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果戈理中短篇小说集(精选本)/世界文学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是俄罗斯十九世纪上半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的民族性传统,开创了俄罗斯文学中的“果戈理时期”。他对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俄罗斯文学中的许多传统都可以在他的创作中找到自己的源头,因此,果戈理被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奉为自己的鼻祖或领袖。《果戈理中短篇小说集(精选本)》收录的是果戈理早期和中期的一些最经典的中短篇小说,都是能深刻体现作家独特创作风格的作品。

内容推荐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是俄罗斯十九世纪上半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的民族性传统,开创了俄罗斯文学中的“果戈理时期”。《果戈理中短篇小说集(精选本)》收录的是果戈理早期和中期的一些最经典的中短篇小说,都是能深刻体现作家独特创作风格的作品。

《果戈理中短篇小说集(精选本)》包括《索罗钦集市》、《旧式地主》、《涅瓦大街》、《狂人日记》、《肖像》、《鼻子》、《外套》等。

目录

索罗钦集市

圣诞节前夜

旧式地主

伊凡·伊万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

涅瓦大街

狂人日记

肖像

鼻子

外套

马车

试读章节

集市上发生了一桩怪事儿:据说是在一堆货物中间发现了一件红袍子。卖面包圈的老太婆隐约见到一个猪脸妖魔不住地俯身察看一辆辆货车,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传闻不胫而走,传遍了早已静寂的宿营地的每个角落;大家都感觉不信这种传闻是罪过,尽管那个卖面包圈的老太婆只是傍着小酒店女老板的货棚摆了一个流动的摊点,整天毫无必要地对人弯腰行礼,用双脚画着和她卖的美味食品一模一样的圆圈。再加上人们把乡文书在坍塌的棚屋里看到的怪事又加油添醋地渲染一番,以致到了夜晚,大家都被吓得紧紧地蜷缩在一起;人们原本平静的心境荡然无存,人人胆战心惊,甚至不敢合眼;那些胆小如鼠和本来就有地方过夜的人就各自走了。契列维克就带着干亲家、女儿还有一些死乞白赖地要去他们家的客人们一起走回家去。他们用力敲门的响声将赫芙里娅吓得魂飞魄散。干亲家已经喝得有点儿醉了,这也是明摆的事实,因为他赶着车有两次都错过了院子,最终才找到房子。客人们都是兴高采烈的样子,毫不拘礼地抢在主人前面涌进了屋门。当他们向屋里的旮旮旯旯张望时,契列维克的妻子就会如坐针毡一般难受。

“怎么啦,嫂子,”干亲家一进门就嚷嚷说,“你还在害寒热病吗?”

“可不是,身子不大舒服,”赫芙里娅回答道,忐忑不安地用眼瞄着堆放在天花板下的木板。

“喂,屋里的,去将车上那个酒壶拿来!”干亲家对一起跟来的妻子说,“我要和这些好心人喝个痛快;叫那些该死的鬼娘们把我们吓成这样儿,说来真丢人。说真的,伙计们,咱们来这儿干吗,真是扯淡!”他从瓦杯里喝了一小口水,继续说,“我敢赌一顶新帽子,一定是那些娘们故意拿我们来取乐。即便真的有妖魔,又有啥了不起的!往他脑袋上啐一口不就结了!就算他这会儿出现在这里,比如说,就在我的眼前吧,若是我不将夹着的拇指伸到他的鼻子底下去,就是狗养的!”

“那你干吗吓得脸色煞白呀?”一个客人嚷嚷道。他比其他人高出一头,总是装出一副勇士的派头。

“我?去你的吧!你是在做梦吧?”

客人们哄堂大笑,一丝满意的笑容掠过这位喜爱说东道西的勇士的脸上。

“他哪是脸色煞白呀!”另一个客人接过话茬,“是两颊绯红,就像一朵盛开的罂粟花;现在他不再是齐布尔,而是一株红甜菜啦,不然,索性就是那件把人们吓得半死的红袍子。”

酒壶在桌上轮了一遍,客人们比之前更加开心了。契列维克一直放不下那红袍子的事儿,好奇的心情一刻都不肯安分,此时就央求干亲家说:

“快说说吧,大哥,你行行好!我真的想知道,但就是总也打听不出这该死的红袍子的故事。”

“哎呀,老弟!夜里可不能讲这个故事。只是因为不想让你和这些好心人扫兴(此时他对客人们说),我也看得出来,大家和你一样想知道这桩怪事儿。好吧,只能讲一讲了。那就听我来说说吧!”

