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历史周期律(朝代更迭中的管理变革)
内容
编辑推荐

成君忆编著的《中国历史周期律(朝代更迭中的管理变革)》用管理学的专业工具重新梳理历史,从组织文化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庖丁解牛似的展开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组织的剖析和描述,线条清晰地显现出中国五千年来朝代更迭和国家管理的衍变过程。本书“从历史学的路径看管理,从管理学的路径说历史”,是一部颇有趣味的佳作。

内容推荐

自黄炎培以来,中国历史周期律便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研究课题。但中国历史究竟有怎样的周期,以及有哪些规律?学术界却始终语焉不详,让人不得其解。《中国历史周期律(朝代更迭中的管理变革)》作者成君忆先生认为,学术界习惯于以批判论历史,让历史沦为批判论所引用的论据,因而模糊了历史的本来面貌,也使得历史丧失了以古鉴今的功用。

成君忆先生于是另辟蹊径,用管理学的专业工具重新梳理历史,从组织文化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庖丁解牛似的展开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组织的剖析和描述,线条清晰地显现出中国五千年来朝代更迭和国家管理的衍变过程,中国历史周期律(朝代更迭中的管理变革)让我们第一次对国家兴亡的历史奥秘有了恍然大悟的洞见。

目录

从组织文化看历史周期律/001

中国历史上的四种管理制度/007

从共主制度到封建制度/013

周公的天命理论/021

从封建制度到郡县制度/029

天命在寻找新的候选人/037

秦汉之间的文化转型/045

汉朝的灾异现象和刺史制度/057

两种文化力的较量/067

曹操是个坏榜样/077

隋唐:三省六部一台制度的衍变/083

宋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091

宋朝:文人政治的儒雅与孱弱/099

明朝:懒皇帝和他的内阁/107

清朝:满汉双轨制的因果律/115

大一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121

领导力的问题/127

对命运共同体的理解/133

祖宗之法,可不可变?/139

附录:成君忆作品/147

试读章节

在远古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所在的人类社会,都是很典型的歌手文化。他们都是具有创新精神的英雄人物,其中:①炎帝神农氏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②黄帝轩辕氏是历法、舟车和指南针的发明者;③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黄帝轩辕氏也是中医的始祖;④至于黄帝轩辕氏的妻子嫘祖,则被认为是纺织业和婚姻文明的创始人。

人们从炎帝神农氏那里学会了刀耕火种以及制作和使用农具,从黄帝轩辕氏那里学会了观测气候、播种五谷以及驯化和饲养鸟兽鱼虫,从嫘祖那里学会了养蚕、缫丝、制衣,过上了文明的生活。炎帝和黄帝赢得了人们的追随,歌手文化开始向部落文化转型.并逐渐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华民族。我们因此可以知道:所谓民族,是从部落文化开始的。炎帝和黄帝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管理制度,就是我们在前面说到的四种管理制度中的理藩制度。很多学者认为理藩制度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发明,但中国历史上最早采用理藩制度的时间,也许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黄帝是一位部落联盟的共主,恰如清朝皇帝是整个大清国和蒙古、西藏、朝鲜、琉球、越南等一众藩国的共主。黄帝时代的共主制度,与清政府的理藩制度,应该属于同一种制度类型,行使的是中央政权对藩国的管理职能。

从炎帝和黄帝开始,共主制度便一直延续到清朝。当然,由于不同的组织文化作用,共主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组织化和制度化的特点。例如,部落文化中的共主制度,其实只是一个组织化程度很低的契约,共主自营的领土面积比较小,对加盟者的控制力也比较弱。宫殿文化中的共主制度,则有着许多相互制约的条款,共主自营的领土面积比较大,对加盟者的控制力也比较强。唐朝全盛时期的疆域面积达到1600万平方公里左右:东北方向可达今日俄罗斯的朱格朱尔山脉(包括库页岛);西北方向与今日伊朗接壤;北边到达贝加尔湖,即今日俄罗斯的赤塔地区;南方则囊括全部越南。清朝全盛时期的疆域也曾经扩张到1300万平方公里。这些疆域其实是中央政权的自营领土和周边藩国的总面积。

共主制度也曾经被罗马人采用,古罗马时代的罗马皇帝即是各王国的共主,中世纪的罗马教廷即是欧洲和北非各王国的共主。南宋时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即是蒙古各部落的共主。即使是现在,也还有一些伊斯兰国家采用共主制度,例如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即是由七个酋长国组成的共主制度国家。

