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奇妙的地球空间/太空探索科普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已经半个世纪了,经过50多年的太空探索,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也有了巨大的飞跃;同时,迅速发展的空间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焦维新所著的《奇妙的地球空间》的内容按照中小学生的特点加以扩展,强调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地球空间的特征与人类的探索历程,具体内容包括地球的磁场、地球的大气层、电离层、辐射带、磁层和探索地球空间。

内容推荐

太空不是空的,在地球稠密大气层的上面,是稀薄的中高层大气,这里发生着绚丽多彩的极光、柔和的气辉和神奇的红闪。焦维新所著的《奇妙的地球空间》系统地介绍了地球空间的特征与人类的探索历程,具体内容包括地球的磁场、地球的大气层、电离层、辐射带、磁层和探索地球空间。

《奇妙的地球空间》强调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此外,本书属科普读物,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及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也可供与空间天气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

 1.1 美丽的神话与幻想 |1

1.1.1 有关太空的神话故事 |1

1.1.2 太空幻想曲 |3

 1.2 登天之路 |7

1.2.1 从古代火箭到探空火箭 |7

1.2.2 人类终于上天了 |11

1.2.3 遥远的征程 |15

 1.3 太空的层次 |17

1.3.1 地球空间 |17

1.3.2 日地系统 |19

1.3.3 太阳系 |19

1.3.4 宇宙 |20

 1.4 为什么要探索太空 |22

1.4.1 空间科学与技术 |22

1.4.2 太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3

1.4.3 太空灾害和预防 |24

1.4.4 开拓天疆 |25

第2章 地球的磁场

 2.1 变化莫测的地磁场 |27

2.1.1 什么是地磁场 |27

2.1.2 地磁场是怎样产生的 |28

2.1.3 什么是南大西洋异常 |32

2.1.4 磁极发生过倒转吗 |33

2.1.5 目前地球的磁极在什么位置 |35

 2.2 地磁场与人类 |36

2.2.1 捕获带电粒子 |36

2.2.2 地磁变化与人的健康 |37

 2.3 地磁场与地球空间 |40

2.3.1 阻挡太阳风 |40

2.3.2 影响地球空间各区域的状态 |41

 2.4 地磁场与自然界 |41

2.4.1 动物辨别方向 |41

2.4.2 地磁变化与地震有关系吗 |42

2.4.3 地磁测量的应用价值 |44

2.4.4 宇宙中已知天体的磁场强度是多少 |44

2.4.5 在地球的上空有没有磁场为零的点 |44

 2.5 地磁场的作用 |45

第3章 地球的大气层

 3.1 生命的保护神——大气层 |47

3.1.1 大气的五层楼结构 |47

3.1.2 发生风雨雷电的对流层 |50

3.1.3 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 |51

3.1.4 臭氧洞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极 |52

3.1.5 夜光云出没的地方 |55

3.1.6 热层为什么会忽冷忽热 |57

3.1.7 应用卫星集中的外层 |59

 3.2 中高层大气的光学奇观 |59

3.2.1 绚丽多彩的极光 |59

3.2.2 柔和的气辉 |61

3.2.3 神奇的红闪 |63

3.2.4 蓝色的急流 |65

3.2.5 暗淡的地冕 |69

 3.3 近太空及其商业与军事应用 |70

3.3.1 什么是近太空 |70

3.3.2 近太空平台 |70

3.3.3 亚轨道飞船 |74

3.3.4 亚轨道战机 |77

 3.4 常见问题解答 |78

第4章 电离层

 4.1 什么是电离层 |85

4.1.1 电离层是怎样形成的 |85

4.1.2 电离层是怎样发现的 |87