此时,他就抓挠了一下肩膀,用前襟擦了擦脸,将两手搁在桌上,讲了起来:

“有一次,一个魔鬼不知道犯了什么罪,被赶出了地狱。”  “大哥,那怎么可能呢!”契列维克插话说道,“魔鬼怎么会被撵出地狱呢?”

“那有什么办法呢,老弟?撵出去就是撵出去了,还不跟庄稼汉从屋里撵出一条狗那样简单。或许是他突然起了个怪念头,想做点什么好事吧,总而言之是将他撵走了。那可怜的魔鬼苦闷得很,一心惦记着地狱,甚至都想上吊呢。有什么办法呢?就只能借酒浇愁。他就在那间你见到过的山脚下坍塌的谷仓里住了下来。现在,不论是哪一个正经人都要画了十字,才能从门前走过去,这魔鬼也便成了一个放荡的家伙,在年轻人中间谁都比不过他。一天到晚就知道泡在酒店里!……”

此时,凡事都爱刨根问底的契列维克又打断讲故事人的话说道:“天晓得你在胡诌些什么,大哥!怎么能叫魔鬼进酒店里去呢?老天有眼,魔鬼可是手脚都有爪子,头上长着尖角的呀。”

“他终归是有花招呀:戴上帽子和手套不就行了。有谁能认出他来?他整天闲逛,寻欢作乐——最终不可收拾,将身上的钱全都喝光了。小酒店老板一直都赊账给他,后来也不准他欠账了。魔鬼只好拿自己的红袍子作抵,打了个七折,给了索罗钦集市上卖酒的犹太人,并跟他说:‘当心啊,犹太佬,一年之后我会找你赎回红袍子的,你可得保存好!’说罢就不见了踪影。犹太人仔细瞧着那件袍子:呢料是上好的,就算是在密尔格拉德县也买不到!而那鲜红的颜色呢,非常耀眼,让人百看不厌!但是犹太人不耐烦等到那个期限。他搔了搔自己的辫子,之后在过路的老爷身上敲了一杠子,差不多索要了五枚三卢布的金币。而魔鬼说到期要赎回袍子的事儿,他居然忘得一干二净。可是一天傍晚,来了一位客人,他说:‘喂,犹太佬,将那件袍子还给我吧!’犹太人开始并没有认出来,过了一会儿才看清楚,但还装成素不相识的样子。‘什么袍子?我这儿根本没有什么袍子!我压根儿就不知道你的什么袍子!’那人一听,立即抬腿走了;一直到晚上,犹太人关好了自己那间破旧的屋子,清点了柜子里的钱,又披上一个床单,开始按照犹太人的习惯向主祈祷,却听见一阵沙沙的声响……定睛一看——所有的窗口都伸出一张猪嘴脸来……”

就在此时,真的传来了一阵不甚分明却颇像猪在哼哼的声音;立时大家脸色煞白……讲故事的人也汗珠直冒。

“是什么响声?”契列维奇惊恐地问道。

“没什么呀!”干亲家浑身颤抖地回答说。

“哎哟!”一个客人应声答道。

“是你说话了?”

“没有啊!”

“那是谁在哼哼?”

“天晓得我们在这里怕什么来着!什么事都没有!”

大家提心吊胆地环视四周,向各个旮旯里张望。这一下可将赫芙里娅吓得半死不活。P13-15

序言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是俄罗斯十九世纪上半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的民族性传统,开创了俄罗斯文学中的“果戈理时期”。他对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俄罗斯文学中的许多传统都可以在他的创作中找到自己的源头,因此,果戈理被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奉为自己的鼻祖或领袖。

果戈理出生于乌克兰的一个地主家庭,在彼得堡当过小公务员,薪俸微薄,生活拮据,这使他亲身体验了“小人物”的悲哀和无奈,也目睹了官僚们的荒淫无耻、贪赃枉法、腐败堕落。果戈理把讽刺的笔触伸向社会的丑恶黑暗面,鞭挞了生活中的丑恶、自私和卑鄙,同时又深刻同情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本书收录的是果戈理早期和中期的一些最经典的中短篇小说,都是能深刻体现作家独特创作风格的作品。

