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十大军阀发迹史
内容
编辑推荐

《民国十大军阀发迹史》由北史编著,作者力求以生动流畅的文笔,利用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透过重重迷障,解开一个又一个疑团,使读者从中得到丰富的历史知识,进而对军阀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明晰的认识。

内容推荐

《民国十大军阀发迹史》由北史编著,《民国十大军阀发迹史》从众多的军阀中选取了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军阀,既考虑到一些影响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军阀巨头,又兼顾到盘踞一省或数省的地方军阀;既展现了军阀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画面,又描摹了军阀丰富多彩的性格侧面及生活细节,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军阀的发迹史。

目录

第一部分 做皇帝迷梦的袁世凯

第1章 崛起/3

 投笔从戎/3

 初露锋芒/3

 小站练兵/5

 出卖维新/6

 北洋军阀之父/8

第2章 登顶/11

 彰德垂钓/11

 一箭双雕/12

 镇压北方革命/14

 南北和谈/15

 逼清帝退位/16

 任临时大总统/18

第3章 厚黑/19

 兵变威胁南方专使/19

 搞垮责任内阁/20

 欺骗孙中山/22

 刺杀宋教仁/24

 镇压“二次革命”/26

 “荣任”大总统/28

第4章 恢复帝制/30

 对复辟派态度暧昧/30

 外国人的支持/31

 筹划称帝/32

 准备登基/34

第5章 暴死/36

 亲信倒戈/36

 皇帝梦的破灭/37

 “二陈”的送终汤/38

第6章 袁世凯与家人关系/39

 与妻妾的关系/39

 与子女的关系/40

第二部分 “北洋之虎”段祺瑞

第1章 “北洋之虎”受提携/43

 早期生活/43

 李鸿章看中了段祺瑞/43

 “北洋三杰”之一/45

 两次秋操的司令官/47

第2章 所谓“三造共和”/49

 帮袁逼清帝退位/49

 反对袁世凯称帝/50

 段祺瑞与黎元洪的合作与矛盾/58

 讨伐张勋复辟/64

第3章 段氏的兴衰/68

 “四大金刚”和安福系/68

 段氏“武力统一”的努力/70

 直皖战争中段氏的惨败/74

第4章 “荣任”中华民国执政/78

 图谋东山再起/78

 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79

 死总理吓倒活执政/80

 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81

第5章 段氏的性格和最后的生活/83

 “老段不爱钱财”/83

 不降日本/84

第三部分 “胡帅”张作霖

第1章 从土匪到清朝官员/89

 赌徒变土匪/89

 当上土匪头子/9l

 设计投降清朝/93

第2章 发迹/95

 消灭拜把子兄弟/95

 镇压东北辛亥革命/96

 排挤张锡銮/98

 赶走段芝贵/99

 奉天二虎争斗/100

第3章 称霸东北/104

 奉系主要文武官员/104

 与日本的勾结与妥协/106

 兼并黑龙江、吉林/108

第4章 问鼎中原/112

 人关与出关/112

 “东北王”与“洛阳王”之争/113

 郭松龄起兵反奉/115

 短暂的“总统梦”/118

第5章 张作霖的死亡/120

 日本对张作霖不满/120

 皇姑屯被炸/122

第6章 张作霖其人其家/124

 善于用人/124

 粗犷、直爽的性格/125

 与妻妾子女的关系/127

第四部分 “秀才军阀”吴佩孚

第1章 投身北洋/131

 秀才闯祸/131

 投身北洋/132

 先生立功/132

 段祺瑞的器重/133

第2章 步步高升/134

 出卖上司/134

 “常胜将军”/135

 设计谋反对段祺瑞/136

 赶段祺瑞下台/138