恰如许倬云先生所言,共主制度,或曰理藩制度,其实是一个联盟形式。炎帝和黄帝之后,到了尧帝时代和舜帝时代,部落文化的色彩更加浓厚。尧帝其人,光明磊落,仁慈宽和,受到人们普遍的信任和爱戴。等到尧帝年老时,他又把帝位禅让给贤明的舜帝。舜帝继承了尧帝的传统,也是日夜操劳,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然后又把帝位禅让给劳苦功高的大禹。此时的共主制度,主要是依靠共主的个人魅力和人们相互之间的亲情来维系。大禹之后,却没有禅让,而是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夏启,并因此引起许多人的不理解和猜疑。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麻烦,有些人宁可独善其身也不愿意惹是生非,而另一些人则到处钻营谋取私利,到处都充满了人事纠纷,甚至因此引发了许多人间的恩怨情仇。温情脉脉的部落文化遇到了挑战,等到了荒淫残暴的夏桀时代,顿时就出现了崩溃的危险。部落文化时代的共主制度,由于组织化程度很低,显得很粗线条。于是,商王朝取代诸夏,又开始向宫殿文化转型。

商王朝的管理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①以亲缘关系为基础建构了初步组织化的国家系统,中心是被称为“中国”的都城,周围是王族的居住地,再往外是各色各样的方国,再往外是就是化外的蛮、夷、戎、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亲到疏、由近到远的同心圆结构;②通过鬼神信仰建立起统一的价值观和法律系统;③建立了完整的文字书写系统,为管理国家提供了信息传递和文化共享的载体。我们可以看到,商王朝的文化轮廓主要集中在部落文化和宫殿文化的象限之内。但商王朝依然是一种感情用事的管理模式,对法律的解释和运用也常常呈现出为所欲为的特点,《尚书·泰誓》便指责商纣王“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沉湎冒色,敢于暴虐”。P15-18

序言

2012年12月24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访了民主党派。谈到了毛主席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律的一段对话.称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1945年7月,黄炎培访问延安,受到毛泽东和延安军民的热烈欢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中国的命运再一次走到了分久必合的历史关头。黄炎培当时的身份是中华民国政府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也是当时著名的民主派人士,他正在思考如何创建一个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他为延安的新气象感到振奋,随之与毛泽东在窑洞里进行了长达十几个小时的促膝交谈。

久经战乱的黄炎培注意到了国家组织的生命周期现象。他对毛泽东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都没能跳出这个周期律。”面对黄炎培的感慨和疑问,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言谈之中,毛泽东还义正词严地抨击了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表示只有实行民主政治,才是创建新中国的唯一路径。黄炎培听得甚是激动,深以为然。

公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们真诚地希望,敬爱的毛泽东主席所领导的民主政治,真的能够带领全国人民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怪圈,从此远离战争和苦难,创建出永远富裕祥和的幸福生活。在此后六十多年的岁月里,新中国创造了一系列光辉灿烂的业绩,但也发生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管理危机。最初,黄炎培得到毛泽东极高的礼遇,并应邀担任中央政府委员会委员、政务院副总理、轻工业部部长。毛泽东经常就国家管理问题向黄炎培提出咨询,甚至夜半时分把黄炎培请到中南海商议大事,大有情好日密的景象。但不久以后两人便有了分歧,黄炎培被贴上“资本家代言人”标签,从此遭遇厄运,并于1965年12月21日抑郁而终。邓小平曾经批评说:“从1958年大跃进、1959年反右倾以来,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等一系列家长制现象,不断滋长。”

被称为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便是令人欢欣鼓舞的改革开放。然则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这条路走得并不容易,各种利益需求和彼此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衍生。每当我们深爱的国家组织出现问题,就会有人想起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律”。

如何创建一种新的组织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极其重要和亟待解决的管理学课题。新的组织文化应该致力于探索和启迪人们的智慧,让每一个人开始思考:如何首先做好自己,而后肩负起对家庭、国家和国际社会的责任。就像中国古代那些圣人们一样,我们需要超越各自的利益和欲望,以光明的心性来洞悉真相,找到那种与自然秩序同在的道德和管理智慧。我们将会看到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民主协商机制,焕发出肝胆相照的人性之光。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他发表了“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重要讲话。他指出,“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既有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丰富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的深刻教训以及由乱到治的经验智慧;既有当事者对时势的分析陈述,也有后人对前人得失的评论总结……我们学习历史,要结合我们正在干的事业和正在做的事情,善于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

“位卑未敢忘忧国”,习总书记的讲话,让我这个历史与管理研究者深受启发,奋笔把自己对历史周期律的一点研究呈现给大家。

历史是一面镜子,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能使我们社会的发展不断修正不足,跳出历史周期律,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成君忆

2013.7于武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历史周期律(朝代更迭中的管理变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成君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75446
开本 16开
页数 1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2013059062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