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语文(主题整合下的微课程)
内容
目录

前面的话

第一章 行走在“大语文”教育之路上

(一)语文教学需要大情境——生活体验

(二)语文教学需要大视野——文化透视

(三)语文教学需要大课程——拓展融通

(四)小学语文不是“小语文”——视域整合

第二章 主题整合: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程的探索与反思

 一 语文主题阅读实践与策略叙事

(一)同一主题不同版本教材内容整合的教学实践

(二)同一主题不同形式文体整合的教学实践

(三)同一主题不同层面内容整合的教学实践

(四)同一主题不同学科内容整合的教学实践

(五)学生自主编写教材的教学实践

 二 语文主题整合课程的提出与思考

(一)语文主题整合课程的提出

(二)语文主题整合课程的设计

(三)语文主题整合课程的价值

(四)语文主题整合课程的特质

第三章 小学语文主题整合课程案例

 一 《走近莫高窟》主题阅读

(一)《走近莫高窟》自编教材

(二)《走近莫高窟》学习单

(三)《走近莫高窟》教学案例

(四)《走近莫高窟》说课:轻轻推开文化的一扇窗

 二 《慈母情深》主题阅读

(一)《慈母情深》自编教材

(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三 《走近李时珍》主题阅读

(一)《走近李时珍》自编教材

(二)《走近李时珍》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四章 小学语文主题整合教学案例

 一 《但愿人长久》主题整合教学

(一)《但愿人长久》学习单

(二)《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二 《如梦令》主题整合教学

(一)《如梦令》活动单

(二)《如梦令》课堂实录

(三)《如梦令》说课:融合之美

(四)《如梦令》教学设计与特级教师姜树华评析

 三 《伯牙绝弦》主题整合教学

(一)《伯牙绝弦》预习单

(二)《伯牙绝弦》活动单

(三)《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与特级教师姜树华评析

 四 《猴子种果树》主题整合教学设计

 五 《黄鹤楼送别》主题整合教学

(一)《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二)《黄鹤楼送别》说课:反复吟唱,一场千古送别情

 六 《示儿》主题整合教学

(一)《示儿》自学小锦囊

(二)《示儿》教学设计

 七 《水乡歌》主题整合教学

(一)《水乡歌》教学设计

(二)《水乡歌》说课

 八 《地球信箱》主题整合教学设计

 九 《一路花香》主题整合教学

(一)《一路花香》活动单

(二)《一路花香》自学小锦囊

第五章 小学语文主题整合案例解读

 一 《但愿人长久》说课:行走在文化语文的路上

 二 《猴子种果树》主题拓展教学谈

 三 从主题拓展阅读课《走近李时珍》说起

(一)作为实践课程的内容:主题文化拓展阅读之必须

(二)作为实践课程的形式:活动单导学推动之可能

(三)作为实践课程的本质:学科特点存在之必要

 四 《生命的壮歌》主题整合目标的定位与演绎

(一)细节的解读

(二)形式的取舍

 五 《乡下孩子》主题整合教学谈

 六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主题整合教学文本解读

第六章 主题整合活动微课程

 一 学生自主管理微课程

(一)“六化”并举,创新自主管理模式

(二)自主管理,成就师生幸福人生

 二 民俗文化节活动:一个将“活动单”让学生完成的活动

(一)民俗文化节活动的意义及可能

(二)学校整体活动单的设置

(三)各班具体活动单的设计及实施

(四)语文综合实践及其活动单之思考

 三 军训主题整合微课程

 四 家乡民俗文化主题社团活动

(一)家乡民俗文化主题社团展示活动报道

(二)参观市丝毯艺术博物馆

(三)寻访民间艺人

(四)寻访“如派”盆景大师

(五)如皋风筝

 五 学雷锋主题文化墙

 六 城乡共同体学校诗歌朗诵展评

 七 植树节的记忆

 八 把诗歌唱起来

第七章 我们的主题阅读

 一 我的主题阅读卡

(一)“雉水名师许友兰工作室”第一批培养对象读书卡(1)

(二)“雉水名师许友兰工作室”第一批培养对象读书卡(2)

 二 师生共读余秋雨

(一)我的偶像——摩挲文化中的余秋雨

(二)余秋雨散文对中小学教育的一些启示

 三 偶遇教育闲情

(一)亲历农村,顿悟教育规律

(二)韩国思考,追思教育本质

(三)红色之旅,叩问生命意义

第八章 主题整合微课程下学生的文学作品

 一 对《走近李时珍》的接纳与运用

 二 对主题整合教育理念的体认与思考

 三 对创新与幸福的理解与渴望:一头有梦想的猪

后记 我的教育人生感悟

编辑推荐

《大语文(主题整合下的微课程)》是作者(朱爱华)从教17年精心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作者认为小学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教育,长期坚持践行“大语文”的教学观念,并提出主题整合是实现“大语文”的重要策略和路径、微课程是主题整合策略实施的最佳载体。作者认为“大语文”下主题整合微课程的至高境界是师生自发编写、自主参与,最后自我反思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拥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拥有了整体思考并自我创造的能力,提高了自我效能感,培养了自我幸福成长的能力。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八章, 内容涵盖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程的探索与反思、小学语文主题整合课程案例、小学语文主题整合教学案例、小学语文主题整合案例解读、主题整合活动微课程、我们的主题阅读、主题整合微课程下学生的文学作品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语文(主题整合下的微课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爱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77813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2014035602
中图分类号 G623.202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0
15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2: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