第3章 吴佩孚称霸/140

 洛阳练兵/140

 第一次打败奉军/141

 “吴大帅”盛极洛阳/142

 镇压“二七”大罢工/143

 独揽军权/144

 实行“武力统一”的努力/145

第4章 走向末路/147

 曹锟与吴佩孚失和/147

 初尝败绩/148

 惶惶如丧家之犬/151

第5章 彻底失败/153

 东山再起/153

 冤家结为兄弟/154

 北伐军大败“常胜将军”/155

 众叛亲离/157

 进川历险记/158

 寄人篱下的生活/159

 吴蒋斗智/160

第6章 吴佩孚之死/162

 中国最后一个旧军人的骨气/162

 不愿当汉奸/163

 死亡之谜/166

第五部分 “不倒翁”阎锡山

第1章 参加反清起义/171

 从父经商/171

 参加反清革命/172

 反清起义中见风使舵/173

 当上山西都督/175

 明哲保身/176

第2章 苦心经营山西/177

 在孙中山和袁世凯之间周旋/177

 投靠袁世凯/178

 依附段祺瑞/179

 掌握山西军政大权/180

 四次扩军/181

 “用民政治”与“洗心术”/182

 “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183

 经营阎锡山的家乡/184

第3章 在军阀混战中八面玲珑/185

 战争中反复无常的手法/185

 中原大战和“四九小朝廷”/188

 遥控山西/190

 “打得过滚”的理论/‘191

第4章 “在三颗鸡蛋上跳舞”/193

 抗日和联日/193

 联共与反共/198

 “牺盟会”和新军/201

第5章 彻底败亡/203

 上党失败/203

 晋中决战再败/204

 挣扎太原/205

 “不倒翁”倒了/206

 最后的生活/207

第六部分 混世魔王张宗昌

第1章 混世魔王闯荡天下/211

 闯荡东北/211

 光杆司令/215

第2章 投奉发迹/218

 两个粪筐作见面礼/218

 打败高、卢之乱/219

 扩军及其遇到的挑战/221

 张宗昌的崛起/224

 抢占地盘/226

第3章 祸鲁/231

 夺取山东军政大权/231

 亲信祸鲁/232

 兵匪一家/234

 专制统治/236

 荒淫无耻的生活/238

 求雨及作歪诗/241

第4章 失势/243

 张、施结义/243

 直鲁联军暴政/244

 谋南与借刀杀人/246

 被赶出山东/248

第5章 被杀/250

 滦川兵败/250

 混世魔王的末日/251

第七部分 山东土皇帝韩复榘

第1章 叛冯投蒋/257

 投奔冯玉祥/257

 叛冯投蒋/258

 投蒋之后/263

第2章 经营山东/268

 治理山东的打算/268

 驱逐刘珍年赶走刘黑七/269

 向蒋介石挑战/271

 “治理”山东/273

第3章 韩复榘审案/277

 自称“韩青天”/277

 荒唐的断案/280

第4章 逃跑被杀/286

 韩与日本的勾结和矛盾/286

 逃跑名将的下场/288

第八部分 广东军阀陈炯明

第1章 少年陈炯明/295

 家世/295

 进入新式学堂/295

 初入政界/296

第2章 首据广东/298

 加入同盟会/298

 出任广东副都督/299

 在广东立足/301

 亡命海外/304

 俯首解甲/307

第3章 投身护法/309

 重掌兵权/309

 进攻闽南/310

 漳州基地趋新炫奇/311

第4章 高举“联省自治”大旗/314

 回师广州/314

 阻止孙中山赴粤重组政府/314

 进军广西/317

 高举“联省自治”大旗/318

 力阻孙中山北伐/320

第5章 叛变革命/322

 密谋攻击总统府/322

 短暂的军阀统治/323

 最后的挣扎/325

 政治投机的余生/327

第九部分

“小诸葛”白崇禧

第1章 “小诸葛”小试牛刀/331

 早年读书生活/331

 金蝉脱壳/332

 当见习军官/332

 计斩土匪/333

 百色禁烟/335

第2章 在新桂系中的崛起/336

 李、白初合作/336

 乘虚占南宁/337

 智取二韩兄弟/339

 消灭沈鸿英抵抗唐继尧/340

 促进两广统一/341

第3章 白崇禧与蒋介石/343

 北伐立功/343

