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降大任
内容
编辑推荐

李昌祥编著的《天降大任》是第一部以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为原型的长篇小说。《天降大任》以苏南地区的优美景致为典型环境,以苏南农村解放以来的发展为中轴线,以兰花村书记柴运旺为典型人物,描述了苏南农村兰花村数十年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兰花村人创造的奇迹。小说尤其浓墨重彩地塑造了兰花村书记柴运旺一心为村民谋福利,一心为集体经济谋发展,坚持真理,信念坚定,脚踏实地,奋斗不息的可贵精神。小说对苏南农村和农民的描写生动,真实,可信,笔底气韵流动,格调积极振奋。

内容推荐

李昌祥编著的《天降大任》以苏南农村为背景,描述了兰花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诗般的奋斗历程,塑造了许多活灵活现、真实可信的典型人物,尤其颂扬了带头人柴运旺执著坚定,奋斗不息的可贵精神。《天降大任》文字有豪气,有血性,有独特的感受,书写出时代的最强音。

目录

代 序

第一章 知足常乐 

第二章 潮流挟裹 

第三章 差强人意 

第四章 人以群分 

第五章 小车不倒 

第六章 异军突起 

第七章 摸石过河 

第八章 再抓机遇 

第九章 生态胜地 

试读章节

兰花潭凭空添了许多的青年娃,也添了许多的生趣。纯一色的小青年学生成了插队知识青年,不再在学校里读书了,时间多起来,怎么充实呢?在不具备学习环境的农乡,也没有了一定的规纪约束,免不了会弄出些七七八八的事。果不其然,一个叫靳向衡的知青就把本村芮如花的女儿陈年莲约到了村头一处垂柳依依的棚子间来了。小青年似乎看中了陈年莲的纯朴美好,白天见面说不了话,两情依依,黄昏时分便成了相约的时光。

靳向衡领着赴约的陈年莲,原本是想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去的。年轻人嘛,这一撞碰出了火花,很自然地勾肩搭背起来。两情相悦,不忍分开,更何况垂柳依依,两人走哪儿都由不得缠绵在一起。他们朝水塘山弯寻路,发现路口有个铁匠铺,早就废弃了,走进去一看,月光照不着,暗淡朦胧,刚进去的靳向衡却突然回身,便与紧随身后的陈年莲撞了个满怀。生人哪知道这是个养鱼歇脚的地方呢?季兴远、张子海都是在月上柳梢头时分才赶来撒食喂鱼的,一头撞见跑进草棚的这对小青年,当然诧异不已。这两个夜猫子似的人,眼睛能在最弱的夜光下识别地形,陈年莲的身段发形在这一霎间已被张子海看了个明白,知道是芮如花的女儿。虽然男娃不认识,不用辨认也八九不离十,肯定是城里头的插队知青。靳向衡倒不在意,季兴远却把这私情兜出去了。

纯正的乡风乡俗是容不得半点偷鸡摸狗的事儿的。即使是儿女情长,也只会被说成男女苟且。何况陈年莲的母亲是心口如一的芮如花,肚子里搁不得半点事情。她逼问女儿男方是谁?当知道是叫靳向衡的知青,便走去向老书记告状。

