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由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精选2013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最有代表性的报告文学作品16篇,尽显年度报告文学写作之精髓。既有关注底层民生,环境灾难、食品安全等,也有科技进步、历史回顾等重大题材。内容真实感人,视野广阔,具有很好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的《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精选了2013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报告文学作品。

《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共分三辑:民生、焦点和往事。这些文章反映了2013年度我国报告文学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目录

民生焦点

 低天空:珠三角女工的痛与爱

 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殡葬报告

 呼伦贝尔的忧伤

 牙香街

时代足迹

 审计之剑

 百年小康梦——一户中国农民的历史

 我的中国梦

 探海蛟龙

 大学生军嫂

历史回响

 滴血的乳汁

 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

 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

人物留影

 让“死”活下去

 核艇奇缘

 厉以宁:天地不为一格而拘

 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作品存目

试读章节

4.大厦旁的瓦房

一百米处就是巷子尽头,过了主通道,进入对面小巷,两侧是五六层高的农民楼,穿过小菜场的凉棚,空间陡然变暗,味道比车间更难闻:黑泥、灰尘、排水沟、鸡屎、尾气、皮革、化学、汽油……菜场旁的空地上,纵横交错着瓦房,有上百问,每一间都有扇单独的门。

令这片瓦房得以存在的原因,是打工者的身份总是城市的匆匆过客。在劳务市场,农民工并非真正意义的工人,而只是临时工,不仅“认真、肯干、易于管理,且不用变更户口”,“有工作的时候来,没工作的时候走”;这种暧昧的身份,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劳动用工,而且又不会导致城市人口增多。而当农民被召唤到城市来打工时,这里并没有相应的住房和教育提供给他们,他们要么住宿舍,要么租住贫民区;他们的孩子,要么在老家读书,要么上当地的私立学校。

方姐掏出钥匙,打开房门,阳光射进内部,投下斜影:只是单独的一间屋,没有窗户,靠门的左侧,立起道水泥墙,隔出个卫生间,令整个房间弥漫着浓烈的怪味,像钢爪,一下子就掐住我的喉咙,让我想吐。屋子四壁黝黑,从没粉刷过,墙角有霉点,双人床上窝着被子,桌上倒扣着碗筷,拉杆箱靠在衣柜旁。

没有阳台!没有厨房!没有阳光和清洁的空气!这片瓦房令人沮丧:它莫名其妙地藏在小巷深处,像个巨大的垃圾堆。房间里除了味道难以忍受,还有种可怕的窒息——如果将门关上,整个内部将陷入完全墨黑,无一丝光亮,如墓穴。

显然,这屋子仅仅只提供一个睡觉的地方,而不具备房屋所包含的温馨内涵。到了夜晚,这片瓦房如黑魃魃的波浪,潜伏在周围灯光璀璨的摩天大厦下。

这些房子的主人是本地人。他们不仅盖起五六层小楼,还在逼仄处盖起简易瓦房,皆用来出租。这个地方已形成两个阶层:拥有本地户口的本地人(拥有生产资料、土地、居住权)及外来工(向本地用工单位出卖劳动力但没有在此长期定居的权利)。

方姐将煤气罐搬到屋外,拎出炒勺,撕开两包方便面煮起来。这时,周围的门一扇扇打开,回来的几乎都是中老年妇女。她们大声地嬉笑,麻利地做饭。有人在面条里下了几片生菜叶,有人蒸了米饭,就着榨菜和辣椒酱吃。食物在这里变得异常简单:一个菜、一碗米饭、一碗面。没有肉。我目光所及的碗里,没有一星肉。但她们非常爱笑,喜欢互相开玩笑:谁和谁去吃饭啦;谁和谁分手啦;谁因为谁的关系从普工变成文员啦……她们总会说到男人,出现在她们话语体系中的那些男人,不再高大神圣,反而遭到了某种程度的消解。虽然她们知道这种消解是无力的,然而,同样能给她们带来快感。

方姐说,不同年龄段的打工者,住的各不相同。十几岁的年轻人住宿舍,二十几岁的租一室一厅,250元;有老人和孩子的中年人,租两室一厅,350元;四五十岁的夫妻俩,租瓦房,150元。方姐的丈夫就在旁边印刷厂工作,两人每月可挣4000元,1500元用来维持基本生活(房租、食品、电话费),预留500元现金机动,存2000。

我想弄明白,何以方姐如此大的年龄才出来打工,答案令我惊诧:早在20年前,方姐就已出门打工!她和这家音像盒带厂的关系,哪里如我这般简单:看到招聘启事,一个人来到门卫室,掏出身份证。不,她和这个厂的关系,几乎称得上血肉相连。