 4.2 电子密度是怎样变化的 |88

4.2.1 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变化 |88

4.2.2 不规则性与日夜变化 |90

 4.3 电离层中的无线电传播 |92

4.3.1 电离层对电磁波的反射 |92

4.3.2 甚低频与超低频通信 |99

4.3.3 卫星通信与导航 |100

 4.4 电离层扰动及其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102

4.4.1 突然电离层骚扰 |102

4.4.2 从中美撞机事件谈起 |104

4.4.3 电离层暴 |104

 4.5 人工改变电离层 |105

4.5.1 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武器 |105

4.5.2 美国的人工改变电离层计划 |105

 4.6 常见问题解答 |107

第5章 辐射带

 5.1 带电粒子与辐射带 |113

5.1.1 带电粒子及其在地磁场中的运动 |113

5.1.2 什么是辐射带 |115

5.1.3 辐射带是怎样发现的 |116

5.1.4 太空“百慕大三角” |117

5.1.5 安全区的填充与清除 |118

 5.2 人工辐射带 |119

5.2.1 什么是人工辐射带 |119

5.2.2 典型的人工辐射带 |121

 5.3 辐射带对航天器的影响 |121

5.3.1 对航天员的影响 |121

5.3.2 航天器内部充电 |122

5.3.3 单粒子事件 |123

第6章 磁层

 6.1 地球空间的外边界 |125

6.1.1 磁层名称的由来 |125

6.1.2 磁层的结构 |126

6.1.3 磁层中的电流 |128

6.1.4 地磁活动指数 |129

6.1.5 太阳风是怎样影响磁层的 |131

 6.2 磁暴 |132

6.2.1 什么叫磁暴 |132

6.2.2 历史上最大的磁暴 |134

6.2.3 磁暴对地球空间环境和技术系统的效应 |136

 6.3 亚暴 |138

6.3.1 什么叫亚暴 |138

6.3.2 亚暴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 |142

第7章 探索地球空间

 7.1 探索地球空间的方式与方法 |145

7.1.1 地基探测 |145

7.1.2 天基探测 |146

 7.2 典型的卫星 |146

7.2.1 幸运的探险者1号卫星 |146

7.2.2 “定时”卫星遥看中层大气 |147

7.2.3 欧洲空间局上演的“凤凰传奇” |151

7.2.4 “法神星”解决“瞎子摸象”问题 |156

7.2.5 寄托于“多尺度” |156

试读章节

1.3 太空的层次

太空的范围是巨大的,为了分析论述方便,本丛书将太空划分为四个层次,由近及远为地球空间、日地系统、太阳系和宇宙。

1.3.1 地球空间

我们探索太空的第一站是地球空间(Geospace)。无论是中文名字,还是英文名字,都含有“地球”和“空间”的词或词头。显然,这个空间范围应当在地球附近。其下边界在距离地球表面大约60km处,上边界的形状比较特殊,有点像泪滴状,靠近太阳方向,边界距离地球表面七八个地球半径;而背向太阳的那面,则可延伸上百个地球半径。其中包含了地磁场和地球大气层的高层部分,即中层、热层和外层。

所以将地球空间的下边界定义在60km附近,主要是因为在这个高度以上,大气层分子逐渐电离,变成导电的气体,称为电离层,它们的状态受太阳辐射变化和地磁场变化的直接影响。

随着高度升高,大气层分子被电离的程度越来越高,大约在500km以上,大气层几乎完全电离了。这些完全电离气体的状态主要受磁场变化的控制,因此,通常将500km以上的高度叫做磁层。地球空间的外边界是磁层和太阳风相互作用形成的界面,称为磁层顶。在向阳面,磁层顶大约7~8个地球半径,在背阳面,太阳风将地球的磁场拉到100多个地球半径,形成磁尾。

图1-12是地球空间形成示意图,在太阳风的作用下,地磁场已经严重变形。在向阳面被压缩,背阳面则被拉长。

地球空间的物质主要包括大气层的高层部分和地磁场。此外,还有运行在不同轨道的大量空间碎片。

地球空间研究的对象包括地磁场、中高层大气、电离层、辐射带、磁层以及太阳风对地球空间的影响;另外还涉及地球空间的利用、地球空间的灾害以及地球空间的探测方法和技术。

地球空间是人类太空活动的主要场所,各类应用卫星和载人飞船都运行在这个区域;各种波长的无线电通信以及卫星通信,也主要发生在这个区域。因此,了解地球空间的特性,对于确保各类航天器安全可靠运行、保障各类通信系统的畅通都具有重要意义。