 遭蒋倾轧流亡香港/345

 经营广西自保/347

 向蒋献计杀逃将/349

 冥思苦想抗蒋命/351

 国防部长的沉与浮/353

 竭尽全力助李/355

 逼蒋下野/358

第4章 逃往台湾/362

 痴心妄想“划江而治”/362

 最后的结局/363

第十部分 “青海王"马步芳

第1章 随父从戎/367

 马氏家族的发迹/367

 马麒就职西宁/367

 步入军界/368

第2章 翼毛渐丰/369

 立足化隆/369

 攀附高树勋/370

 驱逐马仲英气死马麒/372

 马步芳与青藏战争/373

 青宁四马合阻孙殿英/374

第3章 独霸青海/377

 青海省政府主席之争/377

 捣毁官钱局/377

 逼叔辞职/379

 贿赂白崇禧主政青海/379

 奔丧受阻/380

第4章 阻截红军与对西安

事变的态度/381

 堵截红军北上/38l

 残害被俘红军/382

 “西安事变”中的马步芳/383

 “六大中心工作”出台/383

 培植军事骨干力量/386

 攫取国民党在青海党务/387

第5章 实行独裁统治/390

 镇压各族人民反抗/390

 垄断青海经济命脉/391

 控制青海文教新闻事业/391

 几次反马事件/393

第6章 覆灭前的垂死挣扎/396

 进攻解放区/396

 倒台前的“荣耀”/397

 马步芳在青海统治的结束/399

试读章节

甲午中日战争一役,显示了新式军队、洋枪洋炮的厉害,也暴露了清朝旧式军队的落后。清政府认识到,要想维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建立新式军队。1895年,清政府开始着手筹建新式军队,选派青年出国学习军事,设立培养军事人才的武备学堂。

清政府训练新军,为袁世凯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袁世凯认为机会难得,就开始四处活动,找门路。他使出浑身解数,向掌握实权的慈禧的心腹、兵部尚书荣禄大献殷勤,鼓吹西法练兵,希望自己能掌握训练新军的大权。

袁世凯知道,只有有了军权,才能广开仕途,才能掌握实权。他说:“欲使中国变弱为强,自以练兵为第一件事。”他极力主张组建新军。他认为,曾国藩、李鸿章都是因为有了自己的军队,才得以在清政府中站稳脚跟、出人头地的。因此,袁世凯结交了他能巴结上的一些实权人物。他向皇帝的老师翁同稣、两江总督刘坤一等要人奉承拍马、出谋献策,赢得了他们的好感,这些人纷纷上书为袁世凯呼吁。刘坤一、张之洞曾给皇帝上奏折,认为袁“年富力强,胆识优长,任事果敢,是少有的知兵文臣”,要求皇上提拔他。袁世凯根据荣禄之意,拟定了新建军队营制饷章和聘请外国军官的合同,上呈督办军务处。督办军务的奕勖、李鸿藻、翁同稣等决定由袁世凯编练新军。

督练新军的地点在小站镇,此地位于天津和大沽之间。袁世凯在获得督练新军之权后,就在小站成立了“新建陆军督练处”。他负责训练的军队有步、炮、工、骑四个兵种,而以步兵为主。新军的装备全是从国外购置的步枪、马枪、快炮。担任训练新军的军官有十几名是从德国请来的,全军全部练洋操,根据德国陆军教条进行训练。袁世凯对练兵是重视的,他把全部心血都灌注进去,事无巨细,靡不亲躬。

袁世凯崇信“有军则有权”的古训,把训练新军看得很重要。他知道,若想在政界混下去,不仅要有靠山,更要有资本,这个资本就是军队。清政府重视新军,如果能把这支新军训练好,使之能在维持清王朝统治方面起到重大作用,自己就可升官发财。而且,这支新军是全国的模范,将来全国其他地方训练军队时也会从这里抽调教练、军官。这样他自己就有可能牢牢掌握这支军队,并借之让自己的党羽遍布全国。正因为如此,袁世凯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训练新军中去。

袁世凯训练军队时非常注意拉拢人,用各种手段手使下的官员们对自己效忠。有一次,一位官员看上了一个妓女,想纳她为妾。袁开始不许,但后来他派人把该妓女赎出,并购置了房舍,一并送给了这个官员。该官员从此对袁更加忠实。

袁世凯说过:“练兵的事情,看起来似乎复杂,其实也很简单,主要是练成绝对服从命令。我们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服从的就有官和钱,不服从的就吃刀。”对那些不愿绝对服从的官员,他毫不手软地给予降薪、罚薪、撤职的处分。

