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编著的《群书治要菁华录》是贞观年间魏徽向唐太宗进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可以说是唐太宗创造“贞观之治”的思想路线和施政参考,其治国平天下之智慧、理念、方法、经验与成效,均是历经千万年考研所累积的宝藏结晶。不仅对大唐盛世起到了理论指导与治国纲领的作用,对今人而言,其思想对于领导干部如何为政、企业家如何治企,个人如何修身齐家都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图书 | 群书治要菁华录(共3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魏徵、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编著的《群书治要菁华录》是贞观年间魏徽向唐太宗进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可以说是唐太宗创造“贞观之治”的思想路线和施政参考,其治国平天下之智慧、理念、方法、经验与成效,均是历经千万年考研所累积的宝藏结晶。不仅对大唐盛世起到了理论指导与治国纲领的作用,对今人而言,其思想对于领导干部如何为政、企业家如何治企,个人如何修身齐家都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内容推荐 《群书治要》乃唐初文臣魏徵、褚亮、虞世南、萧德言等受太宗之诏令,节录浩瀚典籍之精华,所作资政镜鉴之书。《群书治要菁华录》书乃古圣先王修齐治平之精要,自经、史、子一万九千多卷之书中节录而成,可谓字字珠玑。 史载,太宗于此书常手不释卷,日夜读之,欢喜无量。然此书亡于唐末兵戎,继而流落东夷。日本天皇、臣子视为圭臬,经筵屡次宣讲,曾创日本两朝盛世。是书至清末重回本土,然知者甚少,惜此中华治世之宝典,埋没于世久矣。 《易》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群书治要》乃古圣先贤前言往行之精要。今人读之,篇幅仍巨。编者乃择录治要之嘉言懿行,以欲时人得览治要之精粹。今人除非不读,读之,必获深益也。经由《群书治要菁华录》,转而进读《治要》,则其益深也。 目录 第一册 卷一 周易治要 卷二 尚书治要 卷三 毛诗治要 卷四 春秋左氏传治要(上)补 卷五 春秋左氏传治要(中) 卷六 春秋左氏传治要(下) 卷七 礼记治要 卷八 周礼治要 周书治要 国语治要 韩诗外传治要 卷九 孝经治要 论语治要 卷十 孔子家语治要 第二册 第三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群书治要菁华录(共3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唐)魏徵//褚亮//虞世南//萧德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3338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1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3-08-01 |
首版时间 | 2013-08-01 |
印刷时间 | 2013-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62 |
CIP核字 | 2013051271 |
中图分类号 | D691.5 |
丛书名 | |
印张 | 7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5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