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官方与民间--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音声的研究/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董波编著的《官方与民间--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音声的研究》试图以民族音乐学的音乐和文化的关系作为切入点,采取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范式,实现研究视角、目的和内容的民族音乐学转变,采用音乐民族志、主位和客位、历时和共时等研究方法,选取官方和民间各两个敖包祭祀活动为个案,通过比较研究来探讨敖包祭祀仪式中信仰、行为和音声三者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探讨音声在敖包祭祀仪式中如何运用的问题。对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加以民族音乐学的考察研究,不仅能够拓展民族音乐学的应用范围和解释能力,而且丰富民族音乐学对仪式音乐研究的内容。

内容推荐

敖包,亦作“鄂博”,是土堆子的意思,即用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土堆。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汉语的意思为“堆子”。祭敖包是蒙古族最盛大的传统祭祀活动之一。现在的敖包有大有小,有的选用上好材料精雕细刻,有的随手捧来附近的石块堆砌,但无论怎样,在蒙古民众心目中都有着同样圣洁的位置。敖包祭祀是蒙古族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全民族大型信仰活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范式对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这一民问文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而过去我们缺少应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范式来解释这一现象。《官方与民间--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音声的研究》试图以民族音乐学的音乐和文化的关系作为切入点,采取民族音乐学的研究范式,实现研究视角、目的和内容的民族音乐学转变,采用音乐民族志、主位和客位、历时和共时等研究方法,选取官方和民间各两个敖包祭祀活动为个案,通过比较研究来探讨敖包祭祀仪式中信仰、行为和音声三者间的互动关系,特别是探讨音声在敖包祭祀仪式中如何运用的问题。对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加以民族音乐学的考察研究,不仅能够拓展民族音乐学的应用范围和解释能力,而且丰富民族音乐学对仪式音乐研究的内容。

第一章基于文献分析的方法,以敖包祭祀仪式传统变迁为视角,对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的历史演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目的是为以后各章的个案现状分析和讨论提供参照点。了解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的当下形态,首先应有历史的参照点。通过文献分析和梳理,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在祭祀对象:天神、佛祖及天神、佛祖并存的演变;敖包主祭者:由萨满、喇嘛主祭向萨满和喇嘛主祭并存转变;敖包祭祀目的、功能:祭神求福、祭神求福与娱乐并存演变;敖包祭祀举办者:民间、官方与民间并存演变;敖包祭祀仪式的音声:萨满音乐、佛教音乐及多元音乐并存转变。

第二至第六章,以主位和比较的视角,通过对官方和民间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个案的考察和比较认为,敖包祭祀仪式、信仰和音声之间,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各自独立,实际上三者之间存在着同构关系。乌拉特、额尔顿官方敖包祭祀和桑根达来、额吉和白音民间敖包仪式及音声,既存在共同点,又具有相异点。相同点具体表现在仪式音声的萨满音乐、佛教音乐和民俗音乐等多元音乐文化特征。相异点具体表现在仪式音声的固定性与非固定性、历时性与共时性变异、原生态、次生态和再生态的不同,以及在官方敖包祭祀活动中凸现了明显的“国家在场”,它是一种“被发明的传统”。民间敖包祭祀仪式中的民族身份建构更加明显。由于旅游文化的开展,官方和民间敖包祭祀仪式被引导到一个特定的市场调控的体系中,尤其是官方敖包祭祀仪式尤为突出。

第七章中以研究者的角度,即客位的视角,对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进行了方法论的思考。从笔者在仪式现场通过参与式观察方法所进行的田野考察来看,笔者发现,在官方敖包祭祀活动中在国家参与下,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在活动内容、仪式结构等各方面都按照国家意志的导向发生明显变异,同时敖包祭祀仪式的传统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民间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尽管未受到官方的直接影响,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它传统的信仰功能日渐式微,仪式开始简单化,很多仪式被省略,现代化的发展赋予敖包祭祀新的、更具有功利取向的娱乐和经济价值功能。伴随敖包祭祀仪式的变迁,仪式音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表现在音声的类型、形式和功能等方面。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正是处于一种主体结构相对静止并同时吸收着外来文化因子的“慢速”变迁过程之中。尽管如此,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从古到今,其生命力依然顽强,并不随政权更替和文化变迁而消失。其原因在于它与蒙古族的精神世界及信仰追求有关,具体来说,与具有蒙古特色的萨满文化、佛教文化、蒙古族传统民间文化以及族群认同有关。因此在今天保持敖包信仰仪式的强大生命力必须与蒙古族人的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使其在蒙古族人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只有这样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才能在现代社会关系中既保持其传统特点和功能,又能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

总之,通过官方和民间敖包祭祀仪式的历史追溯、现状个案考察和音声的比较研究,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在今天既保存着传统的天神信仰等娱神性特点,又具有满足当代蒙古人的请神灵去病、求子和求雨等功利需求以及族群认同等娱人性的一面。

《官方与民间--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音声的研究》由董波编著。

目录

导言: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民族音乐学亟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一、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民族音乐学应关注的主题

 二、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民族音乐学研究范式的缺失

 三、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研究的范式转换:民族音乐学的范式

第一章 蒙古族敖包祭祀活动及音声演变:官方与民问视角——一个基于文献的分析

 一、蒙古族敖包祭祀活动的演变

(一)敖包祭祀对象:天神、佛祖及天神、佛祖并存的演变

(二)敖包主祭者:由萨满、喇嘛向萨满和喇嘛主祭并存转变

(三)敖包祭祀目的、功能:祭神祈福、祭神祈福与娱乐并存演变

(四)敖包祭祀举办者:民间、官方与民间并存演变

(五)敖包祭祀仪式的音声:萨满音乐、佛教音乐及多元音乐

 二、蒙古族敖包祭祀活动演变的反思

第二章 官方敖包祭祀个案之一:乌拉特敖包祭祀

 一、乌拉特敖包祭祀空间

 二、准备程序

(一)装饰敖包

(二)音响准备

(三)摆献贡品

(四)采访敖包诵经喇嘛主持:包头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红星

 三社什拉召庙主持吉日格勒

(五)采访领经喇嘛——朝格巴雅尔师傅

 三、乌拉特敖包祭仪前奏曲一诵读金刚经

(一)金刚经法器

(二)金刚经诵经音声

 四、乌拉特敖包祭仪开场曲——跳《骷髅舞》

(一)金刚舞乐队

(二)《骷髅舞》开场

第三章 官方敖包祭祀个案之二:额尔敦敖包祭祀

第四章 民间敖包祭祀个案之一:桑根达来敖包祭祀

第五章 民问敖包祭祀个案之二:额吉、白音敖包祭祀

第六章 官方与民问:敖包祭祀仪式音声的比较研究

第七章 “敖包”祭祀仪式及音声变迁的方法论思考

结语:敖包祭祀仪式音声:在娱神与娱人之问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官方与民间--蒙古族敖包祭祀仪式音声的研究/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29414
开本 32开
页数 4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2014047299
中图分类号 K892.22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3
14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