对于士兵,袁世凯制定了严格的纪律约束他们,使用恩威并施的权术。例如,他规定了十八斩罪,对违背军纪的士兵处以严厉的处罚,对严格执行者则记功赏银,并加以提升。还制定了《查拿逃兵法》,逃兵被抓回,非杀即打。他还网罗封建文人,炮制种种口诀和歌谣,如《劝兵歌》、《对兵歌》、《行军歌》。他还宣扬个人迷信,让各个兵营供奉他的牌位,把他奉若神明,视为衣食父母。有时他还监督发放饷银,防止官员克扣饷银,以笼络士兵。渐渐地士兵只知道袁氏而不知道别人了。这支军队也成了他的半私人武装。他的地位也逐渐提高。

袁世凯还通过各种途径物色了一些中上层军官作为新建陆军的骨干。他物色的人有毕业于武备学堂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曹锟、段芝贵、田文烈、卢永祥等人。正因为他组建了新式陆军,所以他顺理成章地成了后来北洋军阀的总首领。

天津小站的一些军官后来也成了大军阀,有些人还因为自己实力的增大,在袁世凯死后,成为民国的大总统。除袁世凯之外,小站练兵出来的人中有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当上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或代总统,段祺瑞还当上了中华民国的执政。北洋军阀统治中国长达十余年。

P5-6

序言

军阀是一个民国特有的词汇,也是现今影视剧中热播的焦点之一。可以说,“看民国就不能不看军阀”。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后,中国陷入了一个“有军队就有权力”的军阀时代,各路乱世枭雄也应时而出。

无论是以袁世凯、段祺瑞为代表的北洋军阀,还是以阎锡山、张作霖等为代表的地方军阀,他们都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靠武力和权谋一步步走上地方诸侯的宝座,即使是孙中山、蒋介石这样的人物也奈何他们不得,成为民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对民国史研究的深入,这段丰富多彩的历史越发为人们所关注,各种各样开始揭密的档案资料,为我们呈现出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整个中国的社会面貌。

军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北洋军阀;另一类是国民党新军阀。

北洋军阀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鉴于旧式军队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清朝政府认识到建立新式军队的必要。一些大臣也认为“练兵为第一大政,练洋操尤为练兵的第一要务。”清政府于1895年令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他练的军队被称为“新建陆军”。该军和湘军、淮军、绿营军不同,它不仅采用西方新式军械、仿照西方征兵制度,招募青壮年入伍,另外还从北洋武备学堂招收了一些具有近代军事知识的青年知识分子,充任各级军官,从而使该军队面貌焕然一新。这支7000人的军队为北洋军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2年,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常备军”,“北洋军”名即由此而来。之后,袁世凯又进行扩军,建立了北洋六镇,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在这个集团内,有所谓的“北洋三杰”,被称为“龙、虎、狗”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还有曹锟、段芝贵、张怀芝、王占元、卢永祥等人,这些人以后也都成了大军阀。

1912年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建立。他成为北洋军阀总头子。袁世凯死后民国的军阀主要有三个大的派系:由北洋军阀分裂而成的,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另外一个是以东北为基地,张作霖为首的奉系。皖、直、奉系军阀从1916一1928年,先后分别控制北京政府达十三年之久。除了这些军阀巨头外、地方上还有具有相当实力、盘踞一省或数省的军阀。他们虽非北洋派的嫡系,但有的依附北洋军阀,有的和北洋军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山西王阎锡山初依袁世凯,继拥段祺瑞,八面玲珑,得以长期控制山西。另外,在西南还有一些大军阀,他们不受北洋政府的控制,主要有唐继尧的滇系,踞有滇、贵及四川部分地区;陆荣廷的旧桂系,据有两广地区。北洋军阀企图用武力打败西南军阀,但未能成功。

北伐战争打败了吴佩孚、孙传芳及张作霖集团。张作霖死后,其子张学良易帜,换上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表示服从国民政府。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宣告结束,代之以新军阀的统治。

新军阀是1927年叛变大革命后、霸据一方、实行反动统治、互相争权夺利的国民党军事实力派的总称。蒋介石借北伐胜利之际,发动反革命政变,建立了以他为首的新军阀的统治。蒋、冯、阎、桂为争夺中央领导权,进行了长期战争。最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和江浙财阀的支持下,利用其对手之间的矛盾,通过分化瓦解、封官许愿、各个击破的手段,战胜了竞争对手,实现了中国南北形式上的“统一”。

