西北平山县的一个小村庄,西靠太行山脉,东望华北平原。在它的后面,是长满树木的山冈;在它的前面,是不断流淌的滹沱河。这个小村庄当时只有50多户人家,幽静而隐蔽,而且是我党的老根据地,以朱德和刘少奇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早已住在这里。我军当时华北地区最高军事指挥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日后的华北军区司令部就在附近的阜平县城南庄。当毛泽东等人来到这里之后,中央的“五大书记”即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全都会齐于此,这里就成了中国共产党指挥全国革命的总指挥部。毛泽东对这个有山有水的宁静小村庄十分满意,他对已在这里工作的刘少奇说:“你们选择的这个西柏坡,是个理想的总指挥部。”对于这个总指挥部的情况,童小鹏同志有这样一段回忆:

为适应指挥重大战役的需要,在靠近朱德、周恩来的院内,由行政部门建了一栋五间房的军委作战室,这是中央和军委机关最大的办公室。由于前委、工委、后委(按:前委、工委、后委指中共中央在1948年3月和4月间转战陕北时的一次重要分工,决定由刘少奇、朱德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前往太行地区.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主要是指导各根据地建设和土地改革.一般简称“工委”,工委后来的工作地点就在西柏坡;由叶剑英和杨尚昆率领的中央机关大多数工作人员组成中央后方委员会,暂驻晋西北,在临县地区统筹后方工作,一般简称“后委”;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则留在陕北转战,组成中央前方委员会,主持中央工作,指挥陕北和全国的战争,一般简称“前委”)的参谋人员十来人都集中了,作战部就分为作战、情报、战史资料等科,都围着几张大木桌,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四周墙上挂满了各个战场的军用地图,值班参谋将每天敌我军的位置分别用蓝色和红色的小旗子插在地图上,朱德、周恩来、杨尚昆(叶剑英到石家庄办军校去了)经常到这里向参谋们了解敌情和战况,同他们研究作战方案。……在周恩来亲自领导下(按:这时的周恩来不仅是中央“五大书记”之一,还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军委作战部的同志们,以严肃、紧张、准确、有效的工作作风完成了任务。周恩来除了每天将战况用书面报告毛泽东外,还经常到毛泽东的平房里当面报告、商谈。毛泽东有时也走到周恩来的小办公室里商谈战局。

就是在这个只有50多户农家的小村庄里,周恩来说过这样的一番话:

我们这里可能是全世界最小的司令部,却指挥世界上少有的大仗。我们这个司令部,一不发枪,二不发人,三不发粮,就是天天发电报,叫部队打胜仗。

就在这个“全世界最小的司令部”里,在指挥了远方的两个大战役之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领导者们,把目光放到了他们的身边,放到了他们所在的华北战场。用周恩来的话说,“是要解决傅作义的时候了”。

这时的华北战场,是泾渭分明两军对垒,一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华北军区所属的各部队,一方是国民党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所属的各部队,双方已经打了3年。P1-3

序言

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在我国北起松花江,南抵淮河的广阔大地上,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三大战役是彪炳史册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是震撼世界的大决战。在这场大决战中,人民解放军共消灭了由美帝国主义武装起来的国民党军队173个师,共154万余人,给了国民党反动派以毁灭性打击,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稳固基础。大决战的规模之宏伟与战果之辉煌,不仅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很可能是绝后的,就是在整个世界历史上,也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可以与之相比(斯大林格勒战役历时160天,苏联红军共消灭德军150万人)。大决战的丰碑彪炳史册,永远耸立在中国人民心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决战(平津战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庭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509281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2013099427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5
16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