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和妈妈一起编故事(让故事动起来)/小玩乐大创意
内容
编辑推荐

轻松四步,零基础妈妈与孩子瞬间变身故事高手!

选择时间地点:你开口的那一刻,故事已经开始了;

设想故事主角:怪异的故事开头,让孩子充满好奇;

描绘情节高潮:植入不同元素,让孩子一起参与;

搞定故事结尾:结尾处的悬念,让孩子意犹未尽。

余苗编著的《和妈妈一起编故事:让故事动起来》专为有以下想法的父母量身定制:把编故事想得太难、太复杂;害旧编故事、懒得编故事;不知道怎么编故事;担心编的故事“丑”,孩子不爱听。

内容推荐

余苗编著的《和妈妈一起编故事:让故事动起来》是一本可以让零基础的妈妈快速具备编故事能力的书,让妈妈能随时随地为孩子量身定制属于他自己的故事。同时,妈妈教给孩子编故事的技巧,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促使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和妈妈一起编故事:让故事动起来》适合3—8岁孩子的家长阅读。

目录

第一篇 读故事不如编故事

Part 1 孩子天生爱故事

 你信吗,故事就是定“孩”神针

 保护孩子爱故事的心

Part 2 编故事胜过读故事

 编故事和读故事不一样

 用故事为孩子讲解这个世界

 孩子编故事时,你会知道他的心事

 编故事,好处多多

 小结 亲子故事现状测试

第二篇 编故事其实很简单

Part 3 你开口的那一刻,故事已经开始了

 别怕故事丑,只怕不开口

 回答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编故事

 眼中一切都能编

 随时随地都能编

 编故事的框架和基本方法

Part 4 怪异的故事开头,让他充满好奇

 最自然的起始方式有哪些

 模仿经典童话的创新开头

 开头越神秘,孩子越会缠着你讲下去

 抓住主角的特点,从创造新形象开始

 玩个“假装我是……”的故事游戏

Part 5 过程中植入不同元素,让他一起参与

 童话故事的几种基本发展模式

 孩子爱充满童趣和魔幻色彩的场景

 糅入童言趣事增加孩子的认同感

 增加一些难点,让孩子思考

 加点笑料,把他笑翻

 拟人化的描述让孩子听得专心

Part 6 结尾处的悬念,让他感觉意犹未尽

 在开篇、情节、结果中设置悬念

 要抖个好包袱,悬而不破最倒胃口

 圆满结尾VS悲惨结局

 一个故事的N个结局

 “你希望结果是怎样的?”

Part 7 开动吧,能编故事的妈妈

 开启你的故事之旅

 藏在故事里的责任感

 正面主人公让孩子模仿好习惯

 教孩子学会观察/

 借助故事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 各个年龄段适合编什么样的故事

第三篇 编完故事玩故事

Part 8 开动脑筋,我们一起“说”故事

 复述故事允许自由发挥

 急智始于不断颠覆与重构

 一人一句,故事接龙

 一起讨论主角的行为

Part 9 不光动嘴,还要让故事“动”起来

 利用“绘画”展示故事内容

 即兴“表演”展现精彩情节

 亲子故事游戏拉近亲子关系

 一起“玩”故事,分享编创乐趣

Part 10 整理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把故事录制下来

 邀请孩子为故事画插画

 DIY亲子故事册

 小结 用照片展示如何玩故事

尾声:经典故事书推荐清单

试读章节

你信吗,故事就是定“孩”神针

我们都记得儿时“追”过的某本翻得掉页的故事书,能忆起一段为了知道结局而废寝忘食的阅读往事,能轻松描述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情节。的确,故事对于每个人的孩童时代,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故事能满足我们猎奇的心理,能抚平我们受伤的心灵,能缓解已出现的焦虑情绪,还能对现实生活产生一定的指导效应。不过,对于孩子来说,故事还有定“孩”神针的功力。只要一听“开始讲故事喽!”再调皮、再猴急、再坐不住的孩子,也会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睁大眼睛、竖起耳朵,以满腔的期待和好奇准备聆听你的故事。