20年前,当这家厂刚刚建成,方姐的小姑子便离开四川农村,成为第一批打工妹。春节时,小姑子说起工厂趣事,令方姐14岁的女儿颇为心动,遂弃学南下。几个月后,方姐亦收拾行李,来到此厂——家里的地让丈夫打理。小姑子和女儿在拉线上当普工,方姐当清洁工。对在大田劳动惯了的方姐来说,打扫卫生相当于玩耍。她和女儿住在一间宿舍,小姑子住在隔壁,周末时三人去逛街,并不寂寞。

在珠三角的工厂中,工人们之间大多有着各种联系。内地乡村的异变,通常从两三个女工开始,之后,以她们为核心,扩散到她们的家人、亲戚、老乡,令打工者队伍不断增多,形成族群,大家彼此照应,遵守互惠原则。这种蜂窝状的关系网,是被特定的时间和情境创造出来的。那些刚到城市来的打工者,往往寄身于熟人在工厂的宿舍。她们住不起招待所——哪怕是最便宜的地方,于是,由亲戚或同乡构成的这个隐秘族群,便为她们抵达城市并进入其内部,提供了最初的支持。  年复一年……5年过去了。女儿19岁时找了个男友,是老乡,于某个周末突然宣布要辞工,回老家。方姐惊诧:难道女儿要跳槽?她们在这里待得太久了,犯不着去别家。然而,女儿的理由让方姐无法不辞工:她怀孕了。这是显性原因;隐性原因是:女儿厌倦了打工生活。女儿越来越知道,她们和本地人有差别。女儿拼命存钱,但并不奢望在这里定居,她知道她买不起这里的房子,也知道没有户口,孩子上不了公立学校,她想的是多存些钱,回老家结婚。

方姐操持了女儿的婚礼后,将自己和女儿攒下来的钱凑起来,开了家服装店,让女儿经营,又买了辆二手小面包,让女婿进货,她自己,当起了全职外婆。看起来,方姐的生活和周围村妇一样:做饭,带孙女,洗洗刷刷。然而,关于工厂的回忆,常在夜深人静时,猛然涌起。

方姐变了。她不再像别的村妇那样没有时间概念。在乡村,农民遵循着耕种和收获的模式生活,这种劳动方式是闲散的,无需争分夺秒,然而,5年的工厂生活,令方姐将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起床、做饭、歇息,皆有定时。参加红白喜事,方姐总穿得整齐干净,手里捏着餐巾纸。

6年后,当方姐决定再次南下时,不仅让女儿吃惊,更令全村惊骇。“哪有厂要你这样的外婆?”但方姐自有打算:外孙女上的是住宿学校,田里的事可让女婿打理,家里虽盖起二层楼,但手头还是拮据,不如最后一搏!她和打工回来的女孩闲聊,获悉珠三角缺工人,年龄大的女人也能找上工作。

方姐似乎又回到了11年前的那个夜晚:也是灯下,也在收拾行李。然而那时,有小姑子和女儿等在厂里,她并不害怕;而这次,她还要带上从未出过门的丈夫!

她用工资说服他:哪怕是清洁工,一个月也有好几百。并且,再等下去,这辈子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方姐不懂政治,不懂经济,只凭生存嗅觉,在关键时刻,心一横,脚一抬,作出决断。

二楼清洁工的美差,自然不会等着她,然而一楼的啤工,又脏又累,总是缺人。方姐一咬牙:干!她不愿去别的厂。铁打的工厂流水的工人,总会有人要走,总可以等到机会。她带着丈夫围绕着这家音像带盒厂找工作。没出几日,丈夫便被印刷厂要去。两人一合计,在两家工厂间的巷子里,租了间瓦房。

P8-10

序言

每个年度,文坛上都有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体裁的新作涌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它们之中不乏熠熠生辉的精品,然而,时间的波涛不息,倘若不能及时筛选,并通过书籍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这些作品是很容易被新的创作所覆盖和湮没的。观诸现今的出版界,除了长篇小说热之外,专题性的、流派性的选本倒也不少,但这种年度性的关于某一文体的庄重的选本,则甚为罕见。也许这与它的市场效益不太丰厚有关。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于繁荣和发展文学事业的目的,不计经济上一时之得失,与我部合作,由我部负责编选,由他们负责出版,向社会、向广大读者隆重推出这一套选本,此举实属难能可贵。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每年一套,准备长期坚持下去。

我们的编辑方针是,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我们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我们认为,优良的文学选本对创作的示范、引导、推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读者的潜移默化作用也是十分突出的。除了示范、引导价值,它还具有文学史价值、资料文献价值、培育新人的价值等等。我们不会忘记许多著名选本对文学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我们也希望这套选本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这套书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编选,雷达同志总负责,具体的分工是:

中篇小说卷由牛玉秋同志负责;

短篇小说卷由胡平同志负责;

报告文学卷由李朝全同志负责;

散文卷由韩小蕙同志负责;

诗歌卷由韩作荣同志负责;

微型小说卷由姚雪雪和陈永林同志负责;

随笔卷由李东华同志负责。

中国作协创研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作协创研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71093
开本 16开
页数 4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38
CIP核字 2013274168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2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6
160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7: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