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原始宗教艺术》作者陆群女士并不仅仅满足于为世人揭示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全貌,而是更注重于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来审视湘西原始宗教艺术,关注了湘西原始宗教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环境,深入探讨了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产生过程,重点探究了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基本形态和艺术特征,总结归纳了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主要功能。
图书 | 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湘西原始宗教艺术》作者陆群女士并不仅仅满足于为世人揭示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全貌,而是更注重于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来审视湘西原始宗教艺术,关注了湘西原始宗教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环境,深入探讨了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产生过程,重点探究了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基本形态和艺术特征,总结归纳了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主要功能。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一、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界定 二、湘西原始宗教艺术之研究综述和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三、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湘西原始宗教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环境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经济生产方式 三、民族宗教模式 四、民族文化气质 第三章 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产生 一、湘西原始宗教是巫术宗教 二、巫术宗教导致实用性原始宗教艺术的产生 三、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的内在亲和性 第四章 湘西原始宗教仪式中的艺术形态(上) 一、神意灵动的酣姿狂舞:仪式中的舞蹈 二、神灵面前的交响和吟唱:仪式中的音乐 三、通向忘我之境的神圣之“象”:仪式中的面具 四、超然灵动的视觉空间:仪式中的绘画 第五章 湘西原始宗教仪式中的艺术形态(下) 一、神意翻飞的完美演绎:仪式中的服饰 二、驱邪降魔令鬼神:仪式中的法器 三、祭向超验时空的密语:仪式中的符篆、咒语和手诀 四、神圣空问的遮障与间隔:仪式的神坛和庙宇 五、人与自然起源的神话哲学:仪式中的巫经 第六章 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特征 一、相对封闭的地域自足性 二、民族文化的历史叙述性 三、价值目标的实用功利性 四、表达方式的具象性与象征性 五、情感表现的恣肆张扬 第七章 湘西原始宗教艺术变迁的个案研究 一、“扎巴舞”:土家族最古老的生殖舞 二、“毛古斯”舞蹈表现形态的衍变 三、湘西苗族生育神话的历史衍变 四、湘西血祭仪式的历史流变 五、湘西苗族“巴岱”宗教仪式中的道教因子 第八章 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的功能 一、民族文化的承传功能 二、民族精神的凝聚功能 三、民族审美的熏陶功能 四、民众心理的调适功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湘西原始宗教艺术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陆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51171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12-11-01 |
首版时间 | 2012-11-01 |
印刷时间 | 2012-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19 |
丛书名 | |
印张 | 2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3 |
宽 | 15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