《索罗钦集市》是一幅乌克兰人民生活的色彩绚丽的风情画,充满了对乌克兰人民和山川景色的诗意素描,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泥土的芳香。《圣诞节前夜》则把一个普通的农村铁匠作为正面人物来赞美,冲破了为宫廷贵族服务的感伤主义文学的藩篱,从而开一代平民文学之先河。

《旧式地主》刻画了一对地主夫妇的寄生生活,空虚而无聊。几十年来,他们吃了睡,睡了吃,然后顺其自然地死去。《伊凡·伊万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情节也很简单,两个比邻而居、交谊甚笃的地主,居然为了一句骂人的话而不顾多年的友谊,变成了冤家对头,当两个人都头发斑白,脸上和额头布满皱纹时,打了十多年的官司还没有结束,白花花的银子更不知浪费了多少。这两部作品写的都是贵族地主们的日常生活,以喜剧方式刻画了封建地主悲剧式的空虚和无聊。正如作者结尾那句感慨万千的话:“先生们,这个世界是多么沉闷啊!”

《涅瓦大街》让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涅瓦大街(是彼得堡和当时社会的象征)上一一亮相,指出了热闹而繁华的涅瓦大街是一种假象,浮华背后隐藏着欺骗和丑恶。

《狂人日记》是一部艺术构思十分独特的作品。文中的狗不仅可以听懂人说话,而且还能写信,形式很荒诞。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微不足道、安分守己的小公务员,他爱上了局长的女儿,而她却想嫁给一个宫廷侍卫,并对小公务员冷嘲热讽。由于地位卑微,无法与情敌竞争,主人公最后精神失常得了妄想症:他认为自己不是普通人,而是尊贵的西班牙国王!

《肖像》讲述了一个原本有才华的画家在金钱的腐蚀下堕落的故事,让读者非亲历而仍感到十分恐惧。作家在小说中所体现的恶主宰着世界,并且在后一部分提倡以宗教赎罪和神秘主义作为拯救灵魂的良方,体现了果戈理悲观的世界观及其宗教理想。

《鼻子》是果戈理另一篇极富艺术表现力的幻想小说。一天早晨,八等文官柯瓦廖夫发现自己的鼻子丢了,更令人惊奇的是,鼻子还穿上了五等文官的官服,坐着马车奔走在大街小巷,甚至到喀山大教堂祈祷。鼻子本是人身体的一部分,但是它却想摆脱主人自己出逃。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实际上展示了彼得堡官场庸俗荒诞的众生相,而小说中让“鼻子”满城游荡的这一魔幻的、具有现代派特征的手法着实令人称道。

《外套》描写的是一个可怜的小公务员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的故事。他整天只管伏案抄写,是所谓“一辈子的九等文官”,永远受人欺负。……文中所表达出的对“小人物”的深刻同情影响了后辈的很多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曾经深情地说:“我们全都来自《外套》。”

《马车》把一个惯于吹牛的地主的愚蠢、虚荣、浅薄、卑劣的天性展示出来,尽情地嘲笑了一番。果戈理嘲笑的不是某一个人的丑恶和愚蠢,而是整个社会中的这些症结背后的内容。

1852年3月4日果戈理溘然长逝,年仅四十三岁。他终身未娶,几乎是在穷困中度过了自己短暂的一生。深刻的内心矛盾和痛苦的精神追寻一直伴随并困扰着果戈理,他在成为继普希金之后十九世纪上半叶“文坛的盟主,诗人的魁首”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来自对其创作截然不同的阐释和旷日持久的争论。然而,果戈理把创作看做是“心灵的事业”,因此无论是喝彩还是辱骂都没能改变他所坚持的创作方向。别尔嘉耶夫说他是“俄罗斯文学中最为费解的人物”,但他的作品却是俄罗斯人民的宝贵财富,在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以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丰富了俄罗斯乃至世界的文化宝库,成为十九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代宗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果戈理中短篇小说集(精选本)/世界文学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果戈理
译者 刘淑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728733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7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3
16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