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冥想
内容
编辑推荐

斯特凡·茨威格说:“我们生存的新状况剥夺了人所有的沉思,将人自身抛入致命的疯狂之中,犹如一场森林大火将动物从最深的藏身地驱赶出来。”因此作者克里斯托夫·安德烈提出“全意识”的生活,即时常沉静地体会当下的感受。全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冥想的形式,这种形式甚至能彻底地改变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平息我们的痛苦,超越我们的愉悦。书中,作者基于十年之久的切身体验,以最亲切自然的笔法,牵引读者进入这种全意识的自由状态。《冥想》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一幅精美的油画,让读者在柔和与安静之中进行全意识的美好体验,以解除日常的烦劳和难以释放的重负,充分享受人生的每一个片刻。

内容推荐

《冥想》,作者基于10年之久的切身体验,以最亲切的笔法,通过精心挑选的油画,牵引读者进入全意识的自由状态,充分享受人生的每个片刻。作者以25课讲述冥想:体会此时此刻、呼吸、充实自己的身体、接受自我、给自己的情感创造空间、爱,等等。冥想的每一阶段都伴随着一幅精美的油画,指导读者在柔和与安静之中进行全意识的美好体验,以解除日常的烦劳与难以释放的重负。

《冥想》由克里斯托夫·安德烈编著。

目录

前奏

第一辑:主动感知:一种精神态度

 第一课 活在当下

 第二课 呼吸

 第三课 居住在身体里

 第四课 闭上眼睛倾听

 第五课 观察你的思想

 第六课 给情感一些空间

 第七课 集中注意力,才能增强意识

 第八课 只需存在

第二辑:张大思想的眼睛来生活:日常生活的哲学

 第九课 看见日常普通之事

 第十课 观察不可见之物

 第十一课 看见重要方面

 第十二课 行动与不行动

 第十三课 思想磨砺

 第十四课 理解并接受现实

第三辑: 穿越风暴:此时此刻的避难所

 第十五课 摆脱思想的牢笼

 第十六课 放松控制

 第十七课 留于世间

 第十八课 即使受伤,也要前行

 第十九课 面向神秘

 第二十课 静静注视幸福的出现

第四辑:敞开与觉醒:漫长的旅程

 第二十一课 修炼

 第二十二课 沉思

 第二十三课 爱

 第二十四课 体验自我的扩展与消融

附录:全意识地飞翔

试读章节

意识

对于意识,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意识既是感觉也是感知,它知晓我们所感觉的以及所感知的。产生意识的前提是人头脑的清醒,一个人睡着后,也可以感觉和感知,但他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却不能知晓。意识可能是我们思想中最精细和最复杂的部分,这个课题已经为成千上万项科学研究所证明。然而,我们在此要做的是树立一个理解意识的典范,这既不要太离谱也不用太复杂。简单地说,意识包括三个等级。

第一个等级是“初等意识”,它包括了我们全部的印象和感觉。这是一种动物性的、前语言的意识,它能帮助我们适应周围的世界。例如,在你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你感知到你的身体,听到了声音,感受到周围的运动,等等,就是这种意识在起作用。

第二个等级是“归属意识”,在这里出现了“本我”的概念,就像是从以上的印象中得出的。是意识帮助我们对我们赖以生存的事物做概括,并使我们拥有了所有感觉。我们对这些早已司空见惯。只有当我们间或经过一面镜子,或听见有人喊我们的名字时,才会恍然意识到我们是“我们”,并被一种审慎的归属感击蒙:什么?人们喊的那个人、那张脸就是我?

第三个等级是“反思意识”,较之“本我”的第二个等级,“反思意识”最大的不同是能够保持距离,甚至观察到“本我”中的机械性。正是意识帮助我们进行理解和反思:它使我们意识到,正因为此前我们太过自私,才经历现在的心烦意乱和忧虑不安。

至于“全意识”在其中所处的地位,可以说,正是全意识的实践将这三个等级意识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对于第一个等级意识,全意识给予了它极大的重要性,因为它对身体和感情现象赋予了一种理解和安定的形式。第二个等级的“归属意识”是观察我们一系列想法的出发点;而第三个等级“反思的意识”,可以让我们的思想从心理的惯性中分离和解放出来。注意力

“注意力是我们的思想以清晰和鲜明的方式,从若干可能同时出现的物体或者一系列思想中选取一个的过程……这个过程意味着舍掉某些东西,以便更有效地处理另外一些东西。”美国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威廉·詹姆斯如此解释道。威廉·詹姆斯很早就开始了对意识和注意力的研究。

注意力是意识最基本的工具:没有注意力,就没有意识。这也是为何冥想训练师最常说的一句话:“现在,慢慢地把你的注意力集中……”但是,注意力和意识又是两个不同的实体。我们在注意力中所排斥的(那些我们不感兴趣的东西),却在意识中欢迎它。注意力从排斥开始,意识则从包容开始。比如,从某种角度而言,抑郁和焦虑就是注意力的紊乱造成的,即我们只关注那些使我们烦恼的根源,而忽视了其他。因此,求助于全意识来治疗这种病态的注意力,也是一种解决方法:当我们感到忧郁不安的时候,请注意拓展一下我们注意力的范围。

P69-70

序言

全意识的生活,就是时常沉静地体会当下的感受。这种态度甚至能彻底地改变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平息我们的痛苦,超越我们的愉悦。全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冥想的形式,简单易学,熟练掌握却需经年累月,就像生活中许多重要的事情一样。

要想进入全意识,必须先弄清楚其内涵所在,以及如何体验:这就是本书的主旨所在。其次,必须超越语言的局限,直接去感受和体验:书中的画作可视为我们为此提供的帮助。最后,必须反复亲身实践和体验:每个章节都提供了一些建议和练习。去理解,去感受,去实践,再实践,舍此别无他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冥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译者 郭可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47885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2013273571
中图分类号 B842.6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