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13年中国科普文学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游识猷选编的《2013年中国科普文学精选》精选2013年各类杂志、媒体上发表的优秀科普文学作品结集成册,尤其以科学松鼠会及果壳网的作品为主,并收集了国内领先科研机构的研究员的作品,文章囊括天文、地理、生物、心理各方面,对现代人关注的食品安全、心理健康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科学的解释,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前沿的科技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内容详尽,角度有趣。

内容推荐

游识猷选编的《2013年中国科普文学精选》精选了2013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科普文作品,尽显年度科普文写作之精髓。

《2013年中国科普文学精选》中的这些文章反映了2013年度我国科普文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目录

后天书时代,最伟大还是最失败的投资?

左脑沮丧,右脑冥想

最是青丝留不住

戳一戳葡萄籽的神话

“水果酵素”的理想与现实

蔬菜汁能够“养生”吗

喝咖啡到底是好是坏?

磁共振成像:一场跨学科的杰作

诚实的尺度

用概率判生死:法庭上的数学证据

种出鱼油来

熊猫三章

从玩具陀螺到终极理论

辨别毒蘑菇,民间传说不可信

口吃,不仅仅是语言问题

一个大脑,两种语言

扫描莎士比亚

黑夜给了我们什么?

舌尖上的接收器

打开心门来说话

虚拟现实的逻辑与模型

安检仪会影响健康吗?

时间也有生老病死

环境、基因与心理

改变历史的橡胶树

来自地幔的毁灭之柱

四川地震多发之谜

乳制品,怎么选

特殊配方奶粉:特殊的爱给特殊的你

易探难采可燃冰

IPCC这六年

SARS病毒的2003之旅:动物、酒店与飞机

梨,可不那么简单

板蓝根:隐居药房里的染色匠

探秘秋葵:来自非洲的蔬菜新贵

竹子花开,那一场笼罩悲剧色彩的神秘“花事”

马桶盖:盖?不盖?

边境

那些看起来可怕的检查

医学突围

“贵人语迟”之考证

也谈车里雅宾斯克陨星

当机器知道一切

历久弥新

是恋爱是结婚?雄激素有话说

从“倒背急救法”的谣言说起

环保基本靠风?

解谜禽流感

从神舟十号展望空间站未来

去小行星采矿

吃槟榔和轮盘赌

苹果核的逆袭——浅谈氰苷中毒

“反常识”思维

自己在家种菜更安全吗?

自己在家榨油更健康吗?

“致癌植物”能不能养?

怕上火吃什么?

反物质与暗物质——阿尔法磁谱仪实验的新结果

伤口愈合期需要避免深色的食物吗?

“塑化剂”的中式战争——欧美日的经验与启示

少年派里的那些鱼

“镉米”背后的土壤污染

试读章节

喝咖啡到底是好是坏?

云无心

咖啡是彻底的舶来饮品。随着国际交流的逐渐增多,喜欢咖啡的国人也越来越多。在各种饮料之中,对咖啡的研究可能是最多的。今天这位科学家说咖啡能够抗癌,明天那位科学家说咖啡会伤胃,人们真的是“不知道该听谁的了”。如果把各种各样的研究汇总来看,喝咖啡到底是好是坏呢?

咖啡是咖啡豆的提取物,其中的成分不下几百种。其中,咖啡因无疑是最重要的。虽然有“脱咖啡因”的咖啡,但对多数咖啡爱好者而言,它已经算不上“真正”的咖啡了。咖啡因能刺激神经兴奋,所以咖啡的作用首先就是“提神”。尤其是咖啡因加葡萄糖能互相促进,使得提神效果更好。很多运动饮料中,也会添加咖啡因作为合法的“兴奋剂”。

咖啡因是不是有其他的“保健功能”,也吸引了科学家们的许多目光。这类研究很多,总体而言,有一些研究显示了“没准有效”。比如有的老人饭后会因为低血压而出现晕眩,如果喝一杯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就可能减轻这种症状。所谓“含咖啡因的饮料”,除了咖啡之外,茶或者可可也可以。帕金森氏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有调查显示咖啡因对降低其发生风险相当有效。男性每天喝三到四杯会达到最大效果,而每天一两杯也有明显作用。女性则跟饮用量关系不大,每天一到三杯就达到最大效果。不过有趣的是,这种效果对于吸烟的人就不存在。

