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法教程》主要聚焦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并从中探寻这两种教学法的内涵与意义。书中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分析瑞士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德国本土奥尔夫教学法的总体状况;研究和评价两种教学方法在课堂音乐教学中的实施质量及其在中国音乐教育中的运作模式和发展方向;并从哲学、政治、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背景内容阐述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与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践价值;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和通感理论基础的存在,使得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成功地实现听觉与视觉、运动觉的相互结合。本书陈蓉著。
《音乐教学法教程》为一本详细介绍德国奥尔夫教学法以及瑞士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书籍。
《音乐教学法教程》主要以历史法、访谈法等手法作为资料研究与整理的手段。在对每一章节的概念进行阐述的同时加以教学实例予以举证说明,所有教学实例皆积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谈及教学方法、教学重点,从实证角度梳理奥尔夫教学法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哲学观点和心理学基础。在本书最后章节处对奥尔夫教学法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体态律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进行了深入的对比,从多个角度对两者在教学可操作性、实用性层面上作出了评价与建议。本书陈蓉著。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第一节 音乐教学方式的改变
1.社会变革与动荡下的教学方式
2.关于“节奏与律动”的思考
第二节 外化为视觉与运动觉的音乐“体验-表达”方式
1.体态律动方法唤醒音乐“体验-表达”的理论起点
2.建立联系的桥梁——音乐与体态律动的相互转化
第三节 普通音乐教育中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方法论
1.体态律动教学在普通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2.普通音乐教育中体态律动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分析
3.作为课堂音乐教学方法进行音乐体验的体态律动与舞蹈
第四节 达尔克罗兹节奏律动教学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1.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的移植与发展
2.体态律动教学方法的延续——德国奥尔夫音乐与舞蹈教学法
第二章 奥尔夫学校教学活动——“原本性音乐与舞蹈”教学方法
第一节 历史发展状况
1.多罗西·均特(Dorothee Gnnther)和卡尔·奥尔夫(Carl Orff)的职业生涯
2.玛丽·威格曼(Mary wigman)和科特·萨克斯(Curt Sachs)对奥尔夫教学理念的影响
3.慕尼黑均特学校(1924—1944)
4.奥尔夫学院的成立
第二节 奥尔夫教学法的形成
1.出版物的发行
2.德国巴伐利亚州电台的“为了孩子们的音乐”节目
3.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奥尔夫教学法形成的方法论原则
附录卡尔·奥尔夫生平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