老书记猛吃一惊,却束手无策。双方家长都是不好交代的,偏到哪一方,都不太合适,但又必须都呵护着,不能伤害了哪一个,也只好先让芮如花小声点,左一声右一声把她打发走。这一顿饭,柴运旺吃得很不是滋味,像牙疼了一样,唉声又叹气。桌对面的薛爱兰发现他搛菜的筷子头颠颠颤颤,反复几次才夹上菜,却又不急着往嘴里送,不像是牙痛,便知道又有什么事缠着他了,关切地问道:“又什么事让你头大了?”“我?我的头大了吗?”柴运旺在惊愕中还想搪塞,却抑不住摸了摸头皮。这一摸,更把他的苦恼,他的为难,统统泄露了出来。这一下倒惹得薛爱兰咯咯笑:“还打掩护呢,快说说遇啥难事了。”柴运旺吞吞吐吐将遇到的头疼事撂上了桌面。薛爱兰听了一半,却喜笑颜开来。柴运旺眨巴着眼盯着老妻,似乎她真个儿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便不再隐瞒,把事情说了个一清二楚。薛爱兰一把捋过这档子事,很有把握地亮着嗓子说:“这事还真要我帮上一帮。”说着又满打满票:“这事有我,你就别过问了。”吃完饭,柴运旺还真见薛爱兰去了知青屋里。但他没有完全依赖老妻,依然循着自己的路子,在当天晚上,寻着一个机会,约摸在工厂要下班的时刻,迎住了靳向衡,向他招了招手,和蔼地说:“小靳,跟我来。”柴运旺选择这个时间将靳向衡带到无人的大队办公室,也是为了照顾小青年的影响,能不让更多的人知道尽量不让更多人知道,他像护卫儿女一般地护卫这帮子知青。“老书记,啥事呀。”靳向衡进了大队办公室,见老书记未说话,心里有点儿打鼓,反倒催问起来。柴运旺正不知如何开口,对方一问,也只好开门见山:“你怎么私下约会?”

靳向衡一听是这事,声音回得比老书记还响:“我跟她谈恋爱。”“恋爱有这么谈的吗?这是乡下。”老书记竭力压低声说,“你知道吗,桥林镇有个小青年,前三年的事,在运动中又批又斗,还关着劳改没出来呢!”

小伙子并不理会,嘟哝着说:“都说你不会拿大帽子坎人,这一次怎么不像书记婶了,把事情说得这般严重,书记婶婶就没有这般对我。”柴运旺见小伙子突然反感起来,先自一怔,接下来听到小伙子鼓嘴大瘪气地说到书记婶,知道老妻已做了工作了,这才缓了口气:“话说重了,是良药苦口利于病。不把利害告诉你,怎么好警惕和防范呢?你别当耳边风就行。”靳向衡却不以为然:“我听婶婶的。”柴运旺见小伙子一口一个婶婶,就不再忙着进行开导了,让他回厂里上班。柴运旺赶回家,见到薛爱兰,迫不及待地问道:“你都做通了?”“这个你不用学。我说了你也学不会。”薛爱兰卖了个关子,直把手头的衣裳搓涮完了,又起身进灶塘忙了烧煮,让大锅散出扑鼻的焖饭香气,这才迎着丈夫的面,道出了她的那一番谈话,“我先找了姑娘,当然不会像快嘴那般。我当全不知道,只是一个长辈的关心。”薛爱兰原来还有这一手迂回妙计,她先凑在姑娘上班的路上,一见陈年莲,立刻抢上前,以婶辈的口吻喊住她:“小莲,跟我来。”然后悄悄地说:“婶婶给你介绍个对象。”“我有了。”姑娘利索地一口回绝。“那能不能跟你婶婶说说,是谁?”“婶呀,我要上班。”姑娘说了个托词,斜道里就要走脱。“我这也是正事。”薛爱兰耐心地拦住姑娘,口气有些嗔怪,不容姑娘推脱。陈年莲只好抬眼朝薛爱兰求饶地喊了一声:“婶,我真有人了。”见姑娘这么说,薛爱兰也不含糊,直截了当:“你不说?我找你妈去。”陈年莲一听,这才慌了神,急忙求道:“婶,你千万别找我妈说!”薛爱兰趁势追问道:“那你就告诉我,谁?”陈年莲仍然很不情愿,但又不得不说,只好噘着嘴,挤出了半句话:“还能是谁?”姑娘嗫嚅着,睁大了一双秀眸,小心地反问道,“婶婶您没听人说?”