发生在地球空间的许多自然现象也是非常有趣的。从光学现象看,地球空间有五大光学奇观,包括绚丽多彩的极光、神奇莫测的红闪与蓝急流;有暗淡的气辉,还有在远离地球才能看见的地冕。

地面上的风是多种多样的,有微风、飓风、龙卷风和台风。地球的高层大气有高空风,它对卫星的轨道和战略导弹的精度有很大影响。

雨是地球常见的现象,但太空的“雨”与地球上的雨可不一样。太阳爆发时,会将大量的带电粒子抛向地球,在极区进入高层大气,形成带电粒子“雨”。当地球与某些彗星的轨道相遇时,大量的碎石块和尘埃被地球吸引,进入地球大气,形成所谓“流星雨”。

1.3.2日地系统

日地系统包括太阳、太阳风、日地行星际空间。

太阳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源泉,但太阳本身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有时甚至发生爆发性活动,输出的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能量在短时间内增加几十甚至几百倍。这些能量部分由短波辐射如紫外线和x射线携带,部分由太阳风携带。这两种形式的辐射都将对地球空间产生巨大的影响。

日地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太阳的结构、太阳黑子、太阳活动周期、太阳耀斑、太阳日冕物质抛射与太阳风。太阳风向地球传播时,要经过日地行星际空间,在这个空间范围内,太阳风携带的粒子及磁场都将发生变化,离开太阳的状态与到达地球空间的状态将发生很大变化,而直接影响地球空间状态的是接近地球空间时的状态,因此,我们不仅关注什么时候发生太阳风暴,还要关注太阳风在日地行星际空间状态及变化的过程。

1.3.3 太阳系

太阳系是由太阳和行星系统组成的(见图1-13)。所谓行星系统,包括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以及流星体。

P17-19

序言

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已经半个世纪了,经过50多年的太空探索,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也有了巨大的飞跃;同时,迅速发展的空间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但太空毕竟是巨大而复杂的,50年所获得的知识还是有限的。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提出了新的、宏伟的探索计划。可以预见,再过50年,人类对太空的认识,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将有新的飞跃,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也将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笔者近20年来在北京大学讲授“太空探索”课,学生选课的热情和对太空的关注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本人每年在中小学做近百场科普讲座,广大中学生在讲座会场所洋溢出的热情,使我感动不已。学生听课时的全神贯注、提问时的踊跃,会场的活跃气氛,都充分说明了青少年对太空知识的渴望。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探测月球的嫦娥工程和载人航天的“三步走”计划;另外,我国的科学工作者还提出了自主探测火星、金星和小行星的计划,观测太阳的“夸父计划”,载人登月计划、观测宇宙的空间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计划等等。随着这些计划的深入实施和新计划的执行,我国民众对太空关注的热情将日益高涨。

上述情况说明,广大中小学生和民众非常关注太空活动,迫切期望了解太空的知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下决心“开设”一门中学生版的“太空探索”课,将课堂扩大到社会,使读者对广袤无垠的太空有系统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对空间技术的魅力有实实在在的体会,从根本上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树立为祖国的科技腾飞贡献力量的理想。

本套丛书的内容按照中小学生的特点加以扩展,强调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每册一个专题,具有相对独立性。涉及太空中各类天体的特征与探索历程、探索太空的方式和技术、太空资源与开发利用、太空对人类潜在的灾害及预防等方面。

目前计划出版的图书包括《发怒的太阳》、《奇妙的地球空间》、《寻找地外生命》和《天地大碰撞》。以后视需求情况,会陆续增加一些内容。

笔者曾出版多部著作,但为青少年写系列科普书还是第一次。为了能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在初稿完成后,曾请文科大学生和小学生阅读,征求他们的意见。夫人刘月兰仔细地、反复地阅读初稿,对每个章节的难易程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还对文字进行推敲。儿子焦长锐和儿媳周媛也对书稿提出修改意见。正是在家人的大力帮助下,才完成了这套科普丛书的写作。

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奇妙的地球空间/太空探索科普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焦维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2172563
开本 16开
页数 1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2013091558
中图分类号 P3-49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