此外,咖啡因对于降低胆结石也有一定帮助,每天400毫克咖啡因(大致三四杯咖啡),可以显示出效果来。有意思的是,对二型糖尿病的影响与摄人量的关系跟人种关系比较大。在欧美人群中,每天喝六杯咖啡,男性的风险可以降低50%以上,而女性则降低30%左右。而在日本人中,每天喝三杯就可降低42%。

咖啡中除了咖啡因,还含有许多其他的“活性成分”,比如抗氧化剂。尤其是经过烘炒的咖啡豆,抗氧化剂的含量会增高。抗氧化剂有助于心血管健康,但是咖啡中也有“有害物质”,比如双萜烯类化合物,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这种“左右互搏”的情况下,就看哪方占主导了。好在,双萜烯类化合物可以被咖啡纸滤掉,所以不推荐未经过滤的咖啡或者用金属网过滤。“抗癌”作用也有类似的情况,有调查显示每天三杯咖啡,可能降低直肠癌的风险。但是,烘烤使抗氧化剂含量增高的同时,也会产生丙烯酰胺,而大剂量的丙烯酰胺在动物实验中显示了致癌性。

咖啡的“不良表现”远不止这些。如果每天喝太多咖啡(比如六杯以上),可能导致上瘾,对咖啡的敏感性下降,又会进一步喝得更多。喝太多,可能会导致失眠、紧张、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心率与呼吸加快、头痛、耳鸣等症状。对心脏病人,每天五杯就达到“不安全”的量。

很多人关心孕妇产妇能否喝咖啡。基于目前的科学证据,一般认为:每天不超过两杯(大概200毫克咖啡因)还是可以接受的。孕妇超过这个量,会增加流产、早产或者婴儿体重不足的风险。而母乳喂养的产妇,超过这个量可能会带来刺激婴儿的消化道,以及影响婴儿睡眠等风险。

一般而言,儿童对咖啡因比成人更为敏感。考虑到回避副作用对儿童更加重要,所以建议儿童最好不要喝咖啡。

虽然有调查数据显示咖啡能降低二型糖尿病的风险,但是咖啡因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复杂,增加和降低的研究结果都有。所以,对于糖尿病人,如果要喝咖啡的话,一定要注意监控自己的血糖变化,及时作出调整。

此外,咖啡也能增加钙流失。如果有骨质疏松症状,每天的咖啡因摄人就不要超过300毫克(相当于两三杯咖啡)。老年女性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也就需要更加注意。

对于喝咖啡来说,更应该注意的是与药物的反应。最需要小心的是麻黄碱,它具有刺激神经兴奋的作用。如果加上咖啡,其效果就会大大加强,从而出现“过量服药”的症状。而含有麻黄碱的感冒药很常见,比如康泰克、白加黑等等。  除此以外,很多药物的代谢会跟咖啡因的代谢互相影响。这种影响有的是增加咖啡因的作用(当然包括副作用),有的是增加药物的效果,有的是降低药物的效果。药物的剂量是按照正常使用的效果来设计的,不管是增强还是减弱,都会影响治疗。能够与咖啡因互相影响的药物太多,普通人大概无法记住,所以,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在服用各种药物期间。都不要喝咖啡。

作为成分复杂的天然提取物,不同的成分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实验得到不同的结果并不惊人惊讶。作为饮料,咖啡可能有惊人心动的“保健功能”,也可能有让人担心的“副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多是流行病学调查,结论也谈不上盖棺定论。综合这些正反方面的研究,目前比较广为接受的推荐是:健康成年人,每天喝两三杯咖啡,“益处”超过了“风险”;对于孕妇产妇,不超过两杯,也可以接受。其他的人群,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权衡了。

P30-3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13年中国科普文学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游识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71000
开本 16开
页数 2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6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2013274190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18.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5
15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