刚开始教小学一年级时,我还挺年轻,对如何教学、如何与孩子们相处都在摸索当中。虽然有老教师带着我教研,讲解低年级孩子各种问题的应对方法,但具体怎么做,我仍然是一头雾水。

有一次下班后,坐我对面的张老师接来了她正上幼儿园的女儿,可张老师临时有事就委托我帮忙照看一下她的女儿。

面对一个刚3岁的宝贝,我的心里有些发憷。她可不比小区院子里那些七八个月的小宝宝,拿个玩具哄一哄就行了。这个小姑娘有着一年级语文年级组长的老妈,平时通过她妈妈也获悉不少她伶牙俐齿的“事迹”,我该怎么和她相处?我要是“伺候”不好她,她哭闹着要找妈妈,我该怎么办啊?这孩子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老师,完全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对“老师”心存敬畏,我“唬”不住她该如何是好?

事实是,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当我随手在纸上画出小猪、蘑菇、蝴蝶等小动物并以此为主角“编”故事开始,小姑娘就一直睁着大大的眼睛,安静乖巧地坐在椅子上专心地听,时而甩甩因为坐得高而悬空的小腿,时而托着下巴笑眯眯地露出洁白的小牙。直到她妈妈回来,我才惊觉时间居然过了一个多小时。她牵着妈妈的手和我挥手道别的时候,我看到了她的恋恋不舍,我心中竟然有种意犹未尽而不是如释重负的感觉。

有了这次成功经验,邻居的孩子、亲戚的孩子,哪怕是公交车上邻座的小朋友,统统都能很快和我成为朋友,而连接我和孩子们的桥梁,就是故事。我逐渐学会了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即兴编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在有了女儿嘉宝之后更是锻炼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她任意指一件物品我都能很快编出完整、幽默、灵活的小故事的“本领”。为此,我还得到了嘉宝爸爸送的“神编”雅号。

不是我的“神编功力”有多高超,而是刚好抓住了孩子天生爱故事的特点。几乎所有孩子都爱听故事,即使那些一刻也停不下来的小淘气们常常也是小小的“故事迷”,孩子们在听故事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对孩子来讲,可能任何事情都无法和“听故事”这件事相提并论,甚至可以为了听一个新故事而不吃不喝不睡。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会不由自主地被你“牵着鼻子走”,只要你“略施小技”,故事就成了你手中的定“孩”神针!

故事怎么“定孩”呢?除了让他乖乖坐好,不吵不闹地“坐定”,还能让他在思想上被你稳定地牵引,利用他对故事的好奇心激发他的求知欲。

比如,我给嘉宝念到一个童话故事,讲巫婆用糖做玻璃、用面包巧克力做墙和门窗,引诱孩子吃糖果,把吃得胖胖的孩子做成糖果雕塑和饼干雕塑。故事中有“天呀!这个房子的瓦是用草莓糖做的,妹妹,快来尝尝!”嘉宝立刻提问:“瓦是什么东西?”生长在钢筋混凝土楼房中的嘉宝根本没见过“瓦”长什么样,我挠了挠头,赶紧上网找图片给她看。

过了快大半年了,嘉宝第一次回广西老家,她非常高兴地指着老家的砖瓦房,兴奋地说:“妈妈,快看!那就是瓦!”当她亲手拿起堆放在屋檐下的瓦片时,说出了之前我讲的关于瓦片挡雨、排水的话,让我惊叹不已。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她还记得这些!而且依靠自己的记忆和观察印证了以前学到的知识,这让她非常高兴。想想看,我并没有做什么,只不过在讲故事时利用了她的好奇心多提供了些资料而已,却让孩子获得了这么强烈的成就感。时隔大半年的讲述能瞬间激起孩子的回忆,我在惊讶的同时深刻地感觉到故事对孩子的魔力。从此,我对孩子的故事讲解变得越来越详细且耐心,当然也断断续续收获着、享受着定“孩”神针所带来的多种良性效应。

P10-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和妈妈一起编故事(让故事动起来)/小玩乐大创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349248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2014072747
中图分类号 I058-49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8:05:36