纵观民国以来大大小小的军阀,尽管他们的出身,经历各不相同,统治手段千差万别,但他们却有一些共同之处。

首先,注重军队,军阀们均是行伍出身,他们崇拜武力决定论,重视枪杆子。谁有枪谁就有势,谁枪多谁就势大。为此,他们大力扩军,蒋介石建立了庞大的“中央军”,张宗昌扩充的军队数目之多,连他自己也弄不清楚。阎锡山为巩固山西,进行了四次扩军。他统治山西三十八年,一天也没放松对军队的控制。他在中原大战失败逃到大连后,仍遥控山西的军队,军阀不愿做空头的行政首脑,而是要军政合二为一。

其次,注重地盘。军阀在有了一定实力后,就占领、扩大地盘。借此来巩固其地位,袁世凯把北方京津地区视为其地盘,当孙中山要其南下就职时,他软硬兼施,不愿离开其“老巢”;张宗昌、韩复榘把山东作为地盘,张作霖将东北作为其势力范围。阎锡山在抗日战争时期,宁可偏安晋西、住窑洞吃小米,也不愿到重庆政府任职。军阀们在其地盘内苦心经营,发号施令,他们绝不许其他军阀染指。

再次,口蜜腹剑,善于玩弄权谋。袁世凯用“拔木之术”夺得清廷大权后,说:“专用猛力,木不可拔,即拔,木必折断,惟用左右摇撼之一法,待至根土松动,不必用大力,一拔即起。况清室类几百年大树,岂易拔树者,我之忽进忽退,即我之从摇撼下手。”后来他又用同样的办法对付同盟会。人们往往认为张作霖一个武夫,头脑简单,其实张作霖极善权谋。在用人方面,他高人一筹,使许多人甘愿为之卖命。张作霖说:“智深须有忍,将勇贵能谋。”

最后,贪婪、奢侈、荒淫。军阀们在得势之后,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袁世凯年俸达36万元,是当时各国总统中薪俸最高的。另外,他还有数目庞大的交际费。袁世凯自比帝王,视眷如后妃、皇子、公主。其妻妾有十人之多。张宗昌督鲁后,一年要举行六次祝寿,为其生父、生母和他自己祝寿被称为“三大寿”,为其后母、大姨太、七姨太祝寿为“三小寿”,每一次祝寿都花费巨资。他妻妾众多,竟有一个“姨太太队”,其姨太太之多连他自己也不知多少。

作为畸形社会的“肿瘤”——军阀,它的存在必然导致社会的混乱、历史的倒退、人民的灾难。

军阀们大量兼并土地,地租剥削不断加重,农民难以生存,许多人弃地逃亡。据统计,1914—1918年农户减少1564多万户,耕地面积减少26 300多万亩,荒地面积大大增多了。

军阀割据和混战,使军队数量剧增。全国陆军1914年为40万人,1919年达138万人。军费开支也大大增加,1918年军费开支达两亿多元。庞大的军费开支转嫁到人民头上。北洋政府连年发行公债,筹措军费。1912—1926年,共发行公债六亿一千二百多万元。另外,苛捐杂税不断增多,张宗昌督鲁时,该省赋税竟有六十多种。“猛于虎”的苛政使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民国以来军阀的战争,更是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在战争过程中,各地军阀到处抓壮丁、拉民夫,纵容士兵抢劫、杀人、放火。袁世凯称帝时派兵入川、湘,“沿途骚扰,奸淫掳掠,惨无人道”。1917年,段祺瑞派兵进入湖南,督军傅良佐宣布在战时可随意破坏人民的动产和不动产。

本书从众多的军阀中选取了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军阀,既考虑到一些影响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军阀巨头,又兼顾到盘踞一省或数省的地方军阀;既展现了军阀的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画面,又描摹了军阀丰富多彩的性格侧面及生活细节,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军阀的发迹史。

在撰写过程中,我们力求以生动流畅的文笔,利用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透过重重迷障,解开一个又一个疑团,使读者从中得到丰富的历史知识,进而对军阀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明晰的认识。

由于水平所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北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十大军阀发迹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北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31613
开本 16开
页数 3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6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2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7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0: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