薛爱兰一句顶一句:“闲言闲语能听吗?我只听你说,谁?”陈年莲大眼圆溜溜,双眼皮格外分明。她朝书记婶睃了又睃,还是没有看出什么,这才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靳向衡。”

薛爱兰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小莲,你真有眼光,我就是来给小靳做媒的。”  姑娘听婶婶这么一说,一双大眼生辉,抑不住兴奋:“是他托婶婶的?”薛爱兰肯定地点了点头,在姑娘面前,她必须有个坚定的态度。她不但点了头,还明言相告:“我就是来做这个媒的。”陈年莲的眼睛湿润了,看得出内心十分激动。刚剪了长辫不久的齐耳发,掩不住喜悦,却又害羞,嗓音颤抖着:“求婶婶给我妈说……”单的一句话,说得像拎石锁一样花完了气力,带着气喘巴呵,说不上来了,圆润润的脸蛋一低再低,往下怎么办?也只能瞅准一个空当,一溜疯跑了。她并没有开逃的意思,实在是太难启齿,跑了一段,她又急忙回头,朝婶婶深情地一笑。薛爱兰看到这一笑,便知道这桩姻缘已经揽入了不言中。薛爱兰回头再找靳向衡,更胸有成竹了。她没把靳向衡当别人娃,自家两个挨肩的儿子也只差小靳两三岁,她觉得即使现在不做这个工作,早晚也得做。因此,她先把姑娘的心事摸透了,这才好转过来做男娃的工作。薛爱兰到底是过来人,按部就班不急躁,像平素纳鞋底绣个花,做功素来得心儿细。

知青在上班,说话的机会还是有的,薛爱兰没有打扰,瞅准小伙子吃饭时间,她把他拉到僻静一角,嘘寒问暖:“我这个婶婶,给你保个媒。”靳向衡一下给说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他机灵,反应快,似乎知道了前因,只得低下头说:“不用麻烦婶了。”书记婶婶却不依不饶:“这叫什么麻烦?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不成婚。”

小知青有些不自在了:“我,我还没跟父母说,父母能同意吗?”薛爱兰的语气却不容置疑:“先听你决定。你父母那边,我会去说合。”靳向衡还是有些为难:“我,我还真没考虑这么多,婶,我真的——”“那你怎么主动邀人家黄花闺女约会?”薛爱兰一句不让,“你主动邀人家黄花闺女约会,不是想成全一对又是为了什么呢?承你情叫我一声婶,你爹妈不在身边,你就是我的儿女,我就是你父母。关起门来是一家,该要我做的,我这个当婶的不能推辞;不该我这个婶要做的,我也不会老不识数。”

听书记婶都说到这程度了,靳向衡不再寻词索句推诿了。薛爱兰见小靳还不开口,紧追了一句:“不该我说,你既肯约会姑娘,为甚不肯请人做媒?”

这下靳向衡站不住了,如同下棋挨了一“将”,顿时急促起来。书记婶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也不难为他,直言相告,打开了包袱:“知道你羞于出口,不知道怎么办,我才赶来给你保媒的。”既是这般,谈情说爱也没有隐瞒的必要了,小靳从书记婶的铿锵语气中感到了一人做事一人当的责任,有了一种担当,终于硬气起来,带着对书记婶的感谢,一口应允:“中。”好事多磨,在柴运旺一家全力相助下,第一个知青婚礼在兰花湾如期举行。

序言

大约是二○一二年元月前后的一天,我办公室来了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他自我介绍他叫李昌祥,是南京的一位作家,发表和出版过不少小说作品,中短篇、长篇都有,只可惜先前我没有机会读到过。现在他来了,坐在我对面,我们就认识了。他带来了他的一部新作:长篇小说《天不绝人》。他告诉我,这部书改日还要再版,想请我看看,给写个序,再版的时候放上去。

写序的事,因为经常遇到,我一般总是想推托的,常常是觉得担当不起,或者工作忙,稿债多,怕一拖二拖地耽误了人家的时间。但我这个人又有个耳根子太软的毛病,明明心里已经下了决心拒绝的,但最后总是过不了人情这一关,又应承下来了。

但是李昌祥的情况并不一样,因为我原先和他并不认识,甚至没有读过他的作品,并没有多少人情关系在里边,所以我不应承写序也是情有可谅的。

但是不知怎么搞的,我又应承下来了。李昌祥就高高兴兴地走了。

他的那部厚厚的小说《天不绝人》就搁在我的办公桌上了。

搁了很长时间,到底有多长时间,我已经记不太清了,有半年?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过去了。

