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中的少年/梧桐街暖涩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九阳——一位可怜可悯可爱可敬的少年硬汉,面对一系列生活的非难,不但没有倒下,反而愈挫愈勇,在苦难中散发出坚毅、高贵的人性辉光。他所遭遇的种种非难令人扼腕,但他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气令人击节。这是九阳悲剧命运的亮色,也是张国龙《梧桐街暖涩系列·风中的少年》作品的亮色。

内容推荐

《梧桐街暖涩系列·风中的少年》的作者是张国龙。

《梧桐街暖涩系列·风中的少年》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八十里山路”、“九阳是一粒种子”、“沉默的夹竹桃”、“阳光不锈”、“萋草离离”、“漠风萧萧”、“雪原茫茫”。

目录

第一章 八十里山路

第二章 九阳是一粒种子

第三章 沉默的夹竹桃

第四章 阳光不锈

第五章 萋草离离

第六章 漠风萧萧

第七章 雪原茫茫

后记 二十六年之后

试读章节

第四章

阳光不锈

又是新学年。

开学那天,高二年级分科分班名单揭晓,九阳出乎意料竟然被分到了文科四班。

“有没有搞错,状元竟然被分到了四班?”许多同学满脸惊愕,那表情无异于一不小心看见某个男的居然穿了条裙子。

去年冬天,九阳染上了流行性出血热。出院后,他回到远在老林镇的乡下家中,独自修养了差不多一个月。上学期,他还因为见义勇为被八大金刚找人打了一顿,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学校建议九阳休学,但倔强的九阳死活不同意。重返校园后,他恶补功课,期末考试他的文科成绩居然独占鳌头。

分班前,校长亲自主持动员大会。教务主任郑重其事申明:“和往年一样,今年一到四班是文科班,五到十二班是理科班。但今年不按成绩分班,各班班主任通过抓阄确定本班生源。学校绝对平等对待每个班每个学生!”

“这世界警察说的比唱的还好听,欲盖弥彰,等着瞧吧!”

学生们大多半信半疑,议论纷纷。

谁都清楚,按历年惯例,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被分到排列靠前的班级。很明显,能分到好一点的班,考上大学的几率会大一些。那些想读文科的学生特别害怕被分到四班,因为四班是内定的捣蛋班,但凡被老师们确诊为歪瓜劣枣之类的学生都被安置在此。历届的四班均劣迹斑斑,高考几乎全军覆没。老师们可谓谈“四班”即色变。学校之所以有意生成了如此让人挠头的捣蛋班,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小小县城不过弹丸之地,大家难免抬头不见低头见,各种人情关系恰如神经脉络纵横交错,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县中学乃本地最高学府,不言而喻,每年九月关系生便如汛期泛滥。他们的拥入无疑让校方犯难,总不能眼睁睁地让痛脚连累好脚吧?因此,每年分班风波不断,一些家长大闹教务处,甚至冲 击校长办公室。

各就各班,学生们的心情全都反射在脸上,用“几家欢乐几家愁”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现在是午休间歇,四班男生宿舍如马达轰鸣。

“这明摆着是撒烟幕弹,掩人耳目啊!看看吧,我们分班是多么公平啊!排名第一的都被分到了四班,看谁还有啥屁放?卑鄙啊!无耻啊!”肚子疼言辞激愤。

“完了,完了!‘寡妇死儿子——没指(子)望’了耶!哼,还读什么书呀?哪届四班有人考上了大学?混吧!混一天算一天吧!”“大炮”崔小小大吼大叫。他人高马大,外表和性格都没一点“小”的意思。

“不上大学就要死人啊?”

张秦声说:“马克思他老人家说过,外因是条件,内因才是关键!我们绝不能轻易放弃!”

“可惜了九阳啊,我们这些渣滓死而无憾,可你却成了给我们垫背的呢!”

九阳没有接话茬儿,静静地躺着。他一直认为自己理所当然会被分到一班,此刻他的心胸憋闷得像哮喘病突发。虽然他和张秦声想到一处了,但他现在的确什么也不想说。

后记

二十六年之后

这部长篇小说初版于2004年,原名为《少年行者》。八年后修订再版,我对这部作品有了新的理解。斟酌再三,更名为《风中的少年》。

在我已经出版过的十余部小说中,这是唯一一部有我少年影像的作品。理所当然,我敝帚自珍。时不时翻开它,少年的我,以及少年时的伙伴,扑面而来。远去的青葱岁月,年少的憧憬与挫折,令我欷欺不已。

小说的第一章《八十里山路》,几乎再现了我中学时的一次历险。我就是徒步走完了八十里山路的成员之一。从下午两点出发,一直走到深夜十二点。熬过了一路的饥渴和疲惫,战胜了无边的黑夜和恐惧,抹干了淋漓的汗水和泪水,只为那个坚定的信念——回家。

那一年,我十五岁。

1999年6月,行将研究生毕业的我,惊闻少年知己张勇死于肝癌,他的儿子刚刚两岁。曾走完那八十里山路的,也有他。

在那个异常闷热的周末午夜,我辗转反侧,颇有些“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之况味。我打开电脑,一口气敲打出了短篇小说《八十里山路》。投递到江苏《少年文艺》,很快收到了主编沈飚先生的用稿通知。该稿作为头条,刊登在该刊2002年第6期上,并获得了该刊2002年度最佳小说奖。该作品很快被《中国儿童文学》作为头条选登,并配发了余衡先生的评论《路上的人生》。

其问,我时常收到一些少年读者的来信,询问小说中的主人公九阳是否找到了爸爸妈妈。我倍受鼓舞,陆续写了“九阳系列”,长篇小说《少年行者》由此生成。

那时候,我只会写自己或与己相关的人和事。因此,这部小说几乎是纪实性的,情感浓烈、真挚,几乎没有艺术虚构。不过,基于创作的基本规律,我还是对一些原型做了艺术拼接。即或是我的少年知己,也只能在其中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像。

二十六年,说没就没了。少年的我,回首已经不惑。和我一同走过漫漫八十里山路的少年知己,大多没了音信。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失去了联系的,不得而知。

早已不在人世的张勇,他的儿子也该上中学了吧?他家境殷实,却没有丝毫纨绔之气。性情温和,古道热肠。他排球打得相当不错。他还喜欢诗歌,曾写过“朋友星离依散”的诗句,似乎一语成谶。如果我能找到他的妻儿,我一定会送这部拙作给他们。

我不能免俗,王婆卖瓜。以初版时的作品介绍,作为自我推销的广告词:

作者无意于血淋淋地再现九阳苦难的少年人生历程,也无意于渲染不忍卒读的悲情故事以赚取读者的泪水。作者以隐忍的笔墨营造了一种悲情的意境,着力透过苦难的表象,展现那蕴藉于苦难之中的坚毅而高贵的人性亮光,一个可怜可爱可敬的少年硬汉形象便兀立于字里行间。

最后,感谢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孙建江先生(按辈分我应叫他师叔)的赏识、提携。2009年4月,我和他桂林邂逅。虽萍水相逢,他却给予我真切的劝勉和鼓励。一别三年,我们没再谋面,亦鲜有联系。然,点化之情,已潜藏心底。

还要感谢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王宜清女士的辛勤付出,她对书名、版式、插图、封面的反复推敲,令我感动。

当然.还应该感谢为这套书的出版默默奉献的所有陌生的编辑、插画家和设计制作者。

不管这套书能否得到广大少年朋友的喜爱,我当继续践约——“聆听成长,执手成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中的少年/梧桐街暖涩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国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270109
开本 16开
页数 1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1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0
15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