虽然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写序这件事,却始终在我心上搁着。最终我还是动笔了。

李昌祥没有为写序的事再来过我的办公室。但过一阵子他就会打个电话来。他的电话只是问一问好,电话中他从来没有催促过我。我只要一说忙,他马上就说不要紧,不要紧,没事的,没事的。不像有些等着急的人,语气中总会流露出一些焦急的意思来。李昌祥用他热情爽朗的声音,轻松愉悦的心情,让你感到,你还欠着他的文章呢。

他的耐心,他的温和,他的宽容,反而让我倍觉惭愧,为了不让他再一次电话扑空,我赶紧挤时间写这篇已经答应了很长时间的文章吧。《天不绝人》是一部史诗性的小说,时间跨度长,历史感强,而且写作手法上也蛮新奇的,读第一章的时候,还以为是一部神话小说呢,哪知到第二章开始,笔锋一转,踏踏实实地写现实了。写柴姓人家的故事,写纪姓家族的故事,写兰花湾的历史和风俗人情,从晚清一直写到解放,写到土改,整部小说,有鲜明生动的人物,有渊远的家族故事,有村史,有传说,虽然情节本身并不是特别的曲折离奇,但是李昌祥的文字中有豪气,有血性,有独特的感受,所以比曲折离奇更能够让人感到震憾;虽然他的故事是娓娓道来的,但是字里行间处处体现出箭在弦上的紧张激烈的气氛,从中体现出作者的文字功力和写作长篇小说的成功经验。

《天不绝人》是一部好看好读的长篇小说,不仅因为它的文字流畅,更重要的一点,我能感觉到李昌祥在写作过程中的用心,尤其是他对他的人物,投入了全部的情感和心血。他深深地爱着他笔下的人物,于是,他成功地引导着读者,和他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我没有问过李昌祥的年龄,我知道他大概不年轻了,但是他的创造的活力,他的生活的激情,他的写作的热情,都足以让人感佩。两年后,就在前不久,二○一四年元旦前后的某一天,李昌祥又来了,他带着一脸喜气,再次到我的办公室。我以为是那本《天不绝人》再版发行了,不料他却递来厚厚的一迭打印稿,告诉我,这是《天不绝人》的下集《天降大任》,即将出版。他一边说,一边还拿出了与出版社签署的合同给我看,真是个认真严谨的人。

李昌祥又来请我再写一个序。我不知道怎么答复他。因为工作忙碌,我很难做到每一位请我写序的都能应承,何况,我已经给他写过一个序了,这第二次的请求,我应该怎么对待呢。

李昌祥并没有等到我的明确的回答,就留下作品走了。我有些纠结,心里终究不踏实,于是挤出时间,开始读他的《天降大任》。

这部长篇小说写的是解放后的三农故事,一直写到当今的发展,几乎涵盖了江南农村近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它的史诗性的结构,恰和它的上集《天不绝人》异曲同工。小说以苏南地区的优美景致作为典型环境,以苏南农村的发展为中轴线,着力塑造典型人物,把农村基层和农民群众干部写得生动、真实、可信,并从世道正气和农村气质诸多方面升华了作品的文学价值。

《天降大任》中的主要人物从上集《天不绝人》中延续下来,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对农民这个群体也是充满感情。在李昌祥的笔下,无论是农村干部还是农民群众,既踏实勤劳,又充满理想,十分感人。

在读《天降大任》的过程中,随时能够让人想起我曾见识过、交往过的许多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活生生的故事情节,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凝聚出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据李昌祥说,长篇小说《天降大任》是以天下第一村的事迹进行故事编排的。主人公原型,竟然是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也真让人一读来就想到了老书记吴仁宝了。祝贺长篇小说《天降大任》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典型形象。

可以说,李昌祥的长篇小说《天降大任》的行文大气,完全没有当前所见的一些无病呻吟的风气,弘扬出文学扎根现实土壤的坚定信念。

范小青: 江苏省作家协主席、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全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降大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昌